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多媒体渗透数学课堂的目的,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搭建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课堂;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86
當今的课堂教学,教师所借助的教学技术,应该以传统教学手段(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为主,以多媒体手段(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为辅。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并不是说多媒体不重要,而是说多媒体的应用要恰如其分,让其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切不可为了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段,而滥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沦落为动画片的放映和欣赏。
运用多媒体渗透數学课堂的目的,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搭建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数学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数学内容趣味化。
1.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如在讲授“圆周长,弧长”公式时,笔者利用计算机的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出下列问题:“假如用一根很长的钢缆沿赤道绕地球一圈后,把钢缆放长10m,此时的钢缆圈和地球之间的缝隙可以让一头牛通过,还是可以让一只老鼠通过。”并用电脑配以动画,把钢缆放长后,用动画显示牛和老鼠正准备通过缝隙,此时老鼠对牛说:“我能通过,你不能通过。”但牛却说:“我们都能通过。”你能帮它们作出判断吗?此时有π*d 10=π*(d 2x),x=5/π=1.59m(d为地球直径,x为缝隙)优美的动画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如置身于童话故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2. 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
计算机的音像技术用于创设问题情境,更容易制造悬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画面上出现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为180°即(3-2)×180°,再画出一个四边形,并作出一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内角和为2×180°即(4-2)×180°,再依次出现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那么n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呢?前四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容易说出,但最后求n边形的内角和学生都皱起眉头,画面中同时也亮出一个红色的大问号,把学生引进疑问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从而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中。
3. 创设生活情境,贴近实际
运用多媒体音像技术,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笔者用电脑显示出多种生活实物图有:信封,天平,商标,蝴蝶,北京故宫,艺术作品等让学生感知,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并因其贴近生活而受到关注,产生要学的愿望。
二、利用多媒体,化难为易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就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多媒体计算机能融声、形、色等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如一中考试题“起重机的起重杆长20m,仰角可在与水平成45°到60°的角度之间变化,左右可以在120°范围内转动,问它能起吊的最大高度是多少?它所工作的范围在地面上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区域有多大面积?”本题比较抽象,学生的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是脱节的,学生很难理解。此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起重机,并拖动鼠标,使起重机可以左右120°的转动,并在平面上绘出图形。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展示,学生马止就能从抽象到具体,从而把此题概括成解直角三角形和求扇形的面积。计算机的这种功能在解决抽象问题的时候会令人茅塞顿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人脑的延伸。它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静与动、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生动地再现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扩大了学生的认知时空,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通过向学生展开丰富的、典型的、具体的经验和感性材料,突出观察点,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维的困难;丰富学生的联想,减少学生联想的困难;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尤其是七年级几何知识的教学,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较低,不能用严谨、科学的推理讲解清楚,必须通过学生自己感知体会。因此,有些知识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思维障碍。例如,教学“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截一个立体图形”等内容时,运用课件演示,可以将抽象思维变成直观思维,将理性思维变成感性思维,从而突破思维障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及时反馈信息
多媒体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上接第86页)生动活泼、反应迅速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及时的反馈、矫正,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最好方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容易溜号,只有不断地改变练习形式,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精力。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想做、乐学的学习情感,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各种情景的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并配以声、像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的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五、利用多媒体,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的主要特性之一:信息集成,易于控制,在教学中运用普遍。传统教学,教师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上,以至于教学时间过多,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优势,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多媒体操作灵活,控制方便,信息灵活呈现。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灌输缺陷,教师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加强教与学的交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形式。没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支持,进行情景式教学往往力不从心,勉为其难。
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技术,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能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浙江省江山市城南中学 324100)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课堂;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86
當今的课堂教学,教师所借助的教学技术,应该以传统教学手段(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为主,以多媒体手段(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为辅。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并不是说多媒体不重要,而是说多媒体的应用要恰如其分,让其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切不可为了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段,而滥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沦落为动画片的放映和欣赏。
运用多媒体渗透數学课堂的目的,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搭建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数学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数学内容趣味化。
1.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如在讲授“圆周长,弧长”公式时,笔者利用计算机的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出下列问题:“假如用一根很长的钢缆沿赤道绕地球一圈后,把钢缆放长10m,此时的钢缆圈和地球之间的缝隙可以让一头牛通过,还是可以让一只老鼠通过。”并用电脑配以动画,把钢缆放长后,用动画显示牛和老鼠正准备通过缝隙,此时老鼠对牛说:“我能通过,你不能通过。”但牛却说:“我们都能通过。”你能帮它们作出判断吗?此时有π*d 10=π*(d 2x),x=5/π=1.59m(d为地球直径,x为缝隙)优美的动画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如置身于童话故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2. 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
计算机的音像技术用于创设问题情境,更容易制造悬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画面上出现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为180°即(3-2)×180°,再画出一个四边形,并作出一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内角和为2×180°即(4-2)×180°,再依次出现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那么n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呢?前四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容易说出,但最后求n边形的内角和学生都皱起眉头,画面中同时也亮出一个红色的大问号,把学生引进疑问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从而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中。
3. 创设生活情境,贴近实际
运用多媒体音像技术,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笔者用电脑显示出多种生活实物图有:信封,天平,商标,蝴蝶,北京故宫,艺术作品等让学生感知,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并因其贴近生活而受到关注,产生要学的愿望。
二、利用多媒体,化难为易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就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多媒体计算机能融声、形、色等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如一中考试题“起重机的起重杆长20m,仰角可在与水平成45°到60°的角度之间变化,左右可以在120°范围内转动,问它能起吊的最大高度是多少?它所工作的范围在地面上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区域有多大面积?”本题比较抽象,学生的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是脱节的,学生很难理解。此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起重机,并拖动鼠标,使起重机可以左右120°的转动,并在平面上绘出图形。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展示,学生马止就能从抽象到具体,从而把此题概括成解直角三角形和求扇形的面积。计算机的这种功能在解决抽象问题的时候会令人茅塞顿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人脑的延伸。它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静与动、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生动地再现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扩大了学生的认知时空,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通过向学生展开丰富的、典型的、具体的经验和感性材料,突出观察点,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维的困难;丰富学生的联想,减少学生联想的困难;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尤其是七年级几何知识的教学,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较低,不能用严谨、科学的推理讲解清楚,必须通过学生自己感知体会。因此,有些知识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思维障碍。例如,教学“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截一个立体图形”等内容时,运用课件演示,可以将抽象思维变成直观思维,将理性思维变成感性思维,从而突破思维障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及时反馈信息
多媒体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上接第86页)生动活泼、反应迅速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及时的反馈、矫正,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最好方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容易溜号,只有不断地改变练习形式,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精力。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想做、乐学的学习情感,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各种情景的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并配以声、像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的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五、利用多媒体,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的主要特性之一:信息集成,易于控制,在教学中运用普遍。传统教学,教师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上,以至于教学时间过多,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优势,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多媒体操作灵活,控制方便,信息灵活呈现。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灌输缺陷,教师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加强教与学的交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形式。没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支持,进行情景式教学往往力不从心,勉为其难。
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技术,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能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浙江省江山市城南中学 3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