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扶桑》和《小姨多鹤》是严歌苓关注异国生存女性形象的两部作品,也是其自身真实情感与民族文化意识的投影.严歌苓赋予扶桑与多鹤相似的身份背景、时代环境与民族印迹,通过两人在异国生存的命运轨迹展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赞美了女性顽强的生命韧性.
【机 构】
:
喀什大学 文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桑》和《小姨多鹤》是严歌苓关注异国生存女性形象的两部作品,也是其自身真实情感与民族文化意识的投影.严歌苓赋予扶桑与多鹤相似的身份背景、时代环境与民族印迹,通过两人在异国生存的命运轨迹展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赞美了女性顽强的生命韧性.
其他文献
采用BOPPPS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开展专业课程教学,从多方面、多角度探索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并将其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查阅资料、访谈、调查、对比等方法,以鞍山市乒乓球运动发展现状为基础进行调查研究,针对鞍山市乒乓球运动在场地条件、学员或会员训练状态、教练员资源配置及群众性乒乓球开展情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九僧的诗歌创作与其天台宗的宗教背景密切相关.天台宗“方便法门”与“止观双修”修行理念影响了九僧的诗歌创作,使其诗歌呈现出三法无差的一如境、物我相融的圆融境和诸法实相的自由境.
空间与人相互作用,互为表征.《包法利夫人》中的空间书写可大致分为以侯爵府和巴黎为代表的上流社会异托邦空间和以婚后家宅为代表的乡镇生活空间两类.两者的强烈比照彰显出不同阶级身份的权力差异,使爱玛厌弃乡镇环境和村妇身份,继而为追求贵族身份展开了改造、逃离与构建空间的一系列实践.但两类空间都体现了女性是男性附庸的意识形态,也导致了爱玛空间实践的失败与身份追寻的局限.
以网络游记和访谈作为数据来源,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究视障游客敬畏情绪体验过程.研究发现,视障游客敬畏情绪体验过程由敬畏触发、敬畏体验、敬畏延展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敬畏触发包含主体触发、客体触发、体验触发、人际触发4个维度,敬畏体验包含渺小感、灵魂净化、震撼、希望、深刻感等17个维度,敬畏延展包含幸福延展、模式延展两个维度.丰富和拓展了游客敬畏情绪体验研究,为开展相关实证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白洋淀地区史前时期的生业演进经历了狩猎采集、农业采集和农渔畜养3个发展阶段,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史前先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在古全新世时期森林草原地貌环境下,主要生产方式表现为狩猎采集.但该时期气候干燥和食物短缺的危机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全新世时期白洋淀地区大面积的湖沼逐渐形成,渔业继而缓慢增长,形成农渔畜养多元化的生业模式.
《哥儿》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其以轻松幽默的风格而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但深入小说文本发现,不管是文本中清冷寂静的景致描写,还是情节中呈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抑或是作品所反映的复杂的社会状况,都具有悲剧性的意味.这种悲剧性在文本当中的渗透丰富了作品的意蕴,造就了《哥儿》这部小说的独特魅力.
奉行守成之政的金世宗面对国库穷乏与军费支出过大的困境,只能通过“开源”的方式从民间获取军费,故在大定三年开始征收军须钱.金朝的军须钱由临时加派演变为岁课,征收的标准始终为物力,但征收物发生了变化.军须钱的征收与金朝的货币体系变革密切相关.作为金朝特有的杂税之一,军须钱的实质在于维护金朝统治,体现统治者的意愿和利益,给百姓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弋舟的小说创作中除了作品内里所蕴含的强烈的悲悯情怀和普世价值外,还有外在鲜明的空间叙事结构形态.就空间与人物的关系而言,弋舟小说中的城市异托邦空间大体可分为地理空间、公共设施空间、休闲消费空间、私人空间和边缘空间等.通过对人与都市空间关系的探讨,弋舟不仅呈现了生活在其中的人物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困境,勘探了“兰城”这一巨大异托邦空间的广泛性、渗透性和本质性,也建构了“对更普遍的生活的忧虑”的叙事伦理.
王符《潜夫论·贤难》通过梳理“贤难”的内涵及原因,揭露东汉中晚期“贤材”容易遭嫉妒迫害且难以被任用的人才选拔困境.“贤难”问题从深层次上反映了东汉中晚期国家和社会层面人才选拔的弊端,这也是东汉后期“选官危机”的具体表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