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大学生“低头族”现象已是相当普遍,长此以往势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应发挥的教育教学作用产生影响。文章分析“低头族”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这种现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低头族”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低头族;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课程,也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它承担着比其他课程更加突出的育人功能。然而,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低头族”的现象,“低头族”学生要么低头看各式各类的课外书,要么玩手机、听音乐,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使得思政课的境况趋于尴尬,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如何让这些“低头族”学生“抬起头来”参与课堂教学,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急需解决的难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低头族”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就一直开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开设的思政课有很多教学内容已经学习过,而且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较低。还有不少学生认为思政课无非就是讲述党的历史、路线、方针和政策,内容枯燥乏味,脱离社会生活,实用性不强,可操作性低,因此,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态度消极,在课堂上低头看课外书、玩手机、听音乐等现象越来越普遍。
(二)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当前大多数高校思政课课堂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以教师的单向灌输与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缺乏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启发和锻炼。加之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采取大班教学的形式,整个课堂缺乏师生之间有效的教学互动,让不少学生不知不觉地成为“低头族”。这样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对思政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就有不少学生基于对专业课程的重视而直接占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间去学习专业课,大大地削弱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效果。
(三)“智能化”通讯技术的广泛运用
现代社会“智能化”通讯技术的广泛运用也让“低头族”现象呈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现在大学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率很高, 无线网络、移动数据等通讯技术提供的便捷上网服务,让学生随时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浏览新闻、微信聊天、微博互动、网络购物、看小说、玩游戏等,使学生对各种移动终端产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一旦出现教师照本宣科、毫无激情、缺乏互动的思政课课堂教学,学生就容易丧失兴趣、感觉枯燥乏味,不少学生就会选择低头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来消磨时间。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低头族”的消极影响
(一)“低头族”的思辨能力严重下降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以及网络信息的越来越发达,使得大多数“低头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赖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布置的作业,都会不假思索地通过网络搜索来获得答案,应付式地完成学习任务。久而久之,“低头族”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将会逐渐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明辨是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社会上各种思想观点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有些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偏激言论也在网络上肆意发布,极有可能在一朝一夕间改变“低头族”学生的传统认识和观念,让其不假思索地随波逐流,甚至对社会产生偏见。
(二)思政课的育人作用难以发挥
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能够在短时间内储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再通过各种实训课程,就能提高操作技能,与之相比,思政课却不能起到这种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不少学生认为思政课的内容从小学到大学都一直在学习,其所宣扬的思想都为大众所熟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没有实际意义,加之灌输式课堂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导致在思政课课堂上出现的“低头族”学生越来越多,课堂活动参与度越来越低,课堂教学状况也越来越差。长此以往,思政课作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将难以发挥对学生进行政治理念和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教育和熏陶作用。
三、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 “低头族”现象的对策
(一)增强引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思政课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既要创造条件将其教授的价值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社会实践规范,又要指导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将正确的理念转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讲授的过程中满足大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发展需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从解决学生最关心、最需要、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增强思政课课堂的吸引力,化解“低头族”学生的厌学情绪,使他们在理论与实际相互转化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兴趣。
(二)激发活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思政课课堂不仅是要讲理论,还要有艺术的讲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融入表达艺术、情感艺术,以饱满的热情加上活泼生动的语言表达,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图片、数据、表格、视频等方式简化后传达给学生,以此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同时,采用问题导入、案例切入、时政引导、互动研讨、情境模拟等实际、生动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以广泛和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低头族”学生对思政课课堂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进而实现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三)因势利导,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思政课教师要正视普遍出现的“低头族”依賴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现象,变被动管制为主动引导,适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在加强对“低头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教育的基础上,既要充分调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摆脱对各种移动终端设的过度依赖;又要因势利导,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搜索学习资料,注重锻炼他们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的思辨能力。
四、结语
高校思政课“低头族”现象的普遍出现不仅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还影响思政课立德树人功能的发挥。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丰富个人学识和提升教学魅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认识思政课的重要作用,使“低头族”学生真正“抬起头来”回归思政课课堂。
参考文献:
[1]彭菊花.建设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J].光明日报(07版:理论·实践),2014-12-08.
[2]唐洪森.思想政治理论课“低头族”现象及其化解途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08).
[3]陈二祥,陈志超.高校思政课教师担当起应有的责任[J].红旗文稿,2014(2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低头族;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课程,也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它承担着比其他课程更加突出的育人功能。然而,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低头族”的现象,“低头族”学生要么低头看各式各类的课外书,要么玩手机、听音乐,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使得思政课的境况趋于尴尬,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如何让这些“低头族”学生“抬起头来”参与课堂教学,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急需解决的难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低头族”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就一直开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开设的思政课有很多教学内容已经学习过,而且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较低。还有不少学生认为思政课无非就是讲述党的历史、路线、方针和政策,内容枯燥乏味,脱离社会生活,实用性不强,可操作性低,因此,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态度消极,在课堂上低头看课外书、玩手机、听音乐等现象越来越普遍。
(二)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当前大多数高校思政课课堂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以教师的单向灌输与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缺乏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启发和锻炼。加之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采取大班教学的形式,整个课堂缺乏师生之间有效的教学互动,让不少学生不知不觉地成为“低头族”。这样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对思政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就有不少学生基于对专业课程的重视而直接占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间去学习专业课,大大地削弱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效果。
(三)“智能化”通讯技术的广泛运用
现代社会“智能化”通讯技术的广泛运用也让“低头族”现象呈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现在大学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率很高, 无线网络、移动数据等通讯技术提供的便捷上网服务,让学生随时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浏览新闻、微信聊天、微博互动、网络购物、看小说、玩游戏等,使学生对各种移动终端产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一旦出现教师照本宣科、毫无激情、缺乏互动的思政课课堂教学,学生就容易丧失兴趣、感觉枯燥乏味,不少学生就会选择低头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来消磨时间。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低头族”的消极影响
(一)“低头族”的思辨能力严重下降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以及网络信息的越来越发达,使得大多数“低头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赖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布置的作业,都会不假思索地通过网络搜索来获得答案,应付式地完成学习任务。久而久之,“低头族”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将会逐渐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明辨是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社会上各种思想观点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有些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偏激言论也在网络上肆意发布,极有可能在一朝一夕间改变“低头族”学生的传统认识和观念,让其不假思索地随波逐流,甚至对社会产生偏见。
(二)思政课的育人作用难以发挥
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能够在短时间内储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再通过各种实训课程,就能提高操作技能,与之相比,思政课却不能起到这种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不少学生认为思政课的内容从小学到大学都一直在学习,其所宣扬的思想都为大众所熟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没有实际意义,加之灌输式课堂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导致在思政课课堂上出现的“低头族”学生越来越多,课堂活动参与度越来越低,课堂教学状况也越来越差。长此以往,思政课作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将难以发挥对学生进行政治理念和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教育和熏陶作用。
三、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 “低头族”现象的对策
(一)增强引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思政课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既要创造条件将其教授的价值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社会实践规范,又要指导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将正确的理念转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讲授的过程中满足大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发展需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从解决学生最关心、最需要、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增强思政课课堂的吸引力,化解“低头族”学生的厌学情绪,使他们在理论与实际相互转化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兴趣。
(二)激发活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思政课课堂不仅是要讲理论,还要有艺术的讲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融入表达艺术、情感艺术,以饱满的热情加上活泼生动的语言表达,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图片、数据、表格、视频等方式简化后传达给学生,以此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同时,采用问题导入、案例切入、时政引导、互动研讨、情境模拟等实际、生动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以广泛和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低头族”学生对思政课课堂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进而实现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三)因势利导,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思政课教师要正视普遍出现的“低头族”依賴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现象,变被动管制为主动引导,适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在加强对“低头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教育的基础上,既要充分调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摆脱对各种移动终端设的过度依赖;又要因势利导,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搜索学习资料,注重锻炼他们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的思辨能力。
四、结语
高校思政课“低头族”现象的普遍出现不仅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还影响思政课立德树人功能的发挥。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丰富个人学识和提升教学魅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认识思政课的重要作用,使“低头族”学生真正“抬起头来”回归思政课课堂。
参考文献:
[1]彭菊花.建设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J].光明日报(07版:理论·实践),2014-12-08.
[2]唐洪森.思想政治理论课“低头族”现象及其化解途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08).
[3]陈二祥,陈志超.高校思政课教师担当起应有的责任[J].红旗文稿,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