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和孟子有以下这样的对话。
(齐宣王)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盂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日:‘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要求:请根据以上对话的内容,以“不能和不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名师解读】
这则材料在立意的开放性上具有多重角度,加上试题要求以“不能和不为”为话题,立意空间变得更加充裕。同学们不难有话可说,但是要说得精彩,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常见的构思是:对“不能”与“不为”作一下简要比较,将话题材料中的现象重新“复述”一遍;然后再列举现实生活中一两个类似于话题材料中的例子,进行一番“描述”;最后再对“不能”与“不为”的诸般现象作一下“批判”。这样的构思自然可以成文,但是这种“就事论事”式的构思难以使文章摆脱平庸的“面相”。同学们不应只就“不为”与“不能”的表面做文章,而应该深究“不为”与“不能”背后的原因,这才是文章立意的“关键”所在。此角度具体解析如下:“不为”蕴涵着“能为”,选择“不为”实际上体现了人性中“恶”的倾向;“不能”,表达的是一种客观能力的制限;“不为”传达的是人的态度、修养、文明与习惯养成的问题,它的存在与发生,反映了一个社会教化与风尚高下的分野;让“不为”消泯,有赖于教育,一个人唯有从小受到良好的道德文明的熏陶与感化,才有可能克服“不为”的现象发生;区分清楚一个人是“不能”,还是“不为”,才能慧眼识英才。
立意角度一:不能则可不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凡事要量力而行。事情真的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则无须“打肿脸充胖子”,放弃另选才是出路,硬撑下去只会增加自身的痛苦,甚至将事情弄坏。做到量力而行,不能则不为,做最好的自己,虽然此种处世观不能保证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可以确定的是,不量力而行,一个人一定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选材小贴士:这一专题素材较多,可以从古今中外俗语名句中选材,选择前人有关量力而行的语录,如成语“螳臂当车,自不量力”,俗语“鸡蛋碰石头”;道格拉·拉赫的语句:“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但是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或举古今不自量力的事例,如春秋时期,有两个小的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是息国。息国实力相对弱一些,但息国夜郎自大,向郑国发动了战争,最终落得大败。
立意角度二:不能也要为。世间有一种壮烈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对于不能做到的事情,人们也拼命去做。不可否认,人类不是超人,有时候确实会遇到无法改变的事情,但这些事情一旦涉及到一个人是站着死还是跪着生的尊严问题时,人们就会无视“不能”,勇敢前行。正是靠着这种倔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缔造了无数奇迹。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名言素材如指挥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朱可夫元帅的话语“假如我知道前进的路上有雷区,我也会让部队直接开过去”。还有中国的俗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事實类材料如伟大的文学家歌德的例子:40岁那年,梦想着成为一名画家的歌德游历意大利,在看到了真正的造型艺术杰作后,决定放弃绘画,转攻文学。虽然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一种冒险,但他认为自己已无退路。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摸索,歌德日后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
立意角度三:不为则可耻、无能。材料中的“不为”指的是能做却不愿意做或者逃避做,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心态。这样的处世态度是消极的,进一步而言,这样的态度实际上牵涉到一个人的品质——自私、缺乏责任心、不诚信、不善良、怠惰等。而故意屏蔽了能力的人,从长远角度讲也就意味着无能。
选材小贴士:这一方向可从责任以及品质两个角度选择材料。关于责任,可以选用《蜘蛛侠》电影中的台词“如果你有能力解决困难,却不去做,一旦有坏事发生,就是你的责任”。关于品质,可以通过分析“故意不为”后面的原因得出,比如自私、懒惰、没有社会责任感等。
【高分素材】
推荐素材一: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除了自己,没有人能知道你能做什么,甚至在做之前,连你自己也不知道有这个能力。”
素材点拨:这段名言素材可以用来阐述“不能则可不为”“不能也要为”等观点。这则素材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应量力而行,对于确实不能做的事情,则不必勉强;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不激发自己的潜能,则不能有“大作为”。
推荐素材二:
地震中17秒护孩子撤离
2020年7月2日上午11点11分,贵州赫章县突发4.5级地震。乡村幼儿教师何梅用时17秒,将32名孩子有序撤离教室,无一人受伤。这场被称为“教科书式的撤离”是贵州赫章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何梅在地震发生时交出的一份“安全答卷”。
接受记者采访时,何梅说道:“当时来不及想自己,脑袋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让孩子躲起来。”何梅说,“这完全就是一种本能,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退步的空间。既然孩子交到我们手上,保护他们就是我们老师的责任。”
素材点拨:这是一则新闻材料,可以用到“不为则无能”这一观点。何梅老师以“本能”拯救了孩子,实际上是勇于作为的体现,和若干年前汶川地震中抛离学生率先跑出的范姓老师相比,后者则是“有能”而“不为”,也就变成了“无能”。
【素材演练】
不能与不为
浙江省新昌中学 林侃
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为齐宣王分辨了“不能”与“不为”,他把“不能”定义为力有所不及,把“不为”看作是力有所及却不愿去做,这两种行为从结果上来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巨大的差别,事实上却有完全不同的情感倾向,也代表了不同的价值判断。 《孟子》中有“挟太山以超北海”一说,这自然是人力无法触及之事,放弃把它付诸于实践的想法,可以说是明确而智慧的。孟子又说“为长者折枝”,这其实并非一件无法达成的事,甚至可以说相当简单。正常人举手投足即可将其完成,却要以“我不能”来作为借口推脱搪塞,所以孟子才有些气愤地将这种行为表达为“不为”。而我们中国儒家那种外圆内方的精神气质就在这种“不能”与“不为”的对照之中表现出来:面对不存在现实可能的事物不去强求,面对力所能及的事物不去推卸。
而要拥有这种优秀的精神气质,我想首先还是需要我们培养出清晰的判断能力,判断出何事为“不能”之事,我们无力插手,何事仅仅是一些人看来的“不为”之事,其实我们完全有能力也应当去完成。这种判断能力来源于多个方面的培养。
首先需要的就是对外界现实也就是达成目标的硬件的判断,某一事物到底有无可能完成,是挟山跨海的痴人说梦,还是为老人尽一点绵薄之力的举手小事,对它们的判断才是我们做出反应是否要为此动手将其付诸于实践的依据。同时,对应希臘圣城德尔菲神庙上那句千年已过仍然困惑每一位思考者和行进者的哲学命题:“认识你自己。”优秀的判断能力也需要对自身有足够深入准确的了解,包括能力、性格、心态由内到外、由硬到软等许多侧面,进而去利用这些侧面同现实情况进行连接,把优秀的精神品质放到实践之中。
在对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有了清晰的判断之后,我们还需要一种做出选择的胆气。一位当代小说家在回答“为什么不写一个历史故事”的疑问时,回答说他认为当下更迫切,更重要,不处理当下的主题,他良心上过不去。这种胆气在有了判断之后就显得尤为可贵。面对“不能”之事,有胆气选择不做,面对“不为”之事,有胆气不用“不能”来推脱,坚持完成到底。这种柔软之内的坚硬和有原则,正是这种摇摆更宝贵的部分。
还是开头的那个问题,“不能”和“不为”都是没有把事情完成,然而他们的精神内核确确实实是完全不同的。只是我们都需要用清晰的判断和坚决的胆气,在“不能与不为”的平衡拉扯之间做出更好的抉择。(指导教师/张晗)
【教师评点】文章从分析材料核心语句起笔,以“事实上却有完全不同的情感倾向,也代表了不同的价值判断”启动论述。本论部分作者先分析孟子话语中的情感态度,引出论述核心——中国儒家的那种外圆内方的精神气质,接着才开始展开真正的论述,在展开论述的过程中运用的素材既有经典素材,又有时新素材,有较强的可读性。在收束部分,作者回到了开头,以短句再次提醒读者“不能”和“不为”的共性与区别,同时提供了应对之策,收束完美。但略有不足的地方是,对试题语句的把握不够准确,如第二段中对“为长者折枝”的分析,是悖离原文的。原文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故意不为老人折枝,所以,用“并非”“甚至”“正常人”衔接,一连三句进行分析,搞得复杂了。
编辑/李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和孟子有以下这样的对话。
(齐宣王)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盂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日:‘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要求:请根据以上对话的内容,以“不能和不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名师解读】
这则材料在立意的开放性上具有多重角度,加上试题要求以“不能和不为”为话题,立意空间变得更加充裕。同学们不难有话可说,但是要说得精彩,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常见的构思是:对“不能”与“不为”作一下简要比较,将话题材料中的现象重新“复述”一遍;然后再列举现实生活中一两个类似于话题材料中的例子,进行一番“描述”;最后再对“不能”与“不为”的诸般现象作一下“批判”。这样的构思自然可以成文,但是这种“就事论事”式的构思难以使文章摆脱平庸的“面相”。同学们不应只就“不为”与“不能”的表面做文章,而应该深究“不为”与“不能”背后的原因,这才是文章立意的“关键”所在。此角度具体解析如下:“不为”蕴涵着“能为”,选择“不为”实际上体现了人性中“恶”的倾向;“不能”,表达的是一种客观能力的制限;“不为”传达的是人的态度、修养、文明与习惯养成的问题,它的存在与发生,反映了一个社会教化与风尚高下的分野;让“不为”消泯,有赖于教育,一个人唯有从小受到良好的道德文明的熏陶与感化,才有可能克服“不为”的现象发生;区分清楚一个人是“不能”,还是“不为”,才能慧眼识英才。
立意角度一:不能则可不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凡事要量力而行。事情真的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则无须“打肿脸充胖子”,放弃另选才是出路,硬撑下去只会增加自身的痛苦,甚至将事情弄坏。做到量力而行,不能则不为,做最好的自己,虽然此种处世观不能保证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可以确定的是,不量力而行,一个人一定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选材小贴士:这一专题素材较多,可以从古今中外俗语名句中选材,选择前人有关量力而行的语录,如成语“螳臂当车,自不量力”,俗语“鸡蛋碰石头”;道格拉·拉赫的语句:“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但是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或举古今不自量力的事例,如春秋时期,有两个小的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是息国。息国实力相对弱一些,但息国夜郎自大,向郑国发动了战争,最终落得大败。
立意角度二:不能也要为。世间有一种壮烈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对于不能做到的事情,人们也拼命去做。不可否认,人类不是超人,有时候确实会遇到无法改变的事情,但这些事情一旦涉及到一个人是站着死还是跪着生的尊严问题时,人们就会无视“不能”,勇敢前行。正是靠着这种倔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缔造了无数奇迹。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名言素材如指挥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朱可夫元帅的话语“假如我知道前进的路上有雷区,我也会让部队直接开过去”。还有中国的俗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事實类材料如伟大的文学家歌德的例子:40岁那年,梦想着成为一名画家的歌德游历意大利,在看到了真正的造型艺术杰作后,决定放弃绘画,转攻文学。虽然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一种冒险,但他认为自己已无退路。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摸索,歌德日后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
立意角度三:不为则可耻、无能。材料中的“不为”指的是能做却不愿意做或者逃避做,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心态。这样的处世态度是消极的,进一步而言,这样的态度实际上牵涉到一个人的品质——自私、缺乏责任心、不诚信、不善良、怠惰等。而故意屏蔽了能力的人,从长远角度讲也就意味着无能。
选材小贴士:这一方向可从责任以及品质两个角度选择材料。关于责任,可以选用《蜘蛛侠》电影中的台词“如果你有能力解决困难,却不去做,一旦有坏事发生,就是你的责任”。关于品质,可以通过分析“故意不为”后面的原因得出,比如自私、懒惰、没有社会责任感等。
【高分素材】
推荐素材一: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除了自己,没有人能知道你能做什么,甚至在做之前,连你自己也不知道有这个能力。”
素材点拨:这段名言素材可以用来阐述“不能则可不为”“不能也要为”等观点。这则素材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应量力而行,对于确实不能做的事情,则不必勉强;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不激发自己的潜能,则不能有“大作为”。
推荐素材二:
地震中17秒护孩子撤离
2020年7月2日上午11点11分,贵州赫章县突发4.5级地震。乡村幼儿教师何梅用时17秒,将32名孩子有序撤离教室,无一人受伤。这场被称为“教科书式的撤离”是贵州赫章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何梅在地震发生时交出的一份“安全答卷”。
接受记者采访时,何梅说道:“当时来不及想自己,脑袋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让孩子躲起来。”何梅说,“这完全就是一种本能,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退步的空间。既然孩子交到我们手上,保护他们就是我们老师的责任。”
素材点拨:这是一则新闻材料,可以用到“不为则无能”这一观点。何梅老师以“本能”拯救了孩子,实际上是勇于作为的体现,和若干年前汶川地震中抛离学生率先跑出的范姓老师相比,后者则是“有能”而“不为”,也就变成了“无能”。
【素材演练】
不能与不为
浙江省新昌中学 林侃
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为齐宣王分辨了“不能”与“不为”,他把“不能”定义为力有所不及,把“不为”看作是力有所及却不愿去做,这两种行为从结果上来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巨大的差别,事实上却有完全不同的情感倾向,也代表了不同的价值判断。 《孟子》中有“挟太山以超北海”一说,这自然是人力无法触及之事,放弃把它付诸于实践的想法,可以说是明确而智慧的。孟子又说“为长者折枝”,这其实并非一件无法达成的事,甚至可以说相当简单。正常人举手投足即可将其完成,却要以“我不能”来作为借口推脱搪塞,所以孟子才有些气愤地将这种行为表达为“不为”。而我们中国儒家那种外圆内方的精神气质就在这种“不能”与“不为”的对照之中表现出来:面对不存在现实可能的事物不去强求,面对力所能及的事物不去推卸。
而要拥有这种优秀的精神气质,我想首先还是需要我们培养出清晰的判断能力,判断出何事为“不能”之事,我们无力插手,何事仅仅是一些人看来的“不为”之事,其实我们完全有能力也应当去完成。这种判断能力来源于多个方面的培养。
首先需要的就是对外界现实也就是达成目标的硬件的判断,某一事物到底有无可能完成,是挟山跨海的痴人说梦,还是为老人尽一点绵薄之力的举手小事,对它们的判断才是我们做出反应是否要为此动手将其付诸于实践的依据。同时,对应希臘圣城德尔菲神庙上那句千年已过仍然困惑每一位思考者和行进者的哲学命题:“认识你自己。”优秀的判断能力也需要对自身有足够深入准确的了解,包括能力、性格、心态由内到外、由硬到软等许多侧面,进而去利用这些侧面同现实情况进行连接,把优秀的精神品质放到实践之中。
在对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有了清晰的判断之后,我们还需要一种做出选择的胆气。一位当代小说家在回答“为什么不写一个历史故事”的疑问时,回答说他认为当下更迫切,更重要,不处理当下的主题,他良心上过不去。这种胆气在有了判断之后就显得尤为可贵。面对“不能”之事,有胆气选择不做,面对“不为”之事,有胆气不用“不能”来推脱,坚持完成到底。这种柔软之内的坚硬和有原则,正是这种摇摆更宝贵的部分。
还是开头的那个问题,“不能”和“不为”都是没有把事情完成,然而他们的精神内核确确实实是完全不同的。只是我们都需要用清晰的判断和坚决的胆气,在“不能与不为”的平衡拉扯之间做出更好的抉择。(指导教师/张晗)
【教师评点】文章从分析材料核心语句起笔,以“事实上却有完全不同的情感倾向,也代表了不同的价值判断”启动论述。本论部分作者先分析孟子话语中的情感态度,引出论述核心——中国儒家的那种外圆内方的精神气质,接着才开始展开真正的论述,在展开论述的过程中运用的素材既有经典素材,又有时新素材,有较强的可读性。在收束部分,作者回到了开头,以短句再次提醒读者“不能”和“不为”的共性与区别,同时提供了应对之策,收束完美。但略有不足的地方是,对试题语句的把握不够准确,如第二段中对“为长者折枝”的分析,是悖离原文的。原文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故意不为老人折枝,所以,用“并非”“甚至”“正常人”衔接,一连三句进行分析,搞得复杂了。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