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称代词“我”虽然指示了陈述的主体,但是它只具有一种指示功能,是一个空洞的符号,没有实际意义。主体“我”是在“他者”的影响下被建构的,但人生就是处于不断的建构、解构、再建构中。
关键词:《归来》;拉康;镜像理论;他者
中图分类号:I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2-0024-02
影片《归来》是由张艺谋导演执导的一部“伤痕电影”,电影改编自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不同于小说的是,作品只选取了陆焉识在劳改时逃跑回家之后的片段进行改编,讲述了在文革时期一个家庭的遭遇以及一段感情的归宿。劳改期间的“右派”逃跑回家,想约家人一见,却被女儿告发,在火车站差点与冯婉瑜相見,却被再次抓走,平反后满心欢喜回到家的陆焉识,却发现妻子早已丧失了对他的记忆,不再认识现在的他,他用尽各种办法想唤起妻子的记忆,却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他选择了最无奈但也最合适的办法一直陪伴着妻子[1]。
自我是从外在世界形成的,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依赖另一个人以生成自我确认。在这样一个时代语境下,无论是丹丹的告密还是最后冯婉瑜对归来的陆焉识的遗忘与排斥,都与当时的外在世界、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从拉康精神分析法中镜像理论来进行分析。
1“他者”与“欲望”
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婴儿首先经过的是“镜像阶段”,在这个阶段自我及完整的自我意识从此开始,从“一次认同”到“自我的异化”最后到“主体的形成”,在此过程中,婴儿其实是与“他者”也就是影像或者是母亲或者其他形象、形式,形成一种认同的关系,因此最后的主体“自我”是在“他者”的作用下形成的,但在认同下所带来的是“他者”对“自我”的欺凌,也就是拉康提出的“奴隶的欺凌性”。这个过程是反复持续进行的,终其一生人总是不断在重演这出戏。
“他者”所指的形象有很多,可能是母亲,鼓励儿童在异化时认同“自我”形象,但更多情况下“他者”指的是父亲,但这里的父亲不单单是指的父亲这一角色,更是一种语言的权威,庞大的社会文化体系,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体系下人的主体建构,“自我”与“他者”是相应而生的[2]。
“欲望”所指的是欲求成为欲望的中心,也就是他者。当无法与“他者”融合时,“他者”出现匮乏,欲望便产生。拉康说:“欲望根本上是一种否定性,这种否定性就在这一关键时刻被引入了”。为了满足欲望,主体虚构了统一的想象之像,而欲望又是因为缺乏才存在。
2“他者”对主体的颠覆
影片中提到“丹丹三岁就没见过他爸了”,这表明三岁时丹丹已经失去父亲这一形象作为“他者”的存在,而接受了文革文化语境作为“他者”的存在,可以是“吴清华”、可以是校领导也可能是摆在桌子上的毛主席像,在这样的成长环境,高强度的认同体制下,丹丹的主体完全就是受影响的主体,因此她在主任让表态时毫不犹豫地说:“我服从组织的安排”,而母亲犹豫了,因为她所受到的“他者”不只是当时社会文化还有之前的男性话语,所以丹丹最后选择告发父亲这一行为动机也是可以理解的。当陆焉识突然逃跑回家时开始颠覆丹丹的主体,陆焉识作为父亲作为新的“他者”入侵已经建构好自我的主体时,会给主体带来焦虑与缺失感并开始摒弃,于是丹丹对父亲的归来抱着排斥的态度[3]。
而冯婉瑜作为母亲,对于从小没有父亲的丹丹而言也是“他者”,因此当冯婉瑜打算去见陆焉识时,丹丹的主体受到颠覆,她所认同的“他者”与她一直认同的形象有着差异,她难以接受。与此同时,丹丹阻止冯婉瑜去见陆焉识,阻止母亲的欲望,“他者”的影响破坏她所认同的外部世界。当最后丹丹跳着母亲口中“战士也好”的战士时,却发现母亲并没有来看她,丹丹彻底崩溃[4]。
3欲望对“他者”的抵抗
冯婉瑜在刚开始车站分别之前,她的欲望指向了陆焉识,正如在她失忆后提到的她之前不同意丹丹跳舞,认为做科技工作才能为国家做贡献,但是她父亲让,所以丹丹便去跳了舞,因此可以看出陆焉识对冯婉瑜的欲望形成影响极深,因此在车站彻底分开以及方师傅的双重打击下,冯婉瑜的欲望开始逐渐地缺失,开始重新构建欲望,而这个欲望所指的也是陆焉识并且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乃至她把丹丹赶出了家门,就如丹丹抱怨说:“你什么都记不得,就记得我的不好”,因为丹丹的“不好”恰好与冯婉瑜的欲望中心陆焉识挂钩,因此在陆焉识以信件方式批评并要求冯婉瑜应该让丹丹回来住时,她立马就答应了,让丹丹回来住。当冯婉瑜一贯相信的组织承诺站在她面前的就是陆焉识时,冯婉瑜并没有相信,她已经重新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欲望,她只有陆焉识,由此可见所占比例之大[5]。
不过由于相册陆焉识的照片都被剪掉等种种因素,冯婉瑜的欲望中陆焉识的形象停留在年轻时,因此如今年老的陆焉识带着新的“他者”入侵她的生活时,冯婉瑜表示了极大的排斥,这里的入侵指的是入侵欲望空间,比如多次强调自己就是其欲望中心陆焉识、进入私人空间、有亲密接触。当陆焉识弹奏着钢琴这一过去形象符号时在冯婉瑜心中短暂地进行了归来,但仅仅片刻,冯婉瑜便开始对这陌生入侵者抱有极大的排斥心理。
4结语
拉康说:重复就是一种利比多胶水,它使存在和身体粘合得更加牢固。这样自我就不是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主体。个体往往享受重复的熟悉感,但付出的代价就是自由,自由从来不是绝对的存在,是相对的,相对的自由需要不断地审视自我,享受欲望与“他者”更替的过程。
陆焉识这一形象的归来对于冯婉瑜来说正如片名的翻译《Coming Home》处于进行时,对于陆焉识、丹丹来说它同样是进行时,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陆焉识”这一形象作为“他者”无法回归,或者说一直在路上,正如最后陆焉识并没有找到方师傅这个始作俑者一样,毫无踪迹,也无处可寻。
参考文献
[1]马元龙.主体的颠覆: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43(6):48-55.
[2]黄丽娟.从拉康“镜像说”解读“他者”的含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6):86-87.
[3]李慧.浅析拉康镜像理论的来源及建构[J].文学研究,
2015(9):90-92.
[4]杨致远.被压抑者的“归来”:《归来》中潜在文本的意义指向[J].宜宾学院学报,2015(7):94-100.
[5]禾木.浅论拉康的欲望理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6-34.
(责编:王锦)
关键词:《归来》;拉康;镜像理论;他者
中图分类号:I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2-0024-02
影片《归来》是由张艺谋导演执导的一部“伤痕电影”,电影改编自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不同于小说的是,作品只选取了陆焉识在劳改时逃跑回家之后的片段进行改编,讲述了在文革时期一个家庭的遭遇以及一段感情的归宿。劳改期间的“右派”逃跑回家,想约家人一见,却被女儿告发,在火车站差点与冯婉瑜相見,却被再次抓走,平反后满心欢喜回到家的陆焉识,却发现妻子早已丧失了对他的记忆,不再认识现在的他,他用尽各种办法想唤起妻子的记忆,却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他选择了最无奈但也最合适的办法一直陪伴着妻子[1]。
自我是从外在世界形成的,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依赖另一个人以生成自我确认。在这样一个时代语境下,无论是丹丹的告密还是最后冯婉瑜对归来的陆焉识的遗忘与排斥,都与当时的外在世界、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从拉康精神分析法中镜像理论来进行分析。
1“他者”与“欲望”
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婴儿首先经过的是“镜像阶段”,在这个阶段自我及完整的自我意识从此开始,从“一次认同”到“自我的异化”最后到“主体的形成”,在此过程中,婴儿其实是与“他者”也就是影像或者是母亲或者其他形象、形式,形成一种认同的关系,因此最后的主体“自我”是在“他者”的作用下形成的,但在认同下所带来的是“他者”对“自我”的欺凌,也就是拉康提出的“奴隶的欺凌性”。这个过程是反复持续进行的,终其一生人总是不断在重演这出戏。
“他者”所指的形象有很多,可能是母亲,鼓励儿童在异化时认同“自我”形象,但更多情况下“他者”指的是父亲,但这里的父亲不单单是指的父亲这一角色,更是一种语言的权威,庞大的社会文化体系,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体系下人的主体建构,“自我”与“他者”是相应而生的[2]。
“欲望”所指的是欲求成为欲望的中心,也就是他者。当无法与“他者”融合时,“他者”出现匮乏,欲望便产生。拉康说:“欲望根本上是一种否定性,这种否定性就在这一关键时刻被引入了”。为了满足欲望,主体虚构了统一的想象之像,而欲望又是因为缺乏才存在。
2“他者”对主体的颠覆
影片中提到“丹丹三岁就没见过他爸了”,这表明三岁时丹丹已经失去父亲这一形象作为“他者”的存在,而接受了文革文化语境作为“他者”的存在,可以是“吴清华”、可以是校领导也可能是摆在桌子上的毛主席像,在这样的成长环境,高强度的认同体制下,丹丹的主体完全就是受影响的主体,因此她在主任让表态时毫不犹豫地说:“我服从组织的安排”,而母亲犹豫了,因为她所受到的“他者”不只是当时社会文化还有之前的男性话语,所以丹丹最后选择告发父亲这一行为动机也是可以理解的。当陆焉识突然逃跑回家时开始颠覆丹丹的主体,陆焉识作为父亲作为新的“他者”入侵已经建构好自我的主体时,会给主体带来焦虑与缺失感并开始摒弃,于是丹丹对父亲的归来抱着排斥的态度[3]。
而冯婉瑜作为母亲,对于从小没有父亲的丹丹而言也是“他者”,因此当冯婉瑜打算去见陆焉识时,丹丹的主体受到颠覆,她所认同的“他者”与她一直认同的形象有着差异,她难以接受。与此同时,丹丹阻止冯婉瑜去见陆焉识,阻止母亲的欲望,“他者”的影响破坏她所认同的外部世界。当最后丹丹跳着母亲口中“战士也好”的战士时,却发现母亲并没有来看她,丹丹彻底崩溃[4]。
3欲望对“他者”的抵抗
冯婉瑜在刚开始车站分别之前,她的欲望指向了陆焉识,正如在她失忆后提到的她之前不同意丹丹跳舞,认为做科技工作才能为国家做贡献,但是她父亲让,所以丹丹便去跳了舞,因此可以看出陆焉识对冯婉瑜的欲望形成影响极深,因此在车站彻底分开以及方师傅的双重打击下,冯婉瑜的欲望开始逐渐地缺失,开始重新构建欲望,而这个欲望所指的也是陆焉识并且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乃至她把丹丹赶出了家门,就如丹丹抱怨说:“你什么都记不得,就记得我的不好”,因为丹丹的“不好”恰好与冯婉瑜的欲望中心陆焉识挂钩,因此在陆焉识以信件方式批评并要求冯婉瑜应该让丹丹回来住时,她立马就答应了,让丹丹回来住。当冯婉瑜一贯相信的组织承诺站在她面前的就是陆焉识时,冯婉瑜并没有相信,她已经重新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欲望,她只有陆焉识,由此可见所占比例之大[5]。
不过由于相册陆焉识的照片都被剪掉等种种因素,冯婉瑜的欲望中陆焉识的形象停留在年轻时,因此如今年老的陆焉识带着新的“他者”入侵她的生活时,冯婉瑜表示了极大的排斥,这里的入侵指的是入侵欲望空间,比如多次强调自己就是其欲望中心陆焉识、进入私人空间、有亲密接触。当陆焉识弹奏着钢琴这一过去形象符号时在冯婉瑜心中短暂地进行了归来,但仅仅片刻,冯婉瑜便开始对这陌生入侵者抱有极大的排斥心理。
4结语
拉康说:重复就是一种利比多胶水,它使存在和身体粘合得更加牢固。这样自我就不是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主体。个体往往享受重复的熟悉感,但付出的代价就是自由,自由从来不是绝对的存在,是相对的,相对的自由需要不断地审视自我,享受欲望与“他者”更替的过程。
陆焉识这一形象的归来对于冯婉瑜来说正如片名的翻译《Coming Home》处于进行时,对于陆焉识、丹丹来说它同样是进行时,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陆焉识”这一形象作为“他者”无法回归,或者说一直在路上,正如最后陆焉识并没有找到方师傅这个始作俑者一样,毫无踪迹,也无处可寻。
参考文献
[1]马元龙.主体的颠覆: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43(6):48-55.
[2]黄丽娟.从拉康“镜像说”解读“他者”的含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6):86-87.
[3]李慧.浅析拉康镜像理论的来源及建构[J].文学研究,
2015(9):90-92.
[4]杨致远.被压抑者的“归来”:《归来》中潜在文本的意义指向[J].宜宾学院学报,2015(7):94-100.
[5]禾木.浅论拉康的欲望理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6-34.
(责编: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