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近期末,我到一些学校去调研复习的情况,听了一位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做阅读理解题。这位老师选择的阅读文章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下面设计了七道题,其中一道是关于标点符号的,一道是选择词语,一道是比较异同的,另外四道如下——
1.“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王熙凤这短短的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丰姿,实际上她的目的是什么?
2.王熙凤说起林黛玉母亲去世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很伤心呢?
3.你觉得课文结尾王熙凤所说的这段话,是真心关心林黛玉吗?
4.贾母说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可以看出贾母对王熙凤是什么态度?
这几道题的编拟质量好不好?笔者以为:很不理想。从这些题的编拟中,我们可以看出,编拟者对文本的把握并不准确,特别是对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定位不准。王熙凤是个形象丰满、性格多元的人物,不论从全书还是从节选的片段,都能体现出这样一种性格特征:泼辣能干、聪明伶俐、外向张扬、能说会道,但也有心计、善于奉承、见风使舵、八面玲珑,有时还阴险狡诈。但是,上面这些题的答案,有意无意地在引导学生一边倒,都是否定王熙凤的。第1题中“表面上”一词,就是在引导学生往王熙凤具有两面派性格去想;第2、3题中“是不是真的”“是真心关心”几词也有同样的意味;第4题的否定引导虽然不明显,但多多少少也有一点。总之,这些题目的答案对王熙凤都带有明显的批判倾向,这显然是不符合文本的客观事实的。对文本的主题或主要人物的定位都不准,这样的训练题做得越多,以后自然就错得越多。
为什么有些教师总是在抱怨:这个语段(或文章)我的学生已经训练过多次,为什么还错得一塌糊涂?看了上面的例子,我们就不难回答这个问题:训练没有在点子上。磨刀要磨在刀口上,用力要用在紧要关头,阅读训练自然要练到关键处。因此,怎样编拟好阅读题就成了语文教师提高阅读效率的核心。怎样才能编拟好阅读训练题呢?
一、着眼于真正的理解能力,不是借阅读外壳的知识训练
阅读理解,顾名思义,就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何谓阅读理解能力?这里有三点需要强调:一指的是能力,而不是指涉及基础方面的知识;二是这种理解,既着眼于文本整体,又着眼于文本局部,既要求对文本有整体的把握,又要求对文本的局部有深入理解;三是能理解和认识文本的独特性,能正确地认识到文本所具有的个性。综观目前中小学语文试题中阅读题的现状,我以为很不理想,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真正体现阅读理解,借阅读的外壳而进行基础知识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现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配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而编写的作业本(五年级下册)中的《在记者招待会上》的阅读题为例,作具体分析。
1953年7月27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招待会上,几个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刁难周总理。
先是一个大胡子记者发起突然袭击:“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走马路?马路是人走的吗,总理阁下?”只见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笑着说:“我们中国人喜欢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嘛!”妙的联想,巧的对答,给大胡子记者当头一棒。
另一个记者不甘失败,立即接着问:“中国人走路为什么总是弯着腰、低着头呢?你看,我们美国人走路总是挺着胸、抬着头的。”周总理随口回答道:“我们中国人是走上坡路嘛,能不弯腰埋头(使劲 使尽 )吗?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能不挺着胸、昂着头显得轻松吗?”周总理有意将“显得轻松”四个字加重了音,犹如给刁难者击去第二棒。
这时一个记者发现周总理上衣口袋里插着一支美国造的派克金笔,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急忙抢过话筒,得意扬扬地说:“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连自来水笔也不会生产吗?作为中国总理,怎么竟插一支我们美国制造的派克金笔呢?”周总理看了看美国记者说:“这个问题我不便于回答,可以不回答吗?”“不,请总理阁下当众回答。”几个美国记者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异口同声地喊。周总理微笑着对全体记者说:“看来,这几位美国记者先生真心要我回答这个问题。本来今天我是不愿意谈及这个问题的。”周总理故意稍稍停顿了一下,说:“我们中国当然能生产自来水笔。这支笔来自朝鲜战场。中国一个志愿军战士(枪杀击毙)了一个美军师长,(截获收获 缴获)了这支钢笔。当时,该战士的团首长把这支钢笔作为战利品奖给了那位战士。后来,作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纪念品,那位志愿军战斗英雄又把这支笔郑重地送给了我。请问,我能辜负英雄的好意吗?能不把它庄重地插在衣袋里吗?”
周总理的一席回答,如同绵里藏针,使几个美国记者尴尬万分。
1.画去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词。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好像()有意( )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
刁难(nán nàn)
不假(jiǎ jià)思索
4. 把下面这句话改成陈述句。
我们中国人是走上坡路嘛,能不弯腰埋头使劲吗?
5.缩句:招待会上,几个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刁难周总理。
6.反复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记者为什么一定要周总理当众回答?
(2)“抓住了救命稻草”从字面上看是什么意思?美国记者为什么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7.你是怎样理解“周总理的一席回答,如同绵里藏针,使几个美国记者尴尬万分。”这一句中“绵里藏针”这个词语的意思的?
这道题的题干是:“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显然拟题者是作为阅读题来设计的。下面共设计了7道题。读题后可以发现:前面5道题都是基础知识方面的,第1、2题是关于词语的,第3题是关于读音的,第4、5题是关于句子形式的,与句子意思的理解和句子之间的关系都不相干。这些题,实际上是挪移了位置的知识训练题,都没有涉及阅读理解力。这样的题目,训练得再多,于理解能力也没有裨益。第6题是属于真正的阅读理解题,但只涉及文本的局部。第7题本来可以从句子理解或全文理解的角度来拟题的,但这道题没有编拟好,只停留于对“绵里藏针”这个词语的理解上,而且这个成语在这里也没有特殊的意义。7道题中有6道题没有涉及阅读理解,能算真正的阅读训练题吗?遗憾的是,这样的所谓“语段阅读题”大量地充斥在现行的各种教辅资料和检测试卷中。从中可以看出:题目的编拟者对阅读能力本质的理解是不够清晰和正确的。
阅读能力的要素很多,概括地说,大致要把握好四个维度:1.对文本的主题、人物等内容是否能准确把握?2.对文本的结构、线索、表达等形式是否能正确认识?3.对关键句子的深刻含义和重要段落的作用能否认识?4.能否发现此文本与同类文本的个性差异?同样是《在记者招待会上》,真正体现阅读能力的检测题可以怎样编拟呢?现试着编拟以下8题:
1.美国记者一共向周总理提了三个问题,这些问题有一个什么共同点?
2.美国记者所提的第三个问题与前面两个问题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3.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周总理所说的“上坡路”和“下坡路”的隐含意义是什么?
4.面对第三个问题,周总理开始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我不便于回答,可以不回答吗”?
5.文章结尾写道:“周总理的一席回答,如同绵里藏针,使几个美国记者尴尬万分。”为什么说周总理的话如同“绵里藏针”?
6.从周总理的巧妙回答中,可以看出他的哪些性格与品质?
7.有人说,这篇文章的题目《在记者招待会上》不好,建议改成《周总理智击刁难》,或改成《绵里藏针中 妙击刁难》,或者改成《不怀好意者的下场》,请你发表意见。
8.我们已经学过《晏子使楚》,你觉得这两篇文章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这些题与原来的题最大区别在哪里呢?一看就知道,这些题更关注的是整体的阅读理解,着眼于大局,没有鸡零狗碎的皮毛题。题目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思考:一是这8道题的排列是顺着阅读思路的,先是美国记者的提问,再是周总理的回答,最后是概括和总结;二是努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题目有梯度,但也有难度。第1题比较简单,回答出“不怀好意、刁难”就可以;第2题就需要冷静思考,答案可以是:1、2两个问题相对虚些,因此周总理是以虚对虚;而第3个问题是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回答的难度很大;第4题是对“上坡路”、“下坡路”深层意思的理解,需要结合全文甚至结合当时的国际社会;第5题检测的不只是这个词的一般意义,而是这个词在文本中的特殊意义;第6题概括性强,要求通过三个问题的回答来概括人物性格与品质:机智、从容、大气;第7题也是宏观的,答案是多元的,只要能自圆其说,但可以看出对文本的理解力;第8题是两篇文章的比较,可以说,有同工异曲之妙。同样是三个刁难问题,同样三个巧妙的回答,同样表现出高度的智慧。只有一个细微差异,就是周总理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故意拖延一会儿,更能表现出大气和风度。
二、着眼于文本的个性,不是笼而统之的空题大题
什么叫读懂文本?就是能准确把握文本的个性特征。人有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形象有黑白俊丑,性格有粗细缓急。文章也一样,这一篇与那一篇总有一些不同。不同就是特色,就是个性。一个单元四五篇文章,虽然大的方面相同,但小的方面肯定有区别,或者虽然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形式上却各有千秋。编拟阅读题时,我们就应该着眼于文本的个性特征。《“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一篇通过言行和外貌来表现人物的小说课文,最能表现主人公王熙凤性格的共有四处,即:未见时、见到时,见到后、服饰打扮。编拟阅读题就应该从这些地方入手。
1.在初见林黛玉时,王熙凤的到来有什么与众不同,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2.文章有一段关于王熙凤穿着的描写,请你用一两个词来概括她服饰的特点。
3.课文写到王熙凤“忙转悲为喜”,她悲的是什么,喜的是什么?这种转变又说明了什么?
4.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这里为什么只问而没见答?
5.课文主要是通过什么来描写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
上述五题,前四题着眼于内容,后一题着眼于形式,如果学生都能比较正确地回答出这些题,那么就可以说,他们对这个文本已经读懂了。
三、着眼于宏观和微观,不能琐琐碎碎一大堆
当我们对文本的个性有了明确的认识之后,就要考虑从什么角度来编拟题目。一般而言,编拟的题目,既要有宏观的,又要有中观的,还要有微观的。宏观是指着眼于文本整体的,比如主题、思想、人物、感情等,中观是指文本的局部,比如段落、过程、情节、材料等,微观是指句子、词语等。对于一个完整的文本,如果只有宏观而没有中观、微观,或者只有微观而没有宏观的题目,那都不是理想的。我们来看看小小说《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阅读理解题:
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最突出的性格是什么?请你作简要概括。
2.小说以“桥”作题目,除了与情节相关外,还有没有其他含义?
3.请你说说:下面三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A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B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
C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4.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呻吟”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
5.你认为老汉似乎要喊什么?
6.这篇小说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7.如果用两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语言特点,你觉得下面的词语中哪两个最恰当:具体、丰富、形象、鲜明、简洁、朴素、含蓄、优美、华丽。()
仔细琢磨,不难发现,这些题不但抓住了文本个性,而且是从大小不同的视角来设计的。第1、2题是从宏观上说的,着眼于人物与题目。小说是以描写人物形象为主的,主人公当然不能不明确;这篇小说的题目内涵丰富,自然也不能不关注。第3、4题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设计的,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这几个句子都比较特别,有必要让学生品味与思考。第5、6题是从中观的视角来设计的,着眼于文本的局部:情节与结尾。第5题是情节的补充,第6题是对结尾的理解,这样的结尾在小学课文中还是第一次出现,有必要强调。第7题又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设计的,但它不同于第1、2题的宏观,这是从语言形式的角度来设计的。对于这些题目,如果都能作出正确的回答,那么就可以肯定地说:我读懂了《桥》。在上述几道题目中,如果想重新设计,宏观的题目就用不着变了,也变不出什么花样,几道微观的题目倒是可以重新考虑的。
四、着眼于内容与形式,不能是只讲内容的单边倒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阅读能力,不只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应该对文本形式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写什么”当然是主要的,可“怎么写”也是不可忽略的。中小学的阅读不同于一般的成人阅读。成人平时的阅读,主要是了解文本的内容,不必去考虑文本的形式,用不着去研究作者是怎么写的,而中小学的阅读,还承担着学习和借鉴文本形式的重任,因而,必须弄清楚这样两个问题: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正因为如此,设计阅读题时,文本形式方面的题目应该有一定的涉及。上面的例子中,这样几题就是关于文本形式的:
1.课文主要是通过什么来描写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
2.这篇小说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3.如果用两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语言特点,你觉得下面的词语中哪两个最恰当:具体、丰富、形象、鲜明、简洁、朴素、含蓄、优美、华丽。( )
纵观当下的阅读题,我认为涉及文本形式的题目太少,这无疑是由认识上的不足所造成的。
1.“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王熙凤这短短的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丰姿,实际上她的目的是什么?
2.王熙凤说起林黛玉母亲去世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很伤心呢?
3.你觉得课文结尾王熙凤所说的这段话,是真心关心林黛玉吗?
4.贾母说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可以看出贾母对王熙凤是什么态度?
这几道题的编拟质量好不好?笔者以为:很不理想。从这些题的编拟中,我们可以看出,编拟者对文本的把握并不准确,特别是对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定位不准。王熙凤是个形象丰满、性格多元的人物,不论从全书还是从节选的片段,都能体现出这样一种性格特征:泼辣能干、聪明伶俐、外向张扬、能说会道,但也有心计、善于奉承、见风使舵、八面玲珑,有时还阴险狡诈。但是,上面这些题的答案,有意无意地在引导学生一边倒,都是否定王熙凤的。第1题中“表面上”一词,就是在引导学生往王熙凤具有两面派性格去想;第2、3题中“是不是真的”“是真心关心”几词也有同样的意味;第4题的否定引导虽然不明显,但多多少少也有一点。总之,这些题目的答案对王熙凤都带有明显的批判倾向,这显然是不符合文本的客观事实的。对文本的主题或主要人物的定位都不准,这样的训练题做得越多,以后自然就错得越多。
为什么有些教师总是在抱怨:这个语段(或文章)我的学生已经训练过多次,为什么还错得一塌糊涂?看了上面的例子,我们就不难回答这个问题:训练没有在点子上。磨刀要磨在刀口上,用力要用在紧要关头,阅读训练自然要练到关键处。因此,怎样编拟好阅读题就成了语文教师提高阅读效率的核心。怎样才能编拟好阅读训练题呢?
一、着眼于真正的理解能力,不是借阅读外壳的知识训练
阅读理解,顾名思义,就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何谓阅读理解能力?这里有三点需要强调:一指的是能力,而不是指涉及基础方面的知识;二是这种理解,既着眼于文本整体,又着眼于文本局部,既要求对文本有整体的把握,又要求对文本的局部有深入理解;三是能理解和认识文本的独特性,能正确地认识到文本所具有的个性。综观目前中小学语文试题中阅读题的现状,我以为很不理想,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真正体现阅读理解,借阅读的外壳而进行基础知识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现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配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而编写的作业本(五年级下册)中的《在记者招待会上》的阅读题为例,作具体分析。
1953年7月27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招待会上,几个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刁难周总理。
先是一个大胡子记者发起突然袭击:“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走马路?马路是人走的吗,总理阁下?”只见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笑着说:“我们中国人喜欢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嘛!”妙的联想,巧的对答,给大胡子记者当头一棒。
另一个记者不甘失败,立即接着问:“中国人走路为什么总是弯着腰、低着头呢?你看,我们美国人走路总是挺着胸、抬着头的。”周总理随口回答道:“我们中国人是走上坡路嘛,能不弯腰埋头(使劲 使尽 )吗?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能不挺着胸、昂着头显得轻松吗?”周总理有意将“显得轻松”四个字加重了音,犹如给刁难者击去第二棒。
这时一个记者发现周总理上衣口袋里插着一支美国造的派克金笔,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急忙抢过话筒,得意扬扬地说:“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连自来水笔也不会生产吗?作为中国总理,怎么竟插一支我们美国制造的派克金笔呢?”周总理看了看美国记者说:“这个问题我不便于回答,可以不回答吗?”“不,请总理阁下当众回答。”几个美国记者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异口同声地喊。周总理微笑着对全体记者说:“看来,这几位美国记者先生真心要我回答这个问题。本来今天我是不愿意谈及这个问题的。”周总理故意稍稍停顿了一下,说:“我们中国当然能生产自来水笔。这支笔来自朝鲜战场。中国一个志愿军战士(枪杀击毙)了一个美军师长,(截获收获 缴获)了这支钢笔。当时,该战士的团首长把这支钢笔作为战利品奖给了那位战士。后来,作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纪念品,那位志愿军战斗英雄又把这支笔郑重地送给了我。请问,我能辜负英雄的好意吗?能不把它庄重地插在衣袋里吗?”
周总理的一席回答,如同绵里藏针,使几个美国记者尴尬万分。
1.画去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词。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好像()有意( )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
刁难(nán nàn)
不假(jiǎ jià)思索
4. 把下面这句话改成陈述句。
我们中国人是走上坡路嘛,能不弯腰埋头使劲吗?
5.缩句:招待会上,几个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刁难周总理。
6.反复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记者为什么一定要周总理当众回答?
(2)“抓住了救命稻草”从字面上看是什么意思?美国记者为什么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7.你是怎样理解“周总理的一席回答,如同绵里藏针,使几个美国记者尴尬万分。”这一句中“绵里藏针”这个词语的意思的?
这道题的题干是:“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显然拟题者是作为阅读题来设计的。下面共设计了7道题。读题后可以发现:前面5道题都是基础知识方面的,第1、2题是关于词语的,第3题是关于读音的,第4、5题是关于句子形式的,与句子意思的理解和句子之间的关系都不相干。这些题,实际上是挪移了位置的知识训练题,都没有涉及阅读理解力。这样的题目,训练得再多,于理解能力也没有裨益。第6题是属于真正的阅读理解题,但只涉及文本的局部。第7题本来可以从句子理解或全文理解的角度来拟题的,但这道题没有编拟好,只停留于对“绵里藏针”这个词语的理解上,而且这个成语在这里也没有特殊的意义。7道题中有6道题没有涉及阅读理解,能算真正的阅读训练题吗?遗憾的是,这样的所谓“语段阅读题”大量地充斥在现行的各种教辅资料和检测试卷中。从中可以看出:题目的编拟者对阅读能力本质的理解是不够清晰和正确的。
阅读能力的要素很多,概括地说,大致要把握好四个维度:1.对文本的主题、人物等内容是否能准确把握?2.对文本的结构、线索、表达等形式是否能正确认识?3.对关键句子的深刻含义和重要段落的作用能否认识?4.能否发现此文本与同类文本的个性差异?同样是《在记者招待会上》,真正体现阅读能力的检测题可以怎样编拟呢?现试着编拟以下8题:
1.美国记者一共向周总理提了三个问题,这些问题有一个什么共同点?
2.美国记者所提的第三个问题与前面两个问题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3.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周总理所说的“上坡路”和“下坡路”的隐含意义是什么?
4.面对第三个问题,周总理开始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我不便于回答,可以不回答吗”?
5.文章结尾写道:“周总理的一席回答,如同绵里藏针,使几个美国记者尴尬万分。”为什么说周总理的话如同“绵里藏针”?
6.从周总理的巧妙回答中,可以看出他的哪些性格与品质?
7.有人说,这篇文章的题目《在记者招待会上》不好,建议改成《周总理智击刁难》,或改成《绵里藏针中 妙击刁难》,或者改成《不怀好意者的下场》,请你发表意见。
8.我们已经学过《晏子使楚》,你觉得这两篇文章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这些题与原来的题最大区别在哪里呢?一看就知道,这些题更关注的是整体的阅读理解,着眼于大局,没有鸡零狗碎的皮毛题。题目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思考:一是这8道题的排列是顺着阅读思路的,先是美国记者的提问,再是周总理的回答,最后是概括和总结;二是努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题目有梯度,但也有难度。第1题比较简单,回答出“不怀好意、刁难”就可以;第2题就需要冷静思考,答案可以是:1、2两个问题相对虚些,因此周总理是以虚对虚;而第3个问题是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回答的难度很大;第4题是对“上坡路”、“下坡路”深层意思的理解,需要结合全文甚至结合当时的国际社会;第5题检测的不只是这个词的一般意义,而是这个词在文本中的特殊意义;第6题概括性强,要求通过三个问题的回答来概括人物性格与品质:机智、从容、大气;第7题也是宏观的,答案是多元的,只要能自圆其说,但可以看出对文本的理解力;第8题是两篇文章的比较,可以说,有同工异曲之妙。同样是三个刁难问题,同样三个巧妙的回答,同样表现出高度的智慧。只有一个细微差异,就是周总理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故意拖延一会儿,更能表现出大气和风度。
二、着眼于文本的个性,不是笼而统之的空题大题
什么叫读懂文本?就是能准确把握文本的个性特征。人有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形象有黑白俊丑,性格有粗细缓急。文章也一样,这一篇与那一篇总有一些不同。不同就是特色,就是个性。一个单元四五篇文章,虽然大的方面相同,但小的方面肯定有区别,或者虽然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形式上却各有千秋。编拟阅读题时,我们就应该着眼于文本的个性特征。《“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一篇通过言行和外貌来表现人物的小说课文,最能表现主人公王熙凤性格的共有四处,即:未见时、见到时,见到后、服饰打扮。编拟阅读题就应该从这些地方入手。
1.在初见林黛玉时,王熙凤的到来有什么与众不同,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2.文章有一段关于王熙凤穿着的描写,请你用一两个词来概括她服饰的特点。
3.课文写到王熙凤“忙转悲为喜”,她悲的是什么,喜的是什么?这种转变又说明了什么?
4.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这里为什么只问而没见答?
5.课文主要是通过什么来描写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
上述五题,前四题着眼于内容,后一题着眼于形式,如果学生都能比较正确地回答出这些题,那么就可以说,他们对这个文本已经读懂了。
三、着眼于宏观和微观,不能琐琐碎碎一大堆
当我们对文本的个性有了明确的认识之后,就要考虑从什么角度来编拟题目。一般而言,编拟的题目,既要有宏观的,又要有中观的,还要有微观的。宏观是指着眼于文本整体的,比如主题、思想、人物、感情等,中观是指文本的局部,比如段落、过程、情节、材料等,微观是指句子、词语等。对于一个完整的文本,如果只有宏观而没有中观、微观,或者只有微观而没有宏观的题目,那都不是理想的。我们来看看小小说《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阅读理解题:
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最突出的性格是什么?请你作简要概括。
2.小说以“桥”作题目,除了与情节相关外,还有没有其他含义?
3.请你说说:下面三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A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B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
C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4.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呻吟”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
5.你认为老汉似乎要喊什么?
6.这篇小说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7.如果用两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语言特点,你觉得下面的词语中哪两个最恰当:具体、丰富、形象、鲜明、简洁、朴素、含蓄、优美、华丽。()
仔细琢磨,不难发现,这些题不但抓住了文本个性,而且是从大小不同的视角来设计的。第1、2题是从宏观上说的,着眼于人物与题目。小说是以描写人物形象为主的,主人公当然不能不明确;这篇小说的题目内涵丰富,自然也不能不关注。第3、4题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设计的,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这几个句子都比较特别,有必要让学生品味与思考。第5、6题是从中观的视角来设计的,着眼于文本的局部:情节与结尾。第5题是情节的补充,第6题是对结尾的理解,这样的结尾在小学课文中还是第一次出现,有必要强调。第7题又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设计的,但它不同于第1、2题的宏观,这是从语言形式的角度来设计的。对于这些题目,如果都能作出正确的回答,那么就可以肯定地说:我读懂了《桥》。在上述几道题目中,如果想重新设计,宏观的题目就用不着变了,也变不出什么花样,几道微观的题目倒是可以重新考虑的。
四、着眼于内容与形式,不能是只讲内容的单边倒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阅读能力,不只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应该对文本形式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写什么”当然是主要的,可“怎么写”也是不可忽略的。中小学的阅读不同于一般的成人阅读。成人平时的阅读,主要是了解文本的内容,不必去考虑文本的形式,用不着去研究作者是怎么写的,而中小学的阅读,还承担着学习和借鉴文本形式的重任,因而,必须弄清楚这样两个问题: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正因为如此,设计阅读题时,文本形式方面的题目应该有一定的涉及。上面的例子中,这样几题就是关于文本形式的:
1.课文主要是通过什么来描写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
2.这篇小说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3.如果用两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语言特点,你觉得下面的词语中哪两个最恰当:具体、丰富、形象、鲜明、简洁、朴素、含蓄、优美、华丽。( )
纵观当下的阅读题,我认为涉及文本形式的题目太少,这无疑是由认识上的不足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