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及学校层面三方面,就如何提高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余德艳(1977-),女,贵州遵义人,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贵州 贵阳 55001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9-0082-02
如今,很多有远见的内地企业家已经调整了自己的人才质量观与人才引进策略,把“基础扎实有潜力、实践能力强上手快、思想稳定留得住”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面对这种形势,可将机械类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于把学生培养成“基础好、上手快、能力强、留得住、有潜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针对这一培养目标,专业课教师应如何让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从而提高综合能力呢?这就得从如何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的角度来思考了。
机械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更要使学生掌握应用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以及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就如何提高机械类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总结出如下经验。
一、从学生层面加强学生的专业意识教育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思想保证
笔者经常在课余时间同学生进行交流,发现学生普遍面临如下问题:进校时不知所学专业要学哪些课程,将来的就业方向如何;在校时学习专业知识觉得很枯燥,且对将来这些知识有没有用心存疑虑;出校时不知学到了哪些知识,面临就业充满了迷茫。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出学生对专业特点了解不够,对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就业缺乏正确的认识方向。为此,专业课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正确引导。
1.对学生进行“专业特色”方面的教育
虽然学校为了让刚进校的新生对所选专业有个大致了解,都会在军训期间安排专业教师对本专业进行一次专业介绍。但这一般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印象。等到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时,学生基本上忘了把握机械专业特色,因而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尤其是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大学四年应该学习些哪些专业课程。这就会使学生学习很盲从,从而让学生产生了“学习专业知识觉得很枯燥,且对将来这些知识有没有用”的疑虑。因此,每个专业课教师在上专业课前都应强调本专业的特色和本门课程在该专业中的重要性。多次重复“专业特色”,学生就会加深印象并朝着这一方向拓宽学习。
2.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重要性”方面的思想教育
一部分学生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课上不听专业课,课下不学专业课。他们抱着“过关就行”的想法,影响了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机械工程类人才的培养。这种状况与学生对专业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相关学科的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既然选择了这一专业并且不能更改的情况下,就应该设法让自己喜欢上这一专业,专业课程与其他各类考试课程相比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学生在思想上有了正确认识,才能在行动上积极努力,才能有益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机械工程类人才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3.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
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大一第一学期有一个学时的就业指导课程,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就业情况的需求。况且,这样设置就业指导有一定局限性。当学生刚走进大学校门,一方面对本专业缺乏了解,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就业压力,这时进行就业指导很难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因此,在对本专业就业方向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或课余时间补充一些相关就业知识,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目前本专业就业情况,也使学生了解了专业知识对于就业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2]
二、从教师层面改革教育教法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1.紧密联系生产实践进行教学
机械类专业的专业课程由于自身的实践性特点,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教学。比如,针对“机电传动与控制”这门课程,很多知识涉及到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仅根据书上的文字说明和几个图很难真正理解透彻,而将任何一种电机在教学时拆卸出来对照讲解,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其他电机学生也会触类旁通地学习。如果教学条件不容许,甚至可以考虑将“教室课堂”转移到“生产现场课堂”,也就是“现场教学”。通过“现场教学”方式,使学生置身于实践之中,在现场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所见、所听、所感,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目的。[3]当然,现场教学要受各教学主体的教学设施条件限制,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已有的设施条件或创造新的条件。现场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要做好详细具体的执行计划,切忌流于形式。
2.教师具有创造性人格魅力
教师创造性人格是指教师性格特征、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创造性特征。传统教学活动关注大学教师智力水平和学识渊博程度,而对教师的创造性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强调不够;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关注其考试成绩或获得多少考试证书,而对其非智力特征中的自信、勇气、情感、态度等等因素重视不足,但这些非智力因素又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未来。[3]因此,重视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人格特征是各级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的历史责任。要担当如此重任,大学教师首先要具备创造性人格特征。课堂上,教师乐观、自信的表现必然给学生带来自信心和乐观心态;教师尊重学生,言谈自由、开放,允许不完美,学生就会获得一种安全、自由、平等的交流环境,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热情会大大提高;教师对理论或实际问题的强烈探究欲望与兴趣,必然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
3.加强教学艺术的研究与探索
机械类工科具有联系生产实际的特色,必须要根据生产实际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不能用传统的“讲授—接受”的一元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方法禁锢学生参与教学的权利与意愿。变“一元”为“多元”,改“单一”为“综合”。尽量减少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单纯讲授,如通过提问、自由讨论、分析总结、课后设计综合问题、课堂发言等教学形式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其中,这必将大大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提高課堂教学效果。
三、从学校层面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和增强办学条件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1.课程设置上根据工科专业特征综合设计教学计划
很多专业教师都明显感觉现有的专业学分不够,公共基础课所占学分太多。虽然贵州师范大学是师范类院校,但机械类工科是非师范类专业,不能按师范类专业那样,要求那么多的基础课学分。按目前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38学分、讲座与实践30学分(其中所含10个非专业学分),加起来48个学分,占了总学分的27%。这个比重太大,使得专业学分太少而影响了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2.改善实践教学所需硬件设施,落实现场实习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许多专业课程中的原理、方法都要通过实验和现场实习来进行直接感受和掌握。也只有通过各种实验和现场实习的感性实践,学生才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掌握具体的应用方法。但是,有些专业课实验由于教学实验仪器陈旧,甚至教学设备缺乏,使许多实验课无法进行,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只能进行抽象的理解和模糊的记忆,似懂非懂,印象不深,甚至许多学生因此厌学。在实习实训方面,有些实习本应到企业第一生产线去,但由于实习经费投入不足,只安排学生在学校实训中心进行教学实习。这些做法很难真正收到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效果。因此,学校除了加大实习经费外,应提高专业课实验对教学实验设备的要求。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大与先进典型企业的校企联合力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到企业现场实习。这也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魏兆胜,姜岱勤.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前提,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J].教育探索,2007,(9).
[2]邓曦东,吴立生.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3]滕明兰.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余德艳(1977-),女,贵州遵义人,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贵州 贵阳 55001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9-0082-02
如今,很多有远见的内地企业家已经调整了自己的人才质量观与人才引进策略,把“基础扎实有潜力、实践能力强上手快、思想稳定留得住”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面对这种形势,可将机械类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于把学生培养成“基础好、上手快、能力强、留得住、有潜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针对这一培养目标,专业课教师应如何让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从而提高综合能力呢?这就得从如何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的角度来思考了。
机械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更要使学生掌握应用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以及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就如何提高机械类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总结出如下经验。
一、从学生层面加强学生的专业意识教育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思想保证
笔者经常在课余时间同学生进行交流,发现学生普遍面临如下问题:进校时不知所学专业要学哪些课程,将来的就业方向如何;在校时学习专业知识觉得很枯燥,且对将来这些知识有没有用心存疑虑;出校时不知学到了哪些知识,面临就业充满了迷茫。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出学生对专业特点了解不够,对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就业缺乏正确的认识方向。为此,专业课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正确引导。
1.对学生进行“专业特色”方面的教育
虽然学校为了让刚进校的新生对所选专业有个大致了解,都会在军训期间安排专业教师对本专业进行一次专业介绍。但这一般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印象。等到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时,学生基本上忘了把握机械专业特色,因而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尤其是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大学四年应该学习些哪些专业课程。这就会使学生学习很盲从,从而让学生产生了“学习专业知识觉得很枯燥,且对将来这些知识有没有用”的疑虑。因此,每个专业课教师在上专业课前都应强调本专业的特色和本门课程在该专业中的重要性。多次重复“专业特色”,学生就会加深印象并朝着这一方向拓宽学习。
2.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重要性”方面的思想教育
一部分学生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课上不听专业课,课下不学专业课。他们抱着“过关就行”的想法,影响了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机械工程类人才的培养。这种状况与学生对专业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相关学科的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既然选择了这一专业并且不能更改的情况下,就应该设法让自己喜欢上这一专业,专业课程与其他各类考试课程相比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学生在思想上有了正确认识,才能在行动上积极努力,才能有益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机械工程类人才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3.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
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大一第一学期有一个学时的就业指导课程,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就业情况的需求。况且,这样设置就业指导有一定局限性。当学生刚走进大学校门,一方面对本专业缺乏了解,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就业压力,这时进行就业指导很难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因此,在对本专业就业方向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或课余时间补充一些相关就业知识,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目前本专业就业情况,也使学生了解了专业知识对于就业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2]
二、从教师层面改革教育教法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1.紧密联系生产实践进行教学
机械类专业的专业课程由于自身的实践性特点,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教学。比如,针对“机电传动与控制”这门课程,很多知识涉及到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仅根据书上的文字说明和几个图很难真正理解透彻,而将任何一种电机在教学时拆卸出来对照讲解,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其他电机学生也会触类旁通地学习。如果教学条件不容许,甚至可以考虑将“教室课堂”转移到“生产现场课堂”,也就是“现场教学”。通过“现场教学”方式,使学生置身于实践之中,在现场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所见、所听、所感,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目的。[3]当然,现场教学要受各教学主体的教学设施条件限制,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已有的设施条件或创造新的条件。现场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要做好详细具体的执行计划,切忌流于形式。
2.教师具有创造性人格魅力
教师创造性人格是指教师性格特征、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创造性特征。传统教学活动关注大学教师智力水平和学识渊博程度,而对教师的创造性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强调不够;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关注其考试成绩或获得多少考试证书,而对其非智力特征中的自信、勇气、情感、态度等等因素重视不足,但这些非智力因素又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未来。[3]因此,重视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人格特征是各级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的历史责任。要担当如此重任,大学教师首先要具备创造性人格特征。课堂上,教师乐观、自信的表现必然给学生带来自信心和乐观心态;教师尊重学生,言谈自由、开放,允许不完美,学生就会获得一种安全、自由、平等的交流环境,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热情会大大提高;教师对理论或实际问题的强烈探究欲望与兴趣,必然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
3.加强教学艺术的研究与探索
机械类工科具有联系生产实际的特色,必须要根据生产实际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不能用传统的“讲授—接受”的一元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方法禁锢学生参与教学的权利与意愿。变“一元”为“多元”,改“单一”为“综合”。尽量减少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单纯讲授,如通过提问、自由讨论、分析总结、课后设计综合问题、课堂发言等教学形式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其中,这必将大大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提高課堂教学效果。
三、从学校层面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和增强办学条件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1.课程设置上根据工科专业特征综合设计教学计划
很多专业教师都明显感觉现有的专业学分不够,公共基础课所占学分太多。虽然贵州师范大学是师范类院校,但机械类工科是非师范类专业,不能按师范类专业那样,要求那么多的基础课学分。按目前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38学分、讲座与实践30学分(其中所含10个非专业学分),加起来48个学分,占了总学分的27%。这个比重太大,使得专业学分太少而影响了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2.改善实践教学所需硬件设施,落实现场实习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许多专业课程中的原理、方法都要通过实验和现场实习来进行直接感受和掌握。也只有通过各种实验和现场实习的感性实践,学生才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掌握具体的应用方法。但是,有些专业课实验由于教学实验仪器陈旧,甚至教学设备缺乏,使许多实验课无法进行,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只能进行抽象的理解和模糊的记忆,似懂非懂,印象不深,甚至许多学生因此厌学。在实习实训方面,有些实习本应到企业第一生产线去,但由于实习经费投入不足,只安排学生在学校实训中心进行教学实习。这些做法很难真正收到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效果。因此,学校除了加大实习经费外,应提高专业课实验对教学实验设备的要求。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大与先进典型企业的校企联合力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到企业现场实习。这也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魏兆胜,姜岱勤.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前提,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J].教育探索,2007,(9).
[2]邓曦东,吴立生.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3]滕明兰.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