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四告》一图版

来源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中《四告》记周公旦、伯禽父、周穆王、召伯虎四人的四篇告辞,第一篇内容与《尚书·立政》相关。
其他文献
文章在探讨六声音阶构建方式的基础上,揭示其对称性和移位有限性的音高特征。六声音阶早已运用于作曲家的创作之中,但不同时期所采用的形态各不相同。其主要表现为早期运用与浪漫主义时期调性扩展相关,后逐渐转变为恒定音程比的六声音阶形态并广泛运用于20世纪音乐创作中。六声音阶与梅西安有限移位调式的最大不同在于其缺少三全音。
检视中古时期文学选本编纂历史中的三个重要时刻,分别以南朝时期特别是公元6世纪的《文选》和《玉台新咏》、唐代特别是公元8世纪的唐人选唐诗、12世纪至13世纪的文章选本和一部兼"文话"与"选本"为一身的著作为代表进行论述。通过这样跨越不同历史阶段的长镜头观察,从选本角度出发,对比南朝与南宋对"文"的认识,可见"文的扩散化",也就是说,在"文"的领域,发生了一种范式的改变。在中古时期,对"文"或者说"文学"的认识和四部分类中的集部基本重合,但南宋以降,"文"的疆域扩展到了被萧统排
复音的声学原理使它在复簧乐器上运用效果优异,并为泰国中部的宫廷乐师们所喜爱;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声称复音是自己的老师所发明的。这些"发明"的故事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与复簧乐器管身内径、指孔、簧片形状等方面形制的改变相关;而这些故事均能得到乐器声学理论的支持。这一演变可以视作泰国数种宫廷乐队趋同于某种"理想音色"的过程,因而复音也被赋予了"宫廷"的社会隐喻,一直延续至现今的王室礼仪中。虽然现今柬埔寨的传统宫廷乐队已不使用复音,但复音仍然留存在当地的"文化记忆"中。
《中国男儿》词作者,众说纷纭,已成世纪疑案,但一直未见突破性史料,本文首先对词作判定之各论家做一梳理,其次给出有史料依据的新解答。
中世纪后期,从即兴到读谱的器乐演奏形式流变现象颇受关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明确了发生这一现象的要义:以骑士阶级为主体的游吟诗人群体大幅减少导致器乐即兴演奏传承渐趋式微,而在变迁的中世纪器乐"场域"中,器乐演奏者为提高社会位置分级逐渐向器乐创作者转型,至此,器乐写本被塑造,并延续至今。
整体序列音乐作为二战后极盛一时的先锋音乐,自诞生以来就备受争议,溯其根本主要归因于此类音乐无论在形式结构还是音响效果方面均极端复杂,难以被听者理解与接受。针对这一现象及问题,美国音乐学家伦纳德·迈尔在借鉴了信息论中的某些原理后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整体序列音乐由于包含极低的冗余而显得无比复杂且难以接受。为论证迈尔理论观点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本文深入考察了信息论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信息论音乐分析的初步尝试,对整体序列音乐及其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期刊
期刊
《西非音乐》(Music in West Africa),中文版"世界音乐系列"丛书(主编:管建华)之一,露丝·M.斯顿(Ruth M.Stone)著,张应华、黄宇译,管建华审校,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ISBN:978-7-5499-5812-2。开本:787*1092mm;印张:9.75;页数:148页;附CD光盘1张;定价:28元。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中《司岁》述太岁运行一周十二岁所值之辰及其吉凶,系迄今所见最早完整记录十二岁名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