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化学试卷分析,提高复习备考实效

来源 :新世纪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u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重视化学试卷的分析,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性。通过对试题特点详实的分析,直面学生答题中暴露出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今后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可操作性。
  【关键词】试卷分析;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核心主干知识; 化学用语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试卷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答题时暴露出的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反映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进行查缺补漏,调整备考复习方案,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性。
  1试题特点分析
  1.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双基”: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由单项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分析题组成。与以往试题相比,试卷结构及难度保持了相对稳定,充分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命题原则。试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依标靠本,注重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的比例约为6∶3∶1,试题设计有梯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收获。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了考查。
  1.2体现学科特点,强调发展:试题落实了新课标理念,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考查内容涉及新课标中五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的核心主干知识。选择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分类、元素的概念、原子结构、空气、水资源、溶液的酸碱性及化学对环境的影响等内容,填空简答题考查了化学用语、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应用、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溶液及溶解度曲线的含义、灭火的原理等,实验探究题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仪器的识别、气体的制取等,计算分析题考查了化学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综合计算。
  1.3关注社会生活,联系实际:试题从多角度呼应着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答题中体会到“化学与人类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试题着眼于现实重大事件,以201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实事热点、社会焦点问题为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社会生活,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1.4注重能力考查,目标明确:填空简答题和实验探究题加强了对学生根据情境素材获取化学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推理、知识迁移等综合能力的考查。
  2学生答题暴露出平时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生因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造成的失分现象非常普遍。一些重要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不清楚。主要是对元素的概念、原子结构、质量守恒定律理解不透彻。有关物质的性质、用途、制法似是而非,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题本身难度大,而是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导致的“夹生饭”现象。
  2.2化学用语表述不规范、文字表达能力差: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离子符号)书写不规范。实验仪器名称的书写错字屡禁不止。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不到位,化学式书写错误、缺少条件、未配平、未写气体或沉淀符号等情况普遍。近年中考试题的开放性较强,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较高,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一些学生审题不仔细,语言表述词不达意,化学实验现象描述不够准确,往往用结论代替现象。
  2.3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重视不够:实验探究仍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实验操作中的关键点没有抓准。选择实验装置的回答不全面,制取气体的装置考查中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不能认真审题,想当然答题。实验步骤的分析,装置和仪器的字母大小写看错等马虎的答题习惯依然存在。折射出教学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提高训练不够到位。
  3今后教学改进建议
  3.1按照《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现行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及现行教材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从近几年中考试题来看,命题的范围不超出《说明》中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范围;要求不高于《说明》中的层次限定;出现的试题类型与《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大体一致。所以,我们只有吃透《考试说明》中规定的每个知识点,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才能在复习时有的放矢。要充分挖掘和拓展教材资源,把握教学的难易度、深广度。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内容,要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复习中除了让学生知道概念、原理外,还要知道概念的形成和原理的发现过程;对于重要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应用。对知识考点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变式训练,增加知识的开放性,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的综合运用,使知识点形成知识链,进而汇成知识网。使双基知识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学科素质,并能举一反三应用在实际情境问题的解决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2依标扣本,抓好核心主干知识的复习,以不变应万变:复习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回归教材,引导学生完整系统地通读教材,对教材进行梳理提炼、去粗取精,突出有效信息。对于每章节“精要回放”及课题小结中的内容,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与消化,尽量减少和消除学生在双基中的疑点和盲点。通过对教材的复习使初中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以题带点、以点带面,构建知识体系网络。注重应用,以变促能、以能促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注重方法,探索高效复习教学模式。尽管中考越来越强调对能力的考查,而能力考查是不可能脱离化学学科知识漫无目的进行的,它必然还将以化学基础知识为载体来体现,如实验能力的考查一定是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联系展开探究的。实际上,每年中考试题中考查双基的试题仍占有很大比例,而且从每年中考学生答卷中可以看出,考生在这些基础试题上的失分比较普遍。因此,复习中对学科核心主干知识应格外重视,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加强审题能力和学科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结合学情实际,提优补差,抓两头带中间,对学困生进行单独指导。阅卷过程中普遍反映出因学生读题粗糙,信息理解不够准确造成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反映出平时教学中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不到位,只注重解题得出结果而不注意分析过程,断章取义理解题意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述能力的提高加以足够的重视。要严格训练实验设计方案、操作、现象、结论等文字表述的准确性,明确性和简约性。对学生在阅读理解、归纳分析、迁移应用等基本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注意能力的基础性和层次性要求,思维的开放性和综合性要求,化学信息迁移能力的要求;注重引导学生重视良好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4完善备考方案,加强答题规范性指导:在有限时间内教师要预设完善备考方案,目前中考化学复习基本是一轮打基础二轮求提高。二轮复习是中考的冲刺复习,也是巩固基础、提高思维能力和应试心理品质的最后契机,更是考试成败的关键。试卷反映出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比较淡薄,规范答题的能力较弱。因此,加强学生规范答题训练应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格式一定要规范训练。做到稳扎稳打,通过强化识记、理解记忆、一题多解等形式狠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并积极开展针对性的纠错训练、规范化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答题能力。要求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复习中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掌握到位,思维品质提升到位,应对能力运用到位。力求让学生突破三关,即核心主干知识的梳理浓缩关,知识信息储存的整合优化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提升关。力争做到一分努力,一分收获。
  3.5重视精选习题,提高复习的时效性: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扎实对学生进行“双基”培养外,更应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不要为提高效率而采取让学生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方式。教师应设法唤醒、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习题要精讲精练,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在每个知识点的题目选择上要更具针对性,注意教材习题的再生利用。要精选、精编有实际情境以及有利于落实培养能力的习题。引导学生品读分析、规范解答、反思提高,掌握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要降低重心,大胆放弃一些偏、繁、怪和无实际意义的题目,严格控制习题的难度和总量,力争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通过试卷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中考化学复习的意义。将复杂问题简明化、抽象知识形象化、零散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认真地对近年中考试题进行研究,整理出现几率较高的知识点,即初中化学的核心主干知识。只有对这些核心主干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复习过程中重点落实,减少复习时的随意性,走出经验备考、粗放备考、盲目备考的误区,力争达到“ 低耗高效 ”的理想状态,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摘要】新大纲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出发,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教学内容方面,从义务教育实际出发,新大纲适当降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较大幅度降低化学计算的要求,在适当拓宽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实验教学,把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列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学生要想学好化学,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实验探究获得化学知识,探究活动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体验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使学生对化学产生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的是实施快乐教学法的必要性、重要性,快乐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再论述快乐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后论述了要想构建快乐的语文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快乐;素质;情感;兴趣;创新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既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一个彻底的批判,也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  
期刊
【摘要】当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课堂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而数学课堂教学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的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
期刊
回顾自己十几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师都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至于教学工作,所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我就讲讲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和交流。  1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我要讲的第一个内容就是建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每当新学期开学接到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体验,激发求知欲,强化阅读能力,创设表演舞台,让学生品尝成功的乐趣,课内外联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点燃学生爱好语文、学好语文的思想火花。  【关键词】兴趣;激发;情感体验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指向语文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积极的心理倾向,是推动语文学习的强大动力,所以爱因斯坦
期刊
一位资深语文教师报怨:现在的中学作文一点创新意识都没有。笔者问其故,他便举出一例:我布置写《腰鼓队》,要学生努力挖掘其好处,不想一位同学,好处讲不出,说了一大通弊端。就因为腰鼓声音影响了他的学业。没有刨意也罢,还极为自私,被我讲评时臭批了一通……听到这种话我忽然明白了中学生作文语言没有创新意识的原因,因为这样的老师并不在少数。应该说这同学与别的同学思维大不一样,敢于独辟蹊径,很有创新意识。但老师把
期刊
一节课45分钟,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这是我们教师所共同关注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学生感觉枯燥的数学学科,以下是我从教高中数学教育十余年来的一些感受,以供大家参考。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
期刊
教学目标  1.自主批注关键词句,把握文章情感,通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  2.通过多种方式入情入镜,通过配乐朗读,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感。  3.通过书面练笔形式,加深对文章情感理解,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情感,动物的内心世界。教学重点: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写
期刊
【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因生发展。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去关注每一位学生,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关心; 爱护; 尊重; 关注个体差异; 每一位学生; 充分发展  “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
期刊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思考,揭示材料的实质,而且让他们能独立做出研究,在研究中获得敏锐的头脑,清晰的思路,精确的表达。因而在课堂的文本阅读教学中,挖掘出其意蕴,不仅丰富了其思想深广,而且生出别样的思维花朵。  我们知道,阅读并不是简单的再现,其实是一种创造,一个时代或一个读者都应该读出自己所见到的东西,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不表明阅读的个体差别与在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