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儿童。”爱心是甘泉,能浇灌学生的生命之树;爱心是春风,能吹绿学生心灵的沙漠;爱心是春雨,能滋润学生干枯的心田;爱心是阳光,能照耀学生美好的心灵;爱心是珍贵的钥匙,能开启教育成功的大门;爱心是神奇的手指,能拨动学生生命的琴弦。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集中体现在爱心上。
如何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呢?
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
对一个好老师而言,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学,是对灵魂的引导和塑造。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并且是主动地、全面地、立体地了解每一位学生,这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和保证。 要了解学生的优点缺点,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父母从事什么职业?家庭经济生活状况如何?父母感情和关系怎么样?在谁身边长大?经常和哪些人交往?经常看哪些书籍?有没有知己朋友?有没有不良嗜好?学习认真刻苦吗?学习不认真不刻苦的生活背景和心理因素有哪些……
如果有了对学生全面立体的了解,教师就能赢得学生的热爱和理解。
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
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凭个人爱好,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
班里有一名女生最令老师头痛。由于是单亲家庭,她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上课迟到,不做作业,上课睡觉更是家常便饭,各门功课成绩不理想,科任老师经常向我投诉,这名学生不好管,让人头痛。该生与同学又不合群,经常与女生吵架,并且与社会青年交往密切。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还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虽然实在是无计可施,但又不忍心放弃,放弃不等于宣判“不可救药”了吗?我想,何不用“冷处理法”试一试呢?于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对她出现的问题进行冷处理,她每次犯了错误我让她给我上交一份说明材料,时间长了她自己反倒觉得不自在。然后我又看准时机,给她分配一些小任务,我又给予适当的表扬,慢慢帮她找回了自信心,细心注意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只要她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她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她,信赖她。她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看到了自身的价值,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哲人说:“使人前进的最大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着一点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终于我高兴地看到她逐渐有好转的迹象了:学习兴趣比较浓了,守纪律了。
可见,只有对后进生倾注满腔的热情,不带任何偏见,才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老师公正客观的对他们评价,才能如和煦的春风,沁人心脾,润物无声。
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
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一名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不要挫伤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学生最热爱、最尊敬的教师一定是懂得尊重学生的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如果教师缺乏良好的个性修养,性情急躁,容易感情用事,不讲场合,不顾后果,一遇上不顺心的事或心中有怨气,就迁怒于学生;如果教师缺乏工作经验,办法不多,一遇到特殊情况就不知所措,慌乱之中往往采取粗暴的办法对付学生……试问:如此不尊重学生人格的教师又怎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如何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呢?
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
对一个好老师而言,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学,是对灵魂的引导和塑造。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并且是主动地、全面地、立体地了解每一位学生,这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和保证。 要了解学生的优点缺点,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父母从事什么职业?家庭经济生活状况如何?父母感情和关系怎么样?在谁身边长大?经常和哪些人交往?经常看哪些书籍?有没有知己朋友?有没有不良嗜好?学习认真刻苦吗?学习不认真不刻苦的生活背景和心理因素有哪些……
如果有了对学生全面立体的了解,教师就能赢得学生的热爱和理解。
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
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凭个人爱好,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
班里有一名女生最令老师头痛。由于是单亲家庭,她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上课迟到,不做作业,上课睡觉更是家常便饭,各门功课成绩不理想,科任老师经常向我投诉,这名学生不好管,让人头痛。该生与同学又不合群,经常与女生吵架,并且与社会青年交往密切。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还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虽然实在是无计可施,但又不忍心放弃,放弃不等于宣判“不可救药”了吗?我想,何不用“冷处理法”试一试呢?于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对她出现的问题进行冷处理,她每次犯了错误我让她给我上交一份说明材料,时间长了她自己反倒觉得不自在。然后我又看准时机,给她分配一些小任务,我又给予适当的表扬,慢慢帮她找回了自信心,细心注意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只要她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她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她,信赖她。她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看到了自身的价值,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哲人说:“使人前进的最大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着一点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终于我高兴地看到她逐渐有好转的迹象了:学习兴趣比较浓了,守纪律了。
可见,只有对后进生倾注满腔的热情,不带任何偏见,才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老师公正客观的对他们评价,才能如和煦的春风,沁人心脾,润物无声。
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
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一名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不要挫伤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学生最热爱、最尊敬的教师一定是懂得尊重学生的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如果教师缺乏良好的个性修养,性情急躁,容易感情用事,不讲场合,不顾后果,一遇上不顺心的事或心中有怨气,就迁怒于学生;如果教师缺乏工作经验,办法不多,一遇到特殊情况就不知所措,慌乱之中往往采取粗暴的办法对付学生……试问:如此不尊重学生人格的教师又怎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