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毕业后我从事小学教育及幼儿教育工作已有数十年。在这些年里,我带过的孩子一届又一届,多的连我自己也数不清,期间也发生了许多令我印象很深的事情,就有这样一件事,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故事要从去年秋天说起,那一年我带的小班,由于是幼儿园最小的一个班,年龄普遍偏小,和我以往带过的小班一样,孩子们第一次离开了爸爸妈妈,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开始也是又哭又闹。头几个星期,我是忙的焦头烂额,抱抱这个,安抚那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业后我从事小学教育及幼儿教育工作已有数十年。在这些年里,我带过的孩子一届又一届,多的连我自己也数不清,期间也发生了许多令我印象很深的事情,就有这样一件事,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故事要从去年秋天说起,那一年我带的小班,由于是幼儿园最小的一个班,年龄普遍偏小,和我以往带过的小班一样,孩子们第一次离开了爸爸妈妈,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开始也是又哭又闹。头几个星期,我是忙的焦头烂额,抱抱这个,安抚那个,足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孩子们才逐渐形成班级常规,慢慢走上正轨。谁知孩子们的集体生活刚刚适应,领导又有新的任务安排下来,原来,幼儿园围墙边有一片空地,杂草丛生,无人打理,孩子们也不愿到那儿去,领导们考虑到可以将它利用起来,改建成种植园,既美化了校园,又可以使孩子们增长知识,还能体验到自己动手的乐趣,一举多得。我们班也分到了一块地,说实话,当时我有情绪,心里特别不舒服;这么小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刚来时连洗手、入厕这样的常规活动都不能单独完成,还怎么开展种植活动呀,唉!领导真是为难人。可是就算我心里再不舒服,领导安排的工作还是要完成呀,种什么好呢?考虑再三,我把本班的小朋友们召集在一起,发愁的说:“园长妈妈交给我们班一个小任务,可是我也不知道我们的小朋友能不能完成。”小朋友听了特别感兴趣:“什么任务呀?”我说:“园长妈妈呀给我们分了一小块地,可是老师也没有想好该种什么?也不知道我们的小朋友能不能种好?”孩子们一听特别兴奋,七嘴八舌的,教室里一会儿就炸开了锅,“我家里就种的有菜园。”“我家里的花坛里种的有花。”“我家里种的黄瓜。”“我家里种的土豆。”我不失时机的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们知道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种的黄瓜、土豆、白菜等等这些蔬菜都是有季节的呢!不同的季节种不同的蔬菜,比如說春天爸爸妈妈播种黄瓜,到了夏天我们就有黄瓜吃了,可是如果冬天播种,因为天气太冷,可能就不会发芽。”“小朋友想一想,最近爸爸妈妈都种什么了?”这一下把小朋友们问住了,都摇摇头。“那你们今天晚上回去后问问爸爸妈妈,最近地里都种什么了,明天早上来告诉老师,好吗?”“好。”小朋友们愉快的答应了。
第二天,小朋友都争先恐后的来告诉我,有说种萝卜的,有说种菠菜的,有说种油菜的,有说种蚕豆的,等等。我说:“嗯,小朋友们说的都对,这个季节都可以种,那你们家里还有种子吗?”“有!”“都有什么种子?”有一个小朋友说:“我家里还有蚕豆种子,奶奶没种完,还剩下好多。”“那好,我们就种蚕豆吧!”
小朋友们从家里带来了小锄头,我带着他们去种蚕豆了。在我的引导下,他们有的拔草,有的播种,有的锄地,忙的不亦乐乎,一点也不像娇宝贝,一个个的到像小大人。蚕豆种下后小朋友们特别关心,每天都要去看,可是蚕豆迟迟不发芽。一场大雨过后,有一天早上,一个小朋友兴奋的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们种的蚕豆发芽了。”我带着大家去看,真的,地里长出了嫩嫩的幼苗,小朋友们特别兴奋。从此以后,照顾蚕豆苗就成了我们每周必然开展的活动,我带着小朋友们用小水杯浇水,教他们拔掉杂草,蚕豆苗一天天长大,开花、结果。小朋友们不仅每天都要自己去看,入园离园时还要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去看,我也会利用时间带着小朋友到种植园,教他们认识蚕豆的叶子、茎、花、果实,让他们增长知识。孩子们还和家长一起将蚕豆的生长过程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我带着小朋友们摘下蚕豆,装在几个小篮子里,端到教室,我将小朋友们分成几组剥蚕豆,他们剥的时候很小心,生怕漏掉一颗,也很认真,即使手指很疼,他们也很开心。蚕豆剥好了,我们一起送到幼儿园的厨房,听厨房里的师傅说,蚕豆呀,要先煮再炒,这样更容易熟,不一会儿,蚕豆出锅了,闻一闻,香喷喷,尝一尝,真美味,小朋友都说今天的蚕豆特别的好吃。
一次幼儿园小班的种植活动圆满完成了,回想起自己当初的想法,觉得多么可笑。就算在家是小皇帝、娇宝贝,就算年纪再小,他们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思想,会动脑,肯学习,只要老师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快乐成长,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此次小班的种植活动,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丰富了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为幼儿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拓展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孩子们感受到了植物的生长变化并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不仅掌握了尝试播种栽培收获的过程,学习了简单的田间劳动技术,而且还进行跟踪观察记录,使幼儿更关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事物的变化,培养幼儿求实、严谨、条理、细致的科学态度。与小朋友共同分享劳动成果,锻炼了独立性。活动收获的不仅仅是满筐的蚕豆,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
其他文献
摘要: 目前,教材统整已经成为新课改顺利实施的保证,教师应具备对教材进行统筹整理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角色,利用好以往的教学经验,积极参与教材的宏观统整,以便更好地为课堂的有效性服务。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教材统整 有效性 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和传授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具备对教材进行统筹整理的能力,研究运用统整策略整合其中的有利资源,对主教材进行适合自己教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复杂的文字,也是最美丽的文字,几千年的发展,汉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并存。作为中国人,写好汉字,拥有一手漂亮的书法是一生的财富。写汉字,写好汉字,教会学生写好汉字,应该成为我们师者的一种不可旁贷的责任。如何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呢?在我看来,若要促进学生喜欢写字,促进学生写好字,练好书法,激发起兴趣最为关键。 一、了解历史,激发兴趣 汉字书写,书法,就是努力把字写好。字的形体美不美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间情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
阔别八年,重登讲台,心里的滋味可谓是五味杂陈,不知是喜还是悲?我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班主任,我深深的感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示范性。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不仅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教育事业,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还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
我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在教育的路上前行了将近十二年,很多同行都说自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是实现了儿时的理想,但是我选择这个行业并不是我的初衷,因为我的母亲就是一位乡村教师,童年的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教师的清贫与忙碌,母亲忙碌了一辈子把更多的爱都给了她的学生,对于我她总是没那么多精力尽心,想不到我如今还是成了她的接班人,对于教书我一开始真的不那么热爱,只是 为了顺从妈妈的心意。 记得我刚
如果说教育信念是一种“从学生时期开始积存和发展,教师个体信以为真的、以个人逻辑和逻辑重要性为原则组织起来的‘信息库’”,并且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参考框架”,那么对教师教育信念的培育必然要追溯到教师成长历程中的学生时期。我从小碰到的都是知识渊博的老师,所以一直认为作为一名老师的教育信念就是得孜孜不倦的学习,并且把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考上一个好大学。当我工作了,我不光是一名历史教师,更是一名班主
根据这两、三年新的理念的实施和实践,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尝试。感觉作文教学指导极为关键。 一、作文教学指导,课前充分积累素材 要想写好作文积累素材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作文指导教学中的课前积累很关键。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教师课前在积累素材上多下一些功夫,给予一些指导。学生会将自己的素材整理成一篇相当不错的文章。比如写人物细节描写的文章,就应让学生及积累一些相关片段
在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历史,因此,这一阶段对历史的学习影响着学生能否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能否学好历史。所以,教师不仅仅要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對历史学习的兴趣。 影响学习的因素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有科学报告指出非智力因素开发的越好,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越高。在众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引人关注的一个。所以,教师需要培养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兴趣是引导学生快速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我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总结了四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自读法 小说以描写、叙述、议论、抒情为手段,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进而揭示社会现实
近年来有部分移民搬迁的瑶族学生来到了芒场小学,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将他们编排成一个班,我担任班主任,深感自身责任的重大,如何引导瑶族学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是我着重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主动从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他们,在与瑶族学生的沟通中发现,语言是他们与我们顺利沟通,适应新环境,跟上学校教学步伐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这个特殊情况,教学过程中我从提高白裤瑶学生的朗读能力入手,以朗读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