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就如何进行教材改革提出了几点自己的建议,提出了教材改革要方便学生学习,要凸出母语的传承与创新等策略,旨在提高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质量,进而满足小学生学习母语的需求,同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版小语;改革;传承;提议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提议一:教材的进一步改革,要更加方便学生的学习。
标题一: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文本体系。
一本教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衡量的标准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而现在国标本教材由于编写视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离学生生活的实际距离正在逐渐加大,这是教材发展不能适应社会和儿童发展最明显的体现,建议编委们放弃一些原有教材的建设体系和素材来源,多深入现在儿童的实际生活,开发、设计出一些把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结合得更紧密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素材,使学生长期没有被真正重视的兴趣基因能够重新在苏教版的新教材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和关注。笔者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教材的编写方案,呈现出更适合孩子们需求,令孩子们更感兴趣的语文教材。
1.1 引用卡通、动漫和神话等浪漫形象,让学龄初儿童为“母语启蒙”的美好愿望自觉买单。
孩子喜欢天真浪漫的世界,利用卡通、动漫和神话等浪漫的形象有助于孩子从内心里接受母语启蒙和语文学习,而现行的教材中恰恰缺少这方面的素材,即使有一些也显得很单一,缺乏启蒙素材应有的创意和连续的情节,不能很好地满足孩子们学习的需求。
1.2 继续淡化拼音教学,减少其给学龄初儿童带来的学习疲劳,使“母语启蒙”的努力能更好地落实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上。
苏教版小语教材拼音教学比起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编写体系可以说是最为系统的。然而,这也恰恰就增加了孩子们语文学习入门的难度。其实拼音教学自第八次课改以来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淡化,其准确的定位也只是辅助识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思考,可不可以仅仅定位于辅助识字的方式之一呢?让孩子们一入学就进行长达半学期的时间进行抽象的拼音学习,其结果很容易给孩子们带来学习审美上的疲劳,对今后的学习容易减少期待。而且如果孩子从一开始没有学好拼音,则又很可能就此失去學好语文的机会。建议教材编委们能改变一下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的顺序,使拼音和识字能同步进行,适当拉长拼音学习的时间,力争使拼音教学贯穿小语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应在提供更加广泛的注音方式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与尝试,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认识、体验学习拼音的重要性,明确学习拼音的目的,进而学习好拼音的同时不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1.3 从低年级开始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生活的原始素材,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母语启蒙”的内容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
目前的教材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经过编委们的反复修改离孩子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远。这也是造成语文学习和孩子们兴趣脱节的重要原因。其实孩子们的世界是非常丰富的,只是教材的编委们和孩子们都没有意识到日常的生活也可以作为孩子们语文学习的素材。小学语文的素材不一定非得表现深刻的思想,不一定非得表现出哲理,也不一定非得弄得有多唯美和抒情,但一定得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反映孩子们的生活。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向更加理想的境地迈进。笔者建议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委们在沉迷学术研究的同时,多深入孩子们真实的生活,从孩子们原生态的生活中找到更多适合孩子学习的语文素材,供孩子们学习和实践。
1.4 建设半开放的教材体系,让学生有机会为教材的最终完善去思考、去表达、去实践。
现行的小语教材呈现给孩子们一个非常完整的编写体系,但也正因为太过完整而造成了信息体系的单一和封闭,学生能做的仅仅是接受和吸收一些东西,教材的编委们应该考虑有计划地开放一些领域,像贴吧一样逐年吸纳一些对文本富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的个性解读以及解读文本的方法和视角等素材,让每一个孩子有机会参与教材的建设,为教材的最终完善去思考、去表述、去实践、去分享,进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提议二:教材的进一步改革,要更加凸出母语的传承与创新。
标题二:确立有利于母语传承与创新的选文标准。
2.1 突出核心文学作品的数量,选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经典名著。
文学性是制约现行教材发展的重要因素,教材的许多选文达不到供学生学习的范文标准,这与苏教版小语教材不习惯从经典文学中选文有直接的关系。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历史积淀,无论是表达技法还是人文情感都要高出现在教材中的不少文章,小语教材的编委们应该多从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的童话作品中进行选文,以确保教材的编写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2.2 坚持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各种题材作品,增加苏教版教材的编写力量。
制约苏教版小语教材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大量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字作品。及时培养起一大批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作家群是改善苏教版小语教材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仅仅从现有文章体系中进行选文不但造成了选文视角的局限性,给苏教版教材体系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而且注定了教材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显现出后劲不足的无奈。对于苏教版小语教材的编委和领导来说,像培养绘图画家那样培养自己的作家群是创新小语教材的关键。
此外,在此基础上加大小语教材对课外阅读的引导,促进文本由“教材”向“学材”的转变,包括选载一些课外阅读的例文,也是苏教版小语教材应该积极尝试的内容。
(责任编辑:刘影)
【关键词】苏版小语;改革;传承;提议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提议一:教材的进一步改革,要更加方便学生的学习。
标题一: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文本体系。
一本教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衡量的标准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而现在国标本教材由于编写视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离学生生活的实际距离正在逐渐加大,这是教材发展不能适应社会和儿童发展最明显的体现,建议编委们放弃一些原有教材的建设体系和素材来源,多深入现在儿童的实际生活,开发、设计出一些把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结合得更紧密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素材,使学生长期没有被真正重视的兴趣基因能够重新在苏教版的新教材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和关注。笔者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教材的编写方案,呈现出更适合孩子们需求,令孩子们更感兴趣的语文教材。
1.1 引用卡通、动漫和神话等浪漫形象,让学龄初儿童为“母语启蒙”的美好愿望自觉买单。
孩子喜欢天真浪漫的世界,利用卡通、动漫和神话等浪漫的形象有助于孩子从内心里接受母语启蒙和语文学习,而现行的教材中恰恰缺少这方面的素材,即使有一些也显得很单一,缺乏启蒙素材应有的创意和连续的情节,不能很好地满足孩子们学习的需求。
1.2 继续淡化拼音教学,减少其给学龄初儿童带来的学习疲劳,使“母语启蒙”的努力能更好地落实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上。
苏教版小语教材拼音教学比起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编写体系可以说是最为系统的。然而,这也恰恰就增加了孩子们语文学习入门的难度。其实拼音教学自第八次课改以来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淡化,其准确的定位也只是辅助识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思考,可不可以仅仅定位于辅助识字的方式之一呢?让孩子们一入学就进行长达半学期的时间进行抽象的拼音学习,其结果很容易给孩子们带来学习审美上的疲劳,对今后的学习容易减少期待。而且如果孩子从一开始没有学好拼音,则又很可能就此失去學好语文的机会。建议教材编委们能改变一下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的顺序,使拼音和识字能同步进行,适当拉长拼音学习的时间,力争使拼音教学贯穿小语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应在提供更加广泛的注音方式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与尝试,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认识、体验学习拼音的重要性,明确学习拼音的目的,进而学习好拼音的同时不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1.3 从低年级开始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生活的原始素材,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母语启蒙”的内容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
目前的教材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经过编委们的反复修改离孩子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远。这也是造成语文学习和孩子们兴趣脱节的重要原因。其实孩子们的世界是非常丰富的,只是教材的编委们和孩子们都没有意识到日常的生活也可以作为孩子们语文学习的素材。小学语文的素材不一定非得表现深刻的思想,不一定非得表现出哲理,也不一定非得弄得有多唯美和抒情,但一定得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反映孩子们的生活。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向更加理想的境地迈进。笔者建议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委们在沉迷学术研究的同时,多深入孩子们真实的生活,从孩子们原生态的生活中找到更多适合孩子学习的语文素材,供孩子们学习和实践。
1.4 建设半开放的教材体系,让学生有机会为教材的最终完善去思考、去表达、去实践。
现行的小语教材呈现给孩子们一个非常完整的编写体系,但也正因为太过完整而造成了信息体系的单一和封闭,学生能做的仅仅是接受和吸收一些东西,教材的编委们应该考虑有计划地开放一些领域,像贴吧一样逐年吸纳一些对文本富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的个性解读以及解读文本的方法和视角等素材,让每一个孩子有机会参与教材的建设,为教材的最终完善去思考、去表述、去实践、去分享,进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提议二:教材的进一步改革,要更加凸出母语的传承与创新。
标题二:确立有利于母语传承与创新的选文标准。
2.1 突出核心文学作品的数量,选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经典名著。
文学性是制约现行教材发展的重要因素,教材的许多选文达不到供学生学习的范文标准,这与苏教版小语教材不习惯从经典文学中选文有直接的关系。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历史积淀,无论是表达技法还是人文情感都要高出现在教材中的不少文章,小语教材的编委们应该多从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的童话作品中进行选文,以确保教材的编写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2.2 坚持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各种题材作品,增加苏教版教材的编写力量。
制约苏教版小语教材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大量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字作品。及时培养起一大批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作家群是改善苏教版小语教材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仅仅从现有文章体系中进行选文不但造成了选文视角的局限性,给苏教版教材体系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而且注定了教材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显现出后劲不足的无奈。对于苏教版小语教材的编委和领导来说,像培养绘图画家那样培养自己的作家群是创新小语教材的关键。
此外,在此基础上加大小语教材对课外阅读的引导,促进文本由“教材”向“学材”的转变,包括选载一些课外阅读的例文,也是苏教版小语教材应该积极尝试的内容。
(责任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