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要求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使高中生发展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在此背景下,我结合自己在新课改中的教学实践,谈谈心得体会。
1.把握教材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要非常娴熟地驾驭教材,挖掘和寻找教材中的知识点,特别是对学生发展真正有用的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调整教材内容顺序,补充或修改教学实例等,对教材的处理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灵活地使用教材。
我将教材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学习两部分,每节课都涵盖了这两部分内容。每节课的理论学习内容,编成2~5个选择题或判断题,供学生测试。题目内容可以是本节课操作技能,也可以是对上节课知识的复习,甚至是与本节课操作无关,但需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每节课的操作技能学习,应该是实用的、学生感兴趣的,一般按梯度设计成基本任务、提高任务、拓展任务。
2.研究学生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学对象对有效教学起决定作用,如何吸引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尊重学情、因学定教,在上课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他们的兴趣爱好。课堂上尽可能采用学生喜欢的又能覆盖所授知识点的例子,让学生有兴趣地学,这样老师才能有效地教。
3.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新课改下的教学,每一节课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案需要经过不断修改,每修改一次,等于重新开始,包括教学的内容,教学流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落实知识点,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等,这些都需要全面考虑,而其中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可能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站在讲台上才会有自信,教学效果才会很好。
4.多与学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与教师有了课堂内外的交流以后,师生之间可以建立起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上课的时候就会自然默契多了,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讲课。因此教师应当多与学生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
5.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课很多时候以操作性内容的教学为主,但单纯的技术讲解比较枯燥。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呢?可以用一些好的事例作示范,特别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例,学生会更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对于技术性的学习内容就有了需求,学习起来自然比较有动力。课堂上学习的技术是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缺少了学生动手这一环节,技术课的教学就等于纸上谈兵,学生很快就会遗忘。适当地安排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课堂练习内容,使学生不至于因无法完成而产生畏惧心理或者因过易而无法深入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全面考虑。同时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应当多样化,例如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知识竞赛,设计寓教于乐的小游戏活动等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在学的过程中玩,这样学起来比较轻松。
6.开展分层教学
6.1按水平分层导学
教学实施之前,可以采用测试考核、问卷调查、课堂访谈等方式,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起点水平(如操作技能、应用水平等)进行调查摸底,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学。
按水平高低分成A和B两层(类)学生进行教学,这种分层教学受很多条件的制约,实施起来不方便。这种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习内容而进行的按类分班教学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由于学生水平差异而带来的教学困难,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6.2课堂上的分层导学
对于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如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在关注学生水平差异的前提下,课上必须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目标要求。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例如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态度、能力水平等,因而课堂上可以采用以下措施组织教学。
6.2.1设置多级多元的学习目标
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中级、高级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目标维度,同时针对不同智能领域适当提出一些发展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水平要求,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体现学习行为和学习目标的可选择性。
根据不同水平要求和学习目标的多元性,设计相应课堂学习任务。设置不同类型的项目作业或涉及不同领域的活动主题,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以便达到目标。还可以设计不同水平要求的探究学习任务,譬如同是文本信息加工的学习,水平一般的同学学习文档的编辑排版,主要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水平高的同学可以使用不同的字处理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对软件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文本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共性问题。
6.2.2小组互助学习
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水平层次的不同,可以采用异质分组(如水平不同的学生结成小组,“强弱搭配”),使学习小组在问题或任务的驱动下,为达到共同学习目标而进行协作式的小组学习。
7.教学内容上联系现实生活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教材不断更换,但始终不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有的学生早已经熟练掌握,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面对现状,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现状,准确地把握各阶段教学内容,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
其次,要不断地拓宽思路,吸取新理论,新知识。因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较强的动态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时代感,既要有相对稳定的知识,又要不断补充更新。在教学内容上应体现这一发展趋势,通过创设综合性,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认识掌握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知识,做到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与信息技术发展并轨,使得信息技术课成为以讲方法为主,常用常新的课程。
1.把握教材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要非常娴熟地驾驭教材,挖掘和寻找教材中的知识点,特别是对学生发展真正有用的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调整教材内容顺序,补充或修改教学实例等,对教材的处理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灵活地使用教材。
我将教材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学习两部分,每节课都涵盖了这两部分内容。每节课的理论学习内容,编成2~5个选择题或判断题,供学生测试。题目内容可以是本节课操作技能,也可以是对上节课知识的复习,甚至是与本节课操作无关,但需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每节课的操作技能学习,应该是实用的、学生感兴趣的,一般按梯度设计成基本任务、提高任务、拓展任务。
2.研究学生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学对象对有效教学起决定作用,如何吸引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尊重学情、因学定教,在上课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他们的兴趣爱好。课堂上尽可能采用学生喜欢的又能覆盖所授知识点的例子,让学生有兴趣地学,这样老师才能有效地教。
3.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新课改下的教学,每一节课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案需要经过不断修改,每修改一次,等于重新开始,包括教学的内容,教学流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落实知识点,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等,这些都需要全面考虑,而其中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可能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站在讲台上才会有自信,教学效果才会很好。
4.多与学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与教师有了课堂内外的交流以后,师生之间可以建立起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上课的时候就会自然默契多了,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讲课。因此教师应当多与学生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
5.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课很多时候以操作性内容的教学为主,但单纯的技术讲解比较枯燥。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呢?可以用一些好的事例作示范,特别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例,学生会更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对于技术性的学习内容就有了需求,学习起来自然比较有动力。课堂上学习的技术是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缺少了学生动手这一环节,技术课的教学就等于纸上谈兵,学生很快就会遗忘。适当地安排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课堂练习内容,使学生不至于因无法完成而产生畏惧心理或者因过易而无法深入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全面考虑。同时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应当多样化,例如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知识竞赛,设计寓教于乐的小游戏活动等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在学的过程中玩,这样学起来比较轻松。
6.开展分层教学
6.1按水平分层导学
教学实施之前,可以采用测试考核、问卷调查、课堂访谈等方式,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起点水平(如操作技能、应用水平等)进行调查摸底,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学。
按水平高低分成A和B两层(类)学生进行教学,这种分层教学受很多条件的制约,实施起来不方便。这种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习内容而进行的按类分班教学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由于学生水平差异而带来的教学困难,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6.2课堂上的分层导学
对于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如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在关注学生水平差异的前提下,课上必须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目标要求。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例如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态度、能力水平等,因而课堂上可以采用以下措施组织教学。
6.2.1设置多级多元的学习目标
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中级、高级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目标维度,同时针对不同智能领域适当提出一些发展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水平要求,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体现学习行为和学习目标的可选择性。
根据不同水平要求和学习目标的多元性,设计相应课堂学习任务。设置不同类型的项目作业或涉及不同领域的活动主题,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以便达到目标。还可以设计不同水平要求的探究学习任务,譬如同是文本信息加工的学习,水平一般的同学学习文档的编辑排版,主要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水平高的同学可以使用不同的字处理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对软件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文本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共性问题。
6.2.2小组互助学习
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水平层次的不同,可以采用异质分组(如水平不同的学生结成小组,“强弱搭配”),使学习小组在问题或任务的驱动下,为达到共同学习目标而进行协作式的小组学习。
7.教学内容上联系现实生活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教材不断更换,但始终不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有的学生早已经熟练掌握,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面对现状,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现状,准确地把握各阶段教学内容,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
其次,要不断地拓宽思路,吸取新理论,新知识。因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较强的动态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时代感,既要有相对稳定的知识,又要不断补充更新。在教学内容上应体现这一发展趋势,通过创设综合性,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认识掌握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知识,做到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与信息技术发展并轨,使得信息技术课成为以讲方法为主,常用常新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