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内驱力 探究是活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c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学逐步走向“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因此,科学课的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充满活力。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如何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果?结合我自己的体会,谈谈科学课堂。
  一、兴趣是动力——“我喜欢,所以我去做!”
  在探究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这些互动:如集中话题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引出学生对该问题、时间或现象的最初看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情境,让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并在发现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在观看我的指导老师徐正文老师的教学时候发现:在一个观察活动中,他有意识地提问:“在观察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注意这个“还”字的读法)尽管只是一句话,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经常这样的教学,学生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活动,从而得到更多的问题,从自己想要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开展后续活动,不再是教师要求学生去做,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和发展。
  例如,《水的观察》是小学科学课本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第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经历了前面三个单元植物、动物和我们自己的观察活动后,学生对自己的感官有了初步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自己的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来观察、研究水,进而对自己的感官有进一步认识、了解的一堂课。在这堂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顺序,讲究卫生和安全。在设计教学时,我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将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能对事物提出科学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指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并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通过探究比较,学生对水的特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进行分配材料的时候,我有意在一个小组里放了两杯水,当其他组都已经观察结束了,他们小组还在激烈地讨论,到底哪一杯是水。我让他们自己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们把水的特征都说了出来,这样就更加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为联系生活实际,我又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水的现象和对水提出科学问题,至此,学生情绪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然后进行课后拓展,让学生带着有兴趣的问题下课,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就像许多学生说的:“我喜欢,所以我去做!”
  二、好奇心是内驱力——“好奇怪,我要去做!”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们有了大的发展空间,经常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教材没提示的探究方法,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目标。如果只为学生提供一两种材料,确实又不能够保证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研究。所以将课堂变成展示、交流的舞台,让学生把课下研究的成果在课上充分的展示、交流,可以说是一种最优方法。例如,四年级一节科学课《把物体放入水中》,我设计三个“一样”的鸡蛋,放入“一样”的水中,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现象。这就让学生奇怪,学生的好奇心油然而生,立刻产生参与探究的欲望。马上就有学生说:“好奇怪,我要去做”! “把一些常见的物体放入水中”是学生生活中常做,却又从没有认真观察过、思考过的事。教师能适当地引导,使学生从常见的活动中发现了许多不平常的现象,并从中体验到了难以言说的发现的快乐。所以,科学课中教师所设计的每一个实验,及每一个实验材料的选择、设计,都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其具有浓浓的儿童味,成为点燃学生探究欲望的导火索。
  三、自主合作探究是活力——“我的地盘,我做主!”
  现在有的老师觉得科学课很难上,有很多东西不是很了解;也有的老师总爱把“科学课”搞得很神秘,爱把教学过程设计得很周全,也很复杂,环节很多,而且,环环相扣,一丝不乱;爱把科学探究课当成“真正的科学实验来上”。其实,科学课注重的是让孩子用生活中熟悉的材料,用自己常用的方法去探究、去发现一些最简单的事实、规律,从中享受到探究发现的快乐。有一句歌词唱的好“我的地盘,我做主”!
  我们在进行科学教学时,总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仪器越精致越好。其实,我们在选择探究材料时,越是选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材料,越是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使用起来就越是得心应手,因为这是他们最熟悉,最常用的东西,不要你去作详细的使用说明。在《把物体放入水中》一课中,可以说大多材料都是学生自带的生活用品,身边的材料。如:水杯、鸡蛋、土豆、盐、西红柿、粉笔等,教学时,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口舌。
  学生的探究离不开自己的生活经验,只有充分建立在学生生活积累基础上的科学探究,才有可能走进孩子的心田,而不同孩子的生活积累不同,他们所使用的方法也会形形式式,体现出亲切的生活味。教学中,作为教师要不断强调:你是怎么做的?你的办法是什么?特别重现让学生使用自己的办法,也正因为方法是自己想的,所以才更容易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真正做到“我的地盘,我做主”!
  总之,科学课要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科学课的乐趣!从而……
  【作者单位:灌云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正> 歷史課也象其他学科一样:在学生接受知識的过程中,需要經過他們自己的实践,运用学得的知識,才能達到深刻理解和牢固記憶的地步。因此,举凡教育学中關于中等学校布置課堂作業的原則和方法,对歷史学科來說同样適用。凱罗夫教育学中談到家庭作業的内容与要求時曾指出:“家庭作業的主要种類,是自觉的学習教科書所指定的东西,完成各种練習,解答各项習题。”由此可見家庭作業应以督促学生復習教科書中当的知識内容为主,同時还要使学生运用这些知識培養他們解决某些問题的技能和技巧。教师按照本節課講述的重點,結合教科書
现如今,教育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关乎着学生的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整体进步,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黄金年龄,他们还没有形成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加强教育,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能够陶冶他们的心灵,增强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对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据调查了解到,很多学校不重视音乐教育,把本应该属于音乐
多媒体技术具有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易于控制的特点,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多种感官并用的情境,使语文教学成为共同参与、学习的多维互动方式,引发学生的想象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生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基础,是他们学好语文、掌握语文各种知识技能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抓住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趣  1、明意义,激发识字的强烈欲望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和文化
“情境作文教学”是以激发学生的情趣为核心,通过表演设置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实物创设情境、生活展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途径,引导学生进入精心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境,具体感受生活美、藝术美、人情美,进而带着高涨的激情从事学习和思考,进行作文。  一、表演设置情境  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在理解作文要求的基础上学生扮演角色,孩子们的情绪异常高,对话有声有色,表演非常成
当前,"幸福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讨论的热点话题,这也标志着教育开始真正关注人内心世界和人类终极价值。实施幸福教育,构建幸福校园,提高师生幸福指数,应该成为校长的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才能使他们充满渴求知识的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成为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探究课堂教学过程的真谛,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实施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自然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正> 第一:关于捻军本身参考资料问题:应该说,一直到目前为止,属于捻军本身的革命的文献和记述还沒有发现,这是由于革命者本身在当时的艰险环境中进行斗争,大量的文献由于环境的极不安定而不可能产生,即使有一些也随用隨失,不易保存,而满清反动政府又极尽能事地来加以毀减不使流传?屑邢傅乃鸭ぷ?现在也还没有着手。但是,捻军和太平军的关系是枢为密切的,而后期捻军的抗清斗争会经超过太平天国事业继承者的作用。这些年来,太平天国文物发现出来的很不少,其中有些不但可作研究捻军史的参考,而且竟把它说成是
《语文课程标准》(新)总目标第九条中明确指出:“……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学会倾听”正如字面上那么简简单单吗?不是的。“倾听”的意思是细心听取,就是要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仅要仔细听明白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还要及时作出反应。作为语文教学,甚至其他课程的教学,都应该循序渐进地成为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舞台,让学生成为会倾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