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研修是我国近年兴起的一种教师在职进修范式,主要功能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解决校本问题,以适应新课程推进的需要。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种范式必须不断地接受现实与理想的冲击,而且还必须在各种冲击中完成磨合,才能获得新生。
目前,农村教师素质比较低,这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教师理念的提升与他们教学行为之间的落差导致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校本研修”也曾进入过不少学校,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即使像我们这样资源比较好的实验小学,也同样经受过类似的曲折。为什么开展了校本研修,却不能给我们带来理想的预期?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科研能力为什么不能在校本研修的氛围里得到明显提高?辗转反侧,再三反思,我们发现,在校本研修中缺乏方法指导,缺乏理论支撑,最主要的是缺乏能带领一班人前行的核心人物,是校本研修低水平运行的关键。
要坚持校本研修,要提高校本研修的水平并获取成功的愉悦,必须寻找这样的领军人物——学习型教师。
学习型教师的综合素质适合领军
称得上学习型教师的人,不仅崇尚学习,敢于创新,而且能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以问题引导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反思,在反思中加强学习,从而形成科学的逻辑循环,促进自己,甚至带领团队,让大家都成为创新者。
他们有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和勇于实践的精神。他们会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解决校本研究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也能采取各种方法,在不同学科里开展教育科学实验,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他们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善于合作的精神。古人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新课程的推进,需要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都能成为彼此开放、彼此学习、彼此回馈的伙伴。学习型教师就善于团结同行,共同学习,共同工作,共同进步。一所学校如果拥有一批学习型教师,众多教师乃至所有教师都能相互配合,集中优势,形成“合力”,就能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型教师可以引领同伴科学成长
教育,终归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的成长要求教师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发现教育规律,继而遵循教育规律。然而,在校本研修之初,许多学校无法掌握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按部就班地组织一些常规活动,比如“说、授、评”活动、集体备课等,还以为这就是校本研修的全部。由于始终采取的是压力驱动式活动模式,所以,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也就难以达成科学成长的目标。
学习型教师则与众不同,他能发现别人没有看到的问题,用问题驱动研修。这样,不仅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励了后续探究的热情。
我们就有这样的感受,我校的校本研修就是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聘请了一位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省级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他的到来给我校的教师在职研修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他改变了我校教育科研的管理模式,将原来的科层式管理(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学科组长——教师)压缩为扁平式的管理模式,让校长直接过问科研。大家知道,学校的教育科研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但是“老大”挂帅了就不难。校长挂帅,迅速提高了教研的效率,使全体教师获得了校本研修的快感。其次,他引导我们落实了研究步骤:改变研究思路,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让教师提出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制定自我发展计划;课题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类;整合研究方向、发展需求相近的教师团队,编排成不同的科研小组……这些改变,为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进而逐步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教科研模式,保障了校本研修的水平与提高速度。
学习型教师能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学习型教师的“学习型”本身就具有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利用这种资源,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人都是投资环境”。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人人都是学习环境,而学习型教师是最好的学习环境。一所学校里学习型教师多了,学习就会成为主流,以学习为所乐,以反思为所需,以成长为所求。如果都能做到这样,还愁教育质量不能提高吗?
怎样才能形成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实践证明,在一所还没有学习型教师的学校,可以先采取聘请的方式,初步构建学校的学习氛围,让外聘教师为学校培养第一批学习型教师;当有了自己的学习型教师后,可先试着让他们领军,营造出本校的学习氛围;随后,则要注意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领军功能,进而组建自己的核心团队,引领校本研修的广泛开展。
英国课程理论家斯腾豪斯说: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这种研究传统怎样形成?实践再次告诉我们,学习型教师是其中主要的晶核,尽管建立一种传统要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但是这种晶核是不能没有的。
目前,农村教师素质比较低,这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教师理念的提升与他们教学行为之间的落差导致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校本研修”也曾进入过不少学校,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即使像我们这样资源比较好的实验小学,也同样经受过类似的曲折。为什么开展了校本研修,却不能给我们带来理想的预期?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科研能力为什么不能在校本研修的氛围里得到明显提高?辗转反侧,再三反思,我们发现,在校本研修中缺乏方法指导,缺乏理论支撑,最主要的是缺乏能带领一班人前行的核心人物,是校本研修低水平运行的关键。
要坚持校本研修,要提高校本研修的水平并获取成功的愉悦,必须寻找这样的领军人物——学习型教师。
学习型教师的综合素质适合领军
称得上学习型教师的人,不仅崇尚学习,敢于创新,而且能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以问题引导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反思,在反思中加强学习,从而形成科学的逻辑循环,促进自己,甚至带领团队,让大家都成为创新者。
他们有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和勇于实践的精神。他们会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解决校本研究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也能采取各种方法,在不同学科里开展教育科学实验,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他们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善于合作的精神。古人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新课程的推进,需要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都能成为彼此开放、彼此学习、彼此回馈的伙伴。学习型教师就善于团结同行,共同学习,共同工作,共同进步。一所学校如果拥有一批学习型教师,众多教师乃至所有教师都能相互配合,集中优势,形成“合力”,就能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型教师可以引领同伴科学成长
教育,终归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的成长要求教师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发现教育规律,继而遵循教育规律。然而,在校本研修之初,许多学校无法掌握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按部就班地组织一些常规活动,比如“说、授、评”活动、集体备课等,还以为这就是校本研修的全部。由于始终采取的是压力驱动式活动模式,所以,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也就难以达成科学成长的目标。
学习型教师则与众不同,他能发现别人没有看到的问题,用问题驱动研修。这样,不仅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励了后续探究的热情。
我们就有这样的感受,我校的校本研修就是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聘请了一位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省级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他的到来给我校的教师在职研修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他改变了我校教育科研的管理模式,将原来的科层式管理(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学科组长——教师)压缩为扁平式的管理模式,让校长直接过问科研。大家知道,学校的教育科研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但是“老大”挂帅了就不难。校长挂帅,迅速提高了教研的效率,使全体教师获得了校本研修的快感。其次,他引导我们落实了研究步骤:改变研究思路,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让教师提出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制定自我发展计划;课题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类;整合研究方向、发展需求相近的教师团队,编排成不同的科研小组……这些改变,为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进而逐步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教科研模式,保障了校本研修的水平与提高速度。
学习型教师能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学习型教师的“学习型”本身就具有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利用这种资源,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人都是投资环境”。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人人都是学习环境,而学习型教师是最好的学习环境。一所学校里学习型教师多了,学习就会成为主流,以学习为所乐,以反思为所需,以成长为所求。如果都能做到这样,还愁教育质量不能提高吗?
怎样才能形成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实践证明,在一所还没有学习型教师的学校,可以先采取聘请的方式,初步构建学校的学习氛围,让外聘教师为学校培养第一批学习型教师;当有了自己的学习型教师后,可先试着让他们领军,营造出本校的学习氛围;随后,则要注意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领军功能,进而组建自己的核心团队,引领校本研修的广泛开展。
英国课程理论家斯腾豪斯说: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这种研究传统怎样形成?实践再次告诉我们,学习型教师是其中主要的晶核,尽管建立一种传统要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但是这种晶核是不能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