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垂直整合”模式,近年来,重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增大。及时把握信息产业尤其是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特征,分析其对重庆节能减排带来的好处和压力,有助于为未来企业和政府制定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设备制造业能源消耗迅猛增长,未来将给重庆带来不小的能源压力;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远小于工业、全市水平,但是相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重庆借助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有助于重庆能源消耗碳排放的控制以及减排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信息设备制造业;能源消耗;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17202
1引言
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信息产业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信息产业较之传统产业,能耗低、排放少,是低碳经济下大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重庆位于西部内陆地区。由运输距离形成的物流成本,会抵消任何劳动力、土地、煤电油低成本的优势,没有办法像沿海城市那样,依靠便利的水运条件做来料加工。这也是20多年来,我国已形成上万亿元的加工贸易规模中99%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很少向内陆成功转移的制约因素所在。“一头在外,一头在内”的“垂直整合一体化模式”随即浮出水面,即沿袭销售市场“一头在外”的同时,将原材料、零部件等生产全部实现本地化,聚集在同一城市和地区,大大降低了进项物流成本。此举以创新模式解决了物流成本、产业配套等问题,形成全产业链的近距离紧密且稳固联系的IT产业聚集,为重庆发展笔记本电脑产业开辟了一条具有启示意义的路径。
近年来,笔记本产业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迅速增大,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能耗和碳排放如何变化,对重庆节能减排带来哪些好处和压力?这些问题的回答都依赖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本文基于2007-2012年信息设备制造业发展的能耗数据,在研究信息设备制造业能源消耗特征与碳排放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发展对于重庆工业和全市整体能源效率水平的影响,分析了其碳排放与产业总产值的变化趋势和关系,以期为未来企业和政府制定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特别说明,本研究中的碳排放均指二氧化碳排放。
2信息设备制造业能源消耗分析
2.1能耗总量增长迅猛,未来将给重庆带来不小的能源压力
研究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2008-2013年《重庆市统计年鉴》。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在分析重庆市信息设备制造业能耗和碳排放时主要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数据代替。能源种类选用年鉴中归纳出的主要部分,包括原煤、焦炭、汽油、煤油、柴油、天然气和电力,各年份能源消耗数据见表1。在计算信息设备制造业能耗时,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把除电力之外的各能源单位统一成标准煤,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见表2。电力的折算按照电力等价值折标准煤系数计算,其折标准煤系数为0.404千克标准煤/千瓦时。2007-2012年信息设备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重庆市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能耗总量逐年增加,从2007年的2.797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12年的29.839万吨标准煤。特别是2009年之后,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能耗总量增长尤其迅猛,2010年同比增长117%,2011年同比增长132.6%,2012年同比增长40%。其能耗总量占全市能耗总量的比例从2007年的0.058%增长到2012年的0.36%,占全市工业能耗总量的比例从2007年的0.11%增长到2012年的0.85%。可见,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能耗比例的不断增加。按照重庆“十二五”规划的笔电产业产值将突破1万亿的发展目标,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能耗将占工业能耗比较大的比重。
从主要能源消耗来看,电力和天然气增长相对快速,尤其是电力的消耗从2007年的6351万千瓦时增长到2012年的67490万千瓦时,年均增长60.43%。而重庆本身电能供给不足,全市电能消费的30%需从市外送入。加上水电是季节性电能,与重庆电网缺电特性不一致,持续性不强。随着笔电产业的发展,能源消耗的进一步增大,必定给重庆带来不小的能源压力。
2.2能耗强度远小于工业、全市能源消耗强度
研究选取万元产值能耗为能耗强度指标来分析信息设备制造业能耗强度变化特征。万元产值能耗指每万元工业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总量,用能耗总量与总产值的比值来表示,万元产值能耗越低,说明能源的使用经济效益越高,利用效率越高。2007-2012年信息设备制造业、工业、全市能源消耗强度对比分析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2007年到2012年中,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能耗强度呈下降趋势,且远小于全市、工业的能耗强度。2012年,三者的能耗强度分别为0.02、0.886、0.27t/万元。这说明,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能源效率水平高于工业整体水平,也高于全国能源效率总体水平,因此提高信息设备制造业所占比例有助于提高重庆工业和全市整体能源效率水平。
虽然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能耗强度很小,但是相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2007年,美国和加拿大的能耗强度就已经低于0.02t/万元,表明该行业仍存在一定的节能空间,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环境,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广泛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培育自身企业的创新能力是重庆提高信息设备制造业能源效率的重要途径。
由表4可知,重庆市信息设备制造业能源消耗碳排放量逐年增长,信息设备制造业2012年碳排放总量为43.682万t,比2007年增加了942.3%,年均增长59.8%。特别是2010年和2011年增长尤为迅速,同比增长115.9%、1302%。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代替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对比能源消耗碳排放与总产值。由图3可知,两者表现出非常类似的变化趋势,2009-2012年间,随着信息设备制造业总产值的增长,碳排放增长尤为迅速。虽然碳排放总量是逐年增长的,且增长幅度比较大,但是其碳排放强度是逐年下降的,如图4所示。从2007年的0077t/万元下降到2012年的0.029t/万元,下降了623%,年均下降17.7%。结合其能源消耗来看,这与其天然气与电能消耗大幅增长是分不开的。 重庆信息设备制造业2012年的碳排放强度为0.029t/万元,远小于工业整体的碳排放强度,可见信息产业低排放的产业优势,重庆借助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有助于重庆能源消耗碳排放的控制以及减排目标的实现。
4结论及其新一轮发展对策研究
4.1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能源供应
尽管重庆市信息设备制造业能耗强度远小于全市、工业的能耗强度,但随着以笔电产业为代表的信息设备制造业总产值的不断增长,能源消耗总量在较长时期内,仍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电力和天然气消耗量的增长。能源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应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能源供应:一是加大电力建设力度,增强自产电力保障能力;二是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增加可使用能源的多样性,减少如电能不足所带来的能源压力;三是加大节能降耗新技术研究开发,如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大型输变电设备、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天然气净化等。
4.2推动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能耗和碳减排强度
信息设备制造业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远小于工业、全市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属于低能耗、低排放的行业。但也要看到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节能空间。以PC产业为例,设计、生产芯片和基础软件是利润高、能耗低的一头,应用和系统集成也是利润高、能耗低的一头,整机的加工组装附加值低、能耗高。其中,电子真空器件、光电源、印制电路板、信息化学材料等细分领域能耗均高于信息设备制造业平均水平。重庆在产品的研发设计这一块,企业R&D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设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企业比例仅为18%。企业生产应向“微笑曲线”的两头延伸,进一步提高能耗、碳减排强度。此外,改进产业引进方式,在引进外资的同时要广泛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也能不断提高产业能源效率。
4.3鼓励创新,保持信息产业对节能减排的良性作用
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可以提高重庆工业和全市整体能源效率水平。但也要看到,“垂直整合”模式的成功离不开人力资源、生产资料的比较优势。随着产业的发展,会造成比较优势的消失,为保持其对能源效率水平的良性作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强信息设备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二是依托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基础大力发展如云计算、物联网、软件服务外包等信息服务业;三是利用信息产业的高渗透性,与传统工业技术相融合,为信息设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4.4制定优惠政策,助力信息制造业节能减排的发展
一是加快制定和完善企业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税收政策引导、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投资节能减排项目、对购买节能减排设备、对有关研发投入、因节能减排增加的经济效益等在税收方面给予大幅度的减免优惠等等。二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支持企业新上的节能环保项目,引导和带动企业、社会资金的投入,加快推进大型节能环保工程项目。三是建立信息和数据分析系统,建立碳排放等重要信息的数据库,牢固掌握信息产业节能减排标准化的数据。提高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的相关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整体的能源解决方案,助力落实和开展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亢,张桂林,汤耀国.“垂直整合”:发展模式创意[N].瞭望,20100419.
[2]楚春礼,郭彩霞,鞠美庭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8(8):2327.
[3]吕可文,苗长虹,尚文英.工业能源消耗排放行业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12(12):1520.
[4]赵冠伟,陈建飞,崔海山等.1992—2007年广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0,12(6):179184.
[5]荆克迪,楚春礼,王圆生.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碳排放趋势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J].江淮论坛,2011,(3):1619.
关键词:信息设备制造业;能源消耗;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17202
1引言
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信息产业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信息产业较之传统产业,能耗低、排放少,是低碳经济下大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重庆位于西部内陆地区。由运输距离形成的物流成本,会抵消任何劳动力、土地、煤电油低成本的优势,没有办法像沿海城市那样,依靠便利的水运条件做来料加工。这也是20多年来,我国已形成上万亿元的加工贸易规模中99%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很少向内陆成功转移的制约因素所在。“一头在外,一头在内”的“垂直整合一体化模式”随即浮出水面,即沿袭销售市场“一头在外”的同时,将原材料、零部件等生产全部实现本地化,聚集在同一城市和地区,大大降低了进项物流成本。此举以创新模式解决了物流成本、产业配套等问题,形成全产业链的近距离紧密且稳固联系的IT产业聚集,为重庆发展笔记本电脑产业开辟了一条具有启示意义的路径。
近年来,笔记本产业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迅速增大,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能耗和碳排放如何变化,对重庆节能减排带来哪些好处和压力?这些问题的回答都依赖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本文基于2007-2012年信息设备制造业发展的能耗数据,在研究信息设备制造业能源消耗特征与碳排放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发展对于重庆工业和全市整体能源效率水平的影响,分析了其碳排放与产业总产值的变化趋势和关系,以期为未来企业和政府制定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特别说明,本研究中的碳排放均指二氧化碳排放。
2信息设备制造业能源消耗分析
2.1能耗总量增长迅猛,未来将给重庆带来不小的能源压力
研究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2008-2013年《重庆市统计年鉴》。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在分析重庆市信息设备制造业能耗和碳排放时主要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数据代替。能源种类选用年鉴中归纳出的主要部分,包括原煤、焦炭、汽油、煤油、柴油、天然气和电力,各年份能源消耗数据见表1。在计算信息设备制造业能耗时,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把除电力之外的各能源单位统一成标准煤,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见表2。电力的折算按照电力等价值折标准煤系数计算,其折标准煤系数为0.404千克标准煤/千瓦时。2007-2012年信息设备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重庆市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能耗总量逐年增加,从2007年的2.797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12年的29.839万吨标准煤。特别是2009年之后,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能耗总量增长尤其迅猛,2010年同比增长117%,2011年同比增长132.6%,2012年同比增长40%。其能耗总量占全市能耗总量的比例从2007年的0.058%增长到2012年的0.36%,占全市工业能耗总量的比例从2007年的0.11%增长到2012年的0.85%。可见,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能耗比例的不断增加。按照重庆“十二五”规划的笔电产业产值将突破1万亿的发展目标,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能耗将占工业能耗比较大的比重。
从主要能源消耗来看,电力和天然气增长相对快速,尤其是电力的消耗从2007年的6351万千瓦时增长到2012年的67490万千瓦时,年均增长60.43%。而重庆本身电能供给不足,全市电能消费的30%需从市外送入。加上水电是季节性电能,与重庆电网缺电特性不一致,持续性不强。随着笔电产业的发展,能源消耗的进一步增大,必定给重庆带来不小的能源压力。
2.2能耗强度远小于工业、全市能源消耗强度
研究选取万元产值能耗为能耗强度指标来分析信息设备制造业能耗强度变化特征。万元产值能耗指每万元工业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总量,用能耗总量与总产值的比值来表示,万元产值能耗越低,说明能源的使用经济效益越高,利用效率越高。2007-2012年信息设备制造业、工业、全市能源消耗强度对比分析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2007年到2012年中,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能耗强度呈下降趋势,且远小于全市、工业的能耗强度。2012年,三者的能耗强度分别为0.02、0.886、0.27t/万元。这说明,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能源效率水平高于工业整体水平,也高于全国能源效率总体水平,因此提高信息设备制造业所占比例有助于提高重庆工业和全市整体能源效率水平。
虽然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能耗强度很小,但是相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2007年,美国和加拿大的能耗强度就已经低于0.02t/万元,表明该行业仍存在一定的节能空间,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环境,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广泛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培育自身企业的创新能力是重庆提高信息设备制造业能源效率的重要途径。
由表4可知,重庆市信息设备制造业能源消耗碳排放量逐年增长,信息设备制造业2012年碳排放总量为43.682万t,比2007年增加了942.3%,年均增长59.8%。特别是2010年和2011年增长尤为迅速,同比增长115.9%、1302%。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代替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对比能源消耗碳排放与总产值。由图3可知,两者表现出非常类似的变化趋势,2009-2012年间,随着信息设备制造业总产值的增长,碳排放增长尤为迅速。虽然碳排放总量是逐年增长的,且增长幅度比较大,但是其碳排放强度是逐年下降的,如图4所示。从2007年的0077t/万元下降到2012年的0.029t/万元,下降了623%,年均下降17.7%。结合其能源消耗来看,这与其天然气与电能消耗大幅增长是分不开的。 重庆信息设备制造业2012年的碳排放强度为0.029t/万元,远小于工业整体的碳排放强度,可见信息产业低排放的产业优势,重庆借助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有助于重庆能源消耗碳排放的控制以及减排目标的实现。
4结论及其新一轮发展对策研究
4.1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能源供应
尽管重庆市信息设备制造业能耗强度远小于全市、工业的能耗强度,但随着以笔电产业为代表的信息设备制造业总产值的不断增长,能源消耗总量在较长时期内,仍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电力和天然气消耗量的增长。能源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应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能源供应:一是加大电力建设力度,增强自产电力保障能力;二是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增加可使用能源的多样性,减少如电能不足所带来的能源压力;三是加大节能降耗新技术研究开发,如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大型输变电设备、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天然气净化等。
4.2推动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能耗和碳减排强度
信息设备制造业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远小于工业、全市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属于低能耗、低排放的行业。但也要看到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节能空间。以PC产业为例,设计、生产芯片和基础软件是利润高、能耗低的一头,应用和系统集成也是利润高、能耗低的一头,整机的加工组装附加值低、能耗高。其中,电子真空器件、光电源、印制电路板、信息化学材料等细分领域能耗均高于信息设备制造业平均水平。重庆在产品的研发设计这一块,企业R&D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设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企业比例仅为18%。企业生产应向“微笑曲线”的两头延伸,进一步提高能耗、碳减排强度。此外,改进产业引进方式,在引进外资的同时要广泛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也能不断提高产业能源效率。
4.3鼓励创新,保持信息产业对节能减排的良性作用
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可以提高重庆工业和全市整体能源效率水平。但也要看到,“垂直整合”模式的成功离不开人力资源、生产资料的比较优势。随着产业的发展,会造成比较优势的消失,为保持其对能源效率水平的良性作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强信息设备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二是依托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基础大力发展如云计算、物联网、软件服务外包等信息服务业;三是利用信息产业的高渗透性,与传统工业技术相融合,为信息设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4.4制定优惠政策,助力信息制造业节能减排的发展
一是加快制定和完善企业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税收政策引导、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投资节能减排项目、对购买节能减排设备、对有关研发投入、因节能减排增加的经济效益等在税收方面给予大幅度的减免优惠等等。二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支持企业新上的节能环保项目,引导和带动企业、社会资金的投入,加快推进大型节能环保工程项目。三是建立信息和数据分析系统,建立碳排放等重要信息的数据库,牢固掌握信息产业节能减排标准化的数据。提高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的相关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整体的能源解决方案,助力落实和开展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亢,张桂林,汤耀国.“垂直整合”:发展模式创意[N].瞭望,20100419.
[2]楚春礼,郭彩霞,鞠美庭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8(8):2327.
[3]吕可文,苗长虹,尚文英.工业能源消耗排放行业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12(12):1520.
[4]赵冠伟,陈建飞,崔海山等.1992—2007年广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0,12(6):179184.
[5]荆克迪,楚春礼,王圆生.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碳排放趋势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J].江淮论坛,2011,(3):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