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2-0055-02
【作者简介】刘伯洋,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江苏泰兴,225400)教师。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1.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课程标准中与本课题相关的要求有: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如碳酸盐等。
“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探究”属于沪教版初三化学教材第七单元的内容。教材中将碳酸盐的性质穿插安排在“酸的性质”、“碱的性质”和“几种重要的盐”等内容的学习中,知识点分散,简化了盐的化学性质学习的难度。但分散的知识点,难以让学生全面掌握、运用盐的化学性质。这一专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将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体验到利用分类的方法,找出、运用同一类物质的共性分析解决问题的好处,有利于学生物质转化观的建立。
2.教学重难点。
由于碳酸盐化学性质的学习前后时间跨度长,涉及物质的类别多,学生缺乏整体认知。因此,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1)重点: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梳理。
(2)难点:物质成分探究的一般思路的形成(物质转化观的建构)。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加强对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性质的理解,联系碳酸盐的性质,加深对物质转化关系的认识,建立物质转化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探究,进一步学习用实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树立实验观;通过碳酸盐性质的梳理,学习归纳小结的方法;认识探究物质成分类问题的实质是寻找物质性质的异同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物质转化观,感受归纳、实验等方法对于化学学习的积极作用。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学生刚学完酸碱盐的相关知识,找出证明物质成分的思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采用讨论法;对碳酸盐的性质的梳理、回忆,采取自主学习法;实验验证方案的设计、确定,采用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1.创设情境,引起思考。
展示实验室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仿佛听到氢氧化钠溶液在说:“为什么别人犯错,受伤的总是我?”那么,一时的疏忽,导致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受了什么“伤”?
生: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而变质。
师:这瓶氢氧化钠溶液真的已经变质了吗?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熟悉的情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2.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通过板书“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加强对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性质的理解,通过对碳酸盐的性质的理解,设计实验验证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
【设计意图】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都能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学习本节知识的信心。
3.引导探究。
(1)明确探究方向。
要证明NaOH溶液是否变质,就要证明溶液有没有其他什么物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建构思路,明确探究方向,让学生养成先思后做的习惯,避免探究的盲目性。
(2)探究指导。
回忆碳酸钠的相关性质,你打算选用何种试剂、采用什么实验方案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并将你的设想填写在表格中。
(3)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复习,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避免教师的低效、新授式梳理,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学生在回忆中知不足,在实践中暴露问题,教师搜集学生中典型、共性的方案为“后教”做准备,使“后教”更有针对性。
(4)交流、点评实验方案。
可能选用的试剂:a.无色酚酞试液;b.稀盐酸;c.石灰水;d.氯化钡溶液。
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首先选择无色酚酞试液,引导讨论该方案是否科学:NaOH溶液显碱性,酚酞试液也会显红色(设计实验验证时,注意性质相同物质的干扰);其次利用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Ba(OH)2溶液、BaCl2溶液等物质进行实验验证,分别利用了碳酸钠与酸、碱、盐类物质的反应;最后,同一类物质,从设计原理上属于同一种方法。
(5)学生分组实验验证,教师巡视指导。
(6)获得实验结论,反思、交流。
结论:由实验现象证实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反思:通过对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问题的分析,你对探究物质成分的问题有哪些收获?对于实验,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我小结,从中找出规律、整理思路。探究物质成分,其实就是证明什么物质是否存在的过程。如何证明就是围绕该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反思中悄然渗透物质的转化观,为同类问题的解决做好方法准备。
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CaCl2,还可能含有稀硫酸而显酸性。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若要证明剩余的溶液是否呈酸性,可取反应剩余溶液加入 ,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2-0055-02
【作者简介】刘伯洋,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江苏泰兴,225400)教师。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1.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课程标准中与本课题相关的要求有: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如碳酸盐等。
“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探究”属于沪教版初三化学教材第七单元的内容。教材中将碳酸盐的性质穿插安排在“酸的性质”、“碱的性质”和“几种重要的盐”等内容的学习中,知识点分散,简化了盐的化学性质学习的难度。但分散的知识点,难以让学生全面掌握、运用盐的化学性质。这一专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将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体验到利用分类的方法,找出、运用同一类物质的共性分析解决问题的好处,有利于学生物质转化观的建立。
2.教学重难点。
由于碳酸盐化学性质的学习前后时间跨度长,涉及物质的类别多,学生缺乏整体认知。因此,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1)重点: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梳理。
(2)难点:物质成分探究的一般思路的形成(物质转化观的建构)。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加强对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性质的理解,联系碳酸盐的性质,加深对物质转化关系的认识,建立物质转化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探究,进一步学习用实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树立实验观;通过碳酸盐性质的梳理,学习归纳小结的方法;认识探究物质成分类问题的实质是寻找物质性质的异同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物质转化观,感受归纳、实验等方法对于化学学习的积极作用。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学生刚学完酸碱盐的相关知识,找出证明物质成分的思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采用讨论法;对碳酸盐的性质的梳理、回忆,采取自主学习法;实验验证方案的设计、确定,采用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1.创设情境,引起思考。
展示实验室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仿佛听到氢氧化钠溶液在说:“为什么别人犯错,受伤的总是我?”那么,一时的疏忽,导致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受了什么“伤”?
生: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而变质。
师:这瓶氢氧化钠溶液真的已经变质了吗?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熟悉的情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2.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通过板书“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加强对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性质的理解,通过对碳酸盐的性质的理解,设计实验验证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
【设计意图】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都能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学习本节知识的信心。
3.引导探究。
(1)明确探究方向。
要证明NaOH溶液是否变质,就要证明溶液有没有其他什么物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建构思路,明确探究方向,让学生养成先思后做的习惯,避免探究的盲目性。
(2)探究指导。
回忆碳酸钠的相关性质,你打算选用何种试剂、采用什么实验方案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并将你的设想填写在表格中。
(3)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复习,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避免教师的低效、新授式梳理,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学生在回忆中知不足,在实践中暴露问题,教师搜集学生中典型、共性的方案为“后教”做准备,使“后教”更有针对性。
(4)交流、点评实验方案。
可能选用的试剂:a.无色酚酞试液;b.稀盐酸;c.石灰水;d.氯化钡溶液。
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首先选择无色酚酞试液,引导讨论该方案是否科学:NaOH溶液显碱性,酚酞试液也会显红色(设计实验验证时,注意性质相同物质的干扰);其次利用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Ba(OH)2溶液、BaCl2溶液等物质进行实验验证,分别利用了碳酸钠与酸、碱、盐类物质的反应;最后,同一类物质,从设计原理上属于同一种方法。
(5)学生分组实验验证,教师巡视指导。
(6)获得实验结论,反思、交流。
结论:由实验现象证实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反思:通过对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问题的分析,你对探究物质成分的问题有哪些收获?对于实验,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我小结,从中找出规律、整理思路。探究物质成分,其实就是证明什么物质是否存在的过程。如何证明就是围绕该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反思中悄然渗透物质的转化观,为同类问题的解决做好方法准备。
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CaCl2,还可能含有稀硫酸而显酸性。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若要证明剩余的溶液是否呈酸性,可取反应剩余溶液加入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