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学没几天,我就发现班里有几个孩子每次进教室上课,总是满头大汗。看来,课间十分钟他们玩得非常酣畅淋漓。我偷偷观察:这几个孩子无一例外上课总是昏昏沉沉,有的甚至打起了瞌睡,但一下课,立马精神起来,冲出教室,奔到长廊和隔壁班几个调皮的孩子玩闹。不到一个星期,他们居然就打成了一片,甚至和五年级的哥哥们追逐打闹。一天,班里最调皮的小杰把隔壁班的一个孩子推倒,碰到了墙角,头上磕了个大口子,流了很多血,缝了好几针。幸亏受伤孩子的家长比较宽容,事情才没有闹大。
我知道不能再任由这些孩子随心所欲了。恰巧学期初班级文化墙开始布置,“书香阁”的设置首当其冲。孩子们交流的书,家委会购买的书,一批批都上架了。一本本崭新的书成了很多孩子的最爱。我要求每个孩子一个星期至少读完1本书,也许阅读能让他们的心安静下来。然而,到了阅读课,当其他孩子沉浸于书香时,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像座位长了钉子一样,根本坐不住。在小组的监督下,他们无奈地坐下来看书,人在教室里,书拿在手中,眼睛却骨碌碌游移不定。后来,胆子较大的小杰和另一个孩子借着上厕所的理由,溜出去乐呵呵地看别人玩。显然,读书对他们没有一点吸引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认为:“教育的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言语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都能起到教育作用。”班级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优劣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想及此,我决定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通过班级环境的布置构造一种优雅的文化氛围,我相信,在一个雅致、宁静、处处焕发出文化魅力的环境下,孩子们耳濡目染,便如同接受心灵的洗礼一样,即使是野性难驯的心也一定会受到触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让墙壁会说话。我发动班干部,在教室的四面墙壁上张贴了老子、孔子、孟子等古代思想家的画像和主要事迹,以及学生自己推荐的名人名言、经典诗句,或自己的学习心得等。这些错落有致的张贴可谓“润物细无声”,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师生的性情慢慢地都有了转变。有一次课间,我无意中发现,悬挂在墙上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竟然得到了小杰的青睐,这调皮的孩子在这幅名句前短暂驻足后又跑到教室外玩闹。但显然,在那一刻他的内心是有一点触动的,也许“春江水暖鸭先知”唤起他特别难忘的游玩记忆?
让栏目成基地。中队角开辟了“随花影”“书香阁”等栏目。“随花影”展示班级活动剪影、艺术作品、日记佳作;“书香阁”开展“好书推荐”,交流“读书心得”,推荐“阅读之星”……一个个蕴涵传统文化的栏目,一次次表彰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得到赏识的同时也设立更高的自我努力目标。那些调皮的孩子也参与到活动中来,很明显,相比于读书,他们更喜欢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让绿植润人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植物都有独特的象征意义。精心侍弄花草,不仅可以修身养性,更会给人积极向上的激励。我带着学生了解、诵读植物花草的相关经典诗句,在学习园地中展示与植物有关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在此同时,我让他们以组为单位挑选、种植一些自己欣赏的植物。学生各自选择了菊花、绿萝、吊兰、水仙等,象征品质高雅,或个性坚强,或崇尚气节等。我在劳动课带着他们翻盆、培土、施肥。学生根据任务分配和约定,每天浇水,定期查看、修剪。小杰还从家里带来了菊花,虽然和几个成绩较好的孩子分在一组,但他们在协作的过程中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交流话题越来越多,不再分属两个“阵营”,“老死不相往来”,而是相互接纳,相互扶持。
制定公约,遵规践行。为了让学生的常规礼仪规范有序,既能自觉约束自己,又能互相督促,我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了班级公约,并编写了一份《学校日常三字经》,分为四大篇章:《晨会篇》《课堂篇》《课间篇》《礼仪篇》。例如:《课堂篇》简单明确地制定了从准备工作到课堂发言的一个个准则:
铃声响 进课堂 学具齐 静等待;
小麻雀 不理他 小蜗牛 提醒他;
他人言 专心听 我之见 勇表现;
好读书 读好书 边读书 边笔记;
写作业 要整洁 独立做 按时交。
《礼仪篇》则从坐、立、行、走、言等方面设定了准则、约定了规则。孩子们自己一字字、一句句编写的《学校日常三字经》,成为了班级公约,在诵读中牢记,在实践中认真执行。日子长了,这些“三字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师生共同遵守、自我反省的行为准则。
学期末,科任老师对我说,这学期班上同学说话柔和了许多,走路也不再横冲直撞。这一幅幅书画作品、一棵棵绿植、一朵朵鲜花不仅点缀了教室、美化了环境,更浸润了人心,熏陶了性情。经过一个学期,班级文化建设改变了每一个孩子的精神面貌。
有一次,我听到小杰和同学们讨论昨天读到的书:“彼得兔骗狐狸雷迪,趁着月色去吃白菜的故事,你们都猜猜后面发生了什么……”看来,他借了“小组共读书”《彼得兔奇遇记》(我规定每小组的书单要一样,便于讨论,交流)。这孩子还和其他组员比赛谁读书快,后来他两天就看完了,紧接着又去借其他书。在一次作文《自我介绍》中,他竟然说自己热爱读书:“我爱看书,一本书不看完我的心就会被牵着不放,有一次在家边看书边走路,差点被椅子绊倒……”课余时间他还是难改追逐打闹的习性,但不再脚下生风、横冲直撞、无事生非。他那丰沛的活力通过班级文化活动这些更合适、更文雅的渠道得到了释放,虽然依旧调皮,但调皮而不顽劣,或许是更符合他天性的成长。
当你抱怨儿童的成长不尽如人意时,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为他们创造了何种环境。环境的粗鄙,很大概率会造就人的粗鄙。如果教室里满地是纸屑果皮,苍蝇围着垃圾桶嗡嗡打转,孩子们随地吐痰就不足为怪了;反之,如果教室里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地板干净光亮,四壁有书画绿植点缀,窗外鸟儿鸣声婉转,我相信,即使是最调皮的孩子也会被这种氛围打动,而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我知道不能再任由这些孩子随心所欲了。恰巧学期初班级文化墙开始布置,“书香阁”的设置首当其冲。孩子们交流的书,家委会购买的书,一批批都上架了。一本本崭新的书成了很多孩子的最爱。我要求每个孩子一个星期至少读完1本书,也许阅读能让他们的心安静下来。然而,到了阅读课,当其他孩子沉浸于书香时,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像座位长了钉子一样,根本坐不住。在小组的监督下,他们无奈地坐下来看书,人在教室里,书拿在手中,眼睛却骨碌碌游移不定。后来,胆子较大的小杰和另一个孩子借着上厕所的理由,溜出去乐呵呵地看别人玩。显然,读书对他们没有一点吸引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认为:“教育的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言语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都能起到教育作用。”班级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优劣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想及此,我决定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通过班级环境的布置构造一种优雅的文化氛围,我相信,在一个雅致、宁静、处处焕发出文化魅力的环境下,孩子们耳濡目染,便如同接受心灵的洗礼一样,即使是野性难驯的心也一定会受到触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让墙壁会说话。我发动班干部,在教室的四面墙壁上张贴了老子、孔子、孟子等古代思想家的画像和主要事迹,以及学生自己推荐的名人名言、经典诗句,或自己的学习心得等。这些错落有致的张贴可谓“润物细无声”,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师生的性情慢慢地都有了转变。有一次课间,我无意中发现,悬挂在墙上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竟然得到了小杰的青睐,这调皮的孩子在这幅名句前短暂驻足后又跑到教室外玩闹。但显然,在那一刻他的内心是有一点触动的,也许“春江水暖鸭先知”唤起他特别难忘的游玩记忆?
让栏目成基地。中队角开辟了“随花影”“书香阁”等栏目。“随花影”展示班级活动剪影、艺术作品、日记佳作;“书香阁”开展“好书推荐”,交流“读书心得”,推荐“阅读之星”……一个个蕴涵传统文化的栏目,一次次表彰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得到赏识的同时也设立更高的自我努力目标。那些调皮的孩子也参与到活动中来,很明显,相比于读书,他们更喜欢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让绿植润人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植物都有独特的象征意义。精心侍弄花草,不仅可以修身养性,更会给人积极向上的激励。我带着学生了解、诵读植物花草的相关经典诗句,在学习园地中展示与植物有关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在此同时,我让他们以组为单位挑选、种植一些自己欣赏的植物。学生各自选择了菊花、绿萝、吊兰、水仙等,象征品质高雅,或个性坚强,或崇尚气节等。我在劳动课带着他们翻盆、培土、施肥。学生根据任务分配和约定,每天浇水,定期查看、修剪。小杰还从家里带来了菊花,虽然和几个成绩较好的孩子分在一组,但他们在协作的过程中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交流话题越来越多,不再分属两个“阵营”,“老死不相往来”,而是相互接纳,相互扶持。
制定公约,遵规践行。为了让学生的常规礼仪规范有序,既能自觉约束自己,又能互相督促,我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了班级公约,并编写了一份《学校日常三字经》,分为四大篇章:《晨会篇》《课堂篇》《课间篇》《礼仪篇》。例如:《课堂篇》简单明确地制定了从准备工作到课堂发言的一个个准则:
铃声响 进课堂 学具齐 静等待;
小麻雀 不理他 小蜗牛 提醒他;
他人言 专心听 我之见 勇表现;
好读书 读好书 边读书 边笔记;
写作业 要整洁 独立做 按时交。
《礼仪篇》则从坐、立、行、走、言等方面设定了准则、约定了规则。孩子们自己一字字、一句句编写的《学校日常三字经》,成为了班级公约,在诵读中牢记,在实践中认真执行。日子长了,这些“三字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师生共同遵守、自我反省的行为准则。
学期末,科任老师对我说,这学期班上同学说话柔和了许多,走路也不再横冲直撞。这一幅幅书画作品、一棵棵绿植、一朵朵鲜花不仅点缀了教室、美化了环境,更浸润了人心,熏陶了性情。经过一个学期,班级文化建设改变了每一个孩子的精神面貌。
有一次,我听到小杰和同学们讨论昨天读到的书:“彼得兔骗狐狸雷迪,趁着月色去吃白菜的故事,你们都猜猜后面发生了什么……”看来,他借了“小组共读书”《彼得兔奇遇记》(我规定每小组的书单要一样,便于讨论,交流)。这孩子还和其他组员比赛谁读书快,后来他两天就看完了,紧接着又去借其他书。在一次作文《自我介绍》中,他竟然说自己热爱读书:“我爱看书,一本书不看完我的心就会被牵着不放,有一次在家边看书边走路,差点被椅子绊倒……”课余时间他还是难改追逐打闹的习性,但不再脚下生风、横冲直撞、无事生非。他那丰沛的活力通过班级文化活动这些更合适、更文雅的渠道得到了释放,虽然依旧调皮,但调皮而不顽劣,或许是更符合他天性的成长。
当你抱怨儿童的成长不尽如人意时,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为他们创造了何种环境。环境的粗鄙,很大概率会造就人的粗鄙。如果教室里满地是纸屑果皮,苍蝇围着垃圾桶嗡嗡打转,孩子们随地吐痰就不足为怪了;反之,如果教室里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地板干净光亮,四壁有书画绿植点缀,窗外鸟儿鸣声婉转,我相信,即使是最调皮的孩子也会被这种氛围打动,而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