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米娜徳长笛曲——小协奏曲背后的爱情故事赏析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xcc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沙米娜德是法国浪漫主义女作曲家,她的长笛曲风不同于其他作曲家的创作,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的沙米娜德长笛曲—小协奏曲展现了一位女作家细腻的情感世界,本文将基于该曲的创作背景,赏析其背后的爱情故事。
   关键词:沙米娜德长笛曲——小协奏曲;爱情故事;赏析
  
   音乐本身是作者心灵与灵魂的载体,充分展示了作曲家丰富的内心世界,音乐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与作曲家内心渴求的结合。这首沙米娜德长笛曲——小协奏曲也不例外,充分展现了创作者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尤其是这样一位有着曲折人生经历的女作家。这首曲子也在心灵上带给笔者诸多震撼。据此,笔者在下文中将对该曲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力图从其创作背景出发,感受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这首经典曲目大致可以分为三段,这三段分别展示了创作者不同的内心世界。这首曲子的情感把握较难、演奏难度也较大,使其成为了众多音乐学院长笛入门考试的重点曲目。
   一、沙米娜德长笛曲——小协奏曲创作背景分析
   沙米娜德是法国著名女钢琴家和作家,她从小就跟随自己的母亲学习钢琴,具有极高的表演天赋,八岁时由于其出色的表演给比才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极力地鼓励她进行作曲。在沙米娜德18岁时,她所创作的曲子受到了法国著名作曲家福瑞的赏识,并给予了她极高的赞扬。
   之后,沙米娜德凭借自己出色的音乐天赋和创作才能成功进入了巴黎音乐学院。在学校里,她结识了一位学习长笛的男同学,并且与他成为了好朋友。随着时间推移,沙米娜德开始暗恋这位才华横溢的同学,但不幸的是这位同学只是将沙米娜德作为自己的好朋友,而深爱着另一个女孩,并且要与这位女孩结婚。这件事情深深地影响了沙米娜德,她在其婚礼前一晚创作了这一首长笛曲,虽然很短(只有一个乐章),却包含着沙米娜德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彼时的心路历程。她在婚礼上演奏了这一首曲折婉转的长笛曲,希望男孩可以回心转意,了解长笛曲背后沙米娜德的情感倾诉。但遗憾的是长笛男孩并没有为此所动,他依然和那位女孩结婚了。遭遇暗恋痛苦的沙米娜德一直不愿意恋爱,直到44岁时嫁给了一个音乐出版商。6年后出版商去世,沙米娜德继承了其财产,之后没有再婚。从此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并且在这段经历中创作了许多在当时很流行的作品,但流传至今的很少,只有这首长笛协奏曲一直流传下来,并且成为大多数长笛学习者的争相挑战的经典曲目。
   二、沙米娜德长笛曲—小协奏曲爱情故事赏析
   (一)爱的倾诉
   作为一首长笛协奏曲,这首曲子在万籁俱静中首先从婉转的曲调带着听众进入一个静谧的爱情世界,前段的起伏平缓,是沙米娜德温婉爱情话语的倾诉,极致地描绘了她内心世界的安静与此刻的幸福感,是带着暗恋女生娇羞的婉转表达。呈现了爱情主题,再加以长笛的音色,比拟着沙米娜德向心仪的男生表白的情景。刚开始的支支吾吾,不敢表达,只是通过眼神的交流和情感的间接流露,展现沙米娜德对男孩的爱慕之情。随着情节发展,沙米娜德在男孩即将结婚的当日,向男孩倾吐自己的心事,这样的倾诉显得紧张而又期待,女主角在此刻想要急切地表达自己内心的倾慕之情。
   然而就像所有女孩一样,沙米娜德表达自己的倾诉之情时又显得有些拘束,不知如何是好,将其紧张不安的情感呈现出来。长笛的音调更是村托出她彼时内心的紧张与不安,但又间接反映了沙米娜德将真心话吐露出来的畅快和放松。暗恋是一个人的,而表白是两个人的,一时间压抑的情感在顷刻间流露,便把沙米沙米娜德爱的倾诉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她对爱情迷茫、对暗恋的不确定到后来大胆的爱意倾诉,都是一个情感细腻丰富的女孩的爱情历程,这一过程包含着作曲家内心的煎熬和喜悦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情感的不安。
   (二)焦虑期盼
   这一时期是沙米娜德小协奏曲的高潮部分,这一段音速急转直上,长笛的演奏速度明显增快,用强烈的切分和弦奏出了沙米娜德内心的焦虑,再用长笛的独奏奏出沙米娜德内心的不安,但同时在长笛的奏鸣中又明显感觉出作曲家内心的期盼之情。每当倾诉爱意之后自然会联想到会收到男方怎样的回答,尤其是在男孩已经决定结婚之际,这时候的表白就显得更加艰难。这个部分的转变是创作者内心复杂情感的再现,这一部分高潮将听众的心给揪起来,为沙米娜德担忧,这样一位女子,用这样的方式表白,婚礼当天的情感表达对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煎熬,一方面受着自己内心情感的挣扎,另一方面又受着社会舆论和社会现实的挣扎,自己最爱的男孩即将结婚而新娘却不是自己。她想逃离现实,渴求得到心仪男孩的回心转意。她将自己的情感全部倾注于这首曲子当中,她的暗恋深深地打动着听众。
   焦虑中期盼是这一段的特色,这一段的前半部分着重再现了一种焦虑,是沙米娜德内心情感的矛盾斗争,是她的爱情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矛盾,她想一直隐藏的暗恋在这一刻爆发,自然引起她心中的焦虑。第二部分着重描写期盼,较前一部分,长笛的吹奏较为平缓,是沙米娜德安静等待着表白结果的阶段。她满心期待,有着小女孩纯洁的爱恋和等待,然而这样的期待也不如那般顺利,间或穿插着长笛和钢琴的紧凑演奏,又突显了沙米娜德心中的焦虑。
   突然之间,长笛减弱,以慢拍控诉现实的残酷,她对自己所爱之人没有抱怨,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情感纠结。沙米娜德在这一段中将自己内心的委屈和焦虑细细道来,长时间的暗恋终于表露出来,这里有兴奋和紧张,同时沙米娜德又联想到自己所处的场景,是在爱慕男生的婚礼上,自然又多了几分哀伤和焦虑。最终,沙米娜德仍旧满心欢喜地等待着答复,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男孩能够看到,从而回心转意。
   (三)绝望断肠
   这是沙米娜德内心绝望情绪倾诉的一段,因为自己的心意并未被男孩所接受,男孩依旧选择与另一位女孩结婚。沙米娜德感觉自己的爱情已经不再重要,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在这一部分刚开始的时候,长笛和钢琴的协奏都显得急促,这是因为作曲家刚遭到拒绝时的内心起伏,伤心到极致之后感情全部爆发出来。因此,这一段的表现较为基础,是作曲家内心悲痛情感的宣泄。
   沙米娜德陷入绝望,感受到落败感,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激情和热情,对爱情彻底失望之后整个人的情感陷入消沉。尾声部分音乐起伏缓慢,作曲家内心的煎熬和落寞被娓娓道来,这是作曲家感情最脆弱的时期。整个音乐的基调又回归了平稳和缓慢,是作曲家内心情感的释放,她的爱情不在,热情也不在。就像所有失恋的人一样,陷入自己深深的痛苦之中,难以自拔。听到这里,听众都会为这一段凄美的暗恋表示同情,感受沙米娜德的悲伤情绪,也被带入这样的情感世界中难以自拔,沉浸于悲哀的情绪久久不能释怀。
   沙米娜德长笛曲——小协奏曲是长笛作品的代表和经典之作,其背后的爱情故事更是其打动人的地方,具有法国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一篇经典的爱情挽歌。长笛极富感染力的表现手法和催人泪下的曲调,以及沙米娜德内心起伏的情感变化,都深深吸引了音乐家对这首曲子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赵沧海.感维度下的经典音乐赏析[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127.
  [2]高希,秦岭.音乐赏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7-28.
  [3]杨和平.中外音乐赏析[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217-325.
其他文献
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的迅速有效的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如何让学生拓宽阅读面,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语文素养,笔者谈谈任教时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兴趣诱发、视野的开拓、重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一向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感的培养,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语文课是一门审美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仅仅是一大堆语言文字,而且是面对美的生活、面对美的精神,因此,认识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开拓,从人的
期刊
【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的第三课,是在学习了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从惯性小球的演示实验开始,让学生体验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不管是静止状态的物体还是运动状态的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或静止
期刊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延续,也是学生学习动物细胞工程第二部分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基础。   2.教材地位及作用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一节在动物细胞工程以及整个细胞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细胞工程是建立在对细胞结构、功能、生理等研究基础上的新技术。   3.与其他章节的联系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必修二《遗传
期刊
一、初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现状调查  为清楚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笔者对所接任的初三96名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的书面表达分数做了统计:  第一,只有26.1%的学生能够完全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有主要信息,语言有可读性,语言结构基本正确。  第二,有22.92%的学生只能够基本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有主要信息,语言尚可读,但不能达意。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词汇量贫乏。(2)词组、句型运用错误。(3
期刊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P49介绍了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过程: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用滤纸拭去表面的附着物煤油,放在新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对其进行加热,使金属钠慢慢熔化、燃烧,证明浅黄色的Na2O2是该实验的生成物。然而,实际操作生成物偏偏是黑色固体多,反复尝试,效果总不让人满意。  为此,笔者对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尝试改进设计装置,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探究黑色固体生成物  有关石
期刊
摘 要:作业批改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的作业批改往往是高耗低效的,不利于对学情的掌控,更谈不上提高和完善自我。作业批改要以人为本、有效面批;关注细节、注重过程;形式灵活、反馈及时,才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学生,才能做到教学相长。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作业的批改往往是高耗低效的。教师每天在繁重的课务下还要抽出大量时间批改作业,只好打“√”或“×”,这种“见分不见人”方法是一种生硬
期刊
一  人类社会是充满着人际关系的社会,学校作为社会的缩影同样如此。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任何人,乍一看来都是完全独立的个体,而实际上都是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网上的一个节点。学生要健康、快乐地成长,需要生活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中。  在班级里总是有一些成绩不错而不合群的学生。表现为自顾自,不合群,喜欢独来独往,和班级的同学不能很好的相处,课间总是独处。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问题,加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基于对新课程性质的理解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以公民教育的需要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点,以实现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作为学习和探究的领域,培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技能;它从“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传承的文明”和“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三个领域进行整体设计和研究,在学科知识和方法基础上进行跨学科整合。与本课程同时开设
期刊
摘 要:课堂信息,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产生、运用、起着某种作用的信息。教学过程是否实现了优化控制,课堂教学是否最终达到了“有效”的目标,取决于教师对课堂信息是否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和较好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课堂信息;处理原则;有效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更是一个开放式的、学生自主式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必然会运用或产生各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