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与欣赏”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受与欣赏”是学生音乐学习和实践的出发点,也是歌唱、演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的归宿。遵循“让学生运用耳朵寻找音乐秘密”的教学宗旨。引导他们关注音乐要素,积累音乐经验,为学生终生学习音乐和享受音乐奠基。
  【关键词】感受与欣赏 音乐教学 聆听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26-01
  音乐的“感受与欣赏”是学生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这是一种令人陶醉和神往的艺术体验。
  一、学情分析
  前苏联音乐教育家捷普洛夫曾说:“人从声音里听到的东西越多,对音乐的感受就越丰富多彩。”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阅历逐渐丰富,思想情感趋于成熟,他们对音乐的敏感性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经过调查、测试。学生对感受能力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在音高感、速度感、节奏感上表现突出。中学生随着年龄等增长,不断积累音乐经验,他们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色感、旋律感、调式感都有了很明显的提升。因此,在初中生音乐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教师能够抓住这个有利的教育契机,为学生终生学习音乐和享受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深感责任之重。
  二、课标品读
  研读2011新版《音乐课程标准》,发现在课程内容上有了一些细微而又耐人寻味的变化。如原来的“即兴创造”调整为“即兴编创”,“感受与鉴赏”调整为“感受与欣赏”。鉴赏是在欣赏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层次研究、对照的品鉴,侧重于审美评价。欣赏则是以愉悦的心情感受音乐的美。重在审美感受。“鉴赏”与“欣赏”仅仅一字之差,内涵却大不一样。将会对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音乐教育家黄自把对音乐的欣赏分为知觉的欣赏、情感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三个层次。我们可以看出,对音乐的欣赏一般是从音响感知入手,然后进入情感体验与想象联想,直至通过理智分析领悟音乐的意境和思想内涵。由此可见,课程标准中,把“感受”放在“欣赏”之前,是非常有道理的。
  “感受与欣赏”不仅局限于欣赏课,在合唱教学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雪绒花》的合唱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注意聆听同伴的歌声,细细体会声部的和谐与均衡之美。还找到了“黑鸭子”、“云雀”、“梦之旅”三个组合各具特色的演绎。让学生仔细聆听并分析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形式,运用“善于聆听的耳朵”孩子们领略到了合唱那倾倒整个世界的艺术魅力。
  三、探索实践
  音乐的“感受与欣赏”是以聆听为途径展开的。“聆听”是以积极的心态,主动亲近并喜欢音乐,有目的、有方法的体会感受音乐的特点,逐渐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最终领悟音乐的内涵。
  艾伦,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具备了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才有了发展音乐审美能力的可能。我们的教学一定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善于聆听的耳朵”。
  我们常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欣赏音乐而言,则是“世界上并不缺少音乐,缺少的是聆听音乐的耳朵”。无论是清新优美的民歌小调,还是气势恢宏的交响曲,都要运用“善于聆听的耳朵”去发现作品的旋律美、节奏美、调式美,体会作品的情感美、和声美、结构美,直至领略其深刻的内涵美,才会与音乐产生心灵与思想的共鸣。叙事性交响乐《兰花花的故事》,教学时既要让学生通过歌唱民歌《兰花花》熟悉乐曲主题,还要聆听主题每次出现的不同之处。比如再现部分,主题增添了沉重的鼓声,这与之前轻柔而优美的民歌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学生会得到压抑、沉痛情感体验,也会领悟到乐曲的深刻内涵。
  音乐教育家曹理在《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一书中说:“音乐艺术不仅仅是听觉的艺术,而且是运动的艺术。”听了全国音乐优质课《永远的莫扎特》,我如醍醐灌顶。胡老师把两个音乐片段用“画图谱、做律动”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巧妙地将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变得形象具体。活泼的肢体语言代替了教师刻板的讲解,学生轻松地进入了音乐本体。在《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实践中,我也模仿了这一教学方法,学生果然对这种借助肢体动作参与聆听的方式兴趣浓厚,产生了主动了解和感受古典音乐的愿望,教学效果非常好。
  这真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此为契机,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许多探索实践。巴赫的《小步舞曲》,我运用了优雅的绅士和淑女舞步营造了音乐气氛,帮助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气质。比才的《小步舞曲》,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图谱表示同一主题的两次不同演绎。学生在聆听中借助肢体动作轻松地感受到了主题加花变奏的妙音。
  “趣味性原则”符合学生的天性。动画片《三个和尚》运用民族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是民族音乐教学中不可多得宝贵资源。在《八音和鸣》的教学中,我播放了“三个和尚”的出场视频,学生立刻对“板胡、坠胡、管子”刻画出的“小和尚、瘦和尚、胖和尚”滑稽可爱的形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趁热打铁,鼓励学生继续了解民族乐器,走进经典的民族音乐世界。
  在教学实践的路上,我磕磕绊绊的一直往前走。品尝了不少成功和失败的滋味。在不断地跌倒与爬起中我也收获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电视剧《李春天的春天》中,女主人公模仿着吹奏笛子的动作,沉浸于醉人的乐声中的画面,讓我深受启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是,我在教学中继续进行探索和实践。最令我得意的例子就是《蜜蜂过江》的教学。由弦乐和木管交替演奏的“蜜蜂主题”,写意性地将小蜜蜂快速颤动翅膀“嗡嗡”飞舞的情景表现的淋漓尽致。我除了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捕捉旋律在节奏、速度、音调等方面的特点以外,还让他们借助肢体动作,分别模拟弦乐和木管,轻盈、快速的演奏密集的十六分音符。有的学生说:“感到好像是一群蜜蜂在飞。”有的说:“感觉蜜蜂是忽高忽低地飞。”而“大江主题”我则指导学生用“渐强”的力度“演奏”定音鼓,感受江水汹涌澎湃的气势。在“演奏”中我们和音乐融为了一体,用身体和心灵感受到了乐曲独特的表现力。
  动觉、听觉、情感、思维协调一致了,教学效率提高了,欣赏课“如何讲?怎么讲?”这个困扰着我的教学问题迎刃而解。
  “感受与欣赏”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我遵循“让学生运用耳朵寻找音乐的秘密”的宗旨。让他们有目的地关注音乐的节奏、速度、乐器、旋律、情绪……帮助他们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不断积累聆听的经验,最后抵达领悟音乐内涵的彼岸。这样的方法让我为学生成功地打开了音乐圣殿的大门。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使学生在考场上发挥水平,真实地反映出个人成绩,是每年高考体育带队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体育高考的考前、考中、考后,结合实际,总结了带队的感悟,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体育高考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18-01  俗话说:“场上3分钟,场下10年功。”如何使学生在考场上发挥水平,真实地反映出个人
【摘要】体育是游戏发展而来,在体育教学中添加体育游戏,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智力发展。体育游戏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且更加完善素质教育。根据高职体育教学任务,加入体育游戏,通过制定严格的游戏规则,使同学们对于体育课有浓厚的兴趣。本文就从体育游戏的作用、功能,现在教育现状等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体育游戏 能力培养 体育教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9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足球运动是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随着学校体育的发展,结合足球选修课的现状和教学实践,对足球选修课选课对象、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形式、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几点在教学中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 足球选项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21-01  足球运动可以称得上是当今世界从事人员最多,魅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作为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整個高等教育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体育设施是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保证。本文对重庆市永川区高校体育设施进行调查与研究,以9所高校为例,统计各高校现有和五年内规划建设得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器械场以及游泳池数量,以期对永川地区高校体育设施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 体育设施 永川区  【基金项目】重庆文
目的 探讨脾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本院普外科外伤患儿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5岁5例,6~9岁4例,10~12岁3例.12例均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5例行腹部CT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22-01  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体操项目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毅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形体具有帮助,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初中学校在体操项目教学中效率不高,教学质量呈现出停滞不前的状态,需要引起广大初中体育教师的高度
我院烧伤科从2008年9月至2009年11月,收住各类烧伤患者54例,无一例死亡,现将成功经验总结如下.rn1 液体治疗rn1.1 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rn1.2 输入总量:国内通用2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