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命运和解并顺势而为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smbb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称代词“我”虽然指示了陈述的主体,但是它只具有一种指示功能,是一个空洞的符号,没有实际意义。主体“我”是在“他者”的影响下被建构的,但人生就是处于不断的建构、解构、再建构中。
  关键词:《归来》;拉康;镜像理论;他者
  中图分类号:I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2-0024-02
  影片《归来》是由张艺谋导演执导的一部“伤痕电影”,电影改编自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不同于小说的是,作品只选取了陆焉识在劳改时逃跑回家之后的片段进行改编,讲述了在文革时期一个家庭的遭遇以及一段感情的归宿。劳改期间的“右派”逃跑回家,想约家人一见,却被女儿告发,在火车站差点与冯婉瑜相見,却被再次抓走,平反后满心欢喜回到家的陆焉识,却发现妻子早已丧失了对他的记忆,不再认识现在的他,他用尽各种办法想唤起妻子的记忆,却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他选择了最无奈但也最合适的办法一直陪伴着妻子[1]。
  自我是从外在世界形成的,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依赖另一个人以生成自我确认。在这样一个时代语境下,无论是丹丹的告密还是最后冯婉瑜对归来的陆焉识的遗忘与排斥,都与当时的外在世界、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从拉康精神分析法中镜像理论来进行分析。
  1“他者”与“欲望”
  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婴儿首先经过的是“镜像阶段”,在这个阶段自我及完整的自我意识从此开始,从“一次认同”到“自我的异化”最后到“主体的形成”,在此过程中,婴儿其实是与“他者”也就是影像或者是母亲或者其他形象、形式,形成一种认同的关系,因此最后的主体“自我”是在“他者”的作用下形成的,但在认同下所带来的是“他者”对“自我”的欺凌,也就是拉康提出的“奴隶的欺凌性”。这个过程是反复持续进行的,终其一生人总是不断在重演这出戏。
  “他者”所指的形象有很多,可能是母亲,鼓励儿童在异化时认同“自我”形象,但更多情况下“他者”指的是父亲,但这里的父亲不单单是指的父亲这一角色,更是一种语言的权威,庞大的社会文化体系,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体系下人的主体建构,“自我”与“他者”是相应而生的[2]。
  “欲望”所指的是欲求成为欲望的中心,也就是他者。当无法与“他者”融合时,“他者”出现匮乏,欲望便产生。拉康说:“欲望根本上是一种否定性,这种否定性就在这一关键时刻被引入了”。为了满足欲望,主体虚构了统一的想象之像,而欲望又是因为缺乏才存在。
  2“他者”对主体的颠覆
  影片中提到“丹丹三岁就没见过他爸了”,这表明三岁时丹丹已经失去父亲这一形象作为“他者”的存在,而接受了文革文化语境作为“他者”的存在,可以是“吴清华”、可以是校领导也可能是摆在桌子上的毛主席像,在这样的成长环境,高强度的认同体制下,丹丹的主体完全就是受影响的主体,因此她在主任让表态时毫不犹豫地说:“我服从组织的安排”,而母亲犹豫了,因为她所受到的“他者”不只是当时社会文化还有之前的男性话语,所以丹丹最后选择告发父亲这一行为动机也是可以理解的。当陆焉识突然逃跑回家时开始颠覆丹丹的主体,陆焉识作为父亲作为新的“他者”入侵已经建构好自我的主体时,会给主体带来焦虑与缺失感并开始摒弃,于是丹丹对父亲的归来抱着排斥的态度[3]。
  而冯婉瑜作为母亲,对于从小没有父亲的丹丹而言也是“他者”,因此当冯婉瑜打算去见陆焉识时,丹丹的主体受到颠覆,她所认同的“他者”与她一直认同的形象有着差异,她难以接受。与此同时,丹丹阻止冯婉瑜去见陆焉识,阻止母亲的欲望,“他者”的影响破坏她所认同的外部世界。当最后丹丹跳着母亲口中“战士也好”的战士时,却发现母亲并没有来看她,丹丹彻底崩溃[4]。
  3欲望对“他者”的抵抗
  冯婉瑜在刚开始车站分别之前,她的欲望指向了陆焉识,正如在她失忆后提到的她之前不同意丹丹跳舞,认为做科技工作才能为国家做贡献,但是她父亲让,所以丹丹便去跳了舞,因此可以看出陆焉识对冯婉瑜的欲望形成影响极深,因此在车站彻底分开以及方师傅的双重打击下,冯婉瑜的欲望开始逐渐地缺失,开始重新构建欲望,而这个欲望所指的也是陆焉识并且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乃至她把丹丹赶出了家门,就如丹丹抱怨说:“你什么都记不得,就记得我的不好”,因为丹丹的“不好”恰好与冯婉瑜的欲望中心陆焉识挂钩,因此在陆焉识以信件方式批评并要求冯婉瑜应该让丹丹回来住时,她立马就答应了,让丹丹回来住。当冯婉瑜一贯相信的组织承诺站在她面前的就是陆焉识时,冯婉瑜并没有相信,她已经重新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欲望,她只有陆焉识,由此可见所占比例之大[5]。
  不过由于相册陆焉识的照片都被剪掉等种种因素,冯婉瑜的欲望中陆焉识的形象停留在年轻时,因此如今年老的陆焉识带着新的“他者”入侵她的生活时,冯婉瑜表示了极大的排斥,这里的入侵指的是入侵欲望空间,比如多次强调自己就是其欲望中心陆焉识、进入私人空间、有亲密接触。当陆焉识弹奏着钢琴这一过去形象符号时在冯婉瑜心中短暂地进行了归来,但仅仅片刻,冯婉瑜便开始对这陌生入侵者抱有极大的排斥心理。
  4结语
  拉康说:重复就是一种利比多胶水,它使存在和身体粘合得更加牢固。这样自我就不是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主体。个体往往享受重复的熟悉感,但付出的代价就是自由,自由从来不是绝对的存在,是相对的,相对的自由需要不断地审视自我,享受欲望与“他者”更替的过程。
  陆焉识这一形象的归来对于冯婉瑜来说正如片名的翻译《Coming Home》处于进行时,对于陆焉识、丹丹来说它同样是进行时,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陆焉识”这一形象作为“他者”无法回归,或者说一直在路上,正如最后陆焉识并没有找到方师傅这个始作俑者一样,毫无踪迹,也无处可寻。
  参考文献
  [1]马元龙.主体的颠覆: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43(6):48-55.
  [2]黄丽娟.从拉康“镜像说”解读“他者”的含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6):86-87.
  [3]李慧.浅析拉康镜像理论的来源及建构[J].文学研究,
  2015(9):90-92.
  [4]杨致远.被压抑者的“归来”:《归来》中潜在文本的意义指向[J].宜宾学院学报,2015(7):94-100.
  [5]禾木.浅论拉康的欲望理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6-34.
  (责编:王锦)
其他文献
摘要:诗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唐代是诗歌发展的繁荣时期,唐诗在诗歌中占重要地位,古诗英译是传播中国文学的重要手段。作为中国著名的古诗英译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译作,而美国汉学家、翻译学家巴顿·华兹生(Burton Watson)也翻译了许多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书籍,两人对唐诗的翻译有各自的风格,本文选取他们对唐代诗人杜甫的著名诗作《春望》的英译本,从选
摘要:地铁是北京的主要交通工具,覆盖了北京大部分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但地铁终点站所在的郊區却并没有北京市区的繁华,而开展对地铁终点站周边地带的调查有助于我们了解“大北京”的全貌,促进北京郊区的建设,增进不同阶层群体间的理解。“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开展以来,许多企事业单位已经或即将前往市郊,因此了解市郊的生活图景也具有了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实地走访北京地铁终点站周边地带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呈现出
摘要:本文立足新建的公立宿迁第一人民医院,在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对医院机关工作作风进行分析,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是院风、行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医院开展机关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新形势下医院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何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医院;机关;作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党员开展廉洁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2.6;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
摘要:《儿童舞蹈创编》是一门教授儿童舞蹈创作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面对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如何有别于舞蹈专业方向的舞蹈创编课程,并在“师范教育”背景下使课程体现“师范性”的特点,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转换学生课堂中的身份,引导学生形成教学方面的意识,是研究课程的主旨和方向。  关键词:“师范教育”;六年制公费师范生;《儿童舞蹈创编》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唯美主义是19世纪末在欧洲流行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唯美主义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它是对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浪漫主义的革命。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杰出作家和艺术家。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唯美主义运动和颓废主义运动的主力军和开创者。《道林·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唯一的一部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的前言阐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认为作品的价值在于艺术形式的完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提高学生思政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展思想教育政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受教育者的主体,紧扣现实需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造性应用多种沟通方法,净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以此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要:“命运观”与“救赎意识”一直是西方文学中的文化母题之一,但在中国传统的文学意识中少有对此的细致探讨和文化基础。随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越来越多青年作家在中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显示出更多批判吸收精神,本土化的“宿命观”及“救赎”思想也更明确地表现在文本创作中。本文就80后青年作家蒋峰的作品《白色流淌一片》中主人公“难以逃脱的命运”来阐释作家的宿命意识,试探讨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下成长起的青年作家
摘要:中国的外宣文本中经常出现大量含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负载词,而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2020年王毅在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演讲为研究语料,探讨外宣材料中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本文建议在外宣翻译中译者应合理保留原文信息、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灵活采取直译和意译法的翻译方法,以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从而更好地传达原文蕴含的文化信息。  关键词:外宣翻译;中国文化负载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在福建中医药大学求学的台湾青年的适应性和满意度进行深入剖析,调查表明大多数台生对在校学习适应性表现出积极、肯定、客观等正面的态度,满意度较高。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医药文化在濡化、涵化人的育人功能方面的独特作用和培养文化认同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陆;台湾学生;中医院校;社会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R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