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60年代初,我还是一名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初中生。在那充满革命激情的年代,我们接受的是“身在教室、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革命理想教育。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读到了由周恩来总理题写刊名的《世界知识》。这份涉及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内容的刊物深深吸引了我。从“半月谈”、“国际札记”到“外论介绍”;从“列国志”到“新闻人物”,浅显易懂的“小知识”和“问题解答”,多彩的世界各地通讯游记,以及结合时事的新闻图片漫画,每一期都能令我这样一名中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充实了自己的国际知识,汲取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了自己观察国际问题的能力,了解了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发展。由此,我也成为这份刊物的忠实读者,它引领我开始关注世界大事。这一兴趣爱好几十年不变,一直延续至今。
时常我会回想起留存在我脑海里的、同这份刊物过往的陈年碎片。在那物质条件还不很丰富的年代里,每半个月我总会在父母给我为数不多的零花钱里拿出一角八分去购买,直至“文革”中杂志停刊。好几次为了买到一份杂志,我奔走于多个邮局报刊门市部之间,经历了个中之苦和买到以后的喜悦。也有经过长期的等待,在时隔13年后的1979年盼来了杂志的复刊,真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
十多年前,我萌生了收藏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世界知识》的想法。既为重拾旧时那段阅读的记忆,又为珍藏那段永远值得记忆的时光。也许这是老年人的一种忆往情怀吧。好在复刊后的刊物,我逐年装订成册,一直完好地保存着。连在拆迁搬家时都没舍得处理掉,带着它们来到了新家。所要收集的就是停刊前17年的刊物。经过数十年和“文革”动乱年代,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我想只要坚持,肯下功夫,一定会有结果。于是我在工作之余关注相关信息,或联络售让者,或往返于旧书市场。在退休之后则有了更充裕的时间。一次次的寻觅,一次次的遗失补缺,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换来了可喜的成果。令人欣慰的是,现在除了个别年份有几期尚待补齐外,基本完成了跨越时间长达60余年的《世界知识》杂志的收集。闲时从书架上取出这些历尽岁月沧桑、纸张已泛黄的陈年旧刊浏览,心里有着一种别样的滋味。
时常我会回想起留存在我脑海里的、同这份刊物过往的陈年碎片。在那物质条件还不很丰富的年代里,每半个月我总会在父母给我为数不多的零花钱里拿出一角八分去购买,直至“文革”中杂志停刊。好几次为了买到一份杂志,我奔走于多个邮局报刊门市部之间,经历了个中之苦和买到以后的喜悦。也有经过长期的等待,在时隔13年后的1979年盼来了杂志的复刊,真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
十多年前,我萌生了收藏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世界知识》的想法。既为重拾旧时那段阅读的记忆,又为珍藏那段永远值得记忆的时光。也许这是老年人的一种忆往情怀吧。好在复刊后的刊物,我逐年装订成册,一直完好地保存着。连在拆迁搬家时都没舍得处理掉,带着它们来到了新家。所要收集的就是停刊前17年的刊物。经过数十年和“文革”动乱年代,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我想只要坚持,肯下功夫,一定会有结果。于是我在工作之余关注相关信息,或联络售让者,或往返于旧书市场。在退休之后则有了更充裕的时间。一次次的寻觅,一次次的遗失补缺,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换来了可喜的成果。令人欣慰的是,现在除了个别年份有几期尚待补齐外,基本完成了跨越时间长达60余年的《世界知识》杂志的收集。闲时从书架上取出这些历尽岁月沧桑、纸张已泛黄的陈年旧刊浏览,心里有着一种别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