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特级老师孙金双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
在最初的教学尝试中,我常有这样的感受,我已经很用心地指导了学生,但学生的朗读水平还是没有明显的提高。为此,我不得不转换思考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我们的学生现状。我们地处山区,孩子们的见识面、阅读面自然有一定差距,理解感悟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有一句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忽视了循序渐进这个原则,一味地让学生去感悟,去有感情的朗读,有时学生读不好,我们就抱怨他们的领悟能力差。细细回味,我猛然醒悟,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成长的阶梯,一步一步地向上走。下面是我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从词句开始,品读感悟,体会语言美
低年级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最佳时期,引导得法将是成功的第一步。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读起课文来常常是一字一拍、拖腔拉调地唱读,犹如和尚念经文一般。如果此时我们盲目地从整篇课文去分析如何理解、如何读出感情,不仅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低年级字词教学占据很大份量,我常常从字词入手,培养他们的朗读感悟能力。一是配合面部表情朗读。比如,高兴、难过、激动、兴奋、冷漠、热情、愤怒、严肃……二是配合动作朗读。比如,大大方方、急急忙忙、顺从、轻轻地、慢慢地……三是展开想象朗读。比如,指导朗读“柳绿花红、百鸟争鸣”等词语时,让学生自由地展开想象,入境地朗读,读出了词语的内涵,读出了自己的情感。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婉转的诗,如诗如画的品读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有了词的朗读训练作为基础,句子的朗读训练就可以轻车熟路了。如朗读“林老师亲切地说:‘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这个句子时,首先抓住 “亲切”这个重点词语,通过不同的面部表情,不同的语气进行比较朗读,让学生选择,学生很快选择了最贴切的语气读好这句话。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词句的朗读训练,就能为读好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范读引路,感染学生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字词,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拿起书,凭眼睛扫视来感知成段成篇的语言文字,是有困难的,但是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让他们亲耳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学起来就容易得多了。所以,我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当范读到要求学生掌握的字词时,在这些词前稍为停顿一下,或读重一点,以引起学生注意,强化记忆。当范读到新词及难理解的词、句、段,我用平缓稍低的语调给予适当提示、简释,帮助学生揣摩老师是怎样读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如《司马光》一课第二自然段写意外事故发生,花园里一片慌乱,我在范读课文时语气逐渐加快,一句紧一句,让孩子们在急促的语气中悟出了事态的紧迫。第三自然段写事情出现转机,此时,抓住句子中“搬起”“大”“使劲砸”等词语,读出司马光与众不同的表现,体会他的沉着、冷静和机智果断。从而感染学生,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
1. 多种形式比较朗读
我在指导朗读时经常发现学生有所感悟很想表达出来,但朗读时却不尽人意,于是抓住学生喜欢对比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的比较朗读。
一是假设多种朗读语气,进行比较选择。课文中一些句子学生较难读好,我就故意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让学生做出选择。既降低了难度,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朗读能力,培养了语感。
二是调换字词,进行比较朗读。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这样,学生不但在朗读时注意了这几个词的语气重音,体会到作者谴词的精炼,更重要的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
三是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 课文中总有一些类型比较特别的句子,如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等,对这些句子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既能使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特点,又有助于他们领悟到作者的情感。
2. 分角色朗读,使学生乐在文中
教学生读一篇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故事情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高涨,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
3. 表演朗读,展示自我
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在课堂上,我及时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进入角色,表演一下课文中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借助运用电教手段帮助朗读,形象直观
形象生动的东西是学生永远喜欢的。要让学生读出感情,首先要让他们入其境,才能体其味,表其情。
在课上,我利用课件、导语等多种手段创设情景,营造好一个情感体验的环境与氛围,让学生很快进入情景,从角色转换到心灵释放,在反复朗读中提升了对课文的品味。
朱自清曾说过:“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所以说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课,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朗读指导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方法,重视积累,激发兴趣,使琅琅书声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在最初的教学尝试中,我常有这样的感受,我已经很用心地指导了学生,但学生的朗读水平还是没有明显的提高。为此,我不得不转换思考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我们的学生现状。我们地处山区,孩子们的见识面、阅读面自然有一定差距,理解感悟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有一句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忽视了循序渐进这个原则,一味地让学生去感悟,去有感情的朗读,有时学生读不好,我们就抱怨他们的领悟能力差。细细回味,我猛然醒悟,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成长的阶梯,一步一步地向上走。下面是我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从词句开始,品读感悟,体会语言美
低年级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最佳时期,引导得法将是成功的第一步。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读起课文来常常是一字一拍、拖腔拉调地唱读,犹如和尚念经文一般。如果此时我们盲目地从整篇课文去分析如何理解、如何读出感情,不仅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低年级字词教学占据很大份量,我常常从字词入手,培养他们的朗读感悟能力。一是配合面部表情朗读。比如,高兴、难过、激动、兴奋、冷漠、热情、愤怒、严肃……二是配合动作朗读。比如,大大方方、急急忙忙、顺从、轻轻地、慢慢地……三是展开想象朗读。比如,指导朗读“柳绿花红、百鸟争鸣”等词语时,让学生自由地展开想象,入境地朗读,读出了词语的内涵,读出了自己的情感。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婉转的诗,如诗如画的品读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有了词的朗读训练作为基础,句子的朗读训练就可以轻车熟路了。如朗读“林老师亲切地说:‘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这个句子时,首先抓住 “亲切”这个重点词语,通过不同的面部表情,不同的语气进行比较朗读,让学生选择,学生很快选择了最贴切的语气读好这句话。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词句的朗读训练,就能为读好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范读引路,感染学生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字词,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拿起书,凭眼睛扫视来感知成段成篇的语言文字,是有困难的,但是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让他们亲耳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学起来就容易得多了。所以,我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当范读到要求学生掌握的字词时,在这些词前稍为停顿一下,或读重一点,以引起学生注意,强化记忆。当范读到新词及难理解的词、句、段,我用平缓稍低的语调给予适当提示、简释,帮助学生揣摩老师是怎样读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如《司马光》一课第二自然段写意外事故发生,花园里一片慌乱,我在范读课文时语气逐渐加快,一句紧一句,让孩子们在急促的语气中悟出了事态的紧迫。第三自然段写事情出现转机,此时,抓住句子中“搬起”“大”“使劲砸”等词语,读出司马光与众不同的表现,体会他的沉着、冷静和机智果断。从而感染学生,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
1. 多种形式比较朗读
我在指导朗读时经常发现学生有所感悟很想表达出来,但朗读时却不尽人意,于是抓住学生喜欢对比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的比较朗读。
一是假设多种朗读语气,进行比较选择。课文中一些句子学生较难读好,我就故意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让学生做出选择。既降低了难度,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朗读能力,培养了语感。
二是调换字词,进行比较朗读。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这样,学生不但在朗读时注意了这几个词的语气重音,体会到作者谴词的精炼,更重要的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
三是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 课文中总有一些类型比较特别的句子,如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等,对这些句子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既能使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特点,又有助于他们领悟到作者的情感。
2. 分角色朗读,使学生乐在文中
教学生读一篇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故事情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高涨,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
3. 表演朗读,展示自我
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在课堂上,我及时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进入角色,表演一下课文中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借助运用电教手段帮助朗读,形象直观
形象生动的东西是学生永远喜欢的。要让学生读出感情,首先要让他们入其境,才能体其味,表其情。
在课上,我利用课件、导语等多种手段创设情景,营造好一个情感体验的环境与氛围,让学生很快进入情景,从角色转换到心灵释放,在反复朗读中提升了对课文的品味。
朱自清曾说过:“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所以说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课,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朗读指导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方法,重视积累,激发兴趣,使琅琅书声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