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台S波分裂研究

来源 :内陆地震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atsca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SAM方法对重庆市荣昌台2000~2006年(缺2001年资料)的数字地震资料进行S波分裂的计算分析,并讨论了其与该区构造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S波快波偏振方向主要集中分布在NW向40°~45°、75°~85°。认为S波快波优势分布方向为NW向,与荣昌地区所受区域应力场方向大致一致,与该区的主要基底断裂走向接近垂直,反映了该区应力场的大致轮廓,为地震预报提供信息。
其他文献
为计算不同时刻介质中的形变位移,提出用近似模型代替有一定流变和给定作用力系的介质某一边缘问题解。最优化反演问题解带有近似模型的自由参数,为求出模型自由参数系,将反演问
针对相位差谱具有对数正态分布的特点,选取西部67个强震记录计算了各自相位差谱对数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再将其转为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将正态分布的均值和相位差看作震级和震中距的函数,选取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均值和标准差随震级和震中距变化的关系式。最后对已知强震记录,将其震级和震中距代入回归方程求出均值和标准差,利用均值和标准差产生的地震动时程与实际记录十分接近。
利用新疆伽师震区附近的喀什、乌什、巴楚3个数字台记录到的伽师地震序列波形资料,开展地震波谱研究。首先分析了伽师6.8级地震序列各台的地震波拐角频率及其比值的时序变化特征,然后从中选出对这3个台都有较好记录的66个地震事件,进行拐角频率比时序变化特征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这3个台的拐角频率及其比值在伽师6.8级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尤以比值的变化更为明显,而且不同台站间的变化趋势存在较为明
富蕴台金属水平摆倾斜仪从1976年开始投入观测,在没有提高周期的情况下,1985年光杆距由1 m增加到2.5 m,1994年又增加到4 m。格值也由最初的0.017″/mm变为0.004 16″/mm,仪器
通过第一形变站人工水准前视读数变化和克孜尔水库垂直形变监测网推算第一形变站附近断层下盘和上盘沿测线方向地倾年变速率及地倾方向,发现断层附近地面以断层为分界朝着相
采用1970~2004年新疆区域台网观测的地震目录,通过对小震频度进行普查与统计检验,筛选出了4个具有较高预报效能的特定小区。研究了中强以上地震之前4个小区的异常特征,并据此制定出定量或半定量的单项预报判据指标。同时对6级以上地震前4个小区异常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综合预报判据指标。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时间尺度为8个月的中短期地震预报是有一定效能的。最后,对所得结果的可能物理机制等问题进
介绍了哈萨克斯坦扎尔干特阿拉善30号井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对其15年来的交换资料进行了初步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震中距为300 km、400 km范围内,5级、6级地震的异常项目比例分别可达55.6%、61.1%,而7级大震(或6级震群)远兆的异常比例仅为16.7%。且在异常时间、异常形态上,5级、6级和7级地震(或6级震群)各有其特点和差异。
分析了浙江省宁波地震台ZK03井动水位、VS垂直摆倾斜仪资料出现的异常,认为这些异常可能是印尼8.7、8.5级地震的同震变化现象。8.7级地震后,动水位表现为水震波引起的脉冲和阶跃变化并抬高水位。垂直摆倾斜仪资料表现为形变波引起的脉冲和阶跃变化,EW向出现最大幅度约为408.328 2×10-3″的脉冲式向东振荡波,并向西出现阶跃变化;NS向出现最大幅度约为295.191 7×10-3″的脉冲式向
一般情况下,地震波分量中的水平分量和竖向分量是造成框架结构破坏的重要因素。本文中以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将空间框架结构简化为平面框架结构,基于平面杆系模型并忽略平面框架体系的水平杆件——梁的轴向变形,建立体系水平和竖向耦合振动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对结构进行了水平和竖向地震波耦合激励下的弹性动力时程计算。与体系单维输入竖向地震波之弹性动力响应进行对比后,发现耦合激励下框架边柱竖向响应变大而中柱竖向响应变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