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敏感多疑、自闭、焦虑等心理问题。作者通过对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个案进行分析、辅导和跟踪,提出辅导员在开展此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明确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拓展工作形式,借鉴相关学科知识,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单亲家庭 心理辅导 个案研究
一、个案简介
(一)基本情况。
小美(化名),女,21岁,大三学生。辅导时间:2009年9月至今。
(二)问题概述。
早在小美一岁半时,父母离异,并都重新组建了各自的家庭。小美一直由奶奶和叔叔抚养,亲生父母对其不闻不问,自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学习方面,小美依靠政府、社会的资助及学校减免学费政策顺利考上大学。在大学期间,小美学习刻苦勤奋,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在性格方面,性格内向的小美常常因家境贫困和家庭破碎觉得很自卑,不敢多和同学交流,怕同学瞧不起她,不愿参加班级活动,一是怕花钱,二是认为参加班级活动是浪费时间,还不如用来看书。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敏感多疑,曾因宿舍作息问题和舍友发生强烈的言辞冲突;在生活方面,小美作风节俭朴实,因个人样貌不出众而苦恼。高中阶段过重的学习压力和家庭环境带来的阴影导致小美失眠,进入大学后,失眠状况一直未能缓解,这一状况令小美很痛苦,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在看待家庭问题方面,父母长期不关心小美,其亲生母亲甚至亲口对小美说“不认识小美”,不承认母女关系等语言严重伤害了小美,小美对其父母怨恨很深。
二、个案分析与诊治
单亲家庭造成小美性格上的缺陷。有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大学生容易在性格上出现缺陷。一般表现为两种倾向,一种是自卑,敏感多疑甚至焦虑,另一种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在本个案中,小美的表现属于前者。这种性格上缺陷具体表现为:一是自卑。小美认为家庭破碎,自己从小不能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和学习上都得不到父母的关心,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认为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再加上家庭贫困,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被人歧视。认识上的偏差和心理上的畏惧,使自己的自卑心越发严重。二是焦虑。尤其是在小美上高中时,唯一让自己感觉骄傲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尽管多次努力,但成效不显著,这让小美郁闷不已。于是就把责任归咎在父母身上,认为父母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导致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要比别人承受更大的思想包袱和压力,而性格内向的小美苦闷心情无处诉说,形成严重焦虑情绪,最终诱发失眠。三是敏感多疑。小美在考上大学后认为这是生活的新起点,可以重新开始了。但是现实中的大学和理想中的大学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和周围同学在能力上、家庭环境上差距很大,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经常对舍友产生误解。
单亲家庭造成小美人际交往上的不健全。健康的或者不良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与子女“垂直面上”的关系。多数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对父母关系的不理解或者对自己和家庭缺乏正确的评价,直接影响个人对人际交往的抗拒或自闭。本个案中的小美就是如此。进入大学以后,小美经常独来独往,甚至在大一期间没有和班上的男生说过话,也没有什么交心的朋友。在和小美谈心中,小美坦言:自小由奶奶带大,和奶奶基本上没什么沟通。高中以前,由于自己的成绩好,班上的同学也会主动和自己交谈。进入大学以后,小美总是认为班上的同学能力很强,又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自己口才不好、样貌不出众,应该不受同学欢迎,所以对班级事务不理不睬,怕自己做不好反而成为班级的拖累。在宿舍中,由于大家的作息时间不一致,而小美一直有失眠的情况,终于有一次矛盾升级,小美固执地把电脑音箱开了整晚,导致整个宿舍的同学一夜没睡。
单亲家庭造成小美行为上的消极和反复。单亲家庭大学生往往受家庭不和谐的根源影响,在行为上也容易表现出消极反复的态度特征。个案中的小美在校期间在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一度积极对待生活学习,但是一回到家中,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残酷现实的冲突令小美苦不堪言,尤其是几次回到家中都与亲生父母发生争执,情绪波动较大,一度有轻生的念头,直接影响了小美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
通过多次谈心和心理咨询中心专业老师的辅导,我们认为:对于小美的“治疗”的关键不是急于纠正其不良的行为,而是从根源入手,帮助她战胜心理上的问题。一方面,老师和同学给予她更多的爱和关心,唤醒她的自尊意识,帮助她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她重新认识自己,纳悦自己,另一方面,多和小美的亲生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小美的情感诉求,缓和紧张的家庭矛盾。
三、辅导策略
(一)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学生专门档案。
全面细致了解小美的学习、生活状况,有助于分析小美问题的症结,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对于小美这样的特殊情况,从入学起,笔者就建立了学生的个人档案。档案的内容包括小美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家庭状况及住址、联系电话、单亲原因、个性品质、兴趣爱好、学习和生活状况、心理意识、行为情况、谈话记录等。了解的途径主要包括:班级同学、小美的家人、专业课教师、小美勤工助学部门的老师和同学。
(二)倾听学生的心声,引导学生合理宣泄调适。
多倾听学生的心声是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倾听,辅导员可以掌握学生更多、更真实的想法。在倾听的内容方面,一是要倾听学生的需求。如小美在谈话中就强烈表达出希望得到家人的疼爱,在生活中渴望理解的需求;二是要倾听学生的情感。如小美對家人的失望及在家庭阴影下生活的苦闷;三是倾听学生的思想。如小美因家庭和个人身体状况产生的悲观厌世的思想。在倾听的过程中,辅导员要做到真诚相待,积极回应,设身处地,以理服人。在本个案中,笔者通过真诚倾听小美的苦恼和困惑,引导小美正确看待家庭的问题,鼓励小美多和同学们沟通,教导小美出现困境的时候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同朋友交流、向父母倾诉,通过这些途径合理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重拾信心。
充分挖掘单亲家庭大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使其能更好地以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个案中小美虽然性格内向,但是学习成绩很好,在大二期间就已经通过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笔者利用班会、年级大会等契机,在征求小美同意的前提下,讲述小美在大学期间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故事,这让小美倍感自豪。在新学期的新生经验交流会上,笔者推荐让小美代表年级和新生作学习经验交流。起初,小美不同意,认为自己口才不好,自己学习也没什么经验可谈。通过笔者和同学们多次的鼓励,小美终于答应。在小美自拟提纲的基础上,笔者帮助小美对回答问题的技巧和思路进行了梳理和指导。小美大学期间第一次公开在同学们面前的演讲虽然有些紧张,但是总体还是令人满意的。活动结束以后还有新生找她要电话号码以便联系。小美开始一步一步找到自信,找回自我。
(四)发动群众的力量,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哲学家培根说:“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融洽的人际关系,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有所作为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和集体也是密不可分的。个案中的小美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笔者在谈心中提醒小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鼓励小美通过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和集体活动,解开内向的心结,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小美在班级同学尤其是舍友的帮助下,逐步敞开心扉,开始与同学接触、交谈、合作,在宿舍也开始主动承担倒垃圾的工作。在和宿舍发生口角之后,还找了一个机会,郑重向其他3个舍友道歉。小美在后来向笔者反馈信息时提到:当个人全身心投入到集体中,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友谊、娱乐的兴奋,会让她忘记了生活的烦恼和压力。
(五)从细处着手,给予学生爱的补偿。
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互相感应和交流,是一种人性的融合,是一种至善的美,更是一种爱的传递。学生工作者,应该注重观察学生,以真诚感动学生,悦纳学生的任何行為,与学生共情,从细处入手,关爱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鉴于个案中小美的家庭情况,笔者一直坚持在小美生日、节日和天气变化的时候第一时间发信息或打电话问候。在大一期间就帮助小美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每月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并且了解小美勤工助学的情况和收获。同时,笔者帮助小美交纳每学期班费和宿舍公摊费用,虽然钱不多,但也让小美感受到爱就在她身边。
(六)与家长沟通与协调,形成家庭教育合力。
个案中的小美存在心理上的偏差、爱的缺失,深层次原因还是来源于家庭。与家长沟通和协调,不仅能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而且能巩固教育的效果。笔者在第一次与小美父亲沟通小美的问题时,小美父亲态度不合作,但是笔者并没有放弃,通过短信向小美父亲分析小美的困惑及小美的情感需求,劝小美父亲多与女儿在情感上交流,帮助小美父亲树立教育孩子的信心,经过多次耐心细致的劝导,小美父亲的态度也有所改观,并答应会多花一些时间和小美沟通。
四、教育效果
经过耐心细致对小美开展工作,小美的思想由之前的反复阶段逐步转化为稳定渐进阶段。在学习方面,一如既往保持名列前茅;在人际交往方面,和舍友关系融洽,有心事也会和舍友诉说;在性格方面,较之以前开朗很多,思考问题更加深入和全面,不再回避自己的问题,但自尊心仍然很强,仍有自卑心理;在家庭关系方面,和亲生父母的矛盾有所缓和,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父母。
关键词: 单亲家庭 心理辅导 个案研究
一、个案简介
(一)基本情况。
小美(化名),女,21岁,大三学生。辅导时间:2009年9月至今。
(二)问题概述。
早在小美一岁半时,父母离异,并都重新组建了各自的家庭。小美一直由奶奶和叔叔抚养,亲生父母对其不闻不问,自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学习方面,小美依靠政府、社会的资助及学校减免学费政策顺利考上大学。在大学期间,小美学习刻苦勤奋,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在性格方面,性格内向的小美常常因家境贫困和家庭破碎觉得很自卑,不敢多和同学交流,怕同学瞧不起她,不愿参加班级活动,一是怕花钱,二是认为参加班级活动是浪费时间,还不如用来看书。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敏感多疑,曾因宿舍作息问题和舍友发生强烈的言辞冲突;在生活方面,小美作风节俭朴实,因个人样貌不出众而苦恼。高中阶段过重的学习压力和家庭环境带来的阴影导致小美失眠,进入大学后,失眠状况一直未能缓解,这一状况令小美很痛苦,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在看待家庭问题方面,父母长期不关心小美,其亲生母亲甚至亲口对小美说“不认识小美”,不承认母女关系等语言严重伤害了小美,小美对其父母怨恨很深。
二、个案分析与诊治
单亲家庭造成小美性格上的缺陷。有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大学生容易在性格上出现缺陷。一般表现为两种倾向,一种是自卑,敏感多疑甚至焦虑,另一种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在本个案中,小美的表现属于前者。这种性格上缺陷具体表现为:一是自卑。小美认为家庭破碎,自己从小不能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和学习上都得不到父母的关心,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认为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再加上家庭贫困,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被人歧视。认识上的偏差和心理上的畏惧,使自己的自卑心越发严重。二是焦虑。尤其是在小美上高中时,唯一让自己感觉骄傲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尽管多次努力,但成效不显著,这让小美郁闷不已。于是就把责任归咎在父母身上,认为父母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导致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要比别人承受更大的思想包袱和压力,而性格内向的小美苦闷心情无处诉说,形成严重焦虑情绪,最终诱发失眠。三是敏感多疑。小美在考上大学后认为这是生活的新起点,可以重新开始了。但是现实中的大学和理想中的大学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和周围同学在能力上、家庭环境上差距很大,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经常对舍友产生误解。
单亲家庭造成小美人际交往上的不健全。健康的或者不良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与子女“垂直面上”的关系。多数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对父母关系的不理解或者对自己和家庭缺乏正确的评价,直接影响个人对人际交往的抗拒或自闭。本个案中的小美就是如此。进入大学以后,小美经常独来独往,甚至在大一期间没有和班上的男生说过话,也没有什么交心的朋友。在和小美谈心中,小美坦言:自小由奶奶带大,和奶奶基本上没什么沟通。高中以前,由于自己的成绩好,班上的同学也会主动和自己交谈。进入大学以后,小美总是认为班上的同学能力很强,又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自己口才不好、样貌不出众,应该不受同学欢迎,所以对班级事务不理不睬,怕自己做不好反而成为班级的拖累。在宿舍中,由于大家的作息时间不一致,而小美一直有失眠的情况,终于有一次矛盾升级,小美固执地把电脑音箱开了整晚,导致整个宿舍的同学一夜没睡。
单亲家庭造成小美行为上的消极和反复。单亲家庭大学生往往受家庭不和谐的根源影响,在行为上也容易表现出消极反复的态度特征。个案中的小美在校期间在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一度积极对待生活学习,但是一回到家中,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残酷现实的冲突令小美苦不堪言,尤其是几次回到家中都与亲生父母发生争执,情绪波动较大,一度有轻生的念头,直接影响了小美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
通过多次谈心和心理咨询中心专业老师的辅导,我们认为:对于小美的“治疗”的关键不是急于纠正其不良的行为,而是从根源入手,帮助她战胜心理上的问题。一方面,老师和同学给予她更多的爱和关心,唤醒她的自尊意识,帮助她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她重新认识自己,纳悦自己,另一方面,多和小美的亲生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小美的情感诉求,缓和紧张的家庭矛盾。
三、辅导策略
(一)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学生专门档案。
全面细致了解小美的学习、生活状况,有助于分析小美问题的症结,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对于小美这样的特殊情况,从入学起,笔者就建立了学生的个人档案。档案的内容包括小美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家庭状况及住址、联系电话、单亲原因、个性品质、兴趣爱好、学习和生活状况、心理意识、行为情况、谈话记录等。了解的途径主要包括:班级同学、小美的家人、专业课教师、小美勤工助学部门的老师和同学。
(二)倾听学生的心声,引导学生合理宣泄调适。
多倾听学生的心声是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倾听,辅导员可以掌握学生更多、更真实的想法。在倾听的内容方面,一是要倾听学生的需求。如小美在谈话中就强烈表达出希望得到家人的疼爱,在生活中渴望理解的需求;二是要倾听学生的情感。如小美對家人的失望及在家庭阴影下生活的苦闷;三是倾听学生的思想。如小美因家庭和个人身体状况产生的悲观厌世的思想。在倾听的过程中,辅导员要做到真诚相待,积极回应,设身处地,以理服人。在本个案中,笔者通过真诚倾听小美的苦恼和困惑,引导小美正确看待家庭的问题,鼓励小美多和同学们沟通,教导小美出现困境的时候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同朋友交流、向父母倾诉,通过这些途径合理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重拾信心。
充分挖掘单亲家庭大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使其能更好地以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个案中小美虽然性格内向,但是学习成绩很好,在大二期间就已经通过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笔者利用班会、年级大会等契机,在征求小美同意的前提下,讲述小美在大学期间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故事,这让小美倍感自豪。在新学期的新生经验交流会上,笔者推荐让小美代表年级和新生作学习经验交流。起初,小美不同意,认为自己口才不好,自己学习也没什么经验可谈。通过笔者和同学们多次的鼓励,小美终于答应。在小美自拟提纲的基础上,笔者帮助小美对回答问题的技巧和思路进行了梳理和指导。小美大学期间第一次公开在同学们面前的演讲虽然有些紧张,但是总体还是令人满意的。活动结束以后还有新生找她要电话号码以便联系。小美开始一步一步找到自信,找回自我。
(四)发动群众的力量,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哲学家培根说:“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融洽的人际关系,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有所作为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和集体也是密不可分的。个案中的小美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笔者在谈心中提醒小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鼓励小美通过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和集体活动,解开内向的心结,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小美在班级同学尤其是舍友的帮助下,逐步敞开心扉,开始与同学接触、交谈、合作,在宿舍也开始主动承担倒垃圾的工作。在和宿舍发生口角之后,还找了一个机会,郑重向其他3个舍友道歉。小美在后来向笔者反馈信息时提到:当个人全身心投入到集体中,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友谊、娱乐的兴奋,会让她忘记了生活的烦恼和压力。
(五)从细处着手,给予学生爱的补偿。
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互相感应和交流,是一种人性的融合,是一种至善的美,更是一种爱的传递。学生工作者,应该注重观察学生,以真诚感动学生,悦纳学生的任何行為,与学生共情,从细处入手,关爱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鉴于个案中小美的家庭情况,笔者一直坚持在小美生日、节日和天气变化的时候第一时间发信息或打电话问候。在大一期间就帮助小美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每月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并且了解小美勤工助学的情况和收获。同时,笔者帮助小美交纳每学期班费和宿舍公摊费用,虽然钱不多,但也让小美感受到爱就在她身边。
(六)与家长沟通与协调,形成家庭教育合力。
个案中的小美存在心理上的偏差、爱的缺失,深层次原因还是来源于家庭。与家长沟通和协调,不仅能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而且能巩固教育的效果。笔者在第一次与小美父亲沟通小美的问题时,小美父亲态度不合作,但是笔者并没有放弃,通过短信向小美父亲分析小美的困惑及小美的情感需求,劝小美父亲多与女儿在情感上交流,帮助小美父亲树立教育孩子的信心,经过多次耐心细致的劝导,小美父亲的态度也有所改观,并答应会多花一些时间和小美沟通。
四、教育效果
经过耐心细致对小美开展工作,小美的思想由之前的反复阶段逐步转化为稳定渐进阶段。在学习方面,一如既往保持名列前茅;在人际交往方面,和舍友关系融洽,有心事也会和舍友诉说;在性格方面,较之以前开朗很多,思考问题更加深入和全面,不再回避自己的问题,但自尊心仍然很强,仍有自卑心理;在家庭关系方面,和亲生父母的矛盾有所缓和,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