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生态,是指所有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必将以多元共生的生命价值观为底色,通过接纳、包容和调和,建构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有利于各种生命体成长的动态环境。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教育亦不能外。那么,对于学校来说,到底需要怎样的生态?又应当如何科学建构适合于师生发展的个性化教育生态?这可能是许多学校都面临的现实命题。
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这所于1907年以原广州西湖书院肇始的百年名校,汲珠水南粤文化之悠长底蕴,取西樵理学名山之充沛灵气,以绿色为题,构建出彰显人文的学校教育生态,硕果累累。解读南海中学的绿色教育及其视域下人文教育生态的构建过程,深度把握南海中学对于特色教育与教育生态开发建设的基本思维和技术路径,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厘清方向:绿色理念的立与析
理念之于一所学校,既基于办学现状的理性之分析,也体现办学理想之追求。南海中学在新时期重新厘定个性化办学的理念,既是对学校办学历史的传承,也是与时俱进对学校办学思路的创新,这一厚积薄发、吐故纳新的选择,无疑是智慧与勇气的结晶。
缘起
对学校办学理念的重构,往往是基于现实作用下多重考量的结果。作为高考重点上线率接近八成的学校,在给学生以好的出口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南海中学必须直面的一大课题;作为地处西樵山麓,占地330多亩的南粤名校,如何有效发掘西樵山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使之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个性化因子,考量着南海中学人的智慧;而南海作为千年古郡历史名城,其经济社会改革始终勇立潮头,品质教育的发展主线已然成为南海经济社会宏大叙事的重要篇章,南海中学又如何对接融入?思考,讨论,碰撞……最终,南海中学以绿色教育作为重要载体和切入点,构建彰显人文的学校教育生态,便成为南海中学实现新时期学校跨跃式发展、推动特色办学的应然选择。
释义
绿色教育本质上是指以尊重生命为前提,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作为追求目标,遵循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和事物的发展规律,在课程、课堂、德育、管理、评价、校园文化等各个层面坚持自然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运用科学的教育行为和方法,实现师生与学校的和谐、阳光、可持续的发展。
南海中学所建构的绿色教育,其核心要素包括科学、人文、阳光、和谐、可持续发展。“科学”主要是指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力争耗费少的时间、精力和資源获取更多的效益;“人文”强调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个性和差异性,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阳光”突出强调学校和师生的健康、活力、积极、生机、正能量;“和谐”即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生与社会及环境的关系,追求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教育要强调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并要让当前发展为后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起点与目标之间,从来没有直线。绿色教育理念厘定下,南海中学又一次奋力前行。
奠定根本:绿色德育的思与行
立德树人,立德是根本。绿色教育下,为学生成长打下人生底色的德育自然也是充满希望、象征生命的绿色。南海中学坚持绿色德育,牢牢把握活动体验和自主管理两大关键词,创新实施班级导师制,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中,不断强化内心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自主中管理。南海中学的自主管理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全校推行班级值周管理模式。从饭堂到课室、从宿舍到运动场,大到班级纪律,小到仪容仪表,高度深入的校园自主管理模式,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南海中学的自主管理,无论是规则内容的制订,还是相关细则的实施,以及评价与监督,全程由学生参与并执行,教师只是必要时的引导者。这种让学生来管理学生的模式更人性、更科学,深受学生的欢迎。
活动中体验。空洞的说教,乏味的指导,令现在的学生大都对德育心生抵触。没有活动,便没有德育;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南海中学的绿色德育以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作为主要途径。
学校坚持开展了十多年的阳山助学行活动,打破了以往师生以金钱、物质捐助的筹款形式。为了让学生将爱心以行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学校引导下,学生自主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出心裁的爱心义卖活动。学生把书画作品、手工作品以及心爱珍藏的玩意贡献出来,摆上摊位,进行义卖,为阳山山区学生筹集善款。为了吸引师生前来购买,各班开展cosplay、摇滚、舞蹈、演唱等表演,将自我的特长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种方式筹得的善款,让校园充满暖意。
为了在文体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塑造学生的品格,南海中学因地制宜,每年举行“西樵山历史文化考察暨徒步拉练活动”。活动当日,高二级全体师生共1100多人徒步西樵山一圈,全程15公里,用时五个多小时。期间,三名校旗手一路器宇轩昂,高举校旗“屹立”不倒;学生歌声嘹亮,斗志昂扬;还有学生为了扶助脚伤的女生,背着她走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学生收获永生难忘的点点滴滴。
让学生担任南海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社区志愿者、西樵山导赏员,并组织学生探访爱心工场、西樵敬老院等活动,则为学生搭建起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平台。
立德树人,立德是根本。绿色教育下,为学生成长打下人生底色的德育自然也是充满希望、象征生命的绿色。南海中学坚持绿色德育,牢牢把握活动体验和自主管理两大关键词,创新实施班级导师制,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中,不断强化内心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自主中管理。南海中学的自主管理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全校推行班级值周管理模式。从饭堂到课室、从宿舍到运动场,大到班级纪律,小到仪容仪表,高度深入的校园自主管理模式,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南海中学的自主管理,无论是规则内容的制订,还是相关细则的实施,以及评价与监督,全程由学生参与并执行,教师只是必要时的引导者。这种让学生来管理学生的模式更人性、更科学,深受学生的欢迎。 活动中体验。空洞的说教,乏味的指导,令现在的学生大都对德育心生抵触。没有活动,便没有德育;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南海中学的绿色德育以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作为主要途径。
学校坚持开展了十多年的阳山助学行活动,打破了以往师生以金钱、物质捐助的筹款形式。为了让学生将爱心以行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学校引导下,学生自主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出心裁的爱心义卖活动。学生把书画作品、手工作品以及心爱珍藏的玩意贡献出来,摆上摊位,进行义卖,为阳山山区学生筹集善款。为了吸引师生前来购买,各班开展cosplay、摇滚、舞蹈、演唱等表演,将自我的特长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种方式筹得的善款,让校园充满暖意。
为了在文体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塑造学生的品格,南海中学因地制宜,每年举行“西樵山历史文化考察暨徒步拉练活动”。活动当日,高二级全体师生共1100多人徒步西樵山一圈,全程15公里,用时五个多小时。期间,三名校旗手一路器宇轩昂,高举校旗“屹立”不倒;学生歌声嘹亮,斗志昂扬;还有学生为了扶助脚伤的女生,背着她走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学生收获永生难忘的点点滴滴。
让学生担任南海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社区志愿者、西樵山导赏员,并组织学生探访爱心工场、西樵敬老院等活动,则为学生搭建起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平台。
明确落点:绿色智育的谋与划
智育是学校的重点工作,智育水平質量的高低是学校的生命,是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取得长足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学校教育生态高质量建构的重要标尺。南海中学通过开展绿色教研、打造绿色课堂,构建起学校个性化的智育生态圈,2017年高考重点率达到77.6%,效果显著。
绿色教研的两大举措
以课题为抓手,科学开展创建绿色教育特色研究。问题即课题,研究即成长。南海中学为了让绿色教育理念在全体教师中入脑入心,真正做到外显于行,内化于心,以课题研究作为推进绿色教育理念下教学科研的重要抓手。学校根据创建绿色教育特色学校的需求,以《创建绿色教育特色学校的研究与实践》为核心,从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学校治理等多个层面和角度切入,围绕形成系列课题集群。
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绿色教育系列科研活动。比如聘请专家,定期到学校进行绿色教育相关讲座,深入课堂指导老师进行校本教研。定期开展“绿色教育”沙龙和教师论坛,让教师学习、研究绿色教育的内涵和实行措施。
绿色课堂的三大转变
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对话的平台,沟通的桥梁。南海中学打造的绿色课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学生”的人性化课堂。
绿色课堂,就应该是有着和谐师生、生生关系的课堂。为此,南海中学的课堂上,特别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己对话)、师生交流(与老师对话)、群体讨论(与同学对话),课堂上充盈着平等互助、快乐积极的氛围,从而实现由“单向传授”向“多边互动”转变,重构绿色的“对话课堂”。
绿色课堂,就应该是注重师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所以,南海中学的课堂上,你看不到填鸭式的教学和机械式的学习,教师总是尽可能从知识传授引向思维启发,强调学生联系思维、逆向思维、多角度思维、比较思维、因果逻辑思维等的发展,而学生也更多的是从学思维、习能力的角度去学习,从而实现了由“灌输教学”向“思维教学”的转变,培养了师生绿色的“科学精神”。
绿色课堂,就应该是关注人文、生成人文、培育人文的课堂。因此,在南海中学的课堂上,知识的讲授、师生的对话、思维的启发,总是在努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和价值观,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思考中形成既具科学理性又有明朗大气、人文关怀的生命气质,最终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从而实现了从“文本教学”向“人本教学”的转变,营构绿色的“人文氛围”。2013年9月入学的严家豪同学中考成绩并不突出,经过高中三年的绿色课堂的熏陶,竟在2016年考入北京大学。
因此,南海中学的绿色课堂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高效自主为根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堂,是“还学生绿色希望,还教学绿色生机,还学校绿色生态”的课堂;是师生相互尊重、关系融洽,平等、互助的课堂。
收获成长:绿色校园的力与美
学生、教师、学校,三大主体的共同成长才可能有教育的优质发展。走进南海中学的校园,感受那满目翠绿的美景,感慨那智慧碰撞、心灵交流的美丽,感动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共进、同生共长的美好。在这里,个性化的教育生态,真可谓美不胜收。
校园:恬静典型,人文荟萃
南海中学是国家级绿色学校,学校坐落在西樵山麓,整体依山而建,建筑群落呈阶梯状布局。从进校园,绿树成荫,一年四季花香不断,拾阶而上,间有亭廊泉瀑,匠心独运;名家墨宝点缀其间,古朴典雅。总体而言,南海中学的校园环境,历史与现代相互衬托,人文与自然高度融合,既能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又能体现其百年老校的教育文化品位。
有一位南海中学毕业的学生这样回忆自己的学校:“教室的窗边鸟鸣清脆,白天鲜花盛开,晚上树影婆娑,我们每天去教室的小路,就像公园里的林荫小道,三年来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我们身体健康,心情都是绿色的。”
教师:业精立教,德高为师
校以人兴,教以人立。南海中学有着一支有热情、肯奉献、能创新、敢担当的教师队伍,他们是学校改革最根本的力量,是真正的教育行者,他们高擎理想的大旗,践行师者的诺言,散发着人文的美丽。
截至2016年,南海中学共有41位教师被评定为南海区名师,名师数量居南海第一。其中傅陆根校长被评定为南海区骨干校长,马琳、杨剑老师被评定为区首席教师,5人被评定为南海区学科带头人,30人被评定为南海区骨干教师,3人被评定为南海区骨干班主任。另有国家级、省级名师培养对象9人,区“引进名教师”2人,外籍教师1人。
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这所于1907年以原广州西湖书院肇始的百年名校,汲珠水南粤文化之悠长底蕴,取西樵理学名山之充沛灵气,以绿色为题,构建出彰显人文的学校教育生态,硕果累累。解读南海中学的绿色教育及其视域下人文教育生态的构建过程,深度把握南海中学对于特色教育与教育生态开发建设的基本思维和技术路径,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厘清方向:绿色理念的立与析
理念之于一所学校,既基于办学现状的理性之分析,也体现办学理想之追求。南海中学在新时期重新厘定个性化办学的理念,既是对学校办学历史的传承,也是与时俱进对学校办学思路的创新,这一厚积薄发、吐故纳新的选择,无疑是智慧与勇气的结晶。
缘起
对学校办学理念的重构,往往是基于现实作用下多重考量的结果。作为高考重点上线率接近八成的学校,在给学生以好的出口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南海中学必须直面的一大课题;作为地处西樵山麓,占地330多亩的南粤名校,如何有效发掘西樵山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使之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个性化因子,考量着南海中学人的智慧;而南海作为千年古郡历史名城,其经济社会改革始终勇立潮头,品质教育的发展主线已然成为南海经济社会宏大叙事的重要篇章,南海中学又如何对接融入?思考,讨论,碰撞……最终,南海中学以绿色教育作为重要载体和切入点,构建彰显人文的学校教育生态,便成为南海中学实现新时期学校跨跃式发展、推动特色办学的应然选择。
释义
绿色教育本质上是指以尊重生命为前提,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作为追求目标,遵循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和事物的发展规律,在课程、课堂、德育、管理、评价、校园文化等各个层面坚持自然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运用科学的教育行为和方法,实现师生与学校的和谐、阳光、可持续的发展。
南海中学所建构的绿色教育,其核心要素包括科学、人文、阳光、和谐、可持续发展。“科学”主要是指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力争耗费少的时间、精力和資源获取更多的效益;“人文”强调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个性和差异性,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阳光”突出强调学校和师生的健康、活力、积极、生机、正能量;“和谐”即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生与社会及环境的关系,追求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教育要强调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并要让当前发展为后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起点与目标之间,从来没有直线。绿色教育理念厘定下,南海中学又一次奋力前行。
奠定根本:绿色德育的思与行
立德树人,立德是根本。绿色教育下,为学生成长打下人生底色的德育自然也是充满希望、象征生命的绿色。南海中学坚持绿色德育,牢牢把握活动体验和自主管理两大关键词,创新实施班级导师制,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中,不断强化内心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自主中管理。南海中学的自主管理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全校推行班级值周管理模式。从饭堂到课室、从宿舍到运动场,大到班级纪律,小到仪容仪表,高度深入的校园自主管理模式,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南海中学的自主管理,无论是规则内容的制订,还是相关细则的实施,以及评价与监督,全程由学生参与并执行,教师只是必要时的引导者。这种让学生来管理学生的模式更人性、更科学,深受学生的欢迎。
活动中体验。空洞的说教,乏味的指导,令现在的学生大都对德育心生抵触。没有活动,便没有德育;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南海中学的绿色德育以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作为主要途径。
学校坚持开展了十多年的阳山助学行活动,打破了以往师生以金钱、物质捐助的筹款形式。为了让学生将爱心以行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学校引导下,学生自主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出心裁的爱心义卖活动。学生把书画作品、手工作品以及心爱珍藏的玩意贡献出来,摆上摊位,进行义卖,为阳山山区学生筹集善款。为了吸引师生前来购买,各班开展cosplay、摇滚、舞蹈、演唱等表演,将自我的特长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种方式筹得的善款,让校园充满暖意。
为了在文体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塑造学生的品格,南海中学因地制宜,每年举行“西樵山历史文化考察暨徒步拉练活动”。活动当日,高二级全体师生共1100多人徒步西樵山一圈,全程15公里,用时五个多小时。期间,三名校旗手一路器宇轩昂,高举校旗“屹立”不倒;学生歌声嘹亮,斗志昂扬;还有学生为了扶助脚伤的女生,背着她走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学生收获永生难忘的点点滴滴。
让学生担任南海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社区志愿者、西樵山导赏员,并组织学生探访爱心工场、西樵敬老院等活动,则为学生搭建起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平台。
立德树人,立德是根本。绿色教育下,为学生成长打下人生底色的德育自然也是充满希望、象征生命的绿色。南海中学坚持绿色德育,牢牢把握活动体验和自主管理两大关键词,创新实施班级导师制,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中,不断强化内心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自主中管理。南海中学的自主管理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全校推行班级值周管理模式。从饭堂到课室、从宿舍到运动场,大到班级纪律,小到仪容仪表,高度深入的校园自主管理模式,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南海中学的自主管理,无论是规则内容的制订,还是相关细则的实施,以及评价与监督,全程由学生参与并执行,教师只是必要时的引导者。这种让学生来管理学生的模式更人性、更科学,深受学生的欢迎。 活动中体验。空洞的说教,乏味的指导,令现在的学生大都对德育心生抵触。没有活动,便没有德育;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南海中学的绿色德育以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作为主要途径。
学校坚持开展了十多年的阳山助学行活动,打破了以往师生以金钱、物质捐助的筹款形式。为了让学生将爱心以行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学校引导下,学生自主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出心裁的爱心义卖活动。学生把书画作品、手工作品以及心爱珍藏的玩意贡献出来,摆上摊位,进行义卖,为阳山山区学生筹集善款。为了吸引师生前来购买,各班开展cosplay、摇滚、舞蹈、演唱等表演,将自我的特长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种方式筹得的善款,让校园充满暖意。
为了在文体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塑造学生的品格,南海中学因地制宜,每年举行“西樵山历史文化考察暨徒步拉练活动”。活动当日,高二级全体师生共1100多人徒步西樵山一圈,全程15公里,用时五个多小时。期间,三名校旗手一路器宇轩昂,高举校旗“屹立”不倒;学生歌声嘹亮,斗志昂扬;还有学生为了扶助脚伤的女生,背着她走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学生收获永生难忘的点点滴滴。
让学生担任南海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社区志愿者、西樵山导赏员,并组织学生探访爱心工场、西樵敬老院等活动,则为学生搭建起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平台。
明确落点:绿色智育的谋与划
智育是学校的重点工作,智育水平質量的高低是学校的生命,是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取得长足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学校教育生态高质量建构的重要标尺。南海中学通过开展绿色教研、打造绿色课堂,构建起学校个性化的智育生态圈,2017年高考重点率达到77.6%,效果显著。
绿色教研的两大举措
以课题为抓手,科学开展创建绿色教育特色研究。问题即课题,研究即成长。南海中学为了让绿色教育理念在全体教师中入脑入心,真正做到外显于行,内化于心,以课题研究作为推进绿色教育理念下教学科研的重要抓手。学校根据创建绿色教育特色学校的需求,以《创建绿色教育特色学校的研究与实践》为核心,从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学校治理等多个层面和角度切入,围绕形成系列课题集群。
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绿色教育系列科研活动。比如聘请专家,定期到学校进行绿色教育相关讲座,深入课堂指导老师进行校本教研。定期开展“绿色教育”沙龙和教师论坛,让教师学习、研究绿色教育的内涵和实行措施。
绿色课堂的三大转变
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对话的平台,沟通的桥梁。南海中学打造的绿色课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学生”的人性化课堂。
绿色课堂,就应该是有着和谐师生、生生关系的课堂。为此,南海中学的课堂上,特别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己对话)、师生交流(与老师对话)、群体讨论(与同学对话),课堂上充盈着平等互助、快乐积极的氛围,从而实现由“单向传授”向“多边互动”转变,重构绿色的“对话课堂”。
绿色课堂,就应该是注重师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所以,南海中学的课堂上,你看不到填鸭式的教学和机械式的学习,教师总是尽可能从知识传授引向思维启发,强调学生联系思维、逆向思维、多角度思维、比较思维、因果逻辑思维等的发展,而学生也更多的是从学思维、习能力的角度去学习,从而实现了由“灌输教学”向“思维教学”的转变,培养了师生绿色的“科学精神”。
绿色课堂,就应该是关注人文、生成人文、培育人文的课堂。因此,在南海中学的课堂上,知识的讲授、师生的对话、思维的启发,总是在努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和价值观,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思考中形成既具科学理性又有明朗大气、人文关怀的生命气质,最终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从而实现了从“文本教学”向“人本教学”的转变,营构绿色的“人文氛围”。2013年9月入学的严家豪同学中考成绩并不突出,经过高中三年的绿色课堂的熏陶,竟在2016年考入北京大学。
因此,南海中学的绿色课堂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高效自主为根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堂,是“还学生绿色希望,还教学绿色生机,还学校绿色生态”的课堂;是师生相互尊重、关系融洽,平等、互助的课堂。
收获成长:绿色校园的力与美
学生、教师、学校,三大主体的共同成长才可能有教育的优质发展。走进南海中学的校园,感受那满目翠绿的美景,感慨那智慧碰撞、心灵交流的美丽,感动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共进、同生共长的美好。在这里,个性化的教育生态,真可谓美不胜收。
校园:恬静典型,人文荟萃
南海中学是国家级绿色学校,学校坐落在西樵山麓,整体依山而建,建筑群落呈阶梯状布局。从进校园,绿树成荫,一年四季花香不断,拾阶而上,间有亭廊泉瀑,匠心独运;名家墨宝点缀其间,古朴典雅。总体而言,南海中学的校园环境,历史与现代相互衬托,人文与自然高度融合,既能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又能体现其百年老校的教育文化品位。
有一位南海中学毕业的学生这样回忆自己的学校:“教室的窗边鸟鸣清脆,白天鲜花盛开,晚上树影婆娑,我们每天去教室的小路,就像公园里的林荫小道,三年来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我们身体健康,心情都是绿色的。”
教师:业精立教,德高为师
校以人兴,教以人立。南海中学有着一支有热情、肯奉献、能创新、敢担当的教师队伍,他们是学校改革最根本的力量,是真正的教育行者,他们高擎理想的大旗,践行师者的诺言,散发着人文的美丽。
截至2016年,南海中学共有41位教师被评定为南海区名师,名师数量居南海第一。其中傅陆根校长被评定为南海区骨干校长,马琳、杨剑老师被评定为区首席教师,5人被评定为南海区学科带头人,30人被评定为南海区骨干教师,3人被评定为南海区骨干班主任。另有国家级、省级名师培养对象9人,区“引进名教师”2人,外籍教师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