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与“放”的平衡艺术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wei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鲜明旗帜。“守株待兔”式的传统阅读教学弊病显而易见:教师就像守着“标准答案”的农夫,等待着学生“自投罗网”,可是由于“诱饵”不太新鲜或难以下咽,学生很难被吸引,到头来老师等到的只是“自问自答”式的“自投罗网”。
  开放是一剂良药,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正如所有的疾病医治一样,即便用对药,如果用药不准,仍会过犹不及。开放的观念虽深入人心,但是“开放”的水平、运用却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状况,这值得我们关注。
  开放不等于粗放,不等于不讲究,更不等于做“甩手掌柜”,我们应该在有所坚守中进行有效地开放,平衡“守”与“放”,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守得准,才放得深
  开放性的阅读教学,绝不是不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推进教学进程的方向。没有教学目标或教学目标不清晰、不具操作性,课堂就失去了坚守的阵地,也就无法有效地、自然地向深度教学推进,这样的课堂是难言有效的。比如,在诗歌阅读教学中,有教师教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如此表述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和品味,理解爱情诗中丰富的意象内涵。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3.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笔者觉得这样的教学目标有待商榷:
  其第一条,第一,诵读是品味语言的一种手段,将诵读和品味放在一起,表述不当;第二,爱情诗的种类很多,试图通过一首诗实现对这一类诗歌意象内涵的理解是无法达成的。如果改成“通过诵读,品位、理解本诗中意象的丰富内涵”可能更准确。
  其第二条,这首《无题》,重在表达对爱情的一种渺茫的希望,而非谈爱情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样的教学目标,明显是游离于诗歌内容之外。退一步说,谈爱情,这样抓未必不对,但如果将本诗的其他解读忽视,那这样的课堂太保守了。
  结合这首诗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初步感知李商隐诗歌“朦胧”的美学特点。这首《无题》依据其中的意象,还可以解读出作者所抒发的实现人生理想途中的挫折感以及对前途信心不足的苦闷之情,引导学生做多主题的探究,不仅可以进一步实现目标一中让学生“感受意象丰富内涵”的教学目标,还可以将课堂往深处推进,让学生了解到李商隐诗歌“朦胧”的美学特点。
  其第三条,这是我们进行诗歌教学的终极目标,这样的目标,可以说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是根本不可能完成,这种目标的表述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
  二、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要用“开放性”的眼光,与时俱进,坚守“以生为本”的原则
  开放性教学,除了指在教学手段上要开放,更重要的还体现在以“开放”的眼光和“以生为本”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去除那些“繁、难、偏、旧”和脱离学生实际的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传统的课堂过于保守,更多地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陈旧和脱离学生实际,不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一言以蔽之,传统的课堂不尊重学生。现代有效教学理论认为,评价课堂有效的立足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如果学生没有收获、进步或发展,都是无效的教学。
  《谏太宗十思疏》是教材中的经典名篇。部分教师有这样一种看法:在经典名篇上实施开放性教学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这些篇目的主旨几乎是铁板钉钉的,如果为了“开放”而开放,结果就会弄巧成拙。比如,在开放教学的口号下,有的教师选择“正确看待魏征的忠君思想”作为开放性教学的点。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探究点,在魏征那样的时代、处境,加之他接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这就决定了他必须忠君,没有“不”的余地。第二,《谏太宗十思疏》的重心在于“十思”的建议,建议君王戒骄、戒奢、戒淫、戒逸。于普通学生来说,哪怕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没有那个机会像君王那样“骄”“奢”“淫”“逸”,这样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不合实际的。对这样的经典篇目,如何进行开放性教学呢?
  黄厚江老师执教这一课时这样来处理文本内涵的,他做了这样的引导:有朋友送给他一幅字画,他很喜欢,其中的内容就是从这十思中提取的,“谦冲自牧”。他说自己有时取得一点成就容易骄傲,他把这幅字作为对自己的警醒。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不足,从中提炼出整齐的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这样的引导就使得学生阅读的出发点变成为其自身服务,主动性就会大大增加。他们提炼、整合,自我剖析,既实现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也实现了对学生自己价值观、人生观的提升,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一开放性教学点的智慧选取对我们确定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极具启发性,正是源自对“以生为本”原则的坚守,才使得开放教学取得了最大的成效。
  三、教学知识的生成应建立在坚守文本的基础上
  阅读教学必然会教授学生一些写作学、文章学的知识,这类知识大多抽象,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并学会运用是阅读教学中的难点。在阅读教学遇到这类知识点时,我们常看到教师大多以讲授、告知为主,学生被动记忆,缺少感悟,没有真正理解并掌握,在日后的阅读测试中就会暴露出“讲过的还不会”这样的现象。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六个基本观点之一:“通过顿悟获得的理解,不仅有助于迁移,而且不容易遗忘。”我们应当用文本去引导学生真正地习得知识和方法,让教学内容的生成建立在学生可以感知的文本上,才能实现“水到渠成”、“大彻大悟”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产生一种“顿悟”的效果。
  比如教授小标题的作用,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作用的几个点告知学生,举几个例子,然后让学生读读背背,但这样教授的效果不好。黄厚江老师在教学《我们家的男子汉》时很好地将这个教学重点做了层次的分解:一是学生先说说小标题的一般作用,二是归纳本文的小标题作用,三是引导学生用人物语言改换小标题,四是比较两种小标题的不同效果。清晰有效的分层推进建立在牢牢坚守文本的基础上,使教学重点的解决非常到位。
  四、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应立足于文本
  教学活动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凭借,是让学生“举一反三”的纽带,是让学生由对知识的陌生到熟悉的桥梁。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以开放的观念来进行,摒弃传统过于注重讲授的做法。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但开放是手段,让学生动起来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阅读教学的抓手是文本,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不能脱离文本,另搞一套。有学者批判这样的开放课堂:讲《胡同文化》,就是用大量的胡同图片和新闻链接,让学生在“幻灯片”上进行《胡同文化》的学习,文本变成了教学的累赘。这个例子具有代表性,阅读教学脱离文本是可怕的,在此不再赘述。
  上个世纪初梁启超先生就劝告教师要耕种好自己的田地,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除此之外,我们要做一个合格的“农夫”,既不能守株待兔,也不能盲目开放,迷失自己,要坚守在语言文字这块“本色”的田地上。
  (本文是江苏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语文教学开放性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搬经中学]
其他文献
她也许看清了是什么使她完全抬不起头来——是她心里以为人世间老在关心她的境遇——这种想法完全是建立在幻觉之上的。除了她自己以外,没有人关心她的存在、遭遇、感情以及复杂的感觉。对苔丝身边所有的人来说,他们只是偶尔想起她来。即使是她的朋友,他们也只不过经常想到她而已。如果她不分日夜地离群索居,折磨自己,对他们来说也不过如此——“唉,她这是自寻烦恼。”如果她努力快乐起来,打消一切忧虑,从阳光、鲜花和婴儿中
小编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鼓励学生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学建议征集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下面这篇文章就讲述了刘佳阳同学参加科学建议征集活动的挑战与收获!  上学期末,我们学校征集科学建议,班
日前,第十八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競赛暨2018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在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花溪西校区落下帷幕。广西代表团的18支队伍,共53名学生及18名教练员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取得了3金5银9铜的好成绩。  除了积极准备参与各项竞技赛事活动外,选手们还参与了竞赛期间举行的“友谊之夜”、科学表演秀、科普讲座等丰富的交流体验活动。参赛的选手纷纷表示这次比赛机会难得,参加竞赛虽然竞争激烈,但是能与外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4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向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温暖着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也温暖着2020年的这个五月。  2020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们宁静祥和的生活。为了战胜疫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全国各地迅速行动。在这场没有硝烟
1944年4月,苏军决定歼灭盘踞在彼列科普的德寇,解放克里木半岛。4月6日,已进入暮春时节的彼列科普突降大雪,大地一片银妆素裹。在暖融融的掩蔽体里,苏集团军炮兵司令员注视着刚走进来的参谋长,只见他双肩画着一层薄薄的雪花,其边缘部分在室内的暖气中开始融化,清晰地勾画出肩章的轮廓。司令员突然联想到:天气转暖,敌军掩体内的积雪也将融化;为了避免泥泞,他们必然要清楚掩体内的积雪,暴露其兵力部署。于是,司令
一般情况下,教师主观预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多与学生的学习起点之间有或大或小的出入。笔者在《煮酒论英雄》一课教学中,虽然做了充分的预设,但在“人物对话”这个重点方面,一直未能把握其“关键属性”,教学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值得反思回味。   《煮酒论英雄》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选入课本的是这一回中一个比较独立的片断。当时,曹操位居汉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强
为什么它变成了石头?  这只鹤是用大理石雕刻的,它本身就是一块石头!  大理石又叫云石,是重結晶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大理石可以加工成各种型材、板材,做建筑物的墙面、地面、台柱和雕塑等。  大理地区在远古时曾是海浸区,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变化后,沉积了厚达百米多的碳酸钙和碳酸镁等,再经过自然压缩、胶结、再结晶等成岩作用,就形成了石灰岩和白石岩。  大理石的色彩,是由于形成过程中有色矿物和有机质渗
直到进了高校,才有机会对过去20多年副刊编辑生涯中的这几十篇文化访谈文字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编辑,付之剞劂。这一点是过去未曾想到的。重读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于沧桑岁月中写下的这28篇访谈文字,回想20年前穿行于京都的大小胡同、楼堂馆所、机关学校,迈进一个个文坛耆宿、学林硕儒和艺苑时彦的会客厅,拜谒访谈之情景历历在目,却似乎恍若隔世,不禁感慨系之。  1991年7月底,我在北方某高校硕士研究
支架本是建筑学用语,指为便于工人施工而搭建的脚手架。作文的支架是指语文教师为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而为学生提供的写作帮助。作文的本质是“把思维活动转变为语言表达的心理过程”①,学生独自实现这个转变是有难度的。数据显示:中学生不喜欢写作和害怕写作文的人数占学生总数的54.5%②,这其实是学生思维转变发生困难的侧面反映。在教学中,若能给学生搭建一个作文的支架,就能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从生活积累到思维活动
日前,今年夏季最壮观的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登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星空摄影师紛纷用镜头记录下了绝美的英仙座流星雨美图,为人们带来了非同一般的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