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要使学生乐于写作,自由表达。那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抓好作文教学,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充实写作材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其次,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借鉴技巧,积累素材,读写结合。第三要引导学生解放思想,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作文要有个性,要有创新。第四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观察、阅读、兴趣、写作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作文教学;观察;阅读;兴趣;写作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要使学生乐于写作,自由表达。那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充实写作材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是他们怕作文的主要原因,而无话可写的关键在于学生不善于捕捉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自然环境缺乏观察,对人更缺乏观察,甚至对自己常接触的家人、老师、同学都缺乏观察。为此,写作训练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积累素材的能力,提高写作兴趣。如我们学习了《背影》以后,要求学生以《我的爸爸》为题作文,学生跟爸爸生活了几十年,竟觉的无事可写,而且大多数同学笔下的爸爸都是“高大的身材,花白头发,满脸的邹纹。”针对这个问题,讲评作文时,我把雷同的外貌描写读了读,然后我说,“怎么你们的爸爸都成了白发的老大爷?”学生大笑。同时他们也体会到他们自己缺乏观察,连自己身边的人和物都缺乏仔细的观察。因此,引导学生写作必须先从观察入手,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观察事物和人。观察人物,可从外貌、行动、装饰、语言、性格、年龄差异等方面观察,这样写出的人物才会有个性,人物形象才会丰满真实。总之,作文是写生活,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写出有生命力的文章。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学会留心观察就会有收获。
二、引导学生多阅读,借鉴技巧,积累素材
常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句可看出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鲁迅先生曾说,“文章怎样写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作文,是由于多看多练,此外别无心得和方法。”他的亲生体会也说明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现阶段的语文课本和少儿课外读物中,有不少名家名作,这些文章中好词佳句比比皆是。如能把阅读中发现的好词佳句找出来,弄清其表达效果,最终在作文中灵活应用,那学生的作文准会有血有肉,耐人品读。除了通过课内课外的广泛的阅读,不断丰富知识,产生联想,积累间接素材,借鉴写作技巧。同时还要要求学生读写结合,及时写读书笔记,包括精辟议论、生动描写、典型事例、名人名言。对于优美的篇章、优美的语句要熟读成诵,这样在写作时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读写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引导学生解放思想,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要使学生乐于写作,自由表达。学生写作觉得没什么可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思想束缚,写作没有创新、没有个性。他们认为写文章总应写闪光的东西、高尚的人物、先进的事迹,不善于解剖生活中的黑暗面,不懂得从反面写也可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尤其是写自己的亲人,总是不愿把耳闻目睹亲人丑恶的事写出来。于是我引导学生解放思想,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大胆的剖析阴暗面的人和事,组织写“你笔下的亲人。”题目自拟,结果有不少学生写了亲人的某些丑恶行为,因为有亲身体会,所以写的很具体生动。有写以权谋私的,有写损人利己的,有写虐待老人的、有写因经济闹纠纷的。通过这些,看到了学生的是非观善恶观很分明。我认为这样做,不但有利于作文,也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四、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也是搞好作文教学的必要条件,为引导学生产生兴趣,我组织开展了语文活动的尝试。教室内设作文专栏,定期把学生的优秀作文打印张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审美意识。进行信息交流活动,检查他们的阅读和观察能力。语文活动与作文的统一,使学生的笔更加勤奋。
观察、阅读、兴趣、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作文教学;观察;阅读;兴趣;写作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要使学生乐于写作,自由表达。那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充实写作材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是他们怕作文的主要原因,而无话可写的关键在于学生不善于捕捉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自然环境缺乏观察,对人更缺乏观察,甚至对自己常接触的家人、老师、同学都缺乏观察。为此,写作训练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积累素材的能力,提高写作兴趣。如我们学习了《背影》以后,要求学生以《我的爸爸》为题作文,学生跟爸爸生活了几十年,竟觉的无事可写,而且大多数同学笔下的爸爸都是“高大的身材,花白头发,满脸的邹纹。”针对这个问题,讲评作文时,我把雷同的外貌描写读了读,然后我说,“怎么你们的爸爸都成了白发的老大爷?”学生大笑。同时他们也体会到他们自己缺乏观察,连自己身边的人和物都缺乏仔细的观察。因此,引导学生写作必须先从观察入手,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观察事物和人。观察人物,可从外貌、行动、装饰、语言、性格、年龄差异等方面观察,这样写出的人物才会有个性,人物形象才会丰满真实。总之,作文是写生活,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写出有生命力的文章。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学会留心观察就会有收获。
二、引导学生多阅读,借鉴技巧,积累素材
常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句可看出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鲁迅先生曾说,“文章怎样写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作文,是由于多看多练,此外别无心得和方法。”他的亲生体会也说明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现阶段的语文课本和少儿课外读物中,有不少名家名作,这些文章中好词佳句比比皆是。如能把阅读中发现的好词佳句找出来,弄清其表达效果,最终在作文中灵活应用,那学生的作文准会有血有肉,耐人品读。除了通过课内课外的广泛的阅读,不断丰富知识,产生联想,积累间接素材,借鉴写作技巧。同时还要要求学生读写结合,及时写读书笔记,包括精辟议论、生动描写、典型事例、名人名言。对于优美的篇章、优美的语句要熟读成诵,这样在写作时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读写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引导学生解放思想,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要使学生乐于写作,自由表达。学生写作觉得没什么可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思想束缚,写作没有创新、没有个性。他们认为写文章总应写闪光的东西、高尚的人物、先进的事迹,不善于解剖生活中的黑暗面,不懂得从反面写也可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尤其是写自己的亲人,总是不愿把耳闻目睹亲人丑恶的事写出来。于是我引导学生解放思想,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大胆的剖析阴暗面的人和事,组织写“你笔下的亲人。”题目自拟,结果有不少学生写了亲人的某些丑恶行为,因为有亲身体会,所以写的很具体生动。有写以权谋私的,有写损人利己的,有写虐待老人的、有写因经济闹纠纷的。通过这些,看到了学生的是非观善恶观很分明。我认为这样做,不但有利于作文,也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四、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也是搞好作文教学的必要条件,为引导学生产生兴趣,我组织开展了语文活动的尝试。教室内设作文专栏,定期把学生的优秀作文打印张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审美意识。进行信息交流活动,检查他们的阅读和观察能力。语文活动与作文的统一,使学生的笔更加勤奋。
观察、阅读、兴趣、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