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说了算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2jx0oo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课间自编操教学深入贯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深度参与的方式,开启学生的课间生活。通过有效发挥课间自编操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1”与参与课间操约“1000”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相结合,从而形成“1 1000”的课间自编操学练新样态。这不仅把学生从以往单一、重复、枯燥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而且对形成学校体育文化和展现校园体育特色发挥积极作用。
  一、案例描述
  1.激发兴趣,点燃激情
  在一次全校的课间操集训活动中,我刚开始整队就看到有些学生的脸上充斥着厌倦和抗拒。我立即走下主席台,拉住几个学生询问原因:“怎么啦?是有什么话想跟老师讲吗?”只见一名学生诉苦道:“老师,我的位置在离您最远的右后方,与您的距离都快50米了,站在后面实在看不清动作啊!”另一名则说:“我已经差不多学会了,一直练也太没劲了!”此时,很多孩子也纷纷上前附和。
  “原来是这样!”面对学生们的真情吐露,我会心一笑:“老师之前确实考虑得不够周到,今天的训练课你们说了算!”我迅速上台对所有孩子说:“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训练回归到班级,各班分4个小组,由你们中的‘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练怎么样?”此言一出,被新鲜感和自由感包裹的学生们瞬间燃起了练习热情!
  各班级在班主任的组织与协调下,按照要求迅速在原位做出分组调整。有的班级先将学生按性别分成了人数相近的4个小分队,然后再由各小分队选出2名态度认真、动作规范的学生担任“小老师”;有的班级则先从动作规范的学生中选出4位“小老师”,再将余下的学生按男女生平均原则分成4个小组。
  “对,手臂伸直!转腰,侧头,就像这样!”在“小老师”们的协助指点下,场上立刻开始活跃起来!对于小部分仍然跟不上的学生,我也不失时机地为他们支招:“手上动作和脚上动作可以分开做,熟练了再串联!”
  2.尽情创想,尽情分享
  正当大家投入其中,努力练习时,“老师,这里!”忽然,一个平时特别顽皮的男生向我招手示意:“老师,我可不可以改动作?比如这样!”只见这个男生做了一个代表帅气的手势,旁边的学生们一下子哄笑起来,同时,学生们疑惑的眼神仿佛也在追问我:“这样也可以?”这也让我陷入了两难的处境,若同意,课间操随时可能会演变成一场“群魔亂舞”;若拒绝,则会让学生们失去一个彰显个性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很多乐趣。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基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尝试着让学生们适度改编,又有何不可呢?
  于是我大声地宣布:“可以,你说了算!但老师也有个小小的要求,学会课间操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同伴之间再进行动作改编的探讨,好的创意我们全校推广。”大家一听,学练热情更高涨了。
  3.赛出精彩,赛出友情
  看到学生们练得越来越有模有样,我继续提议道:“同学们注意!再过5分钟,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男女生PK赛,比一比哪个队动作最规范!”“赶快!哪一节不熟练我们再练一次。”在“小老师”的带动下,学生们互相鼓励着,督促着,紧锣密鼓迎接挑战。
  比完赛后,我组织学生们进行评价:“刚才男生和女生做得怎么样?都有哪些特点?”“对比一下自己的动作,我们还可以有哪些改进?”
  学生们也热烈地回应:“男生们做的动作很有力度感,女生们的动作更加到位。”随着小组间、班级间、男女生之间等各种形式的比拼轮番上演,孩子们在热烈评价之中,感情持续升温,在热闹切磋之中,技艺越磨越精。
  通过此次课间操集训活动,让我看到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上课面貌,看到了学生们收获满满、快乐满满,我不禁暗自下定决心,以后的活动课,还是你们说了算!
  值得骄傲的是,通过学生们的不懈努力,学校有颜有料的课间操还有幸参与了湖南卫视《少年说》栏目的录制。这群蓬勃少年在绿茵操场上自信飞扬的样子,不仅成为他们初中生涯的美好回忆,还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和谐共生”所带来的学生发展的美好样貌。
  二、案例反思
  1.教师要敢于放手,弱化自身的控制地位
  苏联教育家舍吉宁说:“我们的任务是——不要孤立的学生,孤立的教师,而要学生 教师。”教师组织具有一定规模的课外活动时,更应严谨细致地考虑学生学练方面的需求。课间自编操教学中,站在队伍后面的学生难免会被前面的学生遮挡视线而影响学习进度;而有些自身领悟动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因较快掌握动作而产生厌烦情绪也在情理之中。与其进行“一锅端”式的教学,教师一个人拿着话筒站台上干着急,不如建立教育自信与顺应学习规律,学会大胆放手,充分挖掘“1 1000”的样态优势,把“指挥棒”适时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回归属于自己的舞台。教师营造轻松、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内心的学练热情。课中聘请“小老师”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表达、合作、交际、组织等各种能力。
  2.教师要精于留白,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
  课堂上若给学生留有一定思考的空间,将更能焕发教育魅力。学生由于个体间发展差异,以及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体育技能学练过程中,往往出现学生间掌握动作的程度及快慢不同的情况。在“1 1000”多主体参与的教学情境下,学生认知与能力不均衡性的矛盾更为突显。因此,当课中有学生问到能否改编动作时,教师在表示支持的基础上并没有盲目地任其发展,而是通过引导设立前提、具化方法等方式,推动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引导学生在积极学练的同时加强与伙伴的合作联系,鼓励学生在交流、分享的基础上完成创意改编探究。这样,既能有效增进了伙伴间交流学习,又避免了部分学生的“胡编乱造”现象,进而保证了创编动作的质量。
  3.教师要擅于引领,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赫尔巴特曾说:“教学的特权就是掠过草地与沼泽,不能总是让人在舒适的山谷中游荡,相反却让人练习登山,并使人在获得广阔视野中得到补偿。”没有任何思维含量和挑战难度的学习,无疑是不具备学习价值的。越灵动越出彩,特别是在既定内容下的大规模教学活动中,如何杜绝死板、枯燥的单线经验输出模式,引领课堂生动有效的发生是教师最应重视的问题。为加强“1 1000”大课间组织管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将合作化学习从教室搬到了操场,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等一系列激励和考评机制,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同时,增进团队凝聚和责任意识,学练氛围由此越练越高涨,越赛越浓厚!
  此外,为加强学生友伴联系,提升合作能力,教师还通过组织小组间、班级间、年级间、男女生之间等多主体、多形式的比赛,帮助学生从多维角度全面观察其他学生的展示,并鼓励他们在赛后进行自评与互评,让学生对课间操动作有更客观全面的认识,进而能更有针性对地帮助自己和伙伴改进动作,最终达到掌握和规范动作的目的。
  校园处处是课堂,如果说孩子们是我们琴谱上悦动的音符,那么何不适时地松开双手,给他们更多尝试的可能,让他们亲身去感受、去经历呢?毕竟精彩绝伦的乐章,将最终由他们自己演绎!
其他文献
一、发现问题,探寻策略  (一) 存在的问题  1.学生佩戴口罩问题。2.课程内容设置问题。3.场地教学冲突问题。4.器械安全与消毒问题。5.运动强度把控问题。6.线上教学衔接问题。7.教师防疫培训问题。8.学校统筹管理问题。  (二) 策略实施  1.合理佩戴口罩上课,注重学生卫生习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疫情期间的健康知识教育。如,告诉学生可以采用半封闭佩戴口罩上课,实践课教学时班级之间和学生之间
2021年1月18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正式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及配套文件《北京市加强中小学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二十条措施》)。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在此次发布会上提出了“北京市高标准谋划推动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创新发展”的行动口号,并指出了“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是这次改革的最大亮点和重中之重。按照‘重基础、多样化
体操项目具有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全面性、系统性、健身性、可选择性等特点,内容丰富、适合不同群体,锻炼价值大,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体操、技巧运动和器械体操等,如,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技巧运动等,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体操教学是北京市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体系下强化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体操内容的学习,可以全面提高
体育学练环境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体育学习活动的环境,它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项目不同,创设的学练环境也有所不同。笔者针对目前学练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学练环境创设方面的思考和实践,目的是引起广大教师重视学练环境的创设,让学生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学习环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技术的实用性。  一、学练环境创设应体现技术条件的限制性和多变性  每个体育项目都有
操场是我最向往的地方,曾经以为我今生将会与之失之交臂。就在去年,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仍然有幸站在这里,对于这一份来之不易的职业,倍感欣慰与珍惜。初为人师的我虽然在教育教学经验上有所欠缺,但身为人母,我有母亲一般的情怀,我珍爱这个职业,我敬畏生命的成长,我会尽所能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陪伴学生们一起成长,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清楚地记得初中时,曾经年少轻狂的自己说过
编者按:2019年12月28日,由教育部、北京冬奥组委、吉林省政府主办,吉林市政府、吉林省教育厅承办的全国学校冰雪运动工作现场交流会在吉林市召开。会议总结了校园冰雪运动一系列好做法和经验,进一步部署了今后全国校园冰雪运动的重点任务,明确了校园冰雪运动的发展方向。本刊本期摘编了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黑龙江省、上海市、吉林市在会议期间交流的学校冰雪运动工作经验,希望在呈现本次会议精神的同时,搭
儿童青少年,甚至许多成人,不能掌握最基本预防方法,如不会正确戴口罩,不会规范地洗手,咳嗽、打喷嚏时不知道正确防护等现象,令人担忧。  传染病的个体防护方法,是一些简单的技能,通常叫作健康技能。在正常情况下,受过一定健康教育的人完全可以正确掌握。之所以会出现健康,问题出在健康教育。新冠肺炎疫情是暂时的,但是,维护中小学生的健康是教育永恒的目标。所以,有必要站在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结合本次传
体能这一概念主要出现在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和运动竞赛训练之中,在各项资料中,对体能的解释不尽相同,本文所研讨的体能主要针对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近年来,体能学习在现行课程标准和各级各类的教育文件里有诸多表述,也得到越来越多体育教师的重视。  一、体能内涵的认识  1.体能是一项方针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高中学生在三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需上满216课时,修完12个模块……1个模块一般为18课时。12个模块包含体能1个模块……”并指出“本课程的主体是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能练习”[1]。课程改革體现出对体能的强化和重视,其目标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
运动能力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是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基础和根基。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学生身体活动的基础。体育教师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关键所在。而在实践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相同教材内容的不同的课堂处理现象,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体育教师常常在课堂处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实这与体育教师具有的学科教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