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文言文教学,可以引领学生感悟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帮助他们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学会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所以,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也不可替代的。《中国教育报》曾刊载过韩军的《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文章指出,“中小学生应文言和白话并驾齐驱,目的在于建设现代人的文化根基,奠定现代人运用白话的根底,由此找到回家的路。”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搞好文言文教学既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普通中学的语文课本里,文言文占全部课文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因为文言文比现代文多了朗读上和理解上的难度,所以,教师普遍把文言文教学看做是语文教学最大的重难点,学生也普遍认为文言文学习是最令人头疼、最令人痛苦的事情。教师要在课前花大力气准备每个字词,在课堂上很费力地逐字逐句地讲解,而学生则要拼命地记笔记,毫无兴趣,昏昏欲睡。师生双方都是费力不讨好,功夫下了不少,可效率并不高。怎样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怎样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怎样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这些是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这几十年来,经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和反思,我在文言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愿与广大同行分享:
一、培养学生兴趣。让死气沉沉的文言文课堂“活”起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死”的文言文教学“活”起来,教师就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我的做法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古代生活场景,让学生贴近文言文,走进文言文。
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传递途径多等优点,这是不容置疑的。何不在文言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学辅助作用呢?于是,我根据中学生好奇、好胜、喜欢探究新事物的心理特征,把现代教学手段搬进了文言文课堂。我用图片、声音、幻灯片、录像、影视片断、Flash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更立体、更鲜明地展示文言文教学内容,用这些新颖有趣、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手段充分刺激学生的神经,让学生自觉地调动眼、耳、口、脑等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积极主动地随着教师的引导走进课文的情境中,在潜移默化中把文言文知识与信息轻轻松松地输入大脑,从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这些年来,我在这方面的尝试得到了一定的回报,死气沉沉的文言文课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愉快的课堂。
二、自主合作探究,让枯燥乏味的文言文课堂“火”起来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让“冷”的文言文教学“火”起来,教师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加强对他们的学法指导,让学生有主见地学习文言文,一石激起千层浪,唯有学生产生了自己的见解,他们才更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大家卯足劲,比着干,你追我赶、风风火火地开展文言文学习。
我们知道,新课改的一个根本性任务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最近十余年的新课改,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何不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尝试这种新的课堂模式呢?我的做法就是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这种全新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比如,文言文翻译对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拿到一篇新课文,我并不急于逐字逐句地解释给学生听。第一,强调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和六种技法,提醒学生在翻译时必须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和“直译为重,意译为辅”这两条基本原则。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技法训练,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录”、“释”、“理”、“添”、“删”和“缩”这六种翻译技法。教会学生科学地使用工具书,实现利用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第二,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来历、历史背景等情况。第三,小组合作探究,大家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第四,交流探究成果,取他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第五,教师归纳总结,强调重点的实词、虚词和重点句式,帮助学生真正做到对文章翻译的“信”、“达”、“雅”。
自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文言文课堂上铺开以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不管对错,取长补短,追求完美。所以,我执教的文言文课堂再也不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学生们纷纷表现,我只是观众,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适当的补充。同学们不再把文言文的学习当做是艰巨的任务,而是当作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活动。原本鸦雀无声、昏昏欲睡的文言文课堂顿时生龙活虎,热闹起来,教学效果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开展趣味诵读,让文言文教学硕果累累
古训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文言文这种不能“言传”只能“意会”的东西更应如此,唯有反复诵读方可心领神会。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抓好诵读环节是非常关键的。
以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初中教材中录入的文言篇目意境深邃、语言精美、音调铿锵、声韵和谐,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曾国潘说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所以,我也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名篇名句,在诵读过程中理解、揣摩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找到与作者的共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也会抽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开展诵读比赛,同学们津津有味、聚精会神地诵读不同的文言文,或豪迈奔放,或静穆闲适,或委婉含蓄,或深沉凝重,我知道,这才是文言文教学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和时代的日新月异,为了继承传统,服务当今,文言文教学仍然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让更多的人继承和发扬华夏文明,教好文言文,指导更多的人学好文言文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认为文言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并不是教师精心纂写的过渡语,也不是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而是教师利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此感兴趣,是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热情和指导他们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是教师通过开展趣味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扎扎实实地掌握文言基本功,让文言文教学硕果累累。
文言文教学,可以引领学生感悟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帮助他们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学会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所以,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也不可替代的。《中国教育报》曾刊载过韩军的《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文章指出,“中小学生应文言和白话并驾齐驱,目的在于建设现代人的文化根基,奠定现代人运用白话的根底,由此找到回家的路。”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搞好文言文教学既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普通中学的语文课本里,文言文占全部课文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因为文言文比现代文多了朗读上和理解上的难度,所以,教师普遍把文言文教学看做是语文教学最大的重难点,学生也普遍认为文言文学习是最令人头疼、最令人痛苦的事情。教师要在课前花大力气准备每个字词,在课堂上很费力地逐字逐句地讲解,而学生则要拼命地记笔记,毫无兴趣,昏昏欲睡。师生双方都是费力不讨好,功夫下了不少,可效率并不高。怎样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怎样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怎样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这些是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这几十年来,经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和反思,我在文言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愿与广大同行分享:
一、培养学生兴趣。让死气沉沉的文言文课堂“活”起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死”的文言文教学“活”起来,教师就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我的做法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古代生活场景,让学生贴近文言文,走进文言文。
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传递途径多等优点,这是不容置疑的。何不在文言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学辅助作用呢?于是,我根据中学生好奇、好胜、喜欢探究新事物的心理特征,把现代教学手段搬进了文言文课堂。我用图片、声音、幻灯片、录像、影视片断、Flash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更立体、更鲜明地展示文言文教学内容,用这些新颖有趣、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手段充分刺激学生的神经,让学生自觉地调动眼、耳、口、脑等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积极主动地随着教师的引导走进课文的情境中,在潜移默化中把文言文知识与信息轻轻松松地输入大脑,从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这些年来,我在这方面的尝试得到了一定的回报,死气沉沉的文言文课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愉快的课堂。
二、自主合作探究,让枯燥乏味的文言文课堂“火”起来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让“冷”的文言文教学“火”起来,教师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加强对他们的学法指导,让学生有主见地学习文言文,一石激起千层浪,唯有学生产生了自己的见解,他们才更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大家卯足劲,比着干,你追我赶、风风火火地开展文言文学习。
我们知道,新课改的一个根本性任务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最近十余年的新课改,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何不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尝试这种新的课堂模式呢?我的做法就是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这种全新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比如,文言文翻译对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拿到一篇新课文,我并不急于逐字逐句地解释给学生听。第一,强调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和六种技法,提醒学生在翻译时必须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和“直译为重,意译为辅”这两条基本原则。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技法训练,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录”、“释”、“理”、“添”、“删”和“缩”这六种翻译技法。教会学生科学地使用工具书,实现利用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第二,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来历、历史背景等情况。第三,小组合作探究,大家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第四,交流探究成果,取他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第五,教师归纳总结,强调重点的实词、虚词和重点句式,帮助学生真正做到对文章翻译的“信”、“达”、“雅”。
自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文言文课堂上铺开以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不管对错,取长补短,追求完美。所以,我执教的文言文课堂再也不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学生们纷纷表现,我只是观众,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适当的补充。同学们不再把文言文的学习当做是艰巨的任务,而是当作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活动。原本鸦雀无声、昏昏欲睡的文言文课堂顿时生龙活虎,热闹起来,教学效果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开展趣味诵读,让文言文教学硕果累累
古训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文言文这种不能“言传”只能“意会”的东西更应如此,唯有反复诵读方可心领神会。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抓好诵读环节是非常关键的。
以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初中教材中录入的文言篇目意境深邃、语言精美、音调铿锵、声韵和谐,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曾国潘说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所以,我也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名篇名句,在诵读过程中理解、揣摩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找到与作者的共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也会抽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开展诵读比赛,同学们津津有味、聚精会神地诵读不同的文言文,或豪迈奔放,或静穆闲适,或委婉含蓄,或深沉凝重,我知道,这才是文言文教学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和时代的日新月异,为了继承传统,服务当今,文言文教学仍然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让更多的人继承和发扬华夏文明,教好文言文,指导更多的人学好文言文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认为文言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并不是教师精心纂写的过渡语,也不是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而是教师利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此感兴趣,是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热情和指导他们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是教师通过开展趣味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扎扎实实地掌握文言基本功,让文言文教学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