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小学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组织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们的聆听习惯,并深入挖掘不同学生的艺术潜能,促使他们走上个性化的发展之路,顺利实现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目标,是音乐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具体实践过程中,音乐教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进行互动效果的优化,变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更精彩,使学生善于聆听,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现音乐课程的魅力所在,音乐教育后续的发展前景将一片大好。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聆听习惯;培养途径
引言:聆听是欣赏音乐的习惯,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必备的一种技能。新课改背景下,音乐教师摒弃传统教学观念,要在小学生聆听习惯的培养上下足功夫,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新的层面出发,更好地理解音乐,不断发展精神艺术。另外,要将完整的聆听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给予小学生聆听思考、主动探究的机会,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取得最优化的教学实践效果。下面,笔者关于小学生音乐聆听习惯的有效培养途径进行了总结分析。
1、歌唱教学培养学生聆听习惯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是关键环节,教师把握这一机会,进行小学生聆听习惯的有效培养,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引导他们一边歌唱一边聆听,充分地理解音乐知识[1]。关于歌唱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音乐教师需要坚持“从大到小”和“从粗到细”的原则,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非常必要且关键。逐渐提高歌唱教学的难度,并且提出不同的问题,使小学生对于不同乐曲有新的认识、新的感受,整体的教学效果得以优化,更多学生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获取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比如,学唱《大头娃娃》时,我并不急着向学生出示歌曲,而是在课前发声练习时,把歌曲第三句衬词部分的旋律用钢琴弹奏出来,让孩子们比赛看谁能在三遍后准确地用“la”轻声模唱出旋律,孩子们注意力非常集中,积极聆听,三遍后大部分孩子都能准确的模唱出旋律。在这个过程中我根据孩子们的情况在姿势、呼吸、咬字、吐字等加以引导,适当时加入歌词,孩子们很快就会掌握,也意识到聆听的重要。
2、游戏教学培养学生聆听习惯
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关键。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集体或者个人的游戏来促进学生聆听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不能太复杂,尽量挑选一些较为简单理解的教学内容,要遵循小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游戏不断塑造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2]。比如,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听声猜人”主题游戏帮助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可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通过歌声来辨别同班同学,教师随机挑选台下的同学进行唱歌,台上的学生要背对着台下的同学,台下的学生唱完一首歌之后,台上的学生来猜是哪位同学唱的歌。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聆听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开发,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直观教学方法的利用,促进学生多感官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全方面的作用。
3、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聆听习惯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和主体,音乐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互联网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应用,要求教师变成课堂的引导者,而不是掌控者,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和主体。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之下的音乐课堂,通过海量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源,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点之下歌唱歌曲、赏析乐曲、观看舞台表演、学习和声的唱法,通过多种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全面领略感知音乐的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网络技术增强师生交流也很重要。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下,教师的音乐教学工作只能局限于课堂的方寸之地,教学任务在课上就已经完成了。但是在“互联网教育”的渗透之下,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在课下也能够开展。相比其他科目,音乐是一门需要在课下不断练习的科目,可以说,学生在课下练习得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长期忽视了对学生课下练习的要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互联网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多样的联系方式,如通过钉钉、微信等网络聊天工具,教师可以和学生实现即时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解决课下练习中所产生的问题。比如,教师可在钉钉群给学生提供课下练习所需要的资料,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分享上课需要的相关资料。同时,通过课下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和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内容,让自己的教学更贴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4、凸显特性培养学生聆听习惯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凸显音乐的特性,从而吸引班级学生,进行有效聆听[3]。首先,抓住节奏,在音乐教学中节奏很重要,把不同音节的节点抓住,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其实节奏也是音乐最基本的东西,如果学生通过聆听对节奏有了感悟,那么就能促进对音乐的学习。其次,抓住旋律。音乐的主题旋律也很重要,有人常说歌曲美,其实就是歌曲的旋律能够顺应人的思维,把人美好的愿望表达出来,再加上节奏支持,那么旋律会更美,其实就相当于给我们传递了一种语言美。最后,把音乐的速度、力度和色彩体现出来,从而吸引学生,这是音乐所要表达的特性。音乐的不同,其中的速度、力度和色彩也是不同的,这关系到了音乐的表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的感悟和理解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特性,从而更专注的去聆听,促进学生有效聆听,理解音乐作品所体现的内涵。
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小学音乐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在聆听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作为音乐教师,要多研究学生聆听能力培养途径,让学生们主动聆听,乐于聆听,爱上音乐,顺利实现个性化及成熟化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月月,刘政.善于聆听,学会思考——以小学音乐的歌唱教学为例[J].才智,2018(13)211-211.
[2]康淑华,王凯丽.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聆听教学[J].江西教育,2019(30)45-46.
[3]張晓宁.培养小学生音乐聆听习惯的对策研究[J].小学时代:教师版,2019(28)70-71.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聆听习惯;培养途径
引言:聆听是欣赏音乐的习惯,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必备的一种技能。新课改背景下,音乐教师摒弃传统教学观念,要在小学生聆听习惯的培养上下足功夫,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新的层面出发,更好地理解音乐,不断发展精神艺术。另外,要将完整的聆听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给予小学生聆听思考、主动探究的机会,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取得最优化的教学实践效果。下面,笔者关于小学生音乐聆听习惯的有效培养途径进行了总结分析。
1、歌唱教学培养学生聆听习惯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是关键环节,教师把握这一机会,进行小学生聆听习惯的有效培养,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引导他们一边歌唱一边聆听,充分地理解音乐知识[1]。关于歌唱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音乐教师需要坚持“从大到小”和“从粗到细”的原则,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非常必要且关键。逐渐提高歌唱教学的难度,并且提出不同的问题,使小学生对于不同乐曲有新的认识、新的感受,整体的教学效果得以优化,更多学生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获取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比如,学唱《大头娃娃》时,我并不急着向学生出示歌曲,而是在课前发声练习时,把歌曲第三句衬词部分的旋律用钢琴弹奏出来,让孩子们比赛看谁能在三遍后准确地用“la”轻声模唱出旋律,孩子们注意力非常集中,积极聆听,三遍后大部分孩子都能准确的模唱出旋律。在这个过程中我根据孩子们的情况在姿势、呼吸、咬字、吐字等加以引导,适当时加入歌词,孩子们很快就会掌握,也意识到聆听的重要。
2、游戏教学培养学生聆听习惯
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关键。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集体或者个人的游戏来促进学生聆听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不能太复杂,尽量挑选一些较为简单理解的教学内容,要遵循小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游戏不断塑造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2]。比如,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听声猜人”主题游戏帮助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可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通过歌声来辨别同班同学,教师随机挑选台下的同学进行唱歌,台上的学生要背对着台下的同学,台下的学生唱完一首歌之后,台上的学生来猜是哪位同学唱的歌。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聆听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开发,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直观教学方法的利用,促进学生多感官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全方面的作用。
3、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聆听习惯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和主体,音乐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互联网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应用,要求教师变成课堂的引导者,而不是掌控者,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和主体。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之下的音乐课堂,通过海量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源,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点之下歌唱歌曲、赏析乐曲、观看舞台表演、学习和声的唱法,通过多种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全面领略感知音乐的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网络技术增强师生交流也很重要。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下,教师的音乐教学工作只能局限于课堂的方寸之地,教学任务在课上就已经完成了。但是在“互联网教育”的渗透之下,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在课下也能够开展。相比其他科目,音乐是一门需要在课下不断练习的科目,可以说,学生在课下练习得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长期忽视了对学生课下练习的要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互联网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多样的联系方式,如通过钉钉、微信等网络聊天工具,教师可以和学生实现即时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解决课下练习中所产生的问题。比如,教师可在钉钉群给学生提供课下练习所需要的资料,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分享上课需要的相关资料。同时,通过课下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和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内容,让自己的教学更贴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4、凸显特性培养学生聆听习惯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凸显音乐的特性,从而吸引班级学生,进行有效聆听[3]。首先,抓住节奏,在音乐教学中节奏很重要,把不同音节的节点抓住,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其实节奏也是音乐最基本的东西,如果学生通过聆听对节奏有了感悟,那么就能促进对音乐的学习。其次,抓住旋律。音乐的主题旋律也很重要,有人常说歌曲美,其实就是歌曲的旋律能够顺应人的思维,把人美好的愿望表达出来,再加上节奏支持,那么旋律会更美,其实就相当于给我们传递了一种语言美。最后,把音乐的速度、力度和色彩体现出来,从而吸引学生,这是音乐所要表达的特性。音乐的不同,其中的速度、力度和色彩也是不同的,这关系到了音乐的表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的感悟和理解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特性,从而更专注的去聆听,促进学生有效聆听,理解音乐作品所体现的内涵。
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小学音乐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在聆听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作为音乐教师,要多研究学生聆听能力培养途径,让学生们主动聆听,乐于聆听,爱上音乐,顺利实现个性化及成熟化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月月,刘政.善于聆听,学会思考——以小学音乐的歌唱教学为例[J].才智,2018(13)211-211.
[2]康淑华,王凯丽.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聆听教学[J].江西教育,2019(30)45-46.
[3]張晓宁.培养小学生音乐聆听习惯的对策研究[J].小学时代:教师版,2019(2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