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沸的油锅,忙碌的老板,黄橙橙的十几根油条放在锅边滴油,三五个人坐在简陋的桌椅上吃早点,冒着热气的纯白色豆浆,配上一两根挺拔舒展的油条,摊主身后一个不知何年何月出产的收音机,字正腔圆地播着时事新闻。
因为工作在北京待过几年,冬天尤其难熬,一是冷,一是因为孤独。
有好几次,通宵写剧本到凌晨,窗外晨曦初现,我穿裹严实,出门买早餐吃。外面肃杀清冷,寒风刺骨,白天熙攘的街道现在杳无人迹,天空泛着青色,像巨大的冰块。
走在路上,简直要万念俱灰,这灰突突的城市正如我灰突突的心。
直到看见那家油条摊。
半沸的油锅,忙碌的老板,黄橙橙的十几根油条放在锅边滴油,三五个人坐在简陋的桌椅上吃早点,冒着热气的纯白色豆浆,配上一两根挺拔舒展的油条,摊主身后一个不知何年何月出产的收音机,字正腔圆地播着新闻。
如同跳进一个温暖的水池,身上的寒意和内心的坚冰在一瞬间溶解。最普通不过的豆浆、油条,却最能拯救一颗困倦的心灵。
油条各地都有,好油条的标准又不一样。郭德纲在相声里说天津的油条,“炸出来不能低于一尺,要枣红色”,这是好油条的标准。唐鲁孙的看法显然不同,他在《故都的早点》里写:“北平的油条,是两股一拧,炸成长圆形,跟现在台湾擎天一柱的油条,完全两样。”长圆形的油条,现在已不多见,更多的是“直不棱登尺半长一根”这种,至于他在文章里写的油条的其他种类,如长套环、圆套环等,更是少见,剩下的如薄脆、锅篦儿,则已沦为煎饼果子的附赠品了。广州人会吃,衡量好油条的标准也更细化:棺材头、菊花心与丝瓜络。棺材头是指油条头要够大和脆,菊花心是指有类似菊花的甘香味道,丝瓜络是指撕开油条后,里面的筋络分布要像丝瓜瓤。
不管是哪里的油条,必须趁热才好吃。刚出锅的油条,内膨软、外松脆,挺括如礼服,灿烂似朝阳,咬上一口,香气四溢,如与人初见。一条冷掉的油条,则像一场不欢而散的爱情,让人扫兴。有人喜欢把剩油条切成段,淋上麻酱拌黄瓜吃,在我看来这纯属浪费黄瓜——喂,你考虑过黄瓜的感受没有?不要以为它们形状长得像,就一定会是好基友。
豆浆、油条只是寻常饮食,不健康不说,技术含量还不高,口味也缺乏层次变化,所以美食家们往往不屑于写到文章里,比如蔡澜,直言不讳:“豆浆油条非我所好,只能偶而食之。”而肯写到文章里的,对豆浆油条那都是真爱。沈宏非又爱又恨写了一篇《油条痴呆症》,自嘲自己吃多了油条里的明矾,老年痴呆症提前发作,但事实是他每去杭州,依然必吃面点大师谢根生炸的油条。张爱玲也爱这充满烟火气息的平民食物,在文章里面写:“大饼油条同吃,由于甜咸与质地厚韧薄脆的对照,与光吃烧饼味道大不相同……有人把油条塞在烧饼里吃,但是油条压扁了又稍差,因为它里面的空气也是不可少的成分之一。”无独有偶,沈宏非对好油条的评价也是“有空气感”。
文艺青年们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事实上,一蔬一饭不见得就不如“英雄梦想”有力量。比如有一个叫吴再的诗人写过一首诗,诗的最后一句是:“我相信,我永远相信,再好的香水也斗不过豆浆油条。”巧合的是,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里有句类似的台词:“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而汤唯饰演的女主角,最终的确是选择了这个为自己买豆浆油条的男人。
说到这儿想起一些往事。年轻时贪玩,常和朋友喝酒畅谈到天亮,散场时,朦胧的晨光里,早餐摊已经支了出来,我便买上两根油条一碗豆浆,回家后蹑手蹑脚挂到卧室的门把手上,自己跑到客房蒙头大睡。太太起床本欲发作,看到豆浆、油条,怒气便减几分,我也得以睡个安稳觉。你瞧,林俊杰把《豆浆油条》写成情歌还是有道理的,满满都是情啊。
因为工作在北京待过几年,冬天尤其难熬,一是冷,一是因为孤独。
有好几次,通宵写剧本到凌晨,窗外晨曦初现,我穿裹严实,出门买早餐吃。外面肃杀清冷,寒风刺骨,白天熙攘的街道现在杳无人迹,天空泛着青色,像巨大的冰块。
走在路上,简直要万念俱灰,这灰突突的城市正如我灰突突的心。
直到看见那家油条摊。
半沸的油锅,忙碌的老板,黄橙橙的十几根油条放在锅边滴油,三五个人坐在简陋的桌椅上吃早点,冒着热气的纯白色豆浆,配上一两根挺拔舒展的油条,摊主身后一个不知何年何月出产的收音机,字正腔圆地播着新闻。
如同跳进一个温暖的水池,身上的寒意和内心的坚冰在一瞬间溶解。最普通不过的豆浆、油条,却最能拯救一颗困倦的心灵。
油条各地都有,好油条的标准又不一样。郭德纲在相声里说天津的油条,“炸出来不能低于一尺,要枣红色”,这是好油条的标准。唐鲁孙的看法显然不同,他在《故都的早点》里写:“北平的油条,是两股一拧,炸成长圆形,跟现在台湾擎天一柱的油条,完全两样。”长圆形的油条,现在已不多见,更多的是“直不棱登尺半长一根”这种,至于他在文章里写的油条的其他种类,如长套环、圆套环等,更是少见,剩下的如薄脆、锅篦儿,则已沦为煎饼果子的附赠品了。广州人会吃,衡量好油条的标准也更细化:棺材头、菊花心与丝瓜络。棺材头是指油条头要够大和脆,菊花心是指有类似菊花的甘香味道,丝瓜络是指撕开油条后,里面的筋络分布要像丝瓜瓤。
不管是哪里的油条,必须趁热才好吃。刚出锅的油条,内膨软、外松脆,挺括如礼服,灿烂似朝阳,咬上一口,香气四溢,如与人初见。一条冷掉的油条,则像一场不欢而散的爱情,让人扫兴。有人喜欢把剩油条切成段,淋上麻酱拌黄瓜吃,在我看来这纯属浪费黄瓜——喂,你考虑过黄瓜的感受没有?不要以为它们形状长得像,就一定会是好基友。
豆浆、油条只是寻常饮食,不健康不说,技术含量还不高,口味也缺乏层次变化,所以美食家们往往不屑于写到文章里,比如蔡澜,直言不讳:“豆浆油条非我所好,只能偶而食之。”而肯写到文章里的,对豆浆油条那都是真爱。沈宏非又爱又恨写了一篇《油条痴呆症》,自嘲自己吃多了油条里的明矾,老年痴呆症提前发作,但事实是他每去杭州,依然必吃面点大师谢根生炸的油条。张爱玲也爱这充满烟火气息的平民食物,在文章里面写:“大饼油条同吃,由于甜咸与质地厚韧薄脆的对照,与光吃烧饼味道大不相同……有人把油条塞在烧饼里吃,但是油条压扁了又稍差,因为它里面的空气也是不可少的成分之一。”无独有偶,沈宏非对好油条的评价也是“有空气感”。
文艺青年们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事实上,一蔬一饭不见得就不如“英雄梦想”有力量。比如有一个叫吴再的诗人写过一首诗,诗的最后一句是:“我相信,我永远相信,再好的香水也斗不过豆浆油条。”巧合的是,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里有句类似的台词:“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而汤唯饰演的女主角,最终的确是选择了这个为自己买豆浆油条的男人。
说到这儿想起一些往事。年轻时贪玩,常和朋友喝酒畅谈到天亮,散场时,朦胧的晨光里,早餐摊已经支了出来,我便买上两根油条一碗豆浆,回家后蹑手蹑脚挂到卧室的门把手上,自己跑到客房蒙头大睡。太太起床本欲发作,看到豆浆、油条,怒气便减几分,我也得以睡个安稳觉。你瞧,林俊杰把《豆浆油条》写成情歌还是有道理的,满满都是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