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何为信念?
信念之信,乃是对不确定东西的确定的信。
信念之信,非科学之信。科学之信,是对事实的认知;信念之信,是对价值的认同。
信念之信的逻辑与科学之信的逻辑正好相反:
科学之信的逻辑是:因为存在,所以我信。
信念之信的逻辑是:因为我信,所以存在。
一种观念,假如很多人信,就会形成巨大的客观存在的观念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比如说,大多数人都相信人应该有爱心,于是这个世界便真的有了爱,世界的性质就发生了真实的变化——主观的信念造就了客观的世界。中国古人所谓的“为天地立心”,也是这个意思:天地本无心,但是,我们相信了爱,这个世界就有了心。
事实上,信念并不神秘,它就是让我们相信,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对世间万物存善念的好人。
之所以说信念之信的对象是一个不确定东西,是因为——
其一,我们信念所寄托的人格化的对象,比如对上帝的信,比如对圣人、仁义道德的信,比如对天堂地狱真实存在的信,往往是无法客观判定其物理性存在的。
其二,信念是相信应然的东西。但是我们知道,应然的东西并非实然的东西,它同样是不确定的。
其三,更重要的是,它在价值论证上存在着这样的困局:这种信念对我们有可以验证的好处吗?它符合我们对自身利益的理性判断吗?或者说,它会是我们合乎理性的选择吗?事实上,证明我的道德行为对他人有好处是容易的,证明我的道德行为对我有好处是艰难的。
比如,很多人奉行的“好人有好报”,其实是一个因善良而自欺的口实。一般人,有这样淳朴的相信,很好。这种相信,这种对于道德行为必将获得相应的报酬——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道德的有效性”——的相信,甚至构成了整个社会道德基础的主要部分。
但这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命题。
如果放在一个局限的时空中,它的破绽就更加随处可见。而人生恰恰是一个局限的时空——谁能言之凿凿地说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和获得的回报是丝毫不差的?如果是这样,则道德将转变为财务报表,人仅凭对自身利益的理性算计就可以做一个好人。
佛教之所以把人生延展到“三生”(前生、今生和来生),就是有感于这种困局,于是要在一个更广大的时空——也是无法证伪的时空——论证人的业报因缘。
但“三生”之说,从科学的、历史批判主义的方法论上看,就是一个不确定的东西。
人类现有的理性及其能力,无法作出做一个好人的选择。
二
所以,有关道德信念,核心问题不是我们要做一个好人,而是: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
答案是:做好人不是出于人的理性,而是出于人的信念。
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有这样的信念?
其实,两千多年前,一对圣贤就讨论过这个问题。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论语》和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都记载了这一故事。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我们知道,在孔子的学生里,就个人对孔子的忠诚度而言,子路首屈一指。孔子也相信子路对他的追随是最为坚定的。孔子曾经这样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对于一个追随他四十多年,在周游列国时一直护卫在他身边的学生,孔子对子路求道卫道行道的坚定信念深信不疑。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子路问出“君子亦有穷乎”这样的问题时,孔子的内心是何等崩溃。
子路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一般人常常疑惑的问题:做好人难道没有好报吗?
原来,子路一直以来的道德信念,竟然是建立在“好人有好报”这样经不起推敲的相信上的!
作为社会精英,不,文化精英,子路的道德信念如果还在这个层面上,就出问题了——因为,理性的人总会发现(不够理性的人哪怕从自身经历也能体会到):道德的行为并无一个预设的道德报酬,好人并无一个预置的道德美滿。也就是说,道德的行为,对于一个人在世俗的世界里获得世俗的好处,往往是没有帮助的,往往是无效的。没有一个足够的世俗的报应来证明,一个人保持自己的道德水准,对于个人的利益来说,是合乎理性的选择。
所以,不打破子路对道德有效性的迷信,子路的道德信念就如同建在沙上的建筑,总有一天会坍塌。于是,孔子面对子路的“好人难道没有好报”的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斩钉截铁,不,斩尽杀绝:君子固穷。——好人本来就没有好报。
“君子固穷”其实很好理解:君子不能不择手段,在险恶的社会里,手段选择上的自我约束必然导致利益实现的自我掣肘。一个带着原则行走世道的人,如同拿着一根竹竿,横着穿过森林。另一方面,世人也往往并不因为你富有仁德和智慧而选择站在你这一边——他们往往选择站在利益一边。
在子路这样贤者面前,孔子不愿意对这个令人难受的道德真相遮遮掩掩,因为既然是贤者,就必须超越世俗利益层面来思考道德问题,这是贤者的必要条件。孔子几乎是带着愤怒,击碎了子路对于道德有效性的迷信。他直接把道德的真相告诉子路:好人本来就没有好报。
同样,坏人及其坏的行为,也并不一定有报应。
人类的制度建设,其目标之一,就是试图解决这个好人的报答和坏人的报应问题。
但是,从道德建设和伦理学建构的角度而言,如果道德建立在报答和报应的前提下,会降低道德的崇高性,也会降低人们实行道德行为时的崇高感。
这是孔子对子路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打破子路对道德有效性的迷信,就不可能建立道德正信。这个正信是:好人本来就没有好报,但没有好报我们也要做好人。做好人不是出于一种理由,而是出于一种信念。
当然,还有一种疑问:好人之所以没有好报,是否由于好人还没有足够的好,或好人某些智慧上的不足呢? 人能反躬自问,从自身寻找问题当然是好的,但是如果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我们足够智慧和仁德,就可以获得好报,这仍然是一个迷信。
很有意思的是,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孔子和子路谈到了这个问题。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这还是斩尽杀绝:斩尽杀绝子路对道德有效性的所有幻想——连伯夷叔齐这样的仁者,王子比干这样的智者都不能免于饿死和被挖腹剖心,我们还能够对道德有什么世俗利益的指望?
其实,孔子在另外的时候早就告诉我们: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意思就是:人可以弘扬道德,道德不能报答人。只有我们帮道德,没有道德帮我们!
三
既然道德并无帮助人们成功的有效性,这个世界还需要道德信念,还有人坚持道德信念吗?
我们来讲一个故事。
《史记·伯夷列传》——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在《太史公自序》里,司马迁说他要为这对兄弟作传的原因是:
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作伯夷列传第一。
伯夷叔齐这对兄弟让国饿死之后,获得了孔子的高度赞扬,《论语》中四处提到伯夷叔齐,司马迁更把这两个兄弟列入七十列传之首——也就是自古至今首屈一指的人物的意思吧。
其实,在孔子出生之前正好一百年——公元前652年,有一个孔子的宗祖,他仰慕伯夷叔齐,并身体力行,要做伯夷叔齐。这个人,就是宋襄公。《左传·僖公八年》——
宋公疾,大子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鱼(目夷字),子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顺。”(废嫡立庶不顺)遂走而退。
这两个兄弟,就是商代伯夷叔齐的春秋版:互相推让国君的继承权。当然,后来还是兹父做了国君,但他是一个坚定地向文化传统致敬,有信念的国君。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侍卫)歼焉。
宋襄公宁愿战败,也要向一个古老的文化传统致敬。其实,如果不死守传统的规则,他本来有两次机会获胜。他因此被后人嘲笑为“仁义之师”,甚至是“蠢猪式的仁义”。
宋襄公真的是愚蠢吗?
我们知道,从齐桓公以后,很多想当霸主的人,不过都是利用武力谋求私利而已,但是,宋襄公的想法是,他要做真正能担当起责任的仁义的霸主。
但显然,宋襄公并不能用自己的仁德获得霸主的地位,他必须凭借实力,甚至——一些不堪的手段。
于是问题来了:假如用不仁义的方法去获取霸主的地位,这个霸主还能是仁义的吗?
当我们用下三烂的手法去实现一个神圣的目标时,我们能保证这个目标不会被我们肮脏的手法玷污吗?
我们能保证最终实现的,是当初的那个愿望中的东西吗?
一个好人,当他使用坏人的手段来战胜坏人时,他就从这一刻起,变成了坏人。
坏人往往是由坏的手段造就的。而坏的手段必然造就坏人。所以,一个好的目标不可能经由坏的手段实现。
很多时候,一个神圣的目标往往面对一个逻辑悖论:
没有不道德的手段就实现不了道德的目标。
但是,不道德的手段一经实施,就已经否定了道德的目标。
这是一个道德陷阱。
宋襄公看出了这个陷阱。
能看出这个陷阱的人并不多,能辨识这個逻辑悖论的人并不多。
所以,在我的心中,宋襄公是真正的智者。
但是,能够辨识这个悖论而作出正确的选择,需要的不仅仅是智商,还有信念。
有信念,你才能成为真正的智者。
四
那么,另一个问题出现了:
一心要用仁义的方法获取霸主地位的宋襄公,最后却惨死在他的信念之下。他后悔吗?他怨恨吗?
在回答宋襄公是否后悔怨恨之前,我们来看看他所仰慕模仿的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让国饿死,他们怨恨吗?
很有意思,孔子的学生子贡还真的问过老师这个问题,孔子的回答是: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他们的人生目标,本来就是求道求仁,他们得到了。如此圆满,他们有什么怨恨?
是的,有些人,他们生来人世,其人生目标就是为了求仁。
那么,宋襄公怨恨吗?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显然,面对来自宋国贵族包括他曾经想让位于他的庶兄子鱼的责备埋怨,宋襄公对自己的行为及其严重后果——身受重伤并濒临死亡——也没有怨恨和后悔。为什么?因为他也是求仁得仁。至少,他没有用不仁不义的手法去玷污他心中的神圣;恰恰相反,他用自己的失败,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这一神圣。这其实就是孔子所说的:守死善道。
宋襄公不仅看穿了手段与目标之间的道德陷阱,还用自己的生命来填平这个陷阱。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宋襄公岂能不知道,放强大的楚国军队越过泓水并摆好军阵,自己就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甚至自己的生命也将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何为信念?
信念之信,乃是对不确定东西的确定的信。
信念之信,非科学之信。科学之信,是对事实的认知;信念之信,是对价值的认同。
信念之信的逻辑与科学之信的逻辑正好相反:
科学之信的逻辑是:因为存在,所以我信。
信念之信的逻辑是:因为我信,所以存在。
一种观念,假如很多人信,就会形成巨大的客观存在的观念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比如说,大多数人都相信人应该有爱心,于是这个世界便真的有了爱,世界的性质就发生了真实的变化——主观的信念造就了客观的世界。中国古人所谓的“为天地立心”,也是这个意思:天地本无心,但是,我们相信了爱,这个世界就有了心。
事实上,信念并不神秘,它就是让我们相信,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对世间万物存善念的好人。
之所以说信念之信的对象是一个不确定东西,是因为——
其一,我们信念所寄托的人格化的对象,比如对上帝的信,比如对圣人、仁义道德的信,比如对天堂地狱真实存在的信,往往是无法客观判定其物理性存在的。
其二,信念是相信应然的东西。但是我们知道,应然的东西并非实然的东西,它同样是不确定的。
其三,更重要的是,它在价值论证上存在着这样的困局:这种信念对我们有可以验证的好处吗?它符合我们对自身利益的理性判断吗?或者说,它会是我们合乎理性的选择吗?事实上,证明我的道德行为对他人有好处是容易的,证明我的道德行为对我有好处是艰难的。
比如,很多人奉行的“好人有好报”,其实是一个因善良而自欺的口实。一般人,有这样淳朴的相信,很好。这种相信,这种对于道德行为必将获得相应的报酬——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道德的有效性”——的相信,甚至构成了整个社会道德基础的主要部分。
但这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命题。
如果放在一个局限的时空中,它的破绽就更加随处可见。而人生恰恰是一个局限的时空——谁能言之凿凿地说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和获得的回报是丝毫不差的?如果是这样,则道德将转变为财务报表,人仅凭对自身利益的理性算计就可以做一个好人。
佛教之所以把人生延展到“三生”(前生、今生和来生),就是有感于这种困局,于是要在一个更广大的时空——也是无法证伪的时空——论证人的业报因缘。
但“三生”之说,从科学的、历史批判主义的方法论上看,就是一个不确定的东西。
人类现有的理性及其能力,无法作出做一个好人的选择。
二
所以,有关道德信念,核心问题不是我们要做一个好人,而是: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
答案是:做好人不是出于人的理性,而是出于人的信念。
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有这样的信念?
其实,两千多年前,一对圣贤就讨论过这个问题。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论语》和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都记载了这一故事。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我们知道,在孔子的学生里,就个人对孔子的忠诚度而言,子路首屈一指。孔子也相信子路对他的追随是最为坚定的。孔子曾经这样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对于一个追随他四十多年,在周游列国时一直护卫在他身边的学生,孔子对子路求道卫道行道的坚定信念深信不疑。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子路问出“君子亦有穷乎”这样的问题时,孔子的内心是何等崩溃。
子路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一般人常常疑惑的问题:做好人难道没有好报吗?
原来,子路一直以来的道德信念,竟然是建立在“好人有好报”这样经不起推敲的相信上的!
作为社会精英,不,文化精英,子路的道德信念如果还在这个层面上,就出问题了——因为,理性的人总会发现(不够理性的人哪怕从自身经历也能体会到):道德的行为并无一个预设的道德报酬,好人并无一个预置的道德美滿。也就是说,道德的行为,对于一个人在世俗的世界里获得世俗的好处,往往是没有帮助的,往往是无效的。没有一个足够的世俗的报应来证明,一个人保持自己的道德水准,对于个人的利益来说,是合乎理性的选择。
所以,不打破子路对道德有效性的迷信,子路的道德信念就如同建在沙上的建筑,总有一天会坍塌。于是,孔子面对子路的“好人难道没有好报”的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斩钉截铁,不,斩尽杀绝:君子固穷。——好人本来就没有好报。
“君子固穷”其实很好理解:君子不能不择手段,在险恶的社会里,手段选择上的自我约束必然导致利益实现的自我掣肘。一个带着原则行走世道的人,如同拿着一根竹竿,横着穿过森林。另一方面,世人也往往并不因为你富有仁德和智慧而选择站在你这一边——他们往往选择站在利益一边。
在子路这样贤者面前,孔子不愿意对这个令人难受的道德真相遮遮掩掩,因为既然是贤者,就必须超越世俗利益层面来思考道德问题,这是贤者的必要条件。孔子几乎是带着愤怒,击碎了子路对于道德有效性的迷信。他直接把道德的真相告诉子路:好人本来就没有好报。
同样,坏人及其坏的行为,也并不一定有报应。
人类的制度建设,其目标之一,就是试图解决这个好人的报答和坏人的报应问题。
但是,从道德建设和伦理学建构的角度而言,如果道德建立在报答和报应的前提下,会降低道德的崇高性,也会降低人们实行道德行为时的崇高感。
这是孔子对子路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打破子路对道德有效性的迷信,就不可能建立道德正信。这个正信是:好人本来就没有好报,但没有好报我们也要做好人。做好人不是出于一种理由,而是出于一种信念。
当然,还有一种疑问:好人之所以没有好报,是否由于好人还没有足够的好,或好人某些智慧上的不足呢? 人能反躬自问,从自身寻找问题当然是好的,但是如果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我们足够智慧和仁德,就可以获得好报,这仍然是一个迷信。
很有意思的是,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孔子和子路谈到了这个问题。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这还是斩尽杀绝:斩尽杀绝子路对道德有效性的所有幻想——连伯夷叔齐这样的仁者,王子比干这样的智者都不能免于饿死和被挖腹剖心,我们还能够对道德有什么世俗利益的指望?
其实,孔子在另外的时候早就告诉我们: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意思就是:人可以弘扬道德,道德不能报答人。只有我们帮道德,没有道德帮我们!
三
既然道德并无帮助人们成功的有效性,这个世界还需要道德信念,还有人坚持道德信念吗?
我们来讲一个故事。
《史记·伯夷列传》——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在《太史公自序》里,司马迁说他要为这对兄弟作传的原因是:
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作伯夷列传第一。
伯夷叔齐这对兄弟让国饿死之后,获得了孔子的高度赞扬,《论语》中四处提到伯夷叔齐,司马迁更把这两个兄弟列入七十列传之首——也就是自古至今首屈一指的人物的意思吧。
其实,在孔子出生之前正好一百年——公元前652年,有一个孔子的宗祖,他仰慕伯夷叔齐,并身体力行,要做伯夷叔齐。这个人,就是宋襄公。《左传·僖公八年》——
宋公疾,大子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鱼(目夷字),子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顺。”(废嫡立庶不顺)遂走而退。
这两个兄弟,就是商代伯夷叔齐的春秋版:互相推让国君的继承权。当然,后来还是兹父做了国君,但他是一个坚定地向文化传统致敬,有信念的国君。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侍卫)歼焉。
宋襄公宁愿战败,也要向一个古老的文化传统致敬。其实,如果不死守传统的规则,他本来有两次机会获胜。他因此被后人嘲笑为“仁义之师”,甚至是“蠢猪式的仁义”。
宋襄公真的是愚蠢吗?
我们知道,从齐桓公以后,很多想当霸主的人,不过都是利用武力谋求私利而已,但是,宋襄公的想法是,他要做真正能担当起责任的仁义的霸主。
但显然,宋襄公并不能用自己的仁德获得霸主的地位,他必须凭借实力,甚至——一些不堪的手段。
于是问题来了:假如用不仁义的方法去获取霸主的地位,这个霸主还能是仁义的吗?
当我们用下三烂的手法去实现一个神圣的目标时,我们能保证这个目标不会被我们肮脏的手法玷污吗?
我们能保证最终实现的,是当初的那个愿望中的东西吗?
一个好人,当他使用坏人的手段来战胜坏人时,他就从这一刻起,变成了坏人。
坏人往往是由坏的手段造就的。而坏的手段必然造就坏人。所以,一个好的目标不可能经由坏的手段实现。
很多时候,一个神圣的目标往往面对一个逻辑悖论:
没有不道德的手段就实现不了道德的目标。
但是,不道德的手段一经实施,就已经否定了道德的目标。
这是一个道德陷阱。
宋襄公看出了这个陷阱。
能看出这个陷阱的人并不多,能辨识这個逻辑悖论的人并不多。
所以,在我的心中,宋襄公是真正的智者。
但是,能够辨识这个悖论而作出正确的选择,需要的不仅仅是智商,还有信念。
有信念,你才能成为真正的智者。
四
那么,另一个问题出现了:
一心要用仁义的方法获取霸主地位的宋襄公,最后却惨死在他的信念之下。他后悔吗?他怨恨吗?
在回答宋襄公是否后悔怨恨之前,我们来看看他所仰慕模仿的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让国饿死,他们怨恨吗?
很有意思,孔子的学生子贡还真的问过老师这个问题,孔子的回答是: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他们的人生目标,本来就是求道求仁,他们得到了。如此圆满,他们有什么怨恨?
是的,有些人,他们生来人世,其人生目标就是为了求仁。
那么,宋襄公怨恨吗?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显然,面对来自宋国贵族包括他曾经想让位于他的庶兄子鱼的责备埋怨,宋襄公对自己的行为及其严重后果——身受重伤并濒临死亡——也没有怨恨和后悔。为什么?因为他也是求仁得仁。至少,他没有用不仁不义的手法去玷污他心中的神圣;恰恰相反,他用自己的失败,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这一神圣。这其实就是孔子所说的:守死善道。
宋襄公不仅看穿了手段与目标之间的道德陷阱,还用自己的生命来填平这个陷阱。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宋襄公岂能不知道,放强大的楚国军队越过泓水并摆好军阵,自己就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甚至自己的生命也将处于极度危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