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鹅的故事》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在这个故事中先后传来天鹅的三次叫声,每次叫声都传递出不同的心声。对于天鹅的第一次叫声,不同的课堂解读出不同的内涵。下面是两位老师教学这部分内容的片段。
片段一:
师:天鹅的第一次叫声想表达它们什么心声呢?去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生1:我觉得天鹅内心是焦虑的。
生2:天鹅们很紧张,很害怕,也很担心。
师:你们是怎么感受到的?
生1:天鹅们从南方飞来本来以为这儿很暖和,没想到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它们是候鸟很怕冷,遇到这样的天气一定担心、害怕。
师:同学们,这远处传来的可是一阵清脆的叫声啊!多美的声音啊!再想想它们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若有所悟)
生:我觉得它们非常开心,很快乐。
师:(很高兴)天鹅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1:真开心。我们又回来喽!
生2:太好了,又回到故乡了,又有新鲜的鱼虾吃喽!
师:来,让我们一起高兴地读读天鹅的叫声。
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看看天鹅第一次叫声想表达什么心声?
生1:天鹅们很着急,它们好像在说:“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
生2:我想,它们一定很担心,天气太冷了,它们受不了。
生3:天这么冷,湖面又上冻了,它们没法生活,一定很害怕。
师:来,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天鹅内心的焦虑、紧张和害怕。
从上面的教学片段不难看出,两位老师都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了陷阱,前一个是明的,后一个则是暗的。前一个教学片段,当学生品出天鹅内心的紧张、害怕和担心时。教者赶紧把“清脆”一词抛出来,表面上是引领学生品味,实质是把学生的思维引进自己的埋伏圈。一直以来把老师的话视为真理的学生马上就领会到老师的真正意图,便顺着老师的思路去说,终于,老师高兴了,学生也轻松了。而第二个教学片段,老师一开始就硬让学生将两个不同时间段发生的不同情况放在一起去品读,占据学生思维的一定是第四自然段中的这句话——只见天鹅在冰上互相呼唤着,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学生推断天鹅的心声一定由此而来。
课后,当我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文本,感觉到,天鹅第一次叫声传递出的心声可以是多元的。文中第三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这样的天气人感觉到格外寒冷,同样,对于已经进入站在贝加尔湖畔的斯杰潘老人的视线的天鹅来说,不仅会有同样的感觉,而且由于它们是候鸟,可能寒冷的感觉还会更强烈。所以学生说天鹅内心是焦虑、担心、害怕的不无道理。从另一方面来说,经历了漫长的秋冬季节,带着美好的期盼,天鹅们终于又回到了贝加尔湖,它们内心的兴奋、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文中“远处传来清脆的叫声”表达的正是天鹅们这样的心情也是有道理的。
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这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学生的思维状况才是决定课前行途径的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教师必须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当然,尊重并不意味着顺从,对于学生的表述,教师要做到四个字——听、辨、点、导,即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仔细地辨别其正误,对于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对理解有误的进行引导。这需要教师有极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而形成这种能力的前提是“教师必须要深刻而广泛地熟悉他的学科”,对文本的解读要准确、透彻、深入,要能发现文本的本来之意、比喻之意、引申之意,甚至隐喻之意。唯有如此,才能驾驭教材、驾驭课堂,才有能力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片段一:
师:天鹅的第一次叫声想表达它们什么心声呢?去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生1:我觉得天鹅内心是焦虑的。
生2:天鹅们很紧张,很害怕,也很担心。
师:你们是怎么感受到的?
生1:天鹅们从南方飞来本来以为这儿很暖和,没想到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它们是候鸟很怕冷,遇到这样的天气一定担心、害怕。
师:同学们,这远处传来的可是一阵清脆的叫声啊!多美的声音啊!再想想它们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若有所悟)
生:我觉得它们非常开心,很快乐。
师:(很高兴)天鹅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1:真开心。我们又回来喽!
生2:太好了,又回到故乡了,又有新鲜的鱼虾吃喽!
师:来,让我们一起高兴地读读天鹅的叫声。
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看看天鹅第一次叫声想表达什么心声?
生1:天鹅们很着急,它们好像在说:“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
生2:我想,它们一定很担心,天气太冷了,它们受不了。
生3:天这么冷,湖面又上冻了,它们没法生活,一定很害怕。
师:来,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天鹅内心的焦虑、紧张和害怕。
从上面的教学片段不难看出,两位老师都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了陷阱,前一个是明的,后一个则是暗的。前一个教学片段,当学生品出天鹅内心的紧张、害怕和担心时。教者赶紧把“清脆”一词抛出来,表面上是引领学生品味,实质是把学生的思维引进自己的埋伏圈。一直以来把老师的话视为真理的学生马上就领会到老师的真正意图,便顺着老师的思路去说,终于,老师高兴了,学生也轻松了。而第二个教学片段,老师一开始就硬让学生将两个不同时间段发生的不同情况放在一起去品读,占据学生思维的一定是第四自然段中的这句话——只见天鹅在冰上互相呼唤着,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学生推断天鹅的心声一定由此而来。
课后,当我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文本,感觉到,天鹅第一次叫声传递出的心声可以是多元的。文中第三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这样的天气人感觉到格外寒冷,同样,对于已经进入站在贝加尔湖畔的斯杰潘老人的视线的天鹅来说,不仅会有同样的感觉,而且由于它们是候鸟,可能寒冷的感觉还会更强烈。所以学生说天鹅内心是焦虑、担心、害怕的不无道理。从另一方面来说,经历了漫长的秋冬季节,带着美好的期盼,天鹅们终于又回到了贝加尔湖,它们内心的兴奋、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文中“远处传来清脆的叫声”表达的正是天鹅们这样的心情也是有道理的。
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这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学生的思维状况才是决定课前行途径的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教师必须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当然,尊重并不意味着顺从,对于学生的表述,教师要做到四个字——听、辨、点、导,即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仔细地辨别其正误,对于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对理解有误的进行引导。这需要教师有极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而形成这种能力的前提是“教师必须要深刻而广泛地熟悉他的学科”,对文本的解读要准确、透彻、深入,要能发现文本的本来之意、比喻之意、引申之意,甚至隐喻之意。唯有如此,才能驾驭教材、驾驭课堂,才有能力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