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应力场相关论文
为研究霍山地区丛集地震活动地震断面的几何形状及滑动性质,本文基于安徽地震台网给出的2008年1月—2020年12月霍山区域内小震资料,......
为了研究深部开采动力灾害与钻孔应变之间的联系,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孤岛采区”在周边采区开采过程中应力场演变规律以及分布形态,......
基于川滇地区2000年1月—2017年3月2600次ML≥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文中对震源机制相对密集的次级地块和断裂带进行了震源机制量化......
本文使用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资料,全面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到中国西部的地震活动时空特征,震源机制解结果及区域应力场特征.......
一定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格局是受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研究地壳应力状态和变形情况及其分布规律,有助于了解区域构造特征及其规律,......
采用了汶川MS8.0地震发生后到2008年8月3日期间,四川、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固定地震台站和应急流动台站共计89个台站记录到的地震......
本文选取滇东北及川滇交界北纬26.0~27.5°,102.5~105.5°作为研究区,该区2003年以来发生了7组10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6.0级以上地震一......
根据线性滞弹性体松弛模型,发展一套应用台站记录的P波第一周期信号观测的群速度延迟和地震波的传播走时反演得到介质品质因子的测......
川东南地区这种构造特征对晚期油气聚集成藏有重要意义:褶皱和断块形成了大量的构造圈闭.断层及与之伴生的裂缝系统为油气的纵向运......
介休井位于太谷断裂与霍山断裂交会处,井区内构造复杂,岩石裂隙发育.自2011年以来介休井水位在趋势上升的状态下从2013年底出现了3......
地震是地下介质受到应力作用产生破裂的自然现象,分析强震震源区应力状态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对于了解和预测地震的形成过程......
本文是笔者在主持万家沟水库工程地质勘察及试验研究总结的一部分。在大量野外勘察和试验研究基础上,对工程的区域稳定性从多角度进......
本文中分析了从高温合金熔体快速淬火形成非晶态合金带的固化过程。指出非晶态合金带的不同部位在固化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固化推进......
本文在系统整理青藏块体北缘跨断层测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形变类型的划分,探讨了不同类型形变所反映的断层运动性质。据此,论述了研......
分析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8.9特大地震引起的区域应力场变动,对邻区其他主要潜在震源应变进程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亚洲......
用王吉易等人的地下流体附加力源的研究思路,分析了晋5—1井水位的3次高值变化,表明,这3次水位变化是华北区域应力场增强、大范围应力调整......
通过对1992年河南登封4.7级地震的资料分析,表明拐河老井地下水位变化是区域应力场的变化效应。在时间上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和构造体系上有一......
利用矩张量反演方法反演了 1996年 6月 1日天祝 -古浪 5 .4级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 ,并与该区小震综合断层面解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
用 P、S波振幅比方法反演了 1988年 11月 2 2日肃南 5 .7级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 ,计算了对应的 P轴 T轴。结果表明 ,前震的一组节面......
一、前言地壳表面的形变与地质构造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反映区域应力场不断变化作用的结果。在地表地质及深部探测工作所查明......
地震为何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地震波引起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导致人员伤亡,造成了地震灾害。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本文从地震活动的时空概貌,全国和全球的地震背景以及太阳—地球物理因子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分析甘肃地区的地震形势和趋势,並从中......
本文用平面应变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西南地区1970年—1976年5次大于7级地震的蕴育过程中,介质性质变化对区域应力场的影响,给出了各......
本文研究了溧阳两次地震的前震活动现象,发现溧阳两次地震的前震活动图象具有某些共性特征:(1)前震活动的时间尺度雷同;(2)前震活......
随着新资料的积累,现在应对以前发表的东北日本晚新生代的构造发育史重新进行编写。本文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主要从区域应力场......
本文对非均质地壳的现代形变和破裂过程,构造体系与地震体系,前兆体系与破裂信息以及我国大陆区的强震破裂带(破裂区)与破裂网等问......
本文在列述了大量无震异常事实后提出,无震异常与有震异常,都是现代地壳运动的结果和表现之一。我们用考古和云南地区大地测量资料......
通过对1982年4月14日海原5.5级地震的研究表明: 1.地震前ρs趋势异常以下降为主,临震异常则有升有降,表现了幅度大、速率快的特点......
1976年我国大陆地震活动高潮时段过后,在地震监视预报中又遇到一些新问题。就华北而论,1978年4至6月、1979年6至8月和1981年7至9......
多年积累的丰富观测资料表明,各地区在不同震级的地震发生前,常可观测到变化形态类似的水氡前兆异常现象,且有的还将异常变化过程......
本文根据断层在孕震过程中伴随有蠕动这一事实,利用裂隙位错的数学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构造地震的震源模式——局部内应力源模式,......
1976年内蒙的和林格尔发生6.3级地震之后,唐山7.8级大震之前,太原北格地区于6月19日出现小震群活动,这次小震群的活动,是在华北北......
震群是地震活动的一种形式.但对震群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只是在构造地震中,根据最大地震能量占整个序列总能量的百分比将震群列为一......
本文初次讨论了我国西南地区气压场的变化与云南中强震发生的统计联系,发现震前震区常受相对低压控制,而外围多为相对高压的形势。......
本文研究了珠穆朗玛峰以东的我国西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并与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作了对比。结果指出1966—1976年间西南地区的地震......
通过对华北第四活跃期高潮期强震发生前中小地震的时、空、强分布图象的研究,发现每次七级以上强震发生前区域地震活动都经历过一......
北票台吉竖井自一九七九年四月二十八日发生3.8级地震以来,几年来先后有十余次有感地震,地震破坏了竖井附近地面建筑物,破坏范围......
本文从发震构造,震源机制及地震序列特征等方面研究了普义6.0级地震与磨黑6.8级地震关系,认为它是磨黑6.8级地震的剩余应变能的再......
近年来,人们对两个地区强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且探讨的空间范围、时间尺度日趋广泛。这种研究不同空间范围、......
深阳6.0级地震前,震中周围较大区域内的地震活动性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震前较长时间里出现了地震活动的“空环”图象及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