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间接回指研究中,回指释义是一个关键问题。该文简要介绍了认知模式研究概况,探讨了激活扩散理论对间接回指释义的认知分析,并指出其有待结合关联理论深入研究的局限性。
关键词:间接回指释义;激活扩散理论;认知模式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24-02
一、问题的提出
间接回指研究最为根本的任务就是研究回指的释义问题。回指释义的过程即寻找回指语的指称对象,确定其所指意义的过程。诸如在回指语确认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语境因素在间接回指关系中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例如:
(1)Mary got some picnic supplies out of the car. The beer was warm.
例句(1)中受话人是如何确定the beer是picnic supplies中的beer,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或什么人的beer?这不仅与句子本身的形式与结构有关,还与人类大脑认识事物的机制即认知模式以及语用规律密切相关。
二、认知模式
回指释义过程不仅是语言内部机制的解码过程,同时也是交际双方在特定语境下的认知过程。回指成分与先行成分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心理层面上的,是两个概念成分,而非句法成分之间的一种关系。要准确地把握含义,以及含义或概念之间的连通机制,需要从心理认知的角度去考察语言现象。认知模式的提法最早出现在Minsky(1975)的框架理论(frame theory),以及Fillmore(1985)的框架语义学中(frame semantics)。他们都认为:要理解一个词的意义,就要把这个词放到有关框架(frame)中去理解。此外,普特南(Putnam)于1975年提出了stereotype这一术语,计算机科学家Schank & Abelson于1977年提出了脚本(也译作草案)理论(script theory),Anderson(1977)的图式理论(schemata theory),Sanford & Garrod(1981)的情景理论(scenario theory)、Johnson-Laird(1983)的心理模式理论(mental models theory)等等。草案为框架的比拟概念,较框架有所完善和发展。情景理论侧重连续性和动态性。框架理论和和后来出现的草案理论是从人工智能角度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的。但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框架理论侧重句法,草案理论侧重的是连续事件。相关的概念还有Langacker(1987)在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一书中提出的认知域的概念,Ungerer和 Schmid(1996)的认知模式概念,尽管术语使用各异,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参见Brown & Yule,1983:236-256;Shanon,1981),但他们都是从认知的角度描述语言意义构建的心理过程,有着相同的的基本理论假设,即都强调在各种语言内及语言外的语境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认知框架对后续话语的理解具有预测作用。这些理论共同之处在于:第一,关注的都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实体)及其相互关系认识的心理表征;第二,都是由两个或更多的概念范畴组成的。范畴和范畴之间互为联系,构成互相联系的逻辑网络。第三,单个语言成分的意义需要通过与其相关联的其他因素共同确定。Collins & Loftus于1975年提出的语义表征激活扩散网络(spreading activation network)理论,其原理与上面提到的各理论模式类似,但对概念的分层网络以及概念被激活后如何扩散的过程分析的更直观和透彻。下文就以语义激活扩散作为分析间接回指现象的理论基础,从被激活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回指确认问题。
三、语义网络激活扩散理论
认知模式能够激活有关的其他概念和知识,提供有关的情景作为理解的背景。语句义不是通过词义简单组合起来的,而是互相作用,激活相关知识框架,通过整合而获得意义的。而其中的每一个概念又可能进一步激活下一层级的概念,以此类推,直到激活效应消失为止。语言接受者对语义的理解,是激活相关认知域中有关知识结构的结果。话语中的突显概念会激活与之相关的默认语义(default semantic meaning)的概念表征,在受话人心理上形成一个认知域。由Collins & Loftus于1975年提出的扩散式激活理论认为:人类的心智是一个巨大而又强大的神经网络,储存在人的记忆中的概念有层次之分,呈网络状分布,概念和概念作为节点彼此联通,形成所谓的“分层网络”(hierarchical network)(Collins & Quillian,1969,1970)。当分层网络中的某一概念得到激活时,网络中与这一概念相关联的词,通过概念间的局部联系就被自动激活,同时与其相邻近的认知域也被激活。“它是一种心理联想现象,可在广泛联系的概念网络中不断激活一个个相关的概念”。而经由这些概念,激活效应可继续传递,激活过程会逐步向外扩展。每一次跨节点(每一个概念用一个节点表示)的传递,都会使激活强度减弱,直到最终消失。在这一过程中,词语相关程度的高低决定其激活程度的高低。激活也是对某概念所受注意程度的度量,概念在认知过程中有些是高度激活的,是显著的,有些则是较不活跃的。认知操作只能在较活跃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这就是Collins & Loftus(1975)提出的语义表征的激活扩散网络。语境因素、句法因素等都会使某些概念成分的认知地位明显大于其他概念成分。此外,工作记忆的容量以及处理即时信息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有这些都要求只有那些与语义网络相关(常规性关联),同时还要处在注意焦点位置、认知地位较显著的概念成分才会随着某一概念框架的激活而得到激活。
由此看来,语义网络都是由常规语义关系构成的,是一种图式化现象,是指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的知识和经验。这与图式理论、草案、情景等模式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四、激活扩散理论对间接回指的解释
依据语义网络激活扩散模式,从概念之间联系方式区分,间接回指可大致分为三种主要形式,如:
(2)a.John was eating. The table was dirty.
b.John died. The widow was mad with grief.
c.John was buried.The widow was mad with grief.
在(2a)中,回指项The table与触发语eating中蕴含的某一个成分(即“桌子”)呈同指关系。而在(2b)中存在的同指关系是在激活widow的基础上,由widow中蕴含的显著成分died与前述话语的触发语died之间建立起来的。(2c)是通过分别对buried和widow这两个成分的激活,在这两个成分的显著性蕴含成分之间建立起同指关系,这一显著性蕴含成分就是died。这说明间接回指的语义重心既可能在先行项上,也可能在回指项上,这不同于直接回指的语义重心通常都在先行项上。当语义重心落在先行项上时,即间接回指的释义主要依赖于触发语激活的语义网络;语义重心若落在回指项上,就意味着触发语激活语义网络中没有合适的槽位,受话者需要依据回指项的语义内容、回指项激活的语义网络、回指项与先行项之间的语义关联,以及其他的语境线索进行推断。后者被认为会比前者更费时费力。因此,不同的语义重心会导致不同的推理努力。
在自然语言使用中,(2a)这种情况是最为典型且数量最多的。但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回指语与触发语之间并不构成同指关系。呈同指关系的是回指语与触发语的激活成分,或回指语所激活的成分与触发语,甚至是触发语的激活成分与回指语所激活的成分。所以,要想使间接回指关系成立,必须满足该关系成立所需的必要条件。此外,间接回指还会受到其他一些限制性条件的制约,如回指语的有定性特征、篇章距离的长短、概念的激活强度、某些句法结构或语义语用因素的干扰等。
概念激活地位的不同会影响间接回指语衔接关系。激活后各概念的语义连接强度如果足够强则可能后续相应的回指语;如果强度不足(距离较远或中间插入了其他概念)间接回指就无法成立,如:
(3)他在餐厅吃的午饭,服务员很热情,举止得体大方
第三次被激活的概念“举止”与第一次被激活概念“餐厅”的关系已经非常松散了,所以,如果没有中间概念“服务员”的搭桥(bridging)作用,我们很难建立起第一次被激活概念与第三次被激活的概念的联系。
语义网络激活扩散模式能够回答上文提出的问题。对于例句(1)当受话人接触到“Mary got some picnic supplies out of the car.”时,就激活关于picnic supplies的语义网络中的相关概念,如面包、香肠、啤酒、野餐布、草地、阳光等概念范畴,形成了待填充的槽位,而后述话语中The beer中定冠词the用来特指前述话语中已提到的概念,恰好填充了待激活的语义网络中的啤酒对应的槽位,将回指项与先行项的概念联系起来,听话人没有理由认为是别的什么地方的啤酒。前述话语中的the car虽然较picnic supplies距回指语更近,但不具备后者的话题中心地位。
五、余论
间接回指释义的关键是如何把由回指语的概念框架填充的槽位与触发语的概念框架连通起来。而连通基础就是触发语(或回指语)的概念框架与其构成成分之间固有的常规关联强度。这种关联强度越大,回指项与先行项之间的概念连通关系越容易建立起来,所需的认知努力也就越少;如果关联强度较小就需花费较多的认知努力,这时就往往需要通过语境的作用来加强回指项与先行项之间的概念关联。如回指项和先行项之间不构成常规关联的情况下,就需要利用情景语境或是篇章语境进行补充,加强触发语与回指语之间本来较松散的语义关联。如:
(4)他们要去打羽毛球,可是窗户还没关呢
如果仅就话语本身的常规语义关系来理解,前后两句似乎前言不搭后语,但如果考虑到特定的情景语境就很好理解了。由于语义网络激活扩散理论关注的主要是百科知识语境,依赖受话人大脑中的相关概念和知识进行推理来理解话语。对于需要依靠语篇语境或是情景语境来加强或削弱语义关联从而达成语篇理解的,需要借助关联理论才能给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参考文献:
[1]Brown,G.&G.Yule.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2000.
[2]Charolles,M.Associative anaphora and its interpreta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9,(31):311-326.
[3]王军.间接回指的确认与语义网络激活扩散[J].外语学刊,2003,(4):61-66.
[4]许葵花.认知语境语义阐释功能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间接回指释义;激活扩散理论;认知模式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24-02
一、问题的提出
间接回指研究最为根本的任务就是研究回指的释义问题。回指释义的过程即寻找回指语的指称对象,确定其所指意义的过程。诸如在回指语确认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语境因素在间接回指关系中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例如:
(1)Mary got some picnic supplies out of the car. The beer was warm.
例句(1)中受话人是如何确定the beer是picnic supplies中的beer,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或什么人的beer?这不仅与句子本身的形式与结构有关,还与人类大脑认识事物的机制即认知模式以及语用规律密切相关。
二、认知模式
回指释义过程不仅是语言内部机制的解码过程,同时也是交际双方在特定语境下的认知过程。回指成分与先行成分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心理层面上的,是两个概念成分,而非句法成分之间的一种关系。要准确地把握含义,以及含义或概念之间的连通机制,需要从心理认知的角度去考察语言现象。认知模式的提法最早出现在Minsky(1975)的框架理论(frame theory),以及Fillmore(1985)的框架语义学中(frame semantics)。他们都认为:要理解一个词的意义,就要把这个词放到有关框架(frame)中去理解。此外,普特南(Putnam)于1975年提出了stereotype这一术语,计算机科学家Schank & Abelson于1977年提出了脚本(也译作草案)理论(script theory),Anderson(1977)的图式理论(schemata theory),Sanford & Garrod(1981)的情景理论(scenario theory)、Johnson-Laird(1983)的心理模式理论(mental models theory)等等。草案为框架的比拟概念,较框架有所完善和发展。情景理论侧重连续性和动态性。框架理论和和后来出现的草案理论是从人工智能角度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的。但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框架理论侧重句法,草案理论侧重的是连续事件。相关的概念还有Langacker(1987)在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一书中提出的认知域的概念,Ungerer和 Schmid(1996)的认知模式概念,尽管术语使用各异,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参见Brown & Yule,1983:236-256;Shanon,1981),但他们都是从认知的角度描述语言意义构建的心理过程,有着相同的的基本理论假设,即都强调在各种语言内及语言外的语境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认知框架对后续话语的理解具有预测作用。这些理论共同之处在于:第一,关注的都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实体)及其相互关系认识的心理表征;第二,都是由两个或更多的概念范畴组成的。范畴和范畴之间互为联系,构成互相联系的逻辑网络。第三,单个语言成分的意义需要通过与其相关联的其他因素共同确定。Collins & Loftus于1975年提出的语义表征激活扩散网络(spreading activation network)理论,其原理与上面提到的各理论模式类似,但对概念的分层网络以及概念被激活后如何扩散的过程分析的更直观和透彻。下文就以语义激活扩散作为分析间接回指现象的理论基础,从被激活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回指确认问题。
三、语义网络激活扩散理论
认知模式能够激活有关的其他概念和知识,提供有关的情景作为理解的背景。语句义不是通过词义简单组合起来的,而是互相作用,激活相关知识框架,通过整合而获得意义的。而其中的每一个概念又可能进一步激活下一层级的概念,以此类推,直到激活效应消失为止。语言接受者对语义的理解,是激活相关认知域中有关知识结构的结果。话语中的突显概念会激活与之相关的默认语义(default semantic meaning)的概念表征,在受话人心理上形成一个认知域。由Collins & Loftus于1975年提出的扩散式激活理论认为:人类的心智是一个巨大而又强大的神经网络,储存在人的记忆中的概念有层次之分,呈网络状分布,概念和概念作为节点彼此联通,形成所谓的“分层网络”(hierarchical network)(Collins & Quillian,1969,1970)。当分层网络中的某一概念得到激活时,网络中与这一概念相关联的词,通过概念间的局部联系就被自动激活,同时与其相邻近的认知域也被激活。“它是一种心理联想现象,可在广泛联系的概念网络中不断激活一个个相关的概念”。而经由这些概念,激活效应可继续传递,激活过程会逐步向外扩展。每一次跨节点(每一个概念用一个节点表示)的传递,都会使激活强度减弱,直到最终消失。在这一过程中,词语相关程度的高低决定其激活程度的高低。激活也是对某概念所受注意程度的度量,概念在认知过程中有些是高度激活的,是显著的,有些则是较不活跃的。认知操作只能在较活跃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这就是Collins & Loftus(1975)提出的语义表征的激活扩散网络。语境因素、句法因素等都会使某些概念成分的认知地位明显大于其他概念成分。此外,工作记忆的容量以及处理即时信息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有这些都要求只有那些与语义网络相关(常规性关联),同时还要处在注意焦点位置、认知地位较显著的概念成分才会随着某一概念框架的激活而得到激活。
由此看来,语义网络都是由常规语义关系构成的,是一种图式化现象,是指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的知识和经验。这与图式理论、草案、情景等模式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四、激活扩散理论对间接回指的解释
依据语义网络激活扩散模式,从概念之间联系方式区分,间接回指可大致分为三种主要形式,如:
(2)a.John was eating. The table was dirty.
b.John died. The widow was mad with grief.
c.John was buried.The widow was mad with grief.
在(2a)中,回指项The table与触发语eating中蕴含的某一个成分(即“桌子”)呈同指关系。而在(2b)中存在的同指关系是在激活widow的基础上,由widow中蕴含的显著成分died与前述话语的触发语died之间建立起来的。(2c)是通过分别对buried和widow这两个成分的激活,在这两个成分的显著性蕴含成分之间建立起同指关系,这一显著性蕴含成分就是died。这说明间接回指的语义重心既可能在先行项上,也可能在回指项上,这不同于直接回指的语义重心通常都在先行项上。当语义重心落在先行项上时,即间接回指的释义主要依赖于触发语激活的语义网络;语义重心若落在回指项上,就意味着触发语激活语义网络中没有合适的槽位,受话者需要依据回指项的语义内容、回指项激活的语义网络、回指项与先行项之间的语义关联,以及其他的语境线索进行推断。后者被认为会比前者更费时费力。因此,不同的语义重心会导致不同的推理努力。
在自然语言使用中,(2a)这种情况是最为典型且数量最多的。但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回指语与触发语之间并不构成同指关系。呈同指关系的是回指语与触发语的激活成分,或回指语所激活的成分与触发语,甚至是触发语的激活成分与回指语所激活的成分。所以,要想使间接回指关系成立,必须满足该关系成立所需的必要条件。此外,间接回指还会受到其他一些限制性条件的制约,如回指语的有定性特征、篇章距离的长短、概念的激活强度、某些句法结构或语义语用因素的干扰等。
概念激活地位的不同会影响间接回指语衔接关系。激活后各概念的语义连接强度如果足够强则可能后续相应的回指语;如果强度不足(距离较远或中间插入了其他概念)间接回指就无法成立,如:
(3)他在餐厅吃的午饭,服务员很热情,举止得体大方
第三次被激活的概念“举止”与第一次被激活概念“餐厅”的关系已经非常松散了,所以,如果没有中间概念“服务员”的搭桥(bridging)作用,我们很难建立起第一次被激活概念与第三次被激活的概念的联系。
语义网络激活扩散模式能够回答上文提出的问题。对于例句(1)当受话人接触到“Mary got some picnic supplies out of the car.”时,就激活关于picnic supplies的语义网络中的相关概念,如面包、香肠、啤酒、野餐布、草地、阳光等概念范畴,形成了待填充的槽位,而后述话语中The beer中定冠词the用来特指前述话语中已提到的概念,恰好填充了待激活的语义网络中的啤酒对应的槽位,将回指项与先行项的概念联系起来,听话人没有理由认为是别的什么地方的啤酒。前述话语中的the car虽然较picnic supplies距回指语更近,但不具备后者的话题中心地位。
五、余论
间接回指释义的关键是如何把由回指语的概念框架填充的槽位与触发语的概念框架连通起来。而连通基础就是触发语(或回指语)的概念框架与其构成成分之间固有的常规关联强度。这种关联强度越大,回指项与先行项之间的概念连通关系越容易建立起来,所需的认知努力也就越少;如果关联强度较小就需花费较多的认知努力,这时就往往需要通过语境的作用来加强回指项与先行项之间的概念关联。如回指项和先行项之间不构成常规关联的情况下,就需要利用情景语境或是篇章语境进行补充,加强触发语与回指语之间本来较松散的语义关联。如:
(4)他们要去打羽毛球,可是窗户还没关呢
如果仅就话语本身的常规语义关系来理解,前后两句似乎前言不搭后语,但如果考虑到特定的情景语境就很好理解了。由于语义网络激活扩散理论关注的主要是百科知识语境,依赖受话人大脑中的相关概念和知识进行推理来理解话语。对于需要依靠语篇语境或是情景语境来加强或削弱语义关联从而达成语篇理解的,需要借助关联理论才能给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参考文献:
[1]Brown,G.&G.Yule.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2000.
[2]Charolles,M.Associative anaphora and its interpreta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9,(31):311-326.
[3]王军.间接回指的确认与语义网络激活扩散[J].外语学刊,2003,(4):61-66.
[4]许葵花.认知语境语义阐释功能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