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肢体语言指通过头、眼、颈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广义上,肢体语言也包括面部表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并且“教育活动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这种艺术表达要“自由表达”“创造性地表达”。
艺术的源泉是生活,幼儿的语言来源于生活,只有来自生活、表现生活的幼儿肢体语言才充满童趣而富有生命力。在艺术的世界里,幼儿用声音和动作,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表达和表现生活。而幼儿的艺术语言表达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绘画语言、歌唱语言、肢体语言等。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是对幼儿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语言教育,是特殊的语言学习过程。由于小班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幼儿在语言活动中有很多困难,采用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幼儿解决学习中碰到的许多问题,所以我们在小班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发现肢体语言是幼儿很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借助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故事、古诗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感受和表现生活。
在儿歌教学中尝试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时间较短,而小班幼儿特别好动,在朗诵儿歌中,幼儿端端正正地坐着朗诵只能坚持几分钟,而让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做表演动作时,他们则能坚持较长时间,而且情绪愉快,能主动学习。
例如,在儿歌《春风》教学中,老师首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感受春天的美丽,幼儿能说出“花儿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长出来了”等春天的特征;老师接下来朗诵诗歌,在朗诵的同时用手指点着图片上的事物,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一开始,幼儿还能集中注意力,但在学念诗歌时就没有了耐心。为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性,我们采用了肢体语言,帮助幼儿进行理解和记忆,用身体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内容。在肢体语言的提醒下,幼儿不但理解记忆了儿歌内容,也对“吹绿、吹红、吹来、吹醒”等词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故事教学中尝试
幼儿的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在学习语言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这时运用肢体语言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主动学习。如:欣赏故事《拔萝卜》时,由于故事内容较多,故事中的角色也多,讲述第一遍故事时幼儿注意力很集中,听得很认真,在第二遍理解故事时,有些幼儿开始注意力分散了。这时让幼儿用肢体語言表示内容,幼儿参与讲述故事的热情就一下子高涨起来。幼儿学习会因此变得非常主动,而且全体幼儿都参与了角色的扮演和变换,这就充分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体性,也延长了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可见肢体语言是他们喜欢的一种方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肢体语言在小班古诗教学中的尝试
古诗的内容包罗万象,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寄情山水,充满了画意。然而,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幼儿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幼儿很难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表达的情感。为激发幼儿学古诗的兴趣、使幼儿对古诗内容易于理解,在古诗教学中,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很多,如看图学诗、画图学诗、观赏自然景物学诗、讲故事学诗等,幼儿在老师的有意引导下,能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也学会了吟诵。但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小、认知水平不足,幼儿对古诗内容不易理解,学起来很容易一知半解。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从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来看,我认为肢体动作运用于古诗教学很受幼儿的喜欢,也便于幼儿理解记忆。
如在古诗《风》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录像内容知道古诗的内容是“风”;其次,教师通过课件,以动态的四幅画面引导幼儿观察、感受,并用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逐句讲解,帮助幼儿理解诗意。之后,教师总结整首古诗内容,使幼儿对古诗内容有整体认识。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做一个游戏“我来出你来做”,重点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边做边理解边念。幼儿在这种教学活动中,高兴地说“好玩”。可见,这种方法在满足幼儿的玩兴的同时,也激发了幼儿自觉学习古诗的热情和兴趣。
因此,把肢体动作运用于小班幼儿的古诗教学中,使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很受幼儿喜欢。幼儿肢体语言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成长,还有利于幼儿注意力、表现力、模仿能力等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情感、意志品质,发展其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市朝阳幼儿园)
艺术的源泉是生活,幼儿的语言来源于生活,只有来自生活、表现生活的幼儿肢体语言才充满童趣而富有生命力。在艺术的世界里,幼儿用声音和动作,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表达和表现生活。而幼儿的艺术语言表达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绘画语言、歌唱语言、肢体语言等。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是对幼儿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语言教育,是特殊的语言学习过程。由于小班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幼儿在语言活动中有很多困难,采用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幼儿解决学习中碰到的许多问题,所以我们在小班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发现肢体语言是幼儿很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借助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故事、古诗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感受和表现生活。
在儿歌教学中尝试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时间较短,而小班幼儿特别好动,在朗诵儿歌中,幼儿端端正正地坐着朗诵只能坚持几分钟,而让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做表演动作时,他们则能坚持较长时间,而且情绪愉快,能主动学习。
例如,在儿歌《春风》教学中,老师首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感受春天的美丽,幼儿能说出“花儿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长出来了”等春天的特征;老师接下来朗诵诗歌,在朗诵的同时用手指点着图片上的事物,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一开始,幼儿还能集中注意力,但在学念诗歌时就没有了耐心。为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性,我们采用了肢体语言,帮助幼儿进行理解和记忆,用身体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内容。在肢体语言的提醒下,幼儿不但理解记忆了儿歌内容,也对“吹绿、吹红、吹来、吹醒”等词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故事教学中尝试
幼儿的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在学习语言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这时运用肢体语言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主动学习。如:欣赏故事《拔萝卜》时,由于故事内容较多,故事中的角色也多,讲述第一遍故事时幼儿注意力很集中,听得很认真,在第二遍理解故事时,有些幼儿开始注意力分散了。这时让幼儿用肢体語言表示内容,幼儿参与讲述故事的热情就一下子高涨起来。幼儿学习会因此变得非常主动,而且全体幼儿都参与了角色的扮演和变换,这就充分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体性,也延长了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可见肢体语言是他们喜欢的一种方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肢体语言在小班古诗教学中的尝试
古诗的内容包罗万象,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寄情山水,充满了画意。然而,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幼儿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幼儿很难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表达的情感。为激发幼儿学古诗的兴趣、使幼儿对古诗内容易于理解,在古诗教学中,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很多,如看图学诗、画图学诗、观赏自然景物学诗、讲故事学诗等,幼儿在老师的有意引导下,能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也学会了吟诵。但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小、认知水平不足,幼儿对古诗内容不易理解,学起来很容易一知半解。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从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来看,我认为肢体动作运用于古诗教学很受幼儿的喜欢,也便于幼儿理解记忆。
如在古诗《风》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录像内容知道古诗的内容是“风”;其次,教师通过课件,以动态的四幅画面引导幼儿观察、感受,并用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逐句讲解,帮助幼儿理解诗意。之后,教师总结整首古诗内容,使幼儿对古诗内容有整体认识。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做一个游戏“我来出你来做”,重点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边做边理解边念。幼儿在这种教学活动中,高兴地说“好玩”。可见,这种方法在满足幼儿的玩兴的同时,也激发了幼儿自觉学习古诗的热情和兴趣。
因此,把肢体动作运用于小班幼儿的古诗教学中,使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很受幼儿喜欢。幼儿肢体语言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成长,还有利于幼儿注意力、表现力、模仿能力等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情感、意志品质,发展其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市朝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