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二类油层高浓度聚驱技术已取得突破性成果,但其化学剂用量大。为降低成本,减少干粉用量,探索了在高浓度注入一定体积后,采用低浓度交替段塞的注入方法。室内研究表明,注聚后期改注低浓度聚合物段塞,可以保证在采收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节省干粉用量30%,大幅降低了二类油层聚驱成本。
关键词 二类油层 段塞 聚驱 降低成本
【分类号】:TE357.46
目前,一类油层注聚区块转为后续水驱,二类油层因此成为聚合物驱开发的主要对象。二类油层高浓度聚驱技术已取得突破性成果,但其化学剂用量大。如何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是目前二类油层聚驱面临的主要问题。现通过室内实验,在高浓度聚合物溶液注入一定体积后,改用低浓度聚合物溶液,分析此方法是否能够保证采收率不变,同时节约干粉用量,降低成本。
1.实验步骤
1.1 聚合物溶液处理
按聚驱方案要求配制2500万分子量、不同水质、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并测定原始粘度;模拟现场注入过程进行机械剪切40-50%;经岩心渗流将粘损达到60-70%。
1.2 岩心驱替
水驱:注入2PV以上含水达98%以后,继续驱替0.5PV,水驱注入速度:见水前为6ml/h,见水后提速为18ml/h。
聚合物驱:利用岩心恒速注入系统注入不同段塞方案的聚合物溶液,共0.8PV,注入速度:18ml/h。
后续水驱:注入速度:18ml/h,直到出口端采出液的含水率连续0.5PV都达到98%以上时,实验结束。
2.实验方案及结果
2.1 二类油层清水体系聚驱段塞岩心实验
用清水配置分子量2500万、浓度5000mg/L聚合物母液,稀释至2000mg/L,恒速注入0.8PV,计算采收率。
2.1.1 采用浓度2000mg/L和1400 mg/L聚合物溶液交替段塞
恒速交替注入浓度2000mg/L和1400mg/L的清水体系聚合物溶液。设置三种段塞,第一种2000mg/L0.2PV+ 1400 mg/L0.6PV,第二种2000mg/L0.3PV+ 1400 mg/L0.5PV,第三种2000mg/L0.5PV+ 1400 mg/L0.3PV。
实验结果表明,清水体系,注入0.5PV 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后,注入0.3PV 1400mg/L的聚合物溶液,聚驱采收率可以基本保持不变。
以100g聚合物溶液为例,配制2000mg/L聚合物溶液需要5000mg/L母液40g,而配制1400mg/L聚合物溶液只需要28g,节省了30%的母液,即节省干粉用量30%。
2.1.2 采用浓度2000mg/L和1200 mg/L聚合物溶液交替段塞
恒速交替注入浓度为2000 mg/L与1200mg/L的清水体系聚合物溶液。设置三种方案。第一种2000mg/L 0.2PV+1200 mg/L 0.6PV,第二种2000mg/L 0.3PV+1200 mg/L0.5PV,第三种2000mg/L 0.5PV+ 1200 mg/L 0.3PV。
从表中可见,采用2000mg/L与1200mg/L交替时,聚驱采收率降低。
2.2 二类油层污水体系聚驱段塞岩心实验
清水配置分子量2500万,浓度5500mg/L的聚合物母液,再用污水稀释至2000mg/L。注入岩心中共0.8PV。计算采收率。
2.2.1 采用浓度2000mg/L和1400 mg/L聚合物溶液交替段塞
恒速交替注入浓度2000mg/L和1400mg/L的污水体系聚合物。设置三种段塞组合,与清水设置方案相同。
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注入2000mg/L聚合物溶液0.5PV后改注1400 mg/L聚合物溶液0.3PV方案时,聚驱采收率基本保持不变。
与清水体系方案一样,同样节省了30%的母液,即节省干粉用量30%。
2.2.2 采用浓度2000mg/L和1200 mg/L聚合物溶液交替段塞
恒速交替注入浓度2000mg/L与1200mg/L的污水体系聚合物。与清水设置相同的三种方案。
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当采用注入2000mg/L聚合物溶液0.5PV后改注1200 mg/L聚合物溶液0.3PV方案时,聚驱采收率降低。
3.几点认识
(1)对于清水体系聚合物溶液,向岩心中注入0.5PV 2000mg/L聚合物溶液后,改注入0.3PV 1400mg/L的聚合物溶液,聚驱采收率可以基本保持不变;
(2)对于污水体系聚合物溶液,向岩心中注入0.5PV 2000mg/L聚合物溶液后,改注入0.3PV 1400 mg/L的聚合物溶液,聚驱采收率可以基本保持不變;
(3)清水体系和污水体系,都可以采用交替段塞的注入方法保证聚驱采收率基本不变。同时,采用低浓度交替段塞后减少干粉用量30%,大幅度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王启民,冀宝发,隋军,等.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的实践与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1, 20 (2):1-8.
[2]张景存.大庆油田三次采油试验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 3-10.
[3]陈福明,牛金刚.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深度调剖技术综述[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 (5):97-99.
关键词 二类油层 段塞 聚驱 降低成本
【分类号】:TE357.46
目前,一类油层注聚区块转为后续水驱,二类油层因此成为聚合物驱开发的主要对象。二类油层高浓度聚驱技术已取得突破性成果,但其化学剂用量大。如何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是目前二类油层聚驱面临的主要问题。现通过室内实验,在高浓度聚合物溶液注入一定体积后,改用低浓度聚合物溶液,分析此方法是否能够保证采收率不变,同时节约干粉用量,降低成本。
1.实验步骤
1.1 聚合物溶液处理
按聚驱方案要求配制2500万分子量、不同水质、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并测定原始粘度;模拟现场注入过程进行机械剪切40-50%;经岩心渗流将粘损达到60-70%。
1.2 岩心驱替
水驱:注入2PV以上含水达98%以后,继续驱替0.5PV,水驱注入速度:见水前为6ml/h,见水后提速为18ml/h。
聚合物驱:利用岩心恒速注入系统注入不同段塞方案的聚合物溶液,共0.8PV,注入速度:18ml/h。
后续水驱:注入速度:18ml/h,直到出口端采出液的含水率连续0.5PV都达到98%以上时,实验结束。
2.实验方案及结果
2.1 二类油层清水体系聚驱段塞岩心实验
用清水配置分子量2500万、浓度5000mg/L聚合物母液,稀释至2000mg/L,恒速注入0.8PV,计算采收率。
2.1.1 采用浓度2000mg/L和1400 mg/L聚合物溶液交替段塞
恒速交替注入浓度2000mg/L和1400mg/L的清水体系聚合物溶液。设置三种段塞,第一种2000mg/L0.2PV+ 1400 mg/L0.6PV,第二种2000mg/L0.3PV+ 1400 mg/L0.5PV,第三种2000mg/L0.5PV+ 1400 mg/L0.3PV。
实验结果表明,清水体系,注入0.5PV 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后,注入0.3PV 1400mg/L的聚合物溶液,聚驱采收率可以基本保持不变。
以100g聚合物溶液为例,配制2000mg/L聚合物溶液需要5000mg/L母液40g,而配制1400mg/L聚合物溶液只需要28g,节省了30%的母液,即节省干粉用量30%。
2.1.2 采用浓度2000mg/L和1200 mg/L聚合物溶液交替段塞
恒速交替注入浓度为2000 mg/L与1200mg/L的清水体系聚合物溶液。设置三种方案。第一种2000mg/L 0.2PV+1200 mg/L 0.6PV,第二种2000mg/L 0.3PV+1200 mg/L0.5PV,第三种2000mg/L 0.5PV+ 1200 mg/L 0.3PV。
从表中可见,采用2000mg/L与1200mg/L交替时,聚驱采收率降低。
2.2 二类油层污水体系聚驱段塞岩心实验
清水配置分子量2500万,浓度5500mg/L的聚合物母液,再用污水稀释至2000mg/L。注入岩心中共0.8PV。计算采收率。
2.2.1 采用浓度2000mg/L和1400 mg/L聚合物溶液交替段塞
恒速交替注入浓度2000mg/L和1400mg/L的污水体系聚合物。设置三种段塞组合,与清水设置方案相同。
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注入2000mg/L聚合物溶液0.5PV后改注1400 mg/L聚合物溶液0.3PV方案时,聚驱采收率基本保持不变。
与清水体系方案一样,同样节省了30%的母液,即节省干粉用量30%。
2.2.2 采用浓度2000mg/L和1200 mg/L聚合物溶液交替段塞
恒速交替注入浓度2000mg/L与1200mg/L的污水体系聚合物。与清水设置相同的三种方案。
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当采用注入2000mg/L聚合物溶液0.5PV后改注1200 mg/L聚合物溶液0.3PV方案时,聚驱采收率降低。
3.几点认识
(1)对于清水体系聚合物溶液,向岩心中注入0.5PV 2000mg/L聚合物溶液后,改注入0.3PV 1400mg/L的聚合物溶液,聚驱采收率可以基本保持不变;
(2)对于污水体系聚合物溶液,向岩心中注入0.5PV 2000mg/L聚合物溶液后,改注入0.3PV 1400 mg/L的聚合物溶液,聚驱采收率可以基本保持不變;
(3)清水体系和污水体系,都可以采用交替段塞的注入方法保证聚驱采收率基本不变。同时,采用低浓度交替段塞后减少干粉用量30%,大幅度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王启民,冀宝发,隋军,等.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的实践与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1, 20 (2):1-8.
[2]张景存.大庆油田三次采油试验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 3-10.
[3]陈福明,牛金刚.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深度调剖技术综述[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 (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