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Quest的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基于WebQuest的探究式教学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探究式教学,这一信息时代产生的新式教学已逐步走进中小学课堂,它也为教师的教改之路开辟了新途径。
   关键词:WebQuest;探究式教学法;协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2-0036-04
  
   新課程改革在基础教育的改革纲领上提出:我们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把学生原来以接受为主的灌输式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的、发现式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方式正与这一理念相匹配。探究的本质即围绕问题展开的活动,是逐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式教学法主要提倡“做中学”,经历一个科学地探索历程,主要用探索、发现的方式来习得知识,达到问题解决和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互联网也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在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动下,教师的教育观念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及时改变。基于WebQuest的探究式教学这一借助网络媒体和网络资源而“生存”的教学方式正是顺应这一时代背景的新生物,它已经逐步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纳,并运用到他们的课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WebQuest简介
  WebQuest是美国圣地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奇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因此,WebQuest是一种以网络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或问题,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信息资源,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使问题得到创造性地解决。学生活动的内容往往都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因此可以叫它为“网络专题调查”或“网络主题探究”。其实质是学生以网络作为主要信息源和支持工具进行探究性活动的学习形式。[1]
  WebQuest之所以能够流行,在于它为学习者和教师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完整结构体系,并设置了学习活动的向导。它能够引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期限内,让学习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运用高水平的思维技能开展学习活动。在这一点上,WebQuest已经赢得了学习者和教师的喜爱,在国内外教育工作者中产生了共鸣。
  
   二、WebQuest教学的基本环节
   WebQuest作为一种以网络为主要信息源和支持工具进行探究性活动的学习形式。它的必备环节主要有:活动简介、学习任务、一系列信息源、学习过程、评估和结论六部分。[1]下面笔者结合著名的WebQuest设计课程《地震研究》[2] 一一介绍这些环节。
  1.活动简介:即导入语,主要让学生明确将要做什么
  活动简介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方式告诉学生将要做什么。简介的内容要具有吸引力,还要让学生感觉他们要探究的问题很重要;简介内容应和学生的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目标有关,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实际的意义;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地震研究》一文中利用WebQuest设计的简介(导入语)如下:
  地震带给人类的损失是巨大的。1556年陕西关中地区发生的8级大地震,伤亡80余万人;1976年唐山的7.8级地震,死亡24万多人,整个城市变为废墟;1999年台湾南投县集集发生的7.6级大地震,死伤1万多人。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市区,其中东部地区涉及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700 多万间。地震的破坏力如此之大,使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它的研究。现在请你以一个科学家、政府工作人员或社区工作人员的身份,对地震进行研究,并写出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报告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或研究机构的重视,为人民做贡献。
   2.任务:描述学生探究性行为的最终结果将是什么
  任务实质是把主题加以分解、细化,让学生明白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后最终要表达的是什么,即结果是什么。
  学习任务是切实可行的、能够完成的、具有吸引力的任务。它可以是:一系列必须解答的问题;对所创建的事物进行总结;阐明自己的立场并对此进行说明;一项具有创意的工作等等。
  《地震研究》一文中的任务如下:
  任务一:作为科学家,你的研究将为政府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研究提供依据,请注意多与他们交流,告诉他们你的研究进展。
  你的研究任务是:弄清地震的成因,关注研究地震的科学方法;地震预报技术以及它的可靠程度;结合本地区地质情况,研究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任务二: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你的任务是研究房屋建筑的抗震标准和建筑抗震的法规,以及执法措施。你的研究成果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人员伤亡,因为人员伤亡大多是由于房屋的破坏引起的。
  任务三:作为社区工作人员,你的任务是搜集并总结地震防护和灾难救护的知识经验,向社区群众宣传并组织演练。你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灾难发生时,居民们是否有能力保护自己和救护他人。
  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文章的任务部分,给学生明确地交待了他们在自己的“研究”中应该完成的任务,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为明确。
  3.资源:指明学生可以用于完成任务的网络资源
  主要获取大量的网络资源,网址的搜集是至关重要的。“资源”其实就是一个网址清单,这里提供的网址一般不能太少,最多十几个,最少也要五六个。教师首先要对这些网站进行浏览,然后精选出和任务有密切关系的网址,即能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的网站网址。资源经过了筛选,能使学习者在主题上集中注意力,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网上“冲浪”。这些网址还要匹配简单的文字说明,让学生在点击前知道从这个网站上他们能够得到哪些知识。《地震研究》课程中的部分资源清单如表1所示。
  4.过程:阐明学生完成任务应遵循的步骤
  过程在WebQuest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包括完成任务要经历的一系列步骤,在每一步骤中要向学生作出清晰简明的说明,为学习和交互提供指导。
  在过程的设计中,教师给出学习者完成任务将要经历的步骤,让学习者知道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什么。其中可以包括把任务分块的策略,对每一位学习者扮演角色或看问题的视角的描述等等。指导者还可在这一部分提供学习建议。整个过程的描述部分应当相对简短而清晰。
  
  我们仍然来看《地震研究》课程中对过程的描述:
  各小组成员首先进行角色分配,明确各自的任务,约定联系方式,便于随时交流。
  在准备上网收集资料前,先在电脑里新建一个文件夹,把你即将搜集到的有用资料都放入这个文件夹中。再打开一个你熟悉的图文处理软件,如Word等,把它作为一个记录本。当在网上找到对你的研究有价值的文字和图片时,把它们复制、粘贴到这个图文处理软件中,以便写报告时引用。对于网上下载的动画,最好单独放到这个文件夹中。
  小组讨论交流,形成统一的研究报告。特别注意的是,要能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班级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对别人的报告要认真听、多思考,提出有价值的质疑,在争论中完善对地震的认识。
  下面是针对不同的角色所做的一些提示,供你研究时参考。
  ●科学家:
  ◎了解地震时发生的现象,如震动持续的时间、次数、声音,地震后地貌的改变,由此推断地球内部可能出现了什么情况?
  ◎地震现象的类比实验:用力把一个小枯树枝折断,这时你所听到什么?手有什么感觉?
  ……
  ●政府工作人员:
  ◎搜集资料,在地震中什么样的建筑最易损坏,什么样的建筑不易损坏。
  ◎建筑物抗震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情况,执行情况。
  ……
  ●社区工作人员:
  ◎统计地震发生频率、死亡人数、财产损失情况等。
  ◎搜集整理地震灾害预防与自救的知识经验。
  ……
  可以看出,在学习过程部分,为学生的分组、资源的搜集与处理、结论的展示等都提供了明确地指导,使探究活动更为科学、有效。
  5.评价: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如何被评价
  在WebQuest的评价过程中,它最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和活动过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面向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学生可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评,同学间也可进行同伴互评,教师在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后进行教师评价。
  为了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可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动态的评价,创建量规的评价方式可以对任务进行分解,对每个分解的子任务进行等级化的评价,有利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所以教师在学习活动之前应制定并向学生出示评价的标准或量规。WebQuest的常见量规有:围绕WebQuest具体学习任务的评价量规;WebQuest学习结果多媒体演示制作评价量规;WebQuest学习结果口头报告评价量规等。
  《地震研究》课程中的评价部分如表2所示。请根据评价表对自己的情况做自评、小组评或老师评,以改进自己的研究工作。
   6.总结:总结学生完成WebQuest 获得的结果以及经验
  用简短的语言总结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总结学习内容和经验,鼓励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为学习结果的拓展推广提供一个机会。
  在《地震研究》课程中是这样描述总结部分的:
  通过这个研究活动,你将发现关于地震的研究是多么复杂,而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自己将是多么重要,科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同时你将体会到如何以科学的方法去研究问题,以及证据对于我们研究的重要性。
  由于基于WebQuest的这六个环节思路清晰,操作性很强,所以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喜爱,用这样的固定模板设计教学案例,也比较容易掌握,因此现阶段已经有很多老师用这种方法设计了大量优秀的教学案例。在惟存教育网站(http://www.being.org.cn)的探究式教學板块下,收集了中小学教师或者学生制作的基于WebQuest的经典案例,在这个平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基于WebQuest的探究式教学法在广大中小学课堂的运用已经是非常广泛了。
  
  
   三、设计WebQuest时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WebQuest的探究式教学法并不是适合于所有的教学主题,教师不能将所有的课程都拿来生搬硬套。否则不仅起不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反而成了“画蛇添足”的败笔。那么哪些主题适合这种新式的教学法呢?下面我们来简单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选择主题要符合国家的课程标准,主题的选择必须符合本国的课标,同时还要顾及到本地区的校本课程的内容;其次,有些主题我们已经用传统的教学法,但是教学效果不理想,这时就可以考虑使用WebQuest;再次,还要看选择的主题能否找到有效的网络资源来支持,只有充分利用Internet和Web资源,才能制作出优秀的WebQuest案例。[3]
  
   四、结束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教学过程”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4]毋庸置疑,基于WebQuest的探究式教学正体现这一课改要求,所以笔者相信它在中小学课堂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当然这需要广大中小学教师不断地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WebQuest学案模板[EB/OL].http://3235701.blog.hexun.com/7354104_d.html.
  [2]吴向东.地震研究[EB/OL].http://www.being.org.cn.
  [3]张筱兰.三种模式应用的教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
  [4] 王兴桥.新课改课堂教学调研情况的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3.
  (编辑:隗爽)
其他文献
摘 要:STEM教育作为国际上备受推崇的跨学科综合教育的有效形态,虽然引入我国时间相对较短,但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文章通过对CNKI核心期刊和CSSCI刊发的文献进行检索(截止到2020年12月底),筛选出465篇文章,利用CiteSpace等软件对其进行处理,探究STEM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向,有利于从整体上了解STEM的发展状况,构建科学的研究体系,为STEM教育的进一步研究
摘 要: MOOC学习平台是当前互联网在线教育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满足了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多样化需要,但是因其用户量大、访问时间相对集中的原因导致平台用户响应时间较长,影响了学习者的体验。为了改进MOOC在线学习平台的性能,减少用户响应时间,本文以陕西省高等教育MOOC中心平台为例,在对平台构成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使用启云测试网站对陕西省MOOC平台的用户响应时间进行测量,明确了影响平台响应时间的前端
小时候,常常听到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于是,我开始思索:爱是什么呢?当我渐渐长大,我开始明白:爱是妈妈包的大肉包子,是爸爸做的黄焖鸡,是爷爷送的象棋,是奶奶亲手缝制的衣裳……但爱的滋味又是什么呢?我拼命思索起来……  爱是甜的。它就是我小时候生病時,爸爸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是我学习走路时,爸爸妈妈对我不厌其烦的教导与鼓励。这些事让我感受到了爱的第一种味道——甜,这滋味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
摘 要: 地球物理仪器是地质院校仪器类专业的特色课程。本文分析了当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将“翻转课堂”方法结合到地球物理仪器教学中,使学生在课下通过视频学习教学内容,在课上进行专题讨论与开放式研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球物理仪器分析、应用及研发的方法。通过学院范围内的试验,该方法不仅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而且丰富了地球物理仪器课程的教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
摘 要:在近几年官方和大众日趋热烈、高涨的“书法教育进学校课堂”声中,对书法教育的研究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和活跃,而书法的传统性对书法教学的科学性和现代技术教育的先进性在一定程度上还难以融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类教学平台的搭建、教学软件的开发研制和教育配套设施的完善,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书法教学中能还原传统文化的氛围,增强学生的书法表现欲望;能扩
摘 要:农村教学点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乡村发展与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主体,因此提升农村教学点的教学质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为此,文章通过调查江西省赣州地区农村教学点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其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普适性的解决方案,并基于Seewo和Plickers智慧教学工具,探析助力农村教学点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旨在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农村教学点智慧课堂,改变当前的课堂
摘 要:信息素养是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养。中学是信息素养培育的关键时期,然而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整体上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强,忽视了对信息思维与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文章构建了项目式教学模型,选取初二《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实践应用研究,通过作品和访谈两个方面分析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效果。研究发现,项目式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创新能力和责
摘 要:2012年以来的MOOC风暴为中国基于OBE理念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文章首先介绍了OBE教育理念和中文MOOC平台——学堂在线,并列出了MOOC平台的基本原则,接着介绍了目前基于OBE理念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进展、在工程制图基础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依托学堂在线MOOC平台的《工程制图基础》在线课程建设进展。最后提出了依托学堂在线中文MOOC平台深入贯彻OBE教育理
摘 要:近年来,大多数高校都在鼓励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并投入了较多资金支持混合式教学需要的线上教学资源建设,进行了“智慧教室”的改造。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亟需深入了解混合式教学中教师的影响因素,以促进混合式教学改革。文章基于TTF和UTAUT模型,构建了教师混合式教学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检验模型,并使用路径分析法对结构模型、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
摘 要: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认证中的重要工作。为了将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结果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本文提出了一种达成度量化分析的方法。本方法利用修课学生在课程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上的平均达成度来衡量学生总体的达成情况,在设置和分配毕业要求目标达成度后,将学生在课程中获得的指标点平均达成度与目标值相比对,并经课程权重加权得到量化的课程对毕业要求达成的贡献值。通过该量化的贡献值,可以诊断出对达成