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围城》的讽刺艺术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9801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城》作为钱锺书先生创作的一部“智者”小说,其中的讽刺艺术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讽刺范围开阔、讽刺种类繁多、讽刺意味多见三个角度探究《围城》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围城》;讽刺艺术;讽刺范围;讽刺手法
  钱锺书在《围城》一书中通过使用大量的讽刺手法来批判黑暗的社会,该书被誉为新《儒林外史》。作者利用别具一格的讽刺手法来批判当时由外国留学生和大学教授构成的病态知识分子群体,从而深刻地描绘出当时社会的腐朽,因而该书具备非常大的研究意义。作者利用的讽刺手法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优雅的、精巧的、机敏的、犀利的、富有才智和想象力的,因此,我们可以称其为“机智的讽刺”。
  一、讽刺范围视野开阔
  首先,从对人的讽刺角度上来讲。不论是想要表现的讽刺目的还是实际的讽刺对象,《围城》这部作品与其他作品之间都有非常大的差异。应该说作者的讽刺艺术在这方面表现得还是比较全面的,讽刺从人物形象、思想、素养等多方面展开。比如:写方鸿渐与苏文纨坐在六角小亭里,“鸿渐要抵抗这媚力的决心,像出水的鱼,头尾在地上拍动,可是挣扎不起”。这里,写出了方鸿渐在苏文纨面前节节败退的情景。其次,从对事的讽刺的角度来讲,《围城》的文学聚焦点基本上集中在人所在环境和人在被动环境当中的勇气上,将关键点放到表现人颓废的形象上。由于作者深深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其展开了深刻的剖析及犀利的讽刺,但在很大程度上,《围城》并非只有关于社会政治面貌的讽刺。
  二、讽刺手法种类繁多
  首先,采用典故,加强小说的讽刺性。在此书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包含中外文化典故,如引用了《诗经》《天方夜谭》等。
  其次,灵活运用比喻手法,实现讽刺目的。书中有大量形象的比喻。比如写苏小姐年龄看上去有二十五六,“不过新派女人的年龄好比旧式女人合婚帖上的年庚”,需要考据学家所谓的证据来断定真实性。另还如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虽然在小说当中出现次数不多,但是作者将其性格刻画得十分形象生动,作者巧妙地使用比喻手法,讽刺了高松年道貌岸然、假正经的嘴脸。此外,作者的讽刺艺术还具备总结的特征,通常简单的几句话就能道明主旨,获得良好的讽刺效果,让人忍俊不禁。
  再次,自嘲的手法。自嘲就是对自己的嘲笑,嘲笑的内容是多样的,小说借助失去精神家园而陷入困惑的知识分子的语言进行自嘲,显示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主要典型是方鸿渐,他在面对困惑时,通常会利用自嘲的方法来显示出自己内心的无奈。面对人生的挫折,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失望和迷茫,而不是努力奋进。他脆弱的心理状态引人唏嘘,展示出作者高超的讽刺手法。
  复次,议论的手法。在《围城》的语言充满讽刺意味,作者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不管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过去还是现在的文化掌故,他都知道,在议论时会利用不同的方法,尽可能表现出对事物的讽刺,体现人生哲理,表达内心感情。在小说中,议论手法比比皆是,言辞丰富激烈,让人深思。这样的讽刺效果也比較好,将哲学、人生道理以及议论结合起来,让讽刺变得更具价值。
  最后,心理描写。作者在《围城》中详细地观察、深入地分析了世态炎凉,对人情世故进行了深入挖掘。比如苏文纨一心想要追求方鸿渐,可方鸿渐这时已经暗地里喜欢上唐小姐,可是他却碍于脸面,性格犹犹豫豫,办事拖拖拉拉,不愿意说破这个事实,表明自己的态度。而苏小姐,正做美梦,想入非非。两人各有所思,各有所想。足以见得方鸿渐懦弱胆小的性格特点与矛盾的心理,也表现出了苏小姐的矜持自负、得意扬扬的心理。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对苏文纨以及方鸿渐的行为进行了讽刺。
  三、讽刺意味随处可见
  《围城》中的讽刺,毫不做作,在情节发展与细节描写中弥漫着,书中随处可见讽刺意味。小说中利用生动的情节,塑造出人物可笑、鄙陋的面貌,鲜明地刻画出人物卑劣的灵魂,让作品更具讽刺意味。比如方鸿渐的这句话:“海通几百年,只有两件东西,在整个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梅毒,一件是鸦片!”非常鲜明地刻画出一个学术不精、胸无点墨、满口胡诌的伪知识分子形象。经过情节的发展,作者非常自然地把讽刺的矛头直指方鸿渐这类人物,直指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与文化环境。此外,小说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揭露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比如,“褚哲学家害馋痨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珠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像‘手枪里弹出的子弹’,险的突破眼眶,迸碎眼镜”。“大眼珠险的突破眼眶”,就刻画了一个一向“最恨女人”,对雌雄最有研究的“褚大哲学家”在见到美丽动人的苏文纨时,龌龊不堪的心理,将“大哲学家”的伪装不遗余力地剥了下来,让他原形毕露,可见作者探究人物心理的奇妙手段。钱锺书写小说非常讲求一个“妙”字,正是这个“妙”字,让细节描写变得入木三分,具有讽刺色彩。这些细节,在这部作品中随处可见,形象而深刻,充分表现出讽刺的艺术。
  总而言之,《围城》中的讽刺不只能表现出风趣幽默,还能很好地展示出深刻的意味,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成就。
  参考文献:
  [1] 王晓静《论〈围城〉的讽刺艺术》,《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2] 周舫《论钱锺书〈围城〉讽刺艺术的三个维度》,《语文建设》2015年第26期。
  [3] 马瑞芳《浅析〈围城〉的讽刺艺术特色》,《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年第7期。
  [4] 张小香《漫谈〈围城〉的讽刺艺术》,《文学教育(下)》2014年第11期。
  [5] 祁永强《精妙的心理讽刺—钱锺书〈围城〉艺术风格一得》,《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33期。
  [6] 谢汝朵《谈谈〈围城〉的讽刺艺术》,《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2年第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注重贯彻新的教学思想,通过不同方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效契机,增进学生的认知,提升教学的成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要重视阅读教学策略的改革,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一定的技巧,激发情感意识。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4.009 
朱鹮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被美誉为“东方宝石”。
摘 要: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要从自身素养、业务水平、技能技巧等方面进行提升。其中,师德师风的塑造,是提升的前提,技能技巧的掌握,是提升的必要;实践研究活动,带动了教育资源运用的推进,不断“充电”,是教育资源得到补充的保障。  关键词:教师素养 提高途径  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要从自身的素养、业务水平、技能技巧等方面实现全方
摘要:本文主要以高效提高高段小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首先分析高段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现状,包括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价值、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关键点;其次从延伸阅读与写作内容、创新科学的教学方法、挖掘阅读与写作的内在关联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高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  语文是重点科目,也是学生综合能力
摘 要:本文研究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构建自主开放的学习方式,以及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教学理念。为了将微课融入线上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录制十到十五分钟的课程视频,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和呈现方式,灵活地讲述课文内容。微课作为新型教学资源,具有多样传播的特点,能够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微课  DOI:10.12241/j.issn.1009-7252
摘 要:课外阅读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学习任务,同时也考验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会着重强调课外阅读的价值。本文对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帮助。  关键词: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 作用  课外阅读是指在课堂外进行的阅读,用的是课外的时间,读的也是教学以外的内容。通过课外阅读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培养。  一、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具有较强
  
摘 要: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所以通过写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写作也需要创新,不能总是去仿写或者利用单一的写作思维和技巧进行写作,否则就失去了意义。一篇优秀的文章除了有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表达,更应该能够让人感到眼前一亮,这就需要文章当中有创新元素。小学是进行创新性写作教学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起创新性写作教学,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性写作 策
摘要:“能动学习”是一种区别于“被动学习”,以尊重学习者学习方法、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的主动性学习模式,其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或者是课下的思考、探究活动中,而不再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步子走。中学历史教学需要这种“能动学习”,因为只有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也只有它可以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的素质和能力,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  关键词:初中历史;能动学习;教学方法
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注重学生全方面、立体化的发展。在该阶段,对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历史科目虽然课时较短,但是,学好历史对于学生的个人能力的提高以及品性的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如何更好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DOI: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