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似是而非”课火爆,专辨“伪科学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为了驳斥一个伪科学,纠正误解,更是启发思考,树立科学精神,帮我们看清这个繁复而复杂的世界
  2019年秋季新学期,“似是而非”课程第一次出现在复旦大学的课表上,立刻成了爆款。课程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的多位教授,旨在以人们司空见惯和熟视不思的现象为例,阐述什么是“伪科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本学期开设14讲。
  在大学开设此类课程真的有必要Ⅱ马?事实上,学历与识别伪科学的能力并不是一回事。日前引起质疑的量子速读培训班,其学员家长就不乏高学历者。“太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时常会有错误的认知,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尤其是当他们面对本专业之外的一些争议时。”课程组织者、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楼红卫教授说。
  在《似是而非》第一节课“用数学发现谬误”上,楼红卫提出了一个疑问:某防火用具推销员说“家里发生火灾时,不能往卫生间跑,因为统计表明,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这个说法对不对呢?“对与不对,不在于论据的对错,而是在于从论据‘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到论点‘不能往卫生间跑’的推理逻辑谬误。”楼红卫说,不论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是不是最多,都无法推断火灾时是不是应该往卫生间跑。
  “这种逻辑上的错误广泛存在于大量统计数据和新闻报道之中。它们站不住脚,经不起争论,却让人印象深刻并难以抗拒。”如今,似是而非的“科学论断”层出不穷。“希望这门课能够纠正公众这些印象深刻、涉及不同学科的偏见,或解答长久以来混淆的疑惑。”楼红卫说。课程命名者卢大儒教授更希望通过这门课,能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非此即彼,不应该盲目把现象或片面的知识上升到普遍真理,而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去寻找答案。”
  这门课程虽然归类通识课,实际上更像是一门常识启蒙课,其精髓在于其建基逻辑和知识之上的批判性思维。因为有了这样的立足点,才能在众说纷纭中坚守标准、服膺常识、坚持定见。有了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才能在谬说盈耳时仍能不趋强势、冷眼待之、不为其动。“我们的学生未来走上社会时,不仅应该具备用科学和逻辑的眼光分辨身边世界的能力,也应该对这个世界产生更积极的影响,而不是仍然带着对科学谬误的深深认同。”楼红卫说,这也是他和许多同事的共同想法。
  媒体评点:有学者指出,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年人并不缺乏获取知识类信息的渠道,但也比过去更加需要基础理论及科学思辨來支撑起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似是而非”等类似课程,呼应了不少青年人的“思辨饥饿”,是一次有益的教学变革探索。恰如授课教授盛卫东所说,“浪潮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我们要深究背后的原因。如果我们不仅能建立是非观,而且可以洞悉背后的推手是怎样的,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认知繁复而复杂的世界”。(许东远、吴振东,新华网;许晓芳《广州日报》)
  话题拓展:“似是而非”,一堂常识启蒙课;去伪存真;坚信常识;提升学生的辨识思维;树立科学精神,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广州日报》、光明网等)
其他文献
1米65的身高,瘦削的身材,灰白的头发,穿了几十年的西装皮鞋,用了几十年的旧木书桌……与极简的物质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是一位精神世界极为丰富的老人。他床头的收音机里放着苏州评弹,书架上摆着上个世纪的漫画书,喜欢一边看漫画一边跟着画,还喜欢骑着自行车、背着照相机出门去拍那些即将消失的哈尔滨老建筑……他的身影,不只驻足在哈尔滨的老建筑旁,徘徊在各个地方的旧物摊前,还出现在讲台上,出现在实验室里,出
在社会流动迅速的当下,飞机的乘客之间通常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即使张红不说明自己就是医生,即使张红医生没有“该出手就出手”,也难以被他人发现。“用嘴为乘客导尿”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有可能被感染;面对在飞机上突发疾病的病人,身为医生的张红出于本能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过人技能帮助患者转危为安。  本能说到底就是医者仁心的专业主义和职业伦理,面对需要救治的病患,如果自己麻木、冷漠地袖手旁观,不仅背离了自己的
朱松纯出生于湖北省鄂州市,是华人AI领域的顶级学者,曾担任美国视觉、认知科学、AI领域跨学科合作项目MURI首席科学家,全球著名计算机视觉专家,统计与应用数学家、人工智能专家。现任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三次问鼎计算机视觉领域国际最高奖项——马尔奖,在认知科学领域,如视觉常识推理、场景理解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解读角度一:从一而终  素材呈现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为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的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期题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电视访谈节目。在众多嘉宾的发言中,有三个关键词被反复提及:共鸣、简单、有希望。在嘉宾发言结束后,主持人向现场观众询问:嘉宾提及的三个关键词中,哪一个关键词让你感触最深?假设你是现场的一位青年观众,被邀请上台就主持人所提的问题发言,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与思
跟妻子一起在海边散步。看见一名女高中生兴冲冲地跑过来,然后突然在我们前面停了下来,同时从书包里掏出一面小镜子,一边对着自己的脸照了半天,一边还理了理头发,最后用手握緊拳头低声说:“好了。”说完,撒丫子跑了出去。原来前面有一名男高中生正往前走。女学生跑到男生的前面说:“真巧,你今天也在这里啊。”那语气很软,完全没有她握拳的劲头。这时的黄昏很美。
“想象力跟不上科技水平”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程度上缘于功利教育。在应试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考试什么才学什么,整天淹没在“题海”中,课余时间奔波于各种补习班。孩子们可以说连想象的工夫都没有,何谈想象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青少年无暇获取科技前沿知识,自然不可能跟上科技发展。与语数外等学科相比,科学由于不在考试范围,往往被一些学生和家长所忽视。然而,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莱昂纳德·科恩睿智而富有哲蕴的阐释,激励我们面对生命中的挫折时,以乐为灯,长路有梦。  纵观古今,虽然中国文人们从不间断地遭受了黑色政治旋风的袭卷,但总遮不住他们朗照在大地上空的光亮。在坎坷的仕途中,他们总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唐代诗豪刘禹锡在官场屡遭排挤,郁郁不得志,身居陋室却只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政治抱负不得实现时,只是大笔一挥,写下“沉舟侧畔千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某次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就所喜欢的书中人物畅所欲言。通过同学们的积极发言可以看出,下列人物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  伯夷 关羽 贾宝玉 林冲 孙少安 高觉新 钱墨吟 白嘉轩 堂吉诃德 爱斯梅拉达  上述人物能引起你怎样的共鸣?请你选择两到三位人物确定某一主题,结合自身读书体验及社会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典型的驱动作
近日,一张少年仰头赏樱花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中不断转发。照片里,一个穿校服的少年驻足仰望头上怒放的櫻花,那么专注,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照片中的场景发生在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校园内,照片中驻足赏樱花的少年名叫许叶煊,是高一音乐班的学生,拍摄者是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校长周晓天。  “樱花树下美少年”“在听花的怒放”“可亲的校长,可爱的学生”……一位校长,随手拍了一张学生赏花的照片,没想到令网友们深受触动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48% 的受访者存在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这种心理被一些忧思的社会学家称为“配角综合症”。  2. 喜剧演员吴孟达刚刚在香港病逝,让香港和内地的很多网友陷入悲痛之中。有人说:“从来没有哪个配角,像他这样光芒万丈!”  班级计划举行一次讨论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亲爱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