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育对特殊教育学生的身心健康、就业、全面发展等方面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为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功能,应通过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营造良好的美术教育环境。文章先分析了美术教育现状和问题,后阐述了美术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育;策略;传统节日文化
现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比较重视美术课程教学,教师的美术专业化水平也比较高,但美术教育教学设置不太合理,学生往往缺少学习动力。传统节日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传统节日文化为载体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开展美术教学,更利于学生在节日文化中自然而然地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并产生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从美术创作中获取一些成就感和自信心。
一、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育现状与问题
特殊教育学校,主要针对身体存在残疾的学生群体开展教学,特殊教育学生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在特殊教育学校的美术教学中,因学生生理缺陷,一些美术活动的开展受到了阻碍。以本校学生为例,虽然他们渴求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但他们往往有智力损伤,在智力上异于正常学生,增加了美术教学中的互动难度。目前,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分配比较合理,教师的美术专业化水平也比较高,且能够控制好课堂秩序,做好充足的备课准备[1]。有时,为创新美术课的上课形式,一些教师会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展览馆等地方欣赏学习,拓宽学生视野。但是,特殊学校的美术教育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首先,在教学内容设置上,美术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内容始终以教材为主,缺少理念创新意识。其次,在教学目标设置上,违背了学生成长规律,使学生渐渐产生厌学情绪。再次,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育倾向于采取相对单调的讲授教学模式,基本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实施教学,难以实现对学生美术潜能的开发。总之,特殊教育学校的美术教学亟需改革,教师可积极探索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特殊教育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二、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特殊教育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示范演示法
在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实施美术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在传统节日文化中自然感受美,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美术教学,教师应善于运用示范演示法进行教学,先对实物、模型、图片等进行展示,直观示范性操作美术创作,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会如何绘画实物形态、颜色等等,在教师的反复示范中加强记忆,养成良好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想象力。例如,教师在对智力障碍学生实施教学时,为教会学生初步认识色彩,知道几种颜色,且掌握水彩颜料涂色技巧,可采取示范教学法。教师可以以“中秋节”为切入点,先为学生展示与中秋节主题相关的图片,如红红的灯笼、黄色的圆月、白白的小兔子、五彩的烟花、各式各样的月饼……接着,为学生示范画灯笼,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白纸、红笔,先用红笔在纸中间画一个长方体,再沿着长方体下面画出两条椭圆状弧线,用一个扁平长方体为弧线封口。最后,在大椭圆形中间画上无数条直线,在灯笼下方画上长短不一的絮絮。整个绘画过程,反复做,直到学生掌握绘画方法为止。然后,鼓励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画灯笼,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渗透“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文化让学生认识了红色等几种不同的颜色。
(二)模拟法
在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学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将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课堂上,教师应结合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身体机能缺陷等问题采取模拟法教学策略[2]。模拟法,是鼓励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和语言,在反复模拟过程中真正掌握美术绘画技法,习得一些美术技能。这种教学策略非常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认知情况。例如,在美术课堂上,为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可以以“重阳节”为契机,邀请几位学生家里的老人到班级里来做重阳糕。然后鼓励学生为长辈送上一张表达感恩的卡片。在感恩卡片制作过程中,采取模拟法教学方法,先为学生提供一些彩纸,接着一边示范感恩卡片制作步骤一边采用细致讲解的方法。通过模拟,学生将学会在正方形纸上裁剪出三个心,将三个爱心变成一个爱心,再用另一種颜色的纸剪出两个小爱心,将其拼贴在一起,粘到大爱心上,完成贺卡的制作。同时,在贺卡上写出感恩的话语。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在重阳节传统节日氛围中产生浓厚的美术知识学习兴趣,而且跟随教师示范讲解,牢牢掌握感恩卡片制作方法,发挥自己审美能力制作出一张漂亮的卡片。
(三)练习实践法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着浓浓的人情味,可以增强学生情感凝聚力。教师可结合特殊教育学生的特点,围绕“元宵节”节日主题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在练习实践法的教学方式下,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帮助学生重新建立起自信心,并通过节日文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例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搜集一些与元宵节传统节日相关的故事[3]。在课上,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故事,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接着,教师可利用学校要组织元宵猜灯谜活动这个契机,先为学生出示一些关于灯笼的制作图片,再以视频形式为学生分步解说灯笼制作步骤。视频分步解说,可随时暂停,重复播放,非常符合学生学习要求。待视频观看完毕之后,指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形态不一的灯笼。在整个练习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记忆慢、易遗忘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反复提示,及时纠正学生制作灯笼过程中的错误问题。当灯笼制作完成之后,要求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灯笼挂到学校指定场地,欣赏造型不同的灯笼。这一种练习实践法教学方法,可将传统节日文化真正融入艺术氛围中,使学生在节日与艺术相互融合的环境中积极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产生创造美的情趣,对美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在练习实践法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有针对性地渗透传统节日文化,进而发挥练习作用,深入巩固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四)情境教学法
实现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可采取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主要是为学生再现虚拟的节日场景,利于学生在特定的节日场景中全方位观察、感受、理解艺术创作,学会提炼、归纳、分析艺术创作[4]。同时,在情境教学法教学模式下,学生可通过扮演或者模拟的方式了解所创作对象的信息,以相对愉悦的状态完成美术创作,对美术创作产生浓厚兴趣。但是,在情境教学法中,教师要避免单纯的娱乐性教学,让学生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学习目标,减少盲目学习情况,保持最佳的美术学习状态。例如,门神画与中国民间春节有着密切关系。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门神故事的短片,让学生了解门神故事[5]。接着,组织学生写一写如何用门神画表达辟邪祈福寓意,提示学生从神态、服饰、色彩、构图几个方面入手加以阐释。同时,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选出本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然后,为学生提供一些兵器道具,让学生们扮演门神,模仿门神的动作、神态、表情。最后,教师先为学生示范画门神表情和服饰结构,学生则负责写下配色方案。在这样一种情境教学模式下,学生将获得更多的节日体验,能够充分利用情境体验创作,完善门神画,学习一些颜色搭配等美术绘画技巧。 (五)游戏教学法
在美术课堂上传统节日文化具体渗透过程中,为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积极采取游戏教学法,比如图形游戏、知识问答等等,用游戏教学刺激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美术创作潜能。但是,在游戏法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控制好游戏教学过程,保证游戏与美术学习的紧密结合。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考虑到这一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先以视频形式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杜牧《清明》诗歌,再向学生直观展现清明节的相关知识,播放清明节的形成和发展、清明习俗等视频链接。接着,着重为学生介绍“放风筝”这个清明节节日习俗,并将学生带到学校操场空地上,组织一场简单而有趣的放风筝比赛,让学生充分体会节日氛围。比赛结束之后,带领学生学习绘画简单的风筝,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完成绘画创作。在整个游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充分激发出来,并能够从中了解放风筝这一节日风俗,积极发挥自己创造力、想象力绘画出自己所喜爱的风筝。游戏教学法是促进传统节日文化融入美术教育的有效途径,比较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利于培养学生美术学科素养。同时,游戏教学法趣味性较强,利于提高学生美术知识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营造一种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知识学习中,通过艺术熏陶养成良好品格。
三、结束语
综上可知,特殊教育学校的美术教学效果始终不太理想,将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美术教学中利于改善美術教育现状。但是,为取得较好的传统节日文化渗透效果,教师要尝试采取示范演示法、模拟法、练习实践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更好地实现用艺术滋养特殊学校学生的生命,让特殊学校学生的生活变得更为绚丽多彩,使特殊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应军,韦荣华.阳光下的美术教育——以崇左市江州区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艺术评鉴,2018(08):126-128.
[2]温和.衢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工艺美术专业之美甲作品展示[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7(12):73.
[3]温和.衢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工艺美术专业介绍[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7(10):12-14.
[4]李晓龙.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育现状、问题与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7(14):187.
[5]邢蕾.谈特殊教育学校初中聋生美术欣赏课教学以及审美评价[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01):10-11.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育;策略;传统节日文化
现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比较重视美术课程教学,教师的美术专业化水平也比较高,但美术教育教学设置不太合理,学生往往缺少学习动力。传统节日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传统节日文化为载体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开展美术教学,更利于学生在节日文化中自然而然地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并产生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从美术创作中获取一些成就感和自信心。
一、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育现状与问题
特殊教育学校,主要针对身体存在残疾的学生群体开展教学,特殊教育学生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在特殊教育学校的美术教学中,因学生生理缺陷,一些美术活动的开展受到了阻碍。以本校学生为例,虽然他们渴求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但他们往往有智力损伤,在智力上异于正常学生,增加了美术教学中的互动难度。目前,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分配比较合理,教师的美术专业化水平也比较高,且能够控制好课堂秩序,做好充足的备课准备[1]。有时,为创新美术课的上课形式,一些教师会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展览馆等地方欣赏学习,拓宽学生视野。但是,特殊学校的美术教育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首先,在教学内容设置上,美术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内容始终以教材为主,缺少理念创新意识。其次,在教学目标设置上,违背了学生成长规律,使学生渐渐产生厌学情绪。再次,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育倾向于采取相对单调的讲授教学模式,基本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实施教学,难以实现对学生美术潜能的开发。总之,特殊教育学校的美术教学亟需改革,教师可积极探索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特殊教育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二、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特殊教育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示范演示法
在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实施美术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在传统节日文化中自然感受美,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美术教学,教师应善于运用示范演示法进行教学,先对实物、模型、图片等进行展示,直观示范性操作美术创作,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会如何绘画实物形态、颜色等等,在教师的反复示范中加强记忆,养成良好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想象力。例如,教师在对智力障碍学生实施教学时,为教会学生初步认识色彩,知道几种颜色,且掌握水彩颜料涂色技巧,可采取示范教学法。教师可以以“中秋节”为切入点,先为学生展示与中秋节主题相关的图片,如红红的灯笼、黄色的圆月、白白的小兔子、五彩的烟花、各式各样的月饼……接着,为学生示范画灯笼,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白纸、红笔,先用红笔在纸中间画一个长方体,再沿着长方体下面画出两条椭圆状弧线,用一个扁平长方体为弧线封口。最后,在大椭圆形中间画上无数条直线,在灯笼下方画上长短不一的絮絮。整个绘画过程,反复做,直到学生掌握绘画方法为止。然后,鼓励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画灯笼,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渗透“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文化让学生认识了红色等几种不同的颜色。
(二)模拟法
在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学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将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课堂上,教师应结合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身体机能缺陷等问题采取模拟法教学策略[2]。模拟法,是鼓励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和语言,在反复模拟过程中真正掌握美术绘画技法,习得一些美术技能。这种教学策略非常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认知情况。例如,在美术课堂上,为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可以以“重阳节”为契机,邀请几位学生家里的老人到班级里来做重阳糕。然后鼓励学生为长辈送上一张表达感恩的卡片。在感恩卡片制作过程中,采取模拟法教学方法,先为学生提供一些彩纸,接着一边示范感恩卡片制作步骤一边采用细致讲解的方法。通过模拟,学生将学会在正方形纸上裁剪出三个心,将三个爱心变成一个爱心,再用另一種颜色的纸剪出两个小爱心,将其拼贴在一起,粘到大爱心上,完成贺卡的制作。同时,在贺卡上写出感恩的话语。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在重阳节传统节日氛围中产生浓厚的美术知识学习兴趣,而且跟随教师示范讲解,牢牢掌握感恩卡片制作方法,发挥自己审美能力制作出一张漂亮的卡片。
(三)练习实践法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着浓浓的人情味,可以增强学生情感凝聚力。教师可结合特殊教育学生的特点,围绕“元宵节”节日主题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在练习实践法的教学方式下,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帮助学生重新建立起自信心,并通过节日文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例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搜集一些与元宵节传统节日相关的故事[3]。在课上,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故事,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接着,教师可利用学校要组织元宵猜灯谜活动这个契机,先为学生出示一些关于灯笼的制作图片,再以视频形式为学生分步解说灯笼制作步骤。视频分步解说,可随时暂停,重复播放,非常符合学生学习要求。待视频观看完毕之后,指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形态不一的灯笼。在整个练习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记忆慢、易遗忘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反复提示,及时纠正学生制作灯笼过程中的错误问题。当灯笼制作完成之后,要求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灯笼挂到学校指定场地,欣赏造型不同的灯笼。这一种练习实践法教学方法,可将传统节日文化真正融入艺术氛围中,使学生在节日与艺术相互融合的环境中积极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产生创造美的情趣,对美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在练习实践法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有针对性地渗透传统节日文化,进而发挥练习作用,深入巩固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四)情境教学法
实现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可采取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主要是为学生再现虚拟的节日场景,利于学生在特定的节日场景中全方位观察、感受、理解艺术创作,学会提炼、归纳、分析艺术创作[4]。同时,在情境教学法教学模式下,学生可通过扮演或者模拟的方式了解所创作对象的信息,以相对愉悦的状态完成美术创作,对美术创作产生浓厚兴趣。但是,在情境教学法中,教师要避免单纯的娱乐性教学,让学生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学习目标,减少盲目学习情况,保持最佳的美术学习状态。例如,门神画与中国民间春节有着密切关系。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门神故事的短片,让学生了解门神故事[5]。接着,组织学生写一写如何用门神画表达辟邪祈福寓意,提示学生从神态、服饰、色彩、构图几个方面入手加以阐释。同时,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选出本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然后,为学生提供一些兵器道具,让学生们扮演门神,模仿门神的动作、神态、表情。最后,教师先为学生示范画门神表情和服饰结构,学生则负责写下配色方案。在这样一种情境教学模式下,学生将获得更多的节日体验,能够充分利用情境体验创作,完善门神画,学习一些颜色搭配等美术绘画技巧。 (五)游戏教学法
在美术课堂上传统节日文化具体渗透过程中,为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积极采取游戏教学法,比如图形游戏、知识问答等等,用游戏教学刺激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美术创作潜能。但是,在游戏法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控制好游戏教学过程,保证游戏与美术学习的紧密结合。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考虑到这一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先以视频形式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杜牧《清明》诗歌,再向学生直观展现清明节的相关知识,播放清明节的形成和发展、清明习俗等视频链接。接着,着重为学生介绍“放风筝”这个清明节节日习俗,并将学生带到学校操场空地上,组织一场简单而有趣的放风筝比赛,让学生充分体会节日氛围。比赛结束之后,带领学生学习绘画简单的风筝,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完成绘画创作。在整个游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充分激发出来,并能够从中了解放风筝这一节日风俗,积极发挥自己创造力、想象力绘画出自己所喜爱的风筝。游戏教学法是促进传统节日文化融入美术教育的有效途径,比较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利于培养学生美术学科素养。同时,游戏教学法趣味性较强,利于提高学生美术知识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营造一种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知识学习中,通过艺术熏陶养成良好品格。
三、结束语
综上可知,特殊教育学校的美术教学效果始终不太理想,将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美术教学中利于改善美術教育现状。但是,为取得较好的传统节日文化渗透效果,教师要尝试采取示范演示法、模拟法、练习实践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更好地实现用艺术滋养特殊学校学生的生命,让特殊学校学生的生活变得更为绚丽多彩,使特殊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应军,韦荣华.阳光下的美术教育——以崇左市江州区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艺术评鉴,2018(08):126-128.
[2]温和.衢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工艺美术专业之美甲作品展示[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7(12):73.
[3]温和.衢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工艺美术专业介绍[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7(10):12-14.
[4]李晓龙.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育现状、问题与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7(14):187.
[5]邢蕾.谈特殊教育学校初中聋生美术欣赏课教学以及审美评价[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0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