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外部性的网络经济组织理论分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马歇尔冲突,即如何解决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有效而合理的均衡的问题,前人已经从SCP范式做了很多的努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通过引入网络外部性和消费者不同偏好的假定条件,发现在网络经济领域的信息产业,规模经济和竞争因素可以合理共存,马歇尔冲突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
  关键词:网络经济;马歇尔冲突;垄断与竞争;网络外部性;消费者偏好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17102
  1 引言
  规模经济和竞争的活力之间这对难分难解的矛盾,最早是由马歇尔在他的名著《经济学原理》中揭示的,因此后人称这对矛盾为“马歇尔冲突”。一般分析垄断与竞争的问题,都是从企业、市场组织形态出发,本文将回归供求分析,将消费者也纳入分析。倘若考虑到消费者有不同的偏好,那么面对垄断企业的壁垒,新入企业就会另辟市场以满足那些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此时新入企业有可能占领一个很小的市场规模。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这个市场规模能够迅速扩大,它就很有可能挑战到垄断企业的地位。而促使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的条件,便是网络外部性。因此,在网络外部性发挥得最好的互联网领域,很有可能出现一种“马歇尔冲突”的解决方案。
  2 文献综述
  关于垄断与竞争的研究属于一个比较古老的命题,美国经济学家J. M. Clark针对完全竞争概念的非现实性而提出有效竞争理论,为垄断和竞争两个极端之间开辟了新的空间。1933年,E.H.Chamberlin的《垄断竞争论》和J.Robinson的《不完全经济学》则初步奠定了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这四种市场形态,再后来的研究者则大多从市场结构出发提出SCP范式来研究产业组织,由此形成了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制度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等理论派系。在此期间,有相当多的学者剖析了马歇尔冲突:Bain.Joe.S的静态分析认为规模经济、资本需求以及产品差别等均构成进入壁垒;而基于动态分析的施蒂格勒假说认为,规模经济不构成进入壁垒;W.J.Baumol的可竞争市场理论则认为,规模经济实现了动态效率。王瑶(2011)综合分析了以上三种理论,认为合乎逻辑的参照系应该按完全竞争实现经济效率的条件重新加以构建,从而得出了马歇尔冲突是一伪命题的结论。
  中央党校的闫军印(2007)博士分析了信息产业的市场结构,指出这一行业的市场结构为竞争性垄断结构。他利用边际成本曲线对这一市场的厂商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了垄断越彻底竞争越激烈的结论。山东大学的尹莉(2005)博士观察到了ICT行业(信息通讯技术)市场结构的特殊性,她提到了ICT行业的重要特征:垄断与竞争并存,二者互相融合渗透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行业特点。在这种行业结构中既有依靠技术专利和标准制定权占有垄断地位的寡头垄断厂商也具有为数众多经营灵活、技术先进的小厂商。两者的界限并不明显,在小厂商也有可能依靠技术专利而成为垄断者。
  3 网络产品的供给特性与需求特征
  3.1 网络产品的供给特性
  3.1.1 网络产品的成本特性
  网络经济中的产品,无论是否数字产品,都具有固定成本高、边际成本低的特点。因为作为固定投入的研发过程,其研发成本非常高昂,有些企业甚至投入全部资源参与研发及技术创新而保证自身不被淘汰。一旦研发成功,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其边际成本相对而言及其低廉,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大批量生产以降低其边际成本。同时,在最初的版本网络产品研发出来之后,在此基础上做出修改或定制化生产的成本也是低廉的。
  3.1.2 网络产品的高附加性
  网络产品中以信息产品为主。信息产品是对未经加工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或对已加工的信息资源进行再加工而形成的产品,是开发信息资源的结果。而当信息转化为产品的时候,它就会因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凝结了高度密集而有序的信息,从而具有很高的附加价值。而能够供给这种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自然而然地能够占领市场份额。
  3.2 网络产品的需求特性
  3.2.1 网络产品的网络外部性
  任何产品的价值都可以分为自有价值和协同价值,自有价值则是产品本身固有的价值,而协同价值则指由网络(包括消费者网络、虚拟网络等各种网络)中同样使用此产品的其他消费者带来的价值。因此,从广义上说,协同价值占总价值高的产品,称为网络产品(或称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传统市场所说的产品和网络产品没有绝对的界限,其区别只是在于协同价值占产品总价值的比重不同,后者更高。当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大时,就出现了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及由此产生的正反馈现象,是网络的基本属性体现,它对经济行为主体的价值函数产生影响。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最大的区别在于,网络经济中的绝大多数产品都是网络产品,网络经济中的网络外部性不再是经济中的一种特例,它在互联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媲美传统经济学中价格所占的地位。
  消费者对网络产品的需求,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该网络产品的网络外部性。一旦企业的市场规模突破了临界点,那么在同一个网络的消费者的预期价值就会增加,这预期增加的价值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到同一个网络中来,这又使得网络的价值进一步增大,其预期价值也进一步增大,由此形成一个正反馈,使得企业迅速的占领市场份额,大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这一切都来源于网络的价值和消费者的正确预期。
  3.2.2 网络产品的长尾特性
  消费者的不同偏好体现在网络产品中,就是各种各样的“长尾”。“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人Chris Anderson(2004)提出。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产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产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产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   既然小市场也会有足够多的消费者去关注,说明消费者的不同偏好能够在网络经济中得到满足,那么信息产业中的供给方就有了与市场领先者竞争的条件。
  3.2.3 网络产品的时效性
  互联网与旧传媒共同组成庞大的全天候不间断全球同步的信息网络,为交换和市场活动提供了广阔的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只有最新最快的信息才具有最大的价值,这使得消费者对网络产品的需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企业一旦信息落后,很有可能处于竞争劣势。
  4 信息产业的自然垄断与竞争特征
  4.1 信息产业的自然垄断特性
  从自然垄断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来看,无论是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或者是成本的次可加性,自然垄断主要取决于经济效率而不是其它因素。规模经济意味着生产更多产品时固定成本被逐渐摊薄越来越小,范围经济意味着在追加生产相关新产品和服务时进行联合生产要比单独生产的成本低,成本次可加性则意味着独家垄断经营的总成本小于多家分散经营的成本之和。自然垄断主导建立在效率目的基础上并且保障效率的实现。
  要形成自然垄断,还必须呈现网络经济特征,即依赖一定的产业网络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如果离开这些产业网络,企业所生产或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法流转到社会消费领域。衡量这些产业网络作用的最佳指标是网络上的流量(交通、电力、通讯信号等),而网络上的流量将随网络节点的几何级数增加。网络节点数量越多,边际收益越大。
  明显地,信息产业中的网络产品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特征决定了其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特性;在此基础上,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使得信息产业也具有网络经济的特征。因此,信息产业天然符合自然垄断的要求。
  4.2 信息产业的竞争特征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虽然信息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边际成本趋向于零。但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不会随意限制产量,提高价格。因为生产者一旦缩减产量,其产品的网络规模就会变小,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会降低,生产者的利润会变小;同时,生产者也不敢随意提高价格,因为永远能找到它们的产品的替代品。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由于网络产品的需求具有时效性和长尾性,使得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却依然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创新动机。一方面,作为基本资源的信息和知识,具有扩散性和共享性,使得生产者无法长久地独占这些资源而形成垄断,其他企业很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复制了企业的核心资源,又或者其他企业能够比自身更快地做出反应提供服务,因此企业必须不断保持创新和对市场迅速的反应;另一方面,市场的进入和退出是自由无障碍的,长尾市场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别的企业占领。这使那些即使暂时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也不敢高枕无忧,而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形成垄断、竞争与技术创新三者的互为激发、相互促进的态势。因此,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不仅没有阻碍技术创新,反过来正是这种对垄断地位的不断追求,激励企业创新,推动技术进步。
  实质上,网络外部性起到的是一种加速作用,它使得市场的后入者迅速获得与在位者竞争的机会,它也能够使得市场的先入者迅速占领市场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但是它对于市场的在位者而言作用反而不大,因为在位者本来已经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在位者更担心的不是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是市场份额的减少。我们常听说的“快鱼吃慢鱼”,其实就是对网络外部性的加速作用的简化描述。
  5 结论
  对于一个新的市场,网络外部性能够使先发者迅速占领市场获得垄断地位,而因为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存在,趋于出现新的细分市场,又会使得网络的潜在价值不能完全发挥出来,而只是到一个确定的规模,进一步制约了先发者的垄断力量;对于一个现有的市场,在位者很难利用网络外部性进一步发展,反而后发者有可能利用网络外部性达到一定的规模,对在位者的垄断地位发起冲击。由此将形成这样一种动态平衡:一个市场由少数大厂商和少数小厂商共同占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厂商具有较为雄厚的实力,但是依然不能控制市场;而剩下的小厂商因为能够满足市场中的一些特定需要而占有一席之地;而无论是大厂商还是小厂商,都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保证自身不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这样的一种市场形态,既能够保持竞争的活力,大厂商又能够形成规模充分利用资源。
  消费者的不同偏好会使得更多细分市场出现,激发了更多的竞争活力;当网络外部性发挥作用时,企业的市场规模可以迅速扩大。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和网络外部性两种因素,使得竞争和垄断的力量既能相互抗衡又能相互共存;而网络外部性越强,竞争越激烈。这或许是“马歇尔冲突”的一种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瑶.斯密定理和规模经济——试论马歇尔冲突是一伪命题[J].经济学动态,2011,(05).
  [2]闫军印.信息产业的自然垄断与信息产品的生命周期[J].现代经济探讨,2007,(03).
  [3]闫军印.信息产业市场结构的理论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7.
  [4]尹莉.竞争性垄断市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5.
  [5]Chris Anderson.The Long Tail [J].Wired,2004,(10).
  [6]冯丽,李海舰.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3,(9).
  [7]朱彤.网络效应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0236.
  [8]刘洋.垄断竞争市场的竞争因素分析[J].中国市场,2011,(02).
  [9]钱存端.垄断竞争市场模型及其机制分析[J].创造,1994,(04).
  [10]鞠建东,李忠海,高彬.寡头垄断竞争、技术创新与多产品企业[J].南大商学评论,2004,(02).
  [11]周丰滨.垄断竞争理论的比较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12]刘荣.一种新市场:寡头垄断与垄断竞争市场的混合[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C-D生产函数,利用2004-2011年间新疆各地州的面板数据,考察劳动力变动及投资变动对于各地州经济的影响程度,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新疆南北疆各地州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地州经济增长率变化波动及与新疆总体经济发展的协同性也表现出差异性,南北疆各地州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投资的依赖也有显著差别。  关键词:  经济增长;C-D生产函数;新疆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物流的支柱作用日益凸显,电子商务企业把物流服务看做是公司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从而带动了物流理论研究的热潮。在电子商务环境下B2C企业自建物流的研究,尤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最典型企业——京东商城为例,首先介绍了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模式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度挖掘京东商城自建物流的利弊,并利用五力模型对其自建物流的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自
期刊
摘 要:以河南大学校园垃圾桶为例,立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际,综合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竞争理论等科学理论,在调研河南大学垃圾桶现状的基础上,从垃圾桶的采购、维修、校外宿舍垃圾桶三方面来研究,深入分析河南大学校园垃圾桶存在的问题,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以及垃圾桶所涉及的各方的经济利益。最后,结合河南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际情况对相关各方提出了改进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后勤;委托代理;博
期刊
摘 要:以36家林业相关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KMV模型分组结果选取了2012年上市企业财务报告中的20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提取主成分,运用Logistic模型构建适合我国林业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预警模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的正确率达到80%以上,负债、现金流量和存货对林业企业信用风险的判别影响较为显著。结合KMV分组结果构建的Logistic模型可以作为理想的林业企业信用风险预测工具,对其信用风险
期刊
摘要:在实证会计理论和财务分析理论基础上,以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会计信息为依据,采用对比分析、事项研究等实证研究方法,对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和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会计盈利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对会计盈利与股价变动关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  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盈利指标;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0
期刊
摘 要:推进研究性教学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投资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开展《投资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并指出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研究性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保障。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评价体系;投资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
期刊
摘 要:PAC人际交往理论被人们广泛应用,了解这个理论,有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明确自己和对方的心理状态,能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能顺利畅通,有利于我们之后作出互补性或平行性反应。如果能在人际交往中以成人状态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成人的姿态对待交往对象并且给对方以成人剌激,同时引导对方也进入成人状态,双方处于有利的交往模式,那就有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对企业人际关系管理有借鉴意义。  关键
期刊
摘 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是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攀枝花市为例,提出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01901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资源开发而形成、发展,资源产业在其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往往采取的是“先矿后城”的方式逐步形成发展而来,例如大
期刊
摘 要:结合本单位的风险管理实务,从风险管理的背景出发,展示了风险管理的过程控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控制点及控制措施,以期对其他生产单位产生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数据分析;航空零部件;风险管理;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16902  1 实施风险管理的背景分析  2004年发达国家中已有73%的企业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军民融合越来越受关注,尤其是民企进入国防工业领域得到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但具体实施仍存在各种问题。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了民企进入国防工业领域过程中存在的产品需求信息、技术对接等信息不对称障碍,指出其带来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用企业;国防工业领域;信息不对称障碍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