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分析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an79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行为的第一个步骤。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而受个人主观影响,不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课堂教学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一、语文教师理解教材差异的表现及影响
  (一)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系统、不深入
  在一些课堂教学及课例中,明显能看到有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不能系统了解,更别说是深入解读,部分老教师还是停留在经验教学层面,大部分新教师则完全依赖他人的教案摸石过河,教学时不会去主动寻找理论作支撑。
  (二)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不准、本末倒置
  每一篇的教材都有其选编目的,都有要传授的重难点知识。教材重难点的把握,是课堂教学的首要问题,也是核心问题。而教师对教材理解的差异,常常会造成对教材重难点把握的偏差。
  (三)导致学生学习被动、兴趣缺乏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基于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决定了他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教材理解的偏差往往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使学生学习被动、缺乏兴趣。
  (四)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和行为交流不通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包含着情感和行为的交流。教师因对教材的深入解读,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教材中去,与作者、文本融为一体,随着教材的情感跌宕起伏。而学生往往也会将对教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反之,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纵观当下的课堂,教师理解教材存在依赖思想,往往以教参中的重难点为目标,或以考试的重难点为导向,忽略了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教师教学一旦离开了教参,就什么也不知道,甚至连重难点都把握不住,这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产生教材理解差异性的原因
  (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影响教师理解教材差异的主要原因。教师不注意平时的学习提高,缺乏相应的专业训练,就无法对教育理论系统地进行钻研学习,从而影响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当然也有部分教师则习惯网络教学设计的“拿来主义”,以及照搬教参现成的“教材分析”这类方便、低效的教学模式。
  (二)缺乏“目标意识”而趋向“功利意识”
  正是缺乏对课程目标、年段目标、课时目标的系统认识,一些教师把考试分数作为教学中的目标,为了达到“功利的目标”,违背语文的精神,与课标背道而驰。教师解读教材的导向偏差,最终也会影响教学的效益。
  (三)理解的层次浅、随意性大
  教师解读一篇教材,实际上是与作者进行一次深入的心灵交谈,教师应该是作者的代言人。一些教师解读教材时,对文本内容的浅尝辄止,缺乏品味文本的意识和能力;还有的对教材粗略浏览,随意解读,凭着经验和直觉解读文本。
  三、缩小教师理解教材差异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教材理解水平的提升实际上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材教法和语文修养的提升。对教材的理解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但它又不仅仅是方法和技术,更关系到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作为教师,就应当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水平。
  (一)多读书、读好书是语文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素养的最佳途径
  腹有诗书气自华,才到高处重也轻。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多读书,不但要读本学科相关的书籍,更要读本学科以外的一些书籍,既要达到读书的“量”,又要有一个读书的“质”。首先是认真研读语文新课标,这是教师理解教材的基础,只有深入领会新课标的理念,用理论指导实践,教学中才能灵活运用,才能准确地把握住课程目标、年段目标及课时目标,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二)加强教师实践中的自我反思、总结分析
  新课程需要“会读书、会研究、会上课、会反思”的新型教师。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教师才能看到自己理解教材的差异性和随意性。只有通过课后的一次次反思,才能纠正教师理解教材的导向偏差。也只有通过实践、反思、研究,才能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真正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主人。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一堂成功的课,并不仅仅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还凝结着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其他因素。教师理解教材的差异性,既存在必然性,也存在着偶然性。对教材的理解既不应当完全统一,也应尽量减少标新立异。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正确对待、认知自己对教材解读的差异性。不断提高自己对这种教材解读的能力,才能使自己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育新分校)
  □责任编辑:范宏芳
其他文献
任务型教学在我国日益受到关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这一教学理念是交际法的最新发展,克服了交际法在教学活动中出现大量非真实交际的问题,提出通过引
期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民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传统的教育机制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教育需求.在这样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交互式电子白板以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出现,不仅
减负的关键是增效,而增效的关键在课堂.要把“减负”落到实处,就要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乐学中减轻负担.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化、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也愈加重视,全面性地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小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地减负与轻松学习。以《义务教
文章着重论述了激励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多种作用,旨在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multiple roles of motivation theory in ph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阅读能力,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运动技术水平的日益进步,运动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比赛更加激烈,竞争日益残酷。为了能在竞赛中取得更优异的运动成绩,就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训练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