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搞好初中历史教学,必须从大处着眼、实处着手。要着眼于素质教育这一大目标,认真研究和切实把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和总结,找出规律。注重过程教育,从点滴做起,逐步渗透积累,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育目标 过程教育 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学好历史,可以说是大家经常思考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但实质上这些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它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笔者现就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的一些感悟,作如下抛砖引玉之见。
一、明确目标,拓展视野
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学校的教育目标,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等。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同样肩负着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这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跳出学科的局限,把教师职业这一角色,放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来定位,把教育教学观念转到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上,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笔者以为,只有把这种教育理念渗透在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的潜意识,我们的教学方法才有明确的方向和坚实的根基。
二、了解学生,培养兴趣
从小学刚刚升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生理变化的特殊时期。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处于过渡期的初一学生,虽然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怎样吸引学生保持对这一科的持续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储备,通俗准确富有生气的语言,富有时代感的真情实感,把复杂的知识处理的浅显易懂,由繁入简驾驭课程,精心选择知识的切入点,课程形式生动活泼。为此,教师知识上应为杂家,语言上应具有大师的风采,且兼具有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素养,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保持恒久的兴趣,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总结规律,正确引导
学生之间的先天智力差异是不大的,而学生学业最终结果的差异却是很大的,这是因为学生学习习惯方法等因素导致学业差异的扩大。怎样有效的使学生迅速高效的学习,少走弯路,教师的指导作用地位日显重要。新课程对初中生不强化知识的系统性,但是它不否认学习知识的系统性,这实际上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学会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学习过程的知识要经过归纳、整理、细化,最终掌握并学会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引导、示范,把方法教给学生。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虽不像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那样有定理、公式可循,但历史的发展也有其普遍性规律,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历史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找出规律。如学习中国古代史部分,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把历代王朝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进行归纳,以发现其共性:统一和稳定的政治局面;调整统治政策: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科技的推广;民族融合的加强;中外交流的密切;前代经济发展的经验;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当然,在掌握共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把握每个朝代的个性,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变通”。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作整理归纳,从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便学生轻松的学习,掌握运用基础知识。
四、点滴做起,渗透积累
初中生知识占有量有限,过程性学习不能急于求成,它要求教师要沉下去,耐得住寂寞,这是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观念,重在学习过程,实践证明过程抓好了,其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点滴做起,逐步渗透积累。学生要占有大量材料,就必须增加课外阅读量。教师要有选择性的推荐阅读书目,指导登陆相关网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归纳、对比有所取舍,联系旧知识获取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求基本知识不死记,但要求记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可要求他们将学的内容用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学生没了背书的压力,心理解放了,能力反而提高了,这实际上是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记忆问题,掌握了知识目的在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针对性的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在指导学生做练习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审题,提高对解题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的挖掘,排除无效信息,提炼有效信息。平时的练习要一题多练,如选择题,要充分挖掘四个选项背后的历史知识,四个选项可以当作四道题来做;用同一种思路解多道题目,要求学生做一道题就会做一串题,举一反三,多角度分析,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落实课程能力目的的要求。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要求下,教师要研究学生,开发教材,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地进行课堂学习,把学生引入历史的圣殿,塑造良好的品质、健全的人格、科学的精神,使其成为具有独立思想、审美能力、人文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沈起炜.中学历史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11
[2]韩震、梁侠.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历史课程标准.2002.4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育目标 过程教育 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学好历史,可以说是大家经常思考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但实质上这些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它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笔者现就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的一些感悟,作如下抛砖引玉之见。
一、明确目标,拓展视野
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学校的教育目标,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等。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同样肩负着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这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跳出学科的局限,把教师职业这一角色,放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来定位,把教育教学观念转到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上,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笔者以为,只有把这种教育理念渗透在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的潜意识,我们的教学方法才有明确的方向和坚实的根基。
二、了解学生,培养兴趣
从小学刚刚升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生理变化的特殊时期。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处于过渡期的初一学生,虽然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怎样吸引学生保持对这一科的持续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储备,通俗准确富有生气的语言,富有时代感的真情实感,把复杂的知识处理的浅显易懂,由繁入简驾驭课程,精心选择知识的切入点,课程形式生动活泼。为此,教师知识上应为杂家,语言上应具有大师的风采,且兼具有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素养,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保持恒久的兴趣,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总结规律,正确引导
学生之间的先天智力差异是不大的,而学生学业最终结果的差异却是很大的,这是因为学生学习习惯方法等因素导致学业差异的扩大。怎样有效的使学生迅速高效的学习,少走弯路,教师的指导作用地位日显重要。新课程对初中生不强化知识的系统性,但是它不否认学习知识的系统性,这实际上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学会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学习过程的知识要经过归纳、整理、细化,最终掌握并学会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引导、示范,把方法教给学生。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虽不像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那样有定理、公式可循,但历史的发展也有其普遍性规律,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历史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找出规律。如学习中国古代史部分,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把历代王朝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进行归纳,以发现其共性:统一和稳定的政治局面;调整统治政策: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科技的推广;民族融合的加强;中外交流的密切;前代经济发展的经验;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当然,在掌握共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把握每个朝代的个性,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变通”。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作整理归纳,从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便学生轻松的学习,掌握运用基础知识。
四、点滴做起,渗透积累
初中生知识占有量有限,过程性学习不能急于求成,它要求教师要沉下去,耐得住寂寞,这是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观念,重在学习过程,实践证明过程抓好了,其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点滴做起,逐步渗透积累。学生要占有大量材料,就必须增加课外阅读量。教师要有选择性的推荐阅读书目,指导登陆相关网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归纳、对比有所取舍,联系旧知识获取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求基本知识不死记,但要求记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可要求他们将学的内容用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学生没了背书的压力,心理解放了,能力反而提高了,这实际上是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记忆问题,掌握了知识目的在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针对性的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在指导学生做练习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审题,提高对解题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的挖掘,排除无效信息,提炼有效信息。平时的练习要一题多练,如选择题,要充分挖掘四个选项背后的历史知识,四个选项可以当作四道题来做;用同一种思路解多道题目,要求学生做一道题就会做一串题,举一反三,多角度分析,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落实课程能力目的的要求。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要求下,教师要研究学生,开发教材,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地进行课堂学习,把学生引入历史的圣殿,塑造良好的品质、健全的人格、科学的精神,使其成为具有独立思想、审美能力、人文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沈起炜.中学历史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11
[2]韩震、梁侠.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历史课程标准.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