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從临床上看,患者一旦发现血糖高,就会与高血糖或糖尿病终身相伴。而如何相伴,往往会决定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过程中,仍然是态度决定一切。有人可能会觉得,病情的控制,以及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才是最重要的。其实,这些都是态度的下游问题,一旦树立了正确态度,应对疾病就不在话下。
我想谈谈我的一位患者小路的故事。多年前,小路刚发现糖尿病时,她和她母亲非常紧张。我们一直谈到天黑,我尽了自己的全力从专业上和精神上去抚慰一个母亲的焦灼之心。后来,这个美丽的大二女生被收入院了。
住院后,小路得以与其他糖友相识和相处。在与病友交流的过程中,小路发现她并不是特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让她觉得温暖。而且,每个糖友都开朗活跃,与她结识的其他同龄人没什么不同。她渐渐明白,对于糖尿病,治心比治病更重要。
15年来,小路的心态从最开始的怨恨转变为感谢。小路有一个观点,初看有点怪,其实非常精妙。她认为,糖尿病和患者更像一对“被包办的伴侣”,一开始心存不满,最终却要相伴一生。虽然这个伴侣强势又固执,虽然你一开始并不喜欢它,但它需要你的重视。不妨这么想,先“结婚”后“谈恋爱”也是可以的,因为没有“离婚”的可能,与其整天吵着离又离不了,痛苦万分,不如换种思路去相处,安下心来好好过日子,多半会日久生情。如果对糖尿病这个伴侣漠然置之,它定会给你好看。如果你对它表示理解、体谅,付出耐心,便可以相安无事。
一晃15年过去了,我高兴地看到这个年轻女孩已经做了母亲。她的智慧和勇气,帮她驯服了糖尿病。
以我的临床经验,以及不少糖友的实际经历来看,对待糖尿病,除了要把它当成爱人,正确的态度还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要把糖尿病看成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有不少人得了糖尿病后,最迫切的愿望是要治愈或“除根”。实际上,糖尿病这样的代谢病跟人自身是“同根”的,也就是说,基因决定了在某种生活状态下会发病。热量摄入高而消耗低、超重、工作生活过度劳累、情绪紧张等会更早地把人推到发病的边缘。与其纠结于过没过那条糖尿病诊断线,不如痛下决心,改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越健康,病情就越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也会越晚、越轻。总之,应将对疾病的恐惧和不安转化到生活状态的调整上来,不应只对戴不戴糖尿病“帽子”耿耿于怀。
第二,要把糖尿病看成一种警示,及早规范自己的生活。一旦发现自己有了糖尿病,就要考虑如何应对,不是一时,而是一世。不必因为这个“一世”而大为恼火,要看透疾病发生的原因,努力从调整自己上下功夫。人们常说,凡事均有两面性。糖尿病的积极方面就在于,它像一面镜子或一座警钟,时刻提醒你,审视过去,警醒未来。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因素的、慢性、可防可治的病。对于它,我们需要透彻地了解,不断地学习,悉心地调治,持续地努力,乐观地对待。其实不只是面对疾病,对待其他问题不也需要这样吗?态度正确了,方法得当了,往往就会胜券在握,区区糖尿病又哪里是我们的对手呢?
我想谈谈我的一位患者小路的故事。多年前,小路刚发现糖尿病时,她和她母亲非常紧张。我们一直谈到天黑,我尽了自己的全力从专业上和精神上去抚慰一个母亲的焦灼之心。后来,这个美丽的大二女生被收入院了。
住院后,小路得以与其他糖友相识和相处。在与病友交流的过程中,小路发现她并不是特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让她觉得温暖。而且,每个糖友都开朗活跃,与她结识的其他同龄人没什么不同。她渐渐明白,对于糖尿病,治心比治病更重要。
15年来,小路的心态从最开始的怨恨转变为感谢。小路有一个观点,初看有点怪,其实非常精妙。她认为,糖尿病和患者更像一对“被包办的伴侣”,一开始心存不满,最终却要相伴一生。虽然这个伴侣强势又固执,虽然你一开始并不喜欢它,但它需要你的重视。不妨这么想,先“结婚”后“谈恋爱”也是可以的,因为没有“离婚”的可能,与其整天吵着离又离不了,痛苦万分,不如换种思路去相处,安下心来好好过日子,多半会日久生情。如果对糖尿病这个伴侣漠然置之,它定会给你好看。如果你对它表示理解、体谅,付出耐心,便可以相安无事。
一晃15年过去了,我高兴地看到这个年轻女孩已经做了母亲。她的智慧和勇气,帮她驯服了糖尿病。
以我的临床经验,以及不少糖友的实际经历来看,对待糖尿病,除了要把它当成爱人,正确的态度还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要把糖尿病看成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有不少人得了糖尿病后,最迫切的愿望是要治愈或“除根”。实际上,糖尿病这样的代谢病跟人自身是“同根”的,也就是说,基因决定了在某种生活状态下会发病。热量摄入高而消耗低、超重、工作生活过度劳累、情绪紧张等会更早地把人推到发病的边缘。与其纠结于过没过那条糖尿病诊断线,不如痛下决心,改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越健康,病情就越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也会越晚、越轻。总之,应将对疾病的恐惧和不安转化到生活状态的调整上来,不应只对戴不戴糖尿病“帽子”耿耿于怀。
第二,要把糖尿病看成一种警示,及早规范自己的生活。一旦发现自己有了糖尿病,就要考虑如何应对,不是一时,而是一世。不必因为这个“一世”而大为恼火,要看透疾病发生的原因,努力从调整自己上下功夫。人们常说,凡事均有两面性。糖尿病的积极方面就在于,它像一面镜子或一座警钟,时刻提醒你,审视过去,警醒未来。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因素的、慢性、可防可治的病。对于它,我们需要透彻地了解,不断地学习,悉心地调治,持续地努力,乐观地对待。其实不只是面对疾病,对待其他问题不也需要这样吗?态度正确了,方法得当了,往往就会胜券在握,区区糖尿病又哪里是我们的对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