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kb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三十多年來,我时常提醒自己: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那么,怎样才算是有魅力的教师呢?
  课堂演讲有魅力。教师的魅力首先来自于敏锐的口才与精彩的演讲。我十分注重课堂演讲,并受到学生喜爱。有时为勉励学生刻苦学习而语重心长,发自肺腑;有时为讲述一个做人的淳朴道理而深入浅出谆谆善诱;有时为调节课堂气氛,振奋学生精神而激情勃发,侃侃而谈;有时为赞叹国家强盛、民族兴旺而慷慨激昂……这些演讲没有固定时间,课前、课中、课后时有发生,完全根据教学实际和课堂出现的偶发事件有针对性地展开。
  班辅工作有魅力。缺乏良好“教育”因子的课堂,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育”与“教学”好似一对孪生姐妹,浑然天成——以知识传授为线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种人为地将“教育”与“教学”割裂开来,或只注重学科知识传授,忽视人格塑造的做法,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作为魅力教师,要协助班主任做好“育人”的班辅工作,搭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配合班主任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设计相关的主题班会活动。
  师生对话有魅力。《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指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将成为本世纪教育的四大“知识支柱”。书中还说:“在任何一种有组织的教育中,这四种‘知识支柱’中的每一种应得到同等重视……”师生对话正是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重要途径。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怀,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平易近人的呵护。教师的QQ、手机、E-mail、博客等,都能成为平等对话的方式。师生一起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人生,相遇在课间、相逢在节日、邂逅在网络、沟通在心灵。
  教学评点有魅力。作为魅力教师,常常要在各种课堂教学(如优质课、公开课)展示时,参与教学点评。我的做法是,先尽可能多地记录“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的相关信息,如师生之间幽默诙谐的对话、互动等,再进行分类、提炼,用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对照,如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实施教学三维目标、科学探究与学科渗透以及新理念下的学生观、教师观、课堂观、知识观、发展观等,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理念对比,看哪些是相符的,哪些是相悖的。这样的评点让授课者心悦诚服,让旁听者深受启发。
  科学探究有魅力。“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如何实施科学探究?各个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实施科学探究一定要突破教材本位,开发一切探究资源,让科学探究成为“教”与“学”的常态。我常常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近大自然,利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探索大自然的各种奇妙现象。学生成长日记记录着一群风风火火的少年饱含激情、动手动脑、主动快乐地学物理的情境:他们或记录探究成功的喜悦,或记录探究失败的懊恼,或记录师生交流的心得,或记录与家长一起探究的感悟……这正是科学探究的强大魅力。
  (作者单位:洪湖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 鄢志勇)
其他文献
引入先进理念,明确课改路径。2012年9月,随州市曾都区文峰学校(以下简称“文峰学校”)由完全中学改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后,初中部仍然面临学生学业素质整体不高且两级分化严重的局面,部分学生对传统的“讲—听”课堂教学模式的厌倦和抵触时有显现,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缺失,培优和转差工作面临巨大困难。  “健康课堂”究竟該如何落地实施?华东师范大学的浸泡式学习开拓了我们的眼界,打开了思路,特别是叶澜教授的“新基
十堰市张湾区汉江路中心小学以“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发展的沃土”为办学理念,将国学教育、养成教育、艺术教育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打造充满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浸润经典,传承传统文化。漫步校园,处处能感受到育人氛围,每一面墙、每一根廊柱都会“说话”。围墙上镌刻中华经典诗文,传统文化浓缩成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画,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学校风雨操场命名为“翰
一所学校折射全区教育的变迁。走进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担山中学,粉刷一新的教学楼,整齐的绿化带,漂亮的塑胶跑道,标准化的食堂,让人眼前一亮。  六年级的陈政同学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汗水淋漓。他喘着气说:“这里各种教学设备都齐备,跟广州的学校相差无几。”原来,此前他一直跟随父母在广州读书。近年来,家乡学校发生巨变,陈政的父母毅然决定将他转回家读书。  2014年开始,担山中学依托咸安区“全面改薄”专项资
正确处理好提高质量与依法规范管理、依法执教、均衡发展、教育安全的关系,以“办一流教育、育一流人才”为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在内涵发展上做文章,加快推进教育强区建设。  区域教育  枝江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心由重硬件建设向重内涵发展转变,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谋求教育跨越发展。  突出责任担当,优化管理水平  抓制度建设。围绕教育管理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