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处理突发事件,一看能力,二凭经验,这是班主任教育机智的一个基本体现。”这种说法确实是有道理的。
进入高三年级,学校安排我担任史地普通班高三(24)班的班主任。由于是普通班,学生学习习惯普遍不好,纪律观念不强。在班级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让我感到头痛。如何处理好班级的突发事件,既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当突发事件出现后,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冷静,既不能情绪冲动,大发雷霆,也不能茫然无措,不知所从,更不能甚至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因为这样做,不仅会损害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还会极大地削弱班级体的凝聚力。特别重要的是,会失去对学生教育的契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偶发事件发生时,常常是学生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机。因为平时学生的心理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偶发事件的爆发使这种心理平衡被打破,这时,他们对周围信息反应敏感,思想矛盾特别尖锐,是学生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机,抓住这些最佳时机,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学会正确地处理偶发事件。我碰到偶发事件时,有些处理的不令人满意,于是我就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渐渐的我学会了一些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高三年级,面临高考,为什么会出现突发事件呢?
我认为高三毕业班突发事件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心理问题类。现在高中学生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优越,但生活经验和阅历较浅,且受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危机事件的预测和处理常识。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近几年来因心理疾病而发生的出走、自残、自杀、杀人等事件在我国中学呈上升趋势。
2.随着高考体制的改革,新的制度和规定的出台,难免会令部分学生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从而引起学生的不满。
3.互联网的负面影响。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重大事件常常在第一时间迅速地在校园里传播。突发事件面前,各种谣言传播快、影响大,给事件的处理造成很大的困难。以下是笔者担任高三班主任期间遇到的几个突发事件:
案例一:
高三第一学期开学第一次班会课,我正在宣读学校规定,教育学生上课要注意听讲,不要开小差,要积极发言;不要把手机、小灵通等电子产品带进校园。
我发现有一位女生居然带着耳机,低着头,在用手机上网聊天,根本什么都没听。我当时很生气,冲过去夺过她的手机,“啪”的一声扔在讲桌上,接着就把她作为一个反面例子来教育其他同学。只见该生脸红了,趴在课桌上,小声哭了起来。回到办公室,等我冷静下来,重新思考这件事,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冷静。
如果我当时能保持冷静,换位思考,轻轻的走过去,提醒她,或者旁敲侧击,那她一定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也不会觉得没有面子。结果将会是另一番情景,效果也一定会比现在好。
案例二:
2011年11月2日,市教研室来我们学校教学督导,听我的公开课。我的课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正在大家集中精力听课时,突然,一位同学由于做小动作,人和板凳倒在了地上,发出了很大的声音,同学们不禁转过脸望着他,他也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这位同学看着我,顿时脸红了。听课老师多,我虽然有点生气,但还是马上笑着说:“瞧,连板凳都兴奋地跳起来了。”同学们顿时大笑起来,这位同学也没有那么紧张了。我便趁机说:“那就请板凳的主人来朗读第一个知识点。”该同学流畅的读完了,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案例三:
2012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二中午,我们班的一个男同学过生日,邀请了我们班和兄弟班级的十几个同学在淮师附近的小饭馆会餐,据事后调查,开始时并没有打算喝酒,两瓶饮料喝完后,话多了起来,有人说快毕业了,以后见面机会少了,不如喝点酒助助兴,于是就把昨天学校高三“百日誓师”大会的誓词和校规校纪丢在一边,由少到多喝了起来,豪饮之后,满身酒气回到了教室。
正在班级检查卫生的我看到这种情况后,气愤至极,但还是强压怒火,我采取的第一个措施是先叫他们到卫生间洗脸,到办公室喝开水醒酒,严重的送医院治疗,并向年级汇报,同时联系学生家长,共同处理此事。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我想首要的工作是保证学生的安全,生气和发脾气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待学生清醒后再对违纪问题进行处理,当然在学生不清醒状态处理问题,也达不到教育效果。情绪过激的学生说不定又会惹出什么麻烦。第二天早晨,几个同学主动向我上交了保证书,承认了错误,家长也保证配合学校教育学生。
在案例二中,我主要是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较快的把同学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让那个恶作剧同学也在同学们的笑声中消除了尴尬,当然也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我觉得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要注意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既不能简单粗暴,恶语相加;也不能一味迁就,放任自流。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如果一味苛求,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同时,我们对学生要宽容,要有爱心,只有真正的爱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进入高三年级,学校安排我担任史地普通班高三(24)班的班主任。由于是普通班,学生学习习惯普遍不好,纪律观念不强。在班级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让我感到头痛。如何处理好班级的突发事件,既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当突发事件出现后,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冷静,既不能情绪冲动,大发雷霆,也不能茫然无措,不知所从,更不能甚至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因为这样做,不仅会损害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还会极大地削弱班级体的凝聚力。特别重要的是,会失去对学生教育的契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偶发事件发生时,常常是学生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机。因为平时学生的心理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偶发事件的爆发使这种心理平衡被打破,这时,他们对周围信息反应敏感,思想矛盾特别尖锐,是学生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机,抓住这些最佳时机,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学会正确地处理偶发事件。我碰到偶发事件时,有些处理的不令人满意,于是我就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渐渐的我学会了一些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高三年级,面临高考,为什么会出现突发事件呢?
我认为高三毕业班突发事件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心理问题类。现在高中学生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优越,但生活经验和阅历较浅,且受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危机事件的预测和处理常识。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近几年来因心理疾病而发生的出走、自残、自杀、杀人等事件在我国中学呈上升趋势。
2.随着高考体制的改革,新的制度和规定的出台,难免会令部分学生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从而引起学生的不满。
3.互联网的负面影响。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重大事件常常在第一时间迅速地在校园里传播。突发事件面前,各种谣言传播快、影响大,给事件的处理造成很大的困难。以下是笔者担任高三班主任期间遇到的几个突发事件:
案例一:
高三第一学期开学第一次班会课,我正在宣读学校规定,教育学生上课要注意听讲,不要开小差,要积极发言;不要把手机、小灵通等电子产品带进校园。
我发现有一位女生居然带着耳机,低着头,在用手机上网聊天,根本什么都没听。我当时很生气,冲过去夺过她的手机,“啪”的一声扔在讲桌上,接着就把她作为一个反面例子来教育其他同学。只见该生脸红了,趴在课桌上,小声哭了起来。回到办公室,等我冷静下来,重新思考这件事,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冷静。
如果我当时能保持冷静,换位思考,轻轻的走过去,提醒她,或者旁敲侧击,那她一定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也不会觉得没有面子。结果将会是另一番情景,效果也一定会比现在好。
案例二:
2011年11月2日,市教研室来我们学校教学督导,听我的公开课。我的课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正在大家集中精力听课时,突然,一位同学由于做小动作,人和板凳倒在了地上,发出了很大的声音,同学们不禁转过脸望着他,他也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这位同学看着我,顿时脸红了。听课老师多,我虽然有点生气,但还是马上笑着说:“瞧,连板凳都兴奋地跳起来了。”同学们顿时大笑起来,这位同学也没有那么紧张了。我便趁机说:“那就请板凳的主人来朗读第一个知识点。”该同学流畅的读完了,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案例三:
2012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二中午,我们班的一个男同学过生日,邀请了我们班和兄弟班级的十几个同学在淮师附近的小饭馆会餐,据事后调查,开始时并没有打算喝酒,两瓶饮料喝完后,话多了起来,有人说快毕业了,以后见面机会少了,不如喝点酒助助兴,于是就把昨天学校高三“百日誓师”大会的誓词和校规校纪丢在一边,由少到多喝了起来,豪饮之后,满身酒气回到了教室。
正在班级检查卫生的我看到这种情况后,气愤至极,但还是强压怒火,我采取的第一个措施是先叫他们到卫生间洗脸,到办公室喝开水醒酒,严重的送医院治疗,并向年级汇报,同时联系学生家长,共同处理此事。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我想首要的工作是保证学生的安全,生气和发脾气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待学生清醒后再对违纪问题进行处理,当然在学生不清醒状态处理问题,也达不到教育效果。情绪过激的学生说不定又会惹出什么麻烦。第二天早晨,几个同学主动向我上交了保证书,承认了错误,家长也保证配合学校教育学生。
在案例二中,我主要是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较快的把同学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让那个恶作剧同学也在同学们的笑声中消除了尴尬,当然也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我觉得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要注意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既不能简单粗暴,恶语相加;也不能一味迁就,放任自流。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如果一味苛求,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同时,我们对学生要宽容,要有爱心,只有真正的爱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