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如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是体育教学中长期以来探讨的重要问题,激发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兴趣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本文作者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殊性,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运动愉快感,进而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对中学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关键词]激发兴趣 中学体育 教学研究 分析
一、前言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只有真正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学生才能自觉、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体育成为学生内心自发的需要,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是搞好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这对提高活动效果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体育学习兴趣的定义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它是个体注意与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与心理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定向作用和动力作用,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把兴趣看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需要。祝蓓里、季浏在《体育心理学》中认为,所谓体育兴趣是指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依据学习兴趣和体育兴趣的定义,可以认为体育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力求积极认识体育活动并优先参与体育学习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动机的一种形式,是爱好的前提。又有别于爱好,它具有指向性、广阔性、持久性和效能性。
三、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要
学生都存在对体育教学的需要,只不过有的学生的需要更强烈一些而已。在这些需要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合理的需要是指通过体育课中的活动进行身心上的放松,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学习知识、技术、技能等。不合理的需要则表现为应付考试而不得不上体育课,或利用体育课的时间来放松一下自己高度紧张的神经,但不是进行积极的放松,等等。这些需要都不能提起他们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就是要将不合理的需要转变为合理的需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要。
四、改进教学手段,组织教法多样性
凡质量高的体育课,其组织形式和队伍调配都很新颖。从生理学的观点分析,长时间的单一刺激,易产生超限制抑制,造成注意力下降或分散,长时间相同内容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导致练习兴趣的下降,这就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组织教法来满足学生兴趣转换的要求。在确定教学方法和选择教学手段时,应符合教材本身的特点,从课的任务目的要求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多变的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在练习环境组织形式以及器材的配置等方面,要常出新意。
五、科学安排场地与器材,教学内容要灵活多变
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每节课周而复始的重复练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倦,喜爱上体育课的快乐一点一点的消失。同时,场地、器材的安排也能激发学生兴趣。备好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教材教学的选择及组织上都应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特点,要注意“三性”,即针对性(对象、年龄、性别)、全面性(面向大多数学生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科学性(符合人体生理心理特点及协作形成规律的原则),还要把教材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因势利导,采取各种有效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达到身心锻炼和素质的提高的目的。
六、教师语言要形象,生动与幽默是人类从事体育运动的最本质
动机是追求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如同乐曲中的“旋律”和舞蹈中的“节奏”,而教师的语言能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否有跃跃欲试的冲动,紧紧抓住体育的“韵”是尤为重要的。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可发展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一个快乐、美妙的遐想境界。而这种快乐的境界对提高学生的兴奋及动力定型的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
七、结论
新的体育课程理念的确立是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则是建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课堂中有很多动态的因素,如教师、教材、学生、教法和教具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作为一个重要的动态因素长期以来一直被大家忽视。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课上的应用,能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带来的愉快体验。
参考文献
[1]王洪震.以成功的体验培养兴趣促进体育教学[J].体育科研,1995(1).
[关键词]激发兴趣 中学体育 教学研究 分析
一、前言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只有真正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学生才能自觉、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体育成为学生内心自发的需要,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是搞好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这对提高活动效果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体育学习兴趣的定义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它是个体注意与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与心理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定向作用和动力作用,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把兴趣看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需要。祝蓓里、季浏在《体育心理学》中认为,所谓体育兴趣是指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依据学习兴趣和体育兴趣的定义,可以认为体育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力求积极认识体育活动并优先参与体育学习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动机的一种形式,是爱好的前提。又有别于爱好,它具有指向性、广阔性、持久性和效能性。
三、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要
学生都存在对体育教学的需要,只不过有的学生的需要更强烈一些而已。在这些需要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合理的需要是指通过体育课中的活动进行身心上的放松,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学习知识、技术、技能等。不合理的需要则表现为应付考试而不得不上体育课,或利用体育课的时间来放松一下自己高度紧张的神经,但不是进行积极的放松,等等。这些需要都不能提起他们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就是要将不合理的需要转变为合理的需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要。
四、改进教学手段,组织教法多样性
凡质量高的体育课,其组织形式和队伍调配都很新颖。从生理学的观点分析,长时间的单一刺激,易产生超限制抑制,造成注意力下降或分散,长时间相同内容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导致练习兴趣的下降,这就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组织教法来满足学生兴趣转换的要求。在确定教学方法和选择教学手段时,应符合教材本身的特点,从课的任务目的要求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多变的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在练习环境组织形式以及器材的配置等方面,要常出新意。
五、科学安排场地与器材,教学内容要灵活多变
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每节课周而复始的重复练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倦,喜爱上体育课的快乐一点一点的消失。同时,场地、器材的安排也能激发学生兴趣。备好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教材教学的选择及组织上都应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特点,要注意“三性”,即针对性(对象、年龄、性别)、全面性(面向大多数学生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科学性(符合人体生理心理特点及协作形成规律的原则),还要把教材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因势利导,采取各种有效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达到身心锻炼和素质的提高的目的。
六、教师语言要形象,生动与幽默是人类从事体育运动的最本质
动机是追求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如同乐曲中的“旋律”和舞蹈中的“节奏”,而教师的语言能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否有跃跃欲试的冲动,紧紧抓住体育的“韵”是尤为重要的。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可发展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一个快乐、美妙的遐想境界。而这种快乐的境界对提高学生的兴奋及动力定型的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
七、结论
新的体育课程理念的确立是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则是建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课堂中有很多动态的因素,如教师、教材、学生、教法和教具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作为一个重要的动态因素长期以来一直被大家忽视。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课上的应用,能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带来的愉快体验。
参考文献
[1]王洪震.以成功的体验培养兴趣促进体育教学[J].体育科研,1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