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进行能力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素质教育体现了学生以人为本,注重情感教育的思想。但我们现行的教育思想却忽视了这一点,以至我们的学生仍旧是拼命读书,听从老师教诲,其他都不重要。因此,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听老师话;在家里,听父母话。不管什么事,只要老师说了才肯做,只有老师讲了才肯听,没有主动性,没有自觉性。
许多学生在学校里常常犯错,违反纪律,还有些同学没有卫生习惯,随地乱扔垃圾,如此种种现象,而只有当老师提出来了,批评了,教育了,他们才会意识到,才会改正。然而一转身,他们又会照旧。我们不能只怪学生,不能等到学生违反了,才去教育。但老师也不可能每天对着学生苦口婆心的教育,或者采用惩罚的手段,毕竟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如何能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不需要老师教育,就能自律呢?
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发现学生主动性,自觉性较差。一开始,我常采用懲罚措施但效果总是不好,违反纪律的同学还是照样违反纪律;乱扔垃圾的同学还是乱扔垃圾。怎么办呢?难道我们教育就是靠老师来看管,靠办干部监督吗?我想教育还是要以人为本,应该多采用鼓励、肯定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
一、激励机制
小学生最缺乏自觉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没有意识。作业时常不做或忘记带回家;废纸到处乱扔,自己的课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么,没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闹,今天你头出血,明天他手擦破皮。当班主任的最头痛,不管怎么说都没用,上课讲了,下课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就是有好胜心理,也爱挑别人的毛病。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让他们形成自律。开学初,我在墙上最显眼的地方布置了一块“比比谁最棒”的荣誉角。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你可以布置任务和要求。但刚开始,要求不能过高,从浅入深,逐步提高。同时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帮助别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
每次利用班会课,总结学生们一周来的表现情况,指出缺点,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分发小红星。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也不要吝啬小红星,只要有肯定之处,都可以得到,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小红星可以让学生自己贴到荣誉角上去,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学生的行为都有明显提高,很多事情无需老师督促,学生之间便会相互指出,然后加以改正。
二、形成自律
学生渐渐的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们的大脑里开始会比较,但出发点大多考虑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责。他们所想到的还比较片面,有时还不够成熟,自律能力还不够强。此时应当加强他们的行为规范。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需要,利用班会课通过学生提议,老师完善,共同制订了“班级公约”。
这样,学生每天都有了行为准则,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便提高。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每位学生都能较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
有了责任,才有动力,才会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能只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许多学生在学校里常常犯错,违反纪律,还有些同学没有卫生习惯,随地乱扔垃圾,如此种种现象,而只有当老师提出来了,批评了,教育了,他们才会意识到,才会改正。然而一转身,他们又会照旧。我们不能只怪学生,不能等到学生违反了,才去教育。但老师也不可能每天对着学生苦口婆心的教育,或者采用惩罚的手段,毕竟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如何能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不需要老师教育,就能自律呢?
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发现学生主动性,自觉性较差。一开始,我常采用懲罚措施但效果总是不好,违反纪律的同学还是照样违反纪律;乱扔垃圾的同学还是乱扔垃圾。怎么办呢?难道我们教育就是靠老师来看管,靠办干部监督吗?我想教育还是要以人为本,应该多采用鼓励、肯定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
一、激励机制
小学生最缺乏自觉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没有意识。作业时常不做或忘记带回家;废纸到处乱扔,自己的课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么,没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闹,今天你头出血,明天他手擦破皮。当班主任的最头痛,不管怎么说都没用,上课讲了,下课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就是有好胜心理,也爱挑别人的毛病。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让他们形成自律。开学初,我在墙上最显眼的地方布置了一块“比比谁最棒”的荣誉角。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你可以布置任务和要求。但刚开始,要求不能过高,从浅入深,逐步提高。同时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帮助别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
每次利用班会课,总结学生们一周来的表现情况,指出缺点,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分发小红星。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也不要吝啬小红星,只要有肯定之处,都可以得到,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小红星可以让学生自己贴到荣誉角上去,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学生的行为都有明显提高,很多事情无需老师督促,学生之间便会相互指出,然后加以改正。
二、形成自律
学生渐渐的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们的大脑里开始会比较,但出发点大多考虑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责。他们所想到的还比较片面,有时还不够成熟,自律能力还不够强。此时应当加强他们的行为规范。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需要,利用班会课通过学生提议,老师完善,共同制订了“班级公约”。
这样,学生每天都有了行为准则,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便提高。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每位学生都能较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
有了责任,才有动力,才会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能只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