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夏天,曲振明写就的《旧书刊撷珍》出版发行。这本有关古旧书籍收藏的著作,集曲振明三十年收藏之精华,其中书选择了稿本、钞本、孤本、报纸本、油印本和初版本,刊选择了创刊号、特刊、专辑等,力求珍贵和稀见。
曲振明认为,当今藏书者的藏书目的各有不同,大致可分三种:一种用来读,一种用于藏,还有一种既不读也不藏而是贩。“对很多藏书人来说,检点书架时才发现‘书非借不能读也’,所藏者多,读过者少。当下,藏书对很多人来说,多是将其束之高阁,满足的是其文化的投资需求,追求的是心理的满足。”
與书籍对话是人生快事
曲振明认为,现代人在阅读上的最大问题是书读太少,“心灵鸡汤”看的太多,长期碎片化阅读易导致思维片面性。他强调,人应多读书,毕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藏书三十年,曲振明的家中塞满了各种书籍,“弄得书房如同仓库一样,堆得满满的”。“50后”曲振明羡慕现在“生活在书籍海洋中”的年轻人,他感慨到,时代真的是进步了。“我上学的时候,能够读到的小说,只有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少数几部。”由于无书可读,借书、读书成为他少年时的奢望与追求。“我曾有一张市图书馆的借书卡,但外借图书少得可怜,只能借到鲁迅、高尔基和法捷耶夫等少数作家的作品。许多文学名著只能依靠朋友之间传换,当时能读到一本完整的书十分不容易。因此经常看一些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书。”
“三十多年前想看书是要付出代价的。”谈笑间,曲振明忆起青年时期百般求书的经历,仍记忆犹新。“记得曾从同学手中借到一册钢笔手抄本《一绺金黄色的头发》,于是让所有想看书的人帮助抄写。就这样大家进行分工抄写,又传抄成一册。”读书之难,使他幻想着将来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尽情地享受坐拥书城的乐趣。
20世纪80年代,人们迎来了文化开放的春天,许多新版图书开始与读者见面。当年在新华书店排了很长的队才买到了《郭小川诗集》与《杨朔散文集》,如获至宝的感觉至今仍让他心生感慨。
2000年,曲振明搬到新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实现朝思暮想中的“理想书房”。每当夜深人静,坐拥“书城”,身旁一盏茶,手握一本书,构成了他的“黄金时代”。在他看来,读书,就是展开了一场静静的对话。而真正的阅读,是有关生命的运动,是与作者心灵的交流。“书籍帮人们打破了现实的界限,能让人的心穿越‘古今岁月’、游弋‘万千世界’,堪称人生快事。”
书籍是提升灵魂的工具
“文革”结束后,曲振明经常光顾天津劝业场二楼、和平路317号、文化街的文运堂、文林阁等古籍书店的各个门市部,而后又延伸到沈阳道、天宝路、平安街、二宫、三宫的地摊。后来借调北京编修《中国烟草通志》期间,又常逛北京潘家园、报国寺以及各家书店,淘书的嗜好始终没有中断。他在买书的过程中,除了买自己没有的书,还买一些自己有但版本不同的书。比如《国朝闺秀正始再续集》,收藏版本一为作者单士厘赠送友人的;另一版本则经过袁克度(袁世凯之子)、黄端两位藏家之手,书上布满了图章与题跋。
“很多的收藏,正应了‘一物一主’那句话,该是你的就是你的。尽管其中过程曲折,回想起来也是种乐趣。”曲振明得到陈宝泉(原民国时期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的《民教相安》,内里颇有些故事。“这是一册义和团事变后劝诫天津老百姓安分守己的书。我最早在沈阳道的地摊上发现,几经讨价还价,就是没谈妥,后来被别人买走,很是扼腕叹惜。不料过了几个月又在别的书摊上发现了这本书,并以低于原来的价格买成,这可应了缘分之说。”还有一次,他在千里堤旧物市场路过一个书摊,发现一册1927年英文版《阿Q正传》,当时摊主开价高没有谈成。念念不忘此书的他,一个月后又专程找到这个书摊,发现书还没有卖出,又在摊主家中淘到四本旧书。
收藏之乐,除了体现在淘书的过程,还有不经意间的那些意外收获。严复批注的《天演论》初版本的收藏就是曲振明的意外收获。《天演论》是西方文化输入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严复1896年在天津译成后,曾进行几次修订,直到1898年4月后由卢氏慎始基斋正式刊行。“目前《天演论》流传的版本有三个系统:即慎始基斋正式出版本系统、吴京卿节本天演论简本系统和陕西味经售书处稿本系统,其中慎始基斋本十分罕见。我十分崇敬严复,收藏了《天演论》的商务印书馆本、富文书局本和吴京卿节本,就是没有慎始基斋本。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文化街旧书肆淘到慎始基斋本,上面有大量的绿笔批注与红笔圈点,经专家考证,是严复对照吴汝纶的节本进行的批注,版本价值十分珍贵。”
收藏到《天演论》后,曲振明开始关注严复的著作,随后收藏了光绪版的《林严文钞》,接着又对林纾发生了兴趣,收藏了《畏庐文集》《畏庐集》《畏庐续集》《畏庐三集》《畏庐诗钞》,还收藏了他的《伊索寓言》《茶花女遗事》等翻译旧作。“淘书往往会‘爱屋及乌’,不断延伸自己的收藏范围。”从买书、淘书的经历来看,曲振明认为这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许多古旧书店的老店员都有‘独门绝技’,有的偏重古籍善本、有的偏重新文学初版本、有的偏重通俗小说,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不少知识。我还结识了不少书友,他们有经验,有眼光,常常得到指点。”遗憾的是,近年来旧书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书摊上难觅好书,一些有价值的图书都在拍卖市场流通。买书的环境的改变,使早先的淘书乐趣荡然无存,“昔日淘书、买书的经历已化作美好记忆”。
随着环境的改变,淘到好书是越来越不容易。想要在旧书堆里捡漏,没双慧眼可不成。“淘旧书要看懂书法与印文,特别要留意带有批校、跋语的书,这与平素多读书和注意知识积累密切相关。”清光绪年间长芦盐业纲总姚学源的《十瓶庵日记》和《习琴斋日记》两部手稿的收藏就是捡漏。当时书商以为是账本,曲振明拿过来一看,其中有姚学源与表兄光绪朝大学士李鸿藻的许多交往经历,颇具史料价值,立即入手。 “每一册图书都有一段经历,每一册图书都有一段故事。”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对曲振明而言,是个人修养提升的有效渠道。“读书是一个文化与精神传递的过程,我们读经典就是在与大师、巨匠对话,与古圣先贤的交流构成了我们对现实环境的一种精神超越。”
读书藏书应有方向计划
1984年7月《今晚报》创刊,曲振明开始给副刊试投文史稿件,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为《谀詞不赏 贬语得欢》,叙述左宗棠的一段历史掌故。这篇文章的发表,诱发了他的写作兴趣,从此开始从事业余文史写作,至今已发表了几百万字。“搞文史必须熟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我因文爱书,于是开始有目的地购书、藏书。”
作为天津地方史研究的爱好者,地方文献是曲振明搜罗的重点。他搜集了清代、民国以来大量天津人的文集、诗集和天津出版物。“1949年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书店、读者书店、大众书店、天津人民音乐社等有许多出版物,这些都在我的收集范围,其中仅知识书店的出版物就多达100多种。我还收集了许多天津人的油印本、书法字帖,其中不乏罕见藏品。”
“富察敦崇是晚清著名民俗学家,其撰写的《燕京岁时记》闻名海内外。一次在旧书肆淘到他自传体《紫藤馆诗草》,书很普通,可书后有几页抄写的《紫藤馆剩稿》,是其后人的手迹。《紫藤馆剩稿》是富察敦崇晚年的绝笔,内容十分珍贵。我还收藏了一册开明书店1936年印的《李息翁临古书法》,书后有一段李叔同侄子李麟玺书写的跋语,言明李叔同托侄子送给孟广慧等师友的,反映了李叔同出家后与津门友人保持联系的信息。我还曾从旧书图章中发现了钱玄同、邓之诚、向达、臧克家、卢木斋等人的旧藏。旧时的作者签名本多用毛笔,我从题签上,发现了中国第一位大法官苏希恂赠送作家徐枕亚、闽南书法大师罗丹赠给诗人虞愚、北京古琴大师汪孟舒赠送给天津古琴家张子谦的著作。”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曲振明认为,这种力量就是读书最根本的目的,要获得幸福感。“读书、购书、藏书,都应该有方向,有计划。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是带着问题去读书。我写有关文史类的文章之所以受到读者的欢迎与认可,就是因为我是通过检索大量的文献,有根有据地去写文章。像袁克文的讽喻诗,我就是从几个版本中才找到最准确的,最终能够给大家去正误。我觉得,主动探索性的阅读方法是最能让自己与作者产生思想互动的可能性,自己也容易有收获。”
人对知识应有所渴望
“知识改变人生,至少从我的经历来看,确实如此。我最初在单位是普通工人,后来读的书多了,在各个媒体上发表的文章多了,获得了领导的赏识。随后又考取了学历,在企业中也得到了重视与培养。”
实体书店的衰落,微博微信的兴起,让爱书如痴的曲振明感到痛心。他略显激昂地说,微信微博的内容不能叫知识!“我认为阅读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消遣性阅读,这是随意的,纯粹的一种感官愉悦。另一种是学习型阅读,这样的阅读是‘苦差事’,所谓书要苦读。原来我也是只顾自己的喜好,读书求快,往往是只寻找到我需要的部分去读。后来发现,书只读一部分的话,对知识或内容理解的就不够全面,读书贪多求快往往造成最后是白读。后来,我看书就坚持细读、深读,研读,有的书甚至会看好几遍。”
曲振明认为,年轻人要对知识有种渴望。“个人知识储备不够,绝对是人生发展的一种局限。”
读书需一颗闲适心
曲振明的家中,一排排书架放满了书,其中还不乏泛黄了的线装书。书多得让人震惊,置身其间,书香气息把人的心都熏醉了。
读书三十年,曲振明越来越感到,功利二字也被带到了高洁的读书事中。“我早期读韩愈、柳宗元的书,后来比较喜欢林语堂、叶灵凤等作家,我感觉他们的文章虽然现实性很强,但给人的感觉都特别悠闲,几乎没有功利色彩。民国时期的诸多著作都本真地反映了作家的心性,而不是像现在的一些书籍,全是教读者如何成功,如何成为富人,如何变得更世故……”曲振明说,读书是最原始的消遣方式之一,它的功能是陶情乐心。在古代,读书几乎贯穿了文人的一生。“读的书越多,人就越谦卑,因为知道了世界之大、知识之广。”
明代军事家戚继光曾说,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书,并非生活之必须品,于家庭属可有可无之物。但不管时代如何更迭,书都被留存了下来。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抛开其中的功利性,在读书这场与作者的对话中,时似与美人聊天,时似安居豪宅,得此境界,谁说读书不是逍遥事?守得一份心情静谧,获得一份生活闲适。
读书需要一颗闲适之心。
(摘编自《今晚报》)
曲振明认为,当今藏书者的藏书目的各有不同,大致可分三种:一种用来读,一种用于藏,还有一种既不读也不藏而是贩。“对很多藏书人来说,检点书架时才发现‘书非借不能读也’,所藏者多,读过者少。当下,藏书对很多人来说,多是将其束之高阁,满足的是其文化的投资需求,追求的是心理的满足。”
與书籍对话是人生快事
曲振明认为,现代人在阅读上的最大问题是书读太少,“心灵鸡汤”看的太多,长期碎片化阅读易导致思维片面性。他强调,人应多读书,毕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藏书三十年,曲振明的家中塞满了各种书籍,“弄得书房如同仓库一样,堆得满满的”。“50后”曲振明羡慕现在“生活在书籍海洋中”的年轻人,他感慨到,时代真的是进步了。“我上学的时候,能够读到的小说,只有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少数几部。”由于无书可读,借书、读书成为他少年时的奢望与追求。“我曾有一张市图书馆的借书卡,但外借图书少得可怜,只能借到鲁迅、高尔基和法捷耶夫等少数作家的作品。许多文学名著只能依靠朋友之间传换,当时能读到一本完整的书十分不容易。因此经常看一些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书。”
“三十多年前想看书是要付出代价的。”谈笑间,曲振明忆起青年时期百般求书的经历,仍记忆犹新。“记得曾从同学手中借到一册钢笔手抄本《一绺金黄色的头发》,于是让所有想看书的人帮助抄写。就这样大家进行分工抄写,又传抄成一册。”读书之难,使他幻想着将来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尽情地享受坐拥书城的乐趣。
20世纪80年代,人们迎来了文化开放的春天,许多新版图书开始与读者见面。当年在新华书店排了很长的队才买到了《郭小川诗集》与《杨朔散文集》,如获至宝的感觉至今仍让他心生感慨。
2000年,曲振明搬到新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实现朝思暮想中的“理想书房”。每当夜深人静,坐拥“书城”,身旁一盏茶,手握一本书,构成了他的“黄金时代”。在他看来,读书,就是展开了一场静静的对话。而真正的阅读,是有关生命的运动,是与作者心灵的交流。“书籍帮人们打破了现实的界限,能让人的心穿越‘古今岁月’、游弋‘万千世界’,堪称人生快事。”
书籍是提升灵魂的工具
“文革”结束后,曲振明经常光顾天津劝业场二楼、和平路317号、文化街的文运堂、文林阁等古籍书店的各个门市部,而后又延伸到沈阳道、天宝路、平安街、二宫、三宫的地摊。后来借调北京编修《中国烟草通志》期间,又常逛北京潘家园、报国寺以及各家书店,淘书的嗜好始终没有中断。他在买书的过程中,除了买自己没有的书,还买一些自己有但版本不同的书。比如《国朝闺秀正始再续集》,收藏版本一为作者单士厘赠送友人的;另一版本则经过袁克度(袁世凯之子)、黄端两位藏家之手,书上布满了图章与题跋。
“很多的收藏,正应了‘一物一主’那句话,该是你的就是你的。尽管其中过程曲折,回想起来也是种乐趣。”曲振明得到陈宝泉(原民国时期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的《民教相安》,内里颇有些故事。“这是一册义和团事变后劝诫天津老百姓安分守己的书。我最早在沈阳道的地摊上发现,几经讨价还价,就是没谈妥,后来被别人买走,很是扼腕叹惜。不料过了几个月又在别的书摊上发现了这本书,并以低于原来的价格买成,这可应了缘分之说。”还有一次,他在千里堤旧物市场路过一个书摊,发现一册1927年英文版《阿Q正传》,当时摊主开价高没有谈成。念念不忘此书的他,一个月后又专程找到这个书摊,发现书还没有卖出,又在摊主家中淘到四本旧书。
收藏之乐,除了体现在淘书的过程,还有不经意间的那些意外收获。严复批注的《天演论》初版本的收藏就是曲振明的意外收获。《天演论》是西方文化输入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严复1896年在天津译成后,曾进行几次修订,直到1898年4月后由卢氏慎始基斋正式刊行。“目前《天演论》流传的版本有三个系统:即慎始基斋正式出版本系统、吴京卿节本天演论简本系统和陕西味经售书处稿本系统,其中慎始基斋本十分罕见。我十分崇敬严复,收藏了《天演论》的商务印书馆本、富文书局本和吴京卿节本,就是没有慎始基斋本。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文化街旧书肆淘到慎始基斋本,上面有大量的绿笔批注与红笔圈点,经专家考证,是严复对照吴汝纶的节本进行的批注,版本价值十分珍贵。”
收藏到《天演论》后,曲振明开始关注严复的著作,随后收藏了光绪版的《林严文钞》,接着又对林纾发生了兴趣,收藏了《畏庐文集》《畏庐集》《畏庐续集》《畏庐三集》《畏庐诗钞》,还收藏了他的《伊索寓言》《茶花女遗事》等翻译旧作。“淘书往往会‘爱屋及乌’,不断延伸自己的收藏范围。”从买书、淘书的经历来看,曲振明认为这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许多古旧书店的老店员都有‘独门绝技’,有的偏重古籍善本、有的偏重新文学初版本、有的偏重通俗小说,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不少知识。我还结识了不少书友,他们有经验,有眼光,常常得到指点。”遗憾的是,近年来旧书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书摊上难觅好书,一些有价值的图书都在拍卖市场流通。买书的环境的改变,使早先的淘书乐趣荡然无存,“昔日淘书、买书的经历已化作美好记忆”。
随着环境的改变,淘到好书是越来越不容易。想要在旧书堆里捡漏,没双慧眼可不成。“淘旧书要看懂书法与印文,特别要留意带有批校、跋语的书,这与平素多读书和注意知识积累密切相关。”清光绪年间长芦盐业纲总姚学源的《十瓶庵日记》和《习琴斋日记》两部手稿的收藏就是捡漏。当时书商以为是账本,曲振明拿过来一看,其中有姚学源与表兄光绪朝大学士李鸿藻的许多交往经历,颇具史料价值,立即入手。 “每一册图书都有一段经历,每一册图书都有一段故事。”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对曲振明而言,是个人修养提升的有效渠道。“读书是一个文化与精神传递的过程,我们读经典就是在与大师、巨匠对话,与古圣先贤的交流构成了我们对现实环境的一种精神超越。”
读书藏书应有方向计划
1984年7月《今晚报》创刊,曲振明开始给副刊试投文史稿件,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为《谀詞不赏 贬语得欢》,叙述左宗棠的一段历史掌故。这篇文章的发表,诱发了他的写作兴趣,从此开始从事业余文史写作,至今已发表了几百万字。“搞文史必须熟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我因文爱书,于是开始有目的地购书、藏书。”
作为天津地方史研究的爱好者,地方文献是曲振明搜罗的重点。他搜集了清代、民国以来大量天津人的文集、诗集和天津出版物。“1949年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书店、读者书店、大众书店、天津人民音乐社等有许多出版物,这些都在我的收集范围,其中仅知识书店的出版物就多达100多种。我还收集了许多天津人的油印本、书法字帖,其中不乏罕见藏品。”
“富察敦崇是晚清著名民俗学家,其撰写的《燕京岁时记》闻名海内外。一次在旧书肆淘到他自传体《紫藤馆诗草》,书很普通,可书后有几页抄写的《紫藤馆剩稿》,是其后人的手迹。《紫藤馆剩稿》是富察敦崇晚年的绝笔,内容十分珍贵。我还收藏了一册开明书店1936年印的《李息翁临古书法》,书后有一段李叔同侄子李麟玺书写的跋语,言明李叔同托侄子送给孟广慧等师友的,反映了李叔同出家后与津门友人保持联系的信息。我还曾从旧书图章中发现了钱玄同、邓之诚、向达、臧克家、卢木斋等人的旧藏。旧时的作者签名本多用毛笔,我从题签上,发现了中国第一位大法官苏希恂赠送作家徐枕亚、闽南书法大师罗丹赠给诗人虞愚、北京古琴大师汪孟舒赠送给天津古琴家张子谦的著作。”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曲振明认为,这种力量就是读书最根本的目的,要获得幸福感。“读书、购书、藏书,都应该有方向,有计划。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是带着问题去读书。我写有关文史类的文章之所以受到读者的欢迎与认可,就是因为我是通过检索大量的文献,有根有据地去写文章。像袁克文的讽喻诗,我就是从几个版本中才找到最准确的,最终能够给大家去正误。我觉得,主动探索性的阅读方法是最能让自己与作者产生思想互动的可能性,自己也容易有收获。”
人对知识应有所渴望
“知识改变人生,至少从我的经历来看,确实如此。我最初在单位是普通工人,后来读的书多了,在各个媒体上发表的文章多了,获得了领导的赏识。随后又考取了学历,在企业中也得到了重视与培养。”
实体书店的衰落,微博微信的兴起,让爱书如痴的曲振明感到痛心。他略显激昂地说,微信微博的内容不能叫知识!“我认为阅读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消遣性阅读,这是随意的,纯粹的一种感官愉悦。另一种是学习型阅读,这样的阅读是‘苦差事’,所谓书要苦读。原来我也是只顾自己的喜好,读书求快,往往是只寻找到我需要的部分去读。后来发现,书只读一部分的话,对知识或内容理解的就不够全面,读书贪多求快往往造成最后是白读。后来,我看书就坚持细读、深读,研读,有的书甚至会看好几遍。”
曲振明认为,年轻人要对知识有种渴望。“个人知识储备不够,绝对是人生发展的一种局限。”
读书需一颗闲适心
曲振明的家中,一排排书架放满了书,其中还不乏泛黄了的线装书。书多得让人震惊,置身其间,书香气息把人的心都熏醉了。
读书三十年,曲振明越来越感到,功利二字也被带到了高洁的读书事中。“我早期读韩愈、柳宗元的书,后来比较喜欢林语堂、叶灵凤等作家,我感觉他们的文章虽然现实性很强,但给人的感觉都特别悠闲,几乎没有功利色彩。民国时期的诸多著作都本真地反映了作家的心性,而不是像现在的一些书籍,全是教读者如何成功,如何成为富人,如何变得更世故……”曲振明说,读书是最原始的消遣方式之一,它的功能是陶情乐心。在古代,读书几乎贯穿了文人的一生。“读的书越多,人就越谦卑,因为知道了世界之大、知识之广。”
明代军事家戚继光曾说,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书,并非生活之必须品,于家庭属可有可无之物。但不管时代如何更迭,书都被留存了下来。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抛开其中的功利性,在读书这场与作者的对话中,时似与美人聊天,时似安居豪宅,得此境界,谁说读书不是逍遥事?守得一份心情静谧,获得一份生活闲适。
读书需要一颗闲适之心。
(摘编自《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